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6例,均经CAG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共73处病变)和观察组(共74处病变)各43例。对照组直接行PCI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FFR检测后再决定是否行PCI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植入支架数量、住院费用等手术相关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造影剂用量、植入支架数量较少,住院费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PCI手术治疗前开展CAG联合FFR检测可减少造影剂用量、支架植入数量,降低治疗费用,且不增加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黄文军  严激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43-344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79例。根据是否行FFR,将其分为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50)。对照组参照《2006欧洲心脏病协会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决定是否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试验组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FFR测定,根据FFR决定是否进行PCI术。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所见血管病变数目、1年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随机血糖、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中的血管病变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指导介入治疗,可以降低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的MACE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指导效果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20例ACS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每组160例。即采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行(PCI)治疗(FFR组)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行PCI治疗(CAG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PCI成功率、支架植入数量等的差异。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PCI成功率、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FFR组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少于CAG组(P < 0.05);术后6个月,2组靶血管血运重建、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FFR指导下行PCI治疗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支架植入,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ACS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压力导丝测定的血流储备分数(FFR)对并发糖耐量减低(IGT)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临界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58例临床诊断为CAHD并发的CAHD临界病变患者分为FFR指导治疗组(FFR组,n=28)和根据术者经验指导治疗组(对照组,n=30)。观察2组患者支架植入例数及支架植入数量,同时观察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发生典型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病死和靶血管重建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FFR组共有12例14处病变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置入支架16枚,治疗率43.8%;对照组共有39处临界狭窄病变,有17例21处病变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置入支架32枚,治疗率53.8%。FFR组患者治疗率、植入支架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R组患者术后典型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重建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R可安全地指导并发IGT的临界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由FFR指导植入的支架数量显著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压力微导管测量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血流储备分数(FFR)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例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观察组30例每处病变均进行FFR测定,对FFR≤0.8处进行支架置入,对照组30例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行PCI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手术时间、病变数目及住院费用等,术后对两组随访半年,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术后FFR值对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以及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变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FR=0.868为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的最佳临界值。结论:经压力微导管测量FFR值大大提高并规范了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最大限度减少平均支架植入数量,减少住院费用,降低了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压力导丝测定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评价多支多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价值.方法 34例心脏病患者经冠脉造影显示多支冠脉临界病变(狭窄50%~70%)82处,随机分为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及常规PCI组,前者对FFR<0.75的病变行介入治疗,FFR≥0.75行药物治疗;后者根据造影结果行介入治疗.结果 2组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上无明显差异.其中FFR组共有39处冠脉狭窄病变,有4例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置入支架7枚.常规PCI组共有43处冠脉狭窄病变,有11例患者行冠脉介人术治疗,置入支架22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3月,2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支多处冠脉病变患者,经FFR指导行PCI术,与常规PCI术相比,植入支架数目、治疗血管个数明显减少,术后3月的心绞痛发生情况减少,住院的医疗费用也同时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诊断为多支血管病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玎R指导下行PCI治疗,对照组单纯在CAG指导下进行PCI治疗,对比2组患者造影剂用量、支架植入数量及随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造影剂用量、支架植入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随访心血管不良事件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R操作简便、安全,有明确的正常值和界值,能准确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并可显著减少不必要的支架植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540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其中多支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CR组,247例),多支病变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IR组,29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远期随访结果。结果与CR组比较,IR组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处数、严重程度、三支病变比例、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分叉病变数量均明显升高(P〈0.05)。随访(32.4&#177;2.4)个月,IR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CR组(P〈0.05)。IR组再次血运重建比例和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显著高于C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完全血运重建是MACE、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预测因子(P〈0.05),但未见对远期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实现完全性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长期预后效果优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者。不完全血运重建是MACE事件、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许峥贵  钟诚  何浪  欣明花  沈法荣 《浙江医学》2019,41(21):2309-2311,2315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左主干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明确为左主干病变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100例患者,其中IVUS组50例(术中应用IVUS指导行支架置入)、CAG组50例(单纯CAG指导下置入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左主干病变的CAG和IVUS结果、支架及后扩张球囊数据,以及术后随访1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再狭窄、晚期血栓、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靶血管病变再次行PCI和全因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CAG组及IVUS组经造影判断的左主干病变程度分别为(68.5±14.6)%和(67.7±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内,IVUS测量的左主干病变程度为(71.9±8.5)%,较单纯造影的斑块负荷更重(P<0.05)。两组支架直径、后扩张球囊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的支架长度、支架释放压力以及后扩张球囊最大膨胀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1年,与CAG组比较,IVUS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再发心绞痛、再狭窄、再次PCI等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在晚期血栓、心肌梗死及全因死亡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CAG基础上结合IVUS能更精确地反映左主干病变的程度以及范围,指导介入治疗,提高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ACS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在40%~70%的临界病变患者,根据IVUS测定的罪犯病变最小血管腔面积小于4mm2作为介入干预的标准,31例行介入干预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测量该组患者支架扩张前、扩张后和高压球囊再次扩张后的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总截面积、斑块面积和面积狭窄率,观察扩张后支架是否贴壁。同期未行IVUS检查而行介入干预的临界病变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选后的第1、3、6和12月给予临床随访,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死亡)情况。于第10~12月行CAG和IVUS检查,观察支架内膜增生情况及有否支架内血栓征象。以CAG或IVUS显示支架置入成功并随访期间无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冠脉成形术以及心衰或死亡)发生为手术成功。结果病例组31例患者的32处靶病变支架植入成功后行IVUS检查提示28处(87.5%)支架存在贴壁不完全。再次以更高的压力(18~20atm)或换用另一高压球囊扩张,最终均达到了IVUS支架植入理想标准。术中未见与冠脉介入和IVUS相关的并发症。术后10~12个月病例组22例患者行CAG和IVUS复查,CAG结果无一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VUS结果未发现局部支架内血栓征象,支架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增生内膜负荷量无统计学差异。最小支架内管腔面积与第一次植入支架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0.12&#177;1.15)mm2vs(8.98&#177;2.12)mm2,P〉0.05]。对照组31例支架植入后CAG提示贴壁良好。术后3~6月3例患者临床出现心绞痛,CAG结果提示3例患者出现再狭窄,IVUS检测结果这3例患者均存在支架贴壁不良。结论IVUS比CAG能更有效地指导ACS临界病变支架的植入和实时评价手术效果;在IVUS指导下的高压力(18~20atm)球囊后扩张可使87.5%贴壁不良的病变进一步得到改善。IVUS指导的ACS临界病变支架植入获得较高的即时成功率和远期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处于临界值(0.75~0.80)时应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70%~75%) 并且FFR处于临界值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组,n=30)和药物治疗组(保守组,n=30)进行治疗,平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情况.结果 PCI组和保守组对MACE和SAQ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狭窄程度达70%~75%的冠状动脉病变若FFR处于临界值(0.75~0.80),仍可安全地给予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和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在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分为IVUS组和FFR组,分别接受IVUS或FFR检查,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IVUS组中,如MLA<4 mm2或冠状动脉狭窄虽不足,但IVUS显示为不稳定斑块,则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FFR组中,以FFR<0.75作为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指征.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病史等一般信息及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IVUS组行介入治疗的比例高于FFR组(P<0.01).(3)两组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S和FFR检查均可用于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介入治疗,受准确性的限制IVUS不能取代FFR检查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阳维德  郑萍  朱汉华 《广西医学》2013,(9):1171-117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胸痛再发的原因和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78例PCI术后2年内胸痛再发患者,按冠状动脉是否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21例和无再狭窄组57例,对两组临床资料、危险因素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CI术后胸痛原因:心绞痛复发7例(9.0%),多支架或长支架刺激引起牵张痛9例(11.5%),焦虑或失眠等精神因素所致35例(44.9%),其他系统相关的非心源性胸痛27例(34.6%)。再狭窄组心绞痛复发5例(23.8%),无再狭窄组心绞痛复发2例(3.5%),再狭窄组心绞痛复发率高于无再狭窄组(P<0.01)。再狭窄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小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再狭窄组患者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使用的支架数量均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结论 PCI术后胸痛再发原因多为非心脏器质性因素,少数为心绞痛复发;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多、小血管病变、支架数量增加是PCI术后心绞痛复发和影响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于天津市南开医院行PCI术的67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PCI术前、术后血肌酐(Scr)水平将其分为CIN组(78例)和非CIN组(601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cr(于PCI术前1 d及术后连续3 d检测Scr)、尿酸(UA)、C反应蛋白(CRP)、RDW、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血小板计数,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于入院后第2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记录PCI术过程。结果 CIN组年龄、糖尿病病史、Scr、CRP、RDW、多支血管病变、慢性闭塞病变、支架总长度均高于非CIN组(P<0.05);CIN组eGFR、LVEF均低于非CIN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Scr、CRP、RDW、eGFR、多支血管病变、支架总长度对患者行PCI术后发生CIN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1.041(1.006,1.078)〕、糖尿病病史〔OR(95%CI)=0.558(0.226,0.991)〕、Scr〔OR(95%CI)=4.642(1.722,12.976)〕、CRP〔OR(95%CI)=1.304(1.118,1.463)〕、RDW〔OR(95%CI)=1.381(1.086,1.757)〕、eGFR〔OR(95%CI)=0.958(0.927,0.993)〕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PCI术后发生CI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RDW水平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PCI术后发生CIN的影响因素,可能对该类患者发生CIN的风险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常规评估血流储备分数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决策制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nt'Anna  F.  M.  Silva  E.  E.  R.  Batista  L.  A.  杜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7,3(7):22-23
对于复杂的冠状动脉疾病,有时难以确定哪处病变与可逆性缺血有关而需置入支架。血流储备分数(FFR)是一种显示哪处病变引起缺血的行之有效的客观方法。尽管如此,对置入支架病变的选择常依据主观评价的动脉造影结果。本研究拟在行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中,评估基于FFR测定而非造影结果进行决策对干预策略的影响。250例拟接受PCI的连续患者(471处病变)入选本研究。所有由3位独立检查者目测狭窄≥50%并最初拟予支架置入的患者均接受FFR测定。如果FFR〈0.75,行支架置入,如果FFR≥0.75,则不予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武刚  程璐  谢玉霞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40-124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方法 选择2009年278例冠心病行PCI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组(CTO-DM组)137例和单纯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组(单纯CTO组)14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PCI后随访结果.结果 CTO-DM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脂蛋白(a)[Lp(a)]水平高于单纯CTO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单纯CT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血管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7~18个月,在随访期内两组患者分别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显示两组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率、血管内再狭窄部位再次血运重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O-DM与单纯CTO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术后预后有显著差异,前者血管病变程度重,且PCI后远期预后相对理想,但ISR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行完全血运重建和不完全血运重建对术后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PCI术后2年随访,采用36项健康调查量表(SF-36),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完成PCI治疗的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活质量测定结果。结果:除精神健康无明显变化外,其他7个维度均有显著提高。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不完全血运重建组。结论:PCI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但完全血运重建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不完全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84-1185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78例冠心病患者,其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狭窄为70%~90%病变。分为FFR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变个数、支架个数、住院期间心绞痛、心肌梗死、住院费用及出院后MACE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病变数目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FFR组支架个数、住院费用上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后6月MACE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FR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更好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同时减少病人痛苦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陈伟  胡玉宝  张磐 《广西医学》2021,43(3):285-287
目的 比较单支架和双支架植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5例行急诊PCI治疗的合并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AMI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单支架组42例和双支架组43例,采用相应策略进行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围术期指标(住院天数、PCI操作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与不完全血运重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支或2支以上血管狭窄≥50%者72例,其中男66例,女6例。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16例,不完全血运重建组56例;比较两组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的主要心脏事件(死亡、再梗塞、心绞痛复发)及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69例手术成功,完全血运重建组手术成功率84.2%,人均植入支架2.25枚,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2.5%,包括死亡6.25%;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手术成功率98.2%,人均植入支架1.60枚,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2.5%,包括死亡3.57%。介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月总的心脏事件(包括死亡、再梗塞、心绞痛发作)发生率29.2%。不完全血运重建组6个月的心绞痛发生率高,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再梗塞及死亡的发生情况,两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不论实行完全血运重建或不完全血运重建均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但有较高的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