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肿瘤患者随访旨在获得肿瘤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康复状况、复发转移情况、生存质量、生存状态等信息,面这些信息已逐渐成为临床科研、医院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研究从肿瘤随访的意义、现状、信息来源、随访内容、模式和方法、影响随访的因素等方面的做法和进展进行综述,为构建和完善肿瘤患者随访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医院衡量医疗质量及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评估、生存率的计算,无不需要通过对患者的大量随访工作来实现。因此,建立和完善医院肿瘤病人的随访体系,加强病人的随访工作,对于指导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预防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126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级、肿瘤大小、无进展生存情况、总生存情况等,并分析各因素对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截至随访结束共79例患者存活,总生存率为62.7%,无进展患者77例,无进展生存率为61.1%。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随访时间8~69个月。无进展生存、总生存患者比例在不同年龄组、肿瘤分级、FIGO分期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级与无进展生存有关(P<0.05),肿瘤分级、FIGO分期对患者的总生存均有影响(P<0.05)。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21.4%)、胃肠道反应(16.7%)、肾功能损害(6.3%)。结论: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肿瘤分级和FIGO分期较高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未来临床工作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黄耀联 《现代保健》2010,(34):20-21
目的探讨恶性纵隔肿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院2002年5月-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恶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在手术之前根据患者的体格检查、病史并结合X胸片、胸部CT等进行确诊,本组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35例,行姑息性切除8例,单纯的开胸探查7例,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随访1~5年,统计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术后有1例患者因为呼吸衰竭院内死亡。随访1年38例患者生存,生存率为77.56%,随访3年,生存患者18例,生存率36.73%,随访5年,生存患者10例,生存率20.41%。结论临床治疗原发纵隔肿瘤,首选方法是手术治疗,对于不能完全切除或者不能切除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化疗和放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西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肝癌患者临床诊疗和预后随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某三甲医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指标和预后随访信息,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中的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共随访到90例,生存时间中位数为27.7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43%、35.71%、0.06%。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数目、是否有癌栓、细胞分化程度、甲胎蛋白(AFP)含量、治疗方式、肝外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患者的肿瘤多发(RR=7.652,95%CI:2.813-20.816)、AFP≥400 ng/m L(RR=2.965,95%CI:1.464-6.003)、细胞分化程度低(RR=3.959,95%CI:1.350-11.612)以及存在肝外转移(RR=6.350,95%CI:2.460-16.392)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广西为原发性肝癌高发地区,预后影响因素多样,应重视对患者的随访及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的因素,为肿瘤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宁养院收治的674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计算其中位生存期、生存率,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全部因所患肿瘤死亡病例的中位生存期为12.0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5.05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为(0.518±0.020),5年累计生存率为(0.088±0.012)。性别、确诊年龄、原发诊断、手术与否和疼痛出现的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相对较短,早发现、早确诊,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疼痛控制,合理的营养供给和积极的综合干预是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最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癌症发病最多的国家,筛查可以实现肿瘤早期诊断、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提供的代谢信息有助于肿瘤筛查初始分期、治疗计划、反应评估,并在较小程度上可用于肿瘤的随访;PET/CT成像在放射治疗中的渐进式整合在肿瘤间和肿瘤内恶性病变的生物异质性中具有其基本原理,需要单独调整辐射剂量以获得癌症患者的有效局部肿瘤控制;PET/CT提供有关肿瘤病变的生物学特征(如代谢、缺氧和增殖)的信息,可以识别放射性耐药区域并利用这些信息来优化治疗计划,PET/CT减少了肿瘤部位解剖学描绘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本文主要就目前常见肿瘤在PET/CT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情感上障碍,加之肿瘤的复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患病、手术及放化疗的多重打击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当前医院护理服务水平,提升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包括电话随访、建立QQ微信联络群、到患者家里探视患者等多种方式与患者交流,随时关注患者身体、心理恢复情况。妇科肿瘤患者延续护理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模式,我国也很关注这个问题。延续护理服务模式能够增加妇产科肿瘤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再入院率,从而节约医疗成本和资源。  相似文献   

9.
荣成市六乡镇肿瘤患者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人群中肿瘤患者的生存寿命,为开展肿瘤的社区预防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自1991年1月开始对山东省荣成市(县级市)龙须岛等六个乡镇中历年患肿瘤的居民以村为单位进行生存寿命的随访观察,观察终止时间为1997年12月。采用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编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全面提高随访质量、实现病案信息连续完整性。方法以148名远程会诊肿瘤患者为样本,开展后续随访调查,依据调查实际,对基本情况、远程随访接受度、影响随访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数据支撑。结果男性80人,女性68人。年龄31-50岁之间患者46.62%,发病初期患者31.08%,已接受手术治疗患者43.24%,影响远程治疗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治疗方式和理念宣传广泛度还不够。结论消除患者远程治疗多方顾虑,确保患者病案信息连续完整,建立病种远程随访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随机生存森林模型探讨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山西省某三甲医院342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建立随机生存森林模型,并与传统的Cox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342例肺癌患者中226例患者发生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28.23月.治疗方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等变量是影响肺癌患者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宫颈癌组织中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宫颈癌以及癌旁组织82例进行研究,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组织中PBX3蛋白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对影响患者生存的临床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30个月随访,统计患者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生存情况,Log-Rank法检测组间生存差异。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PBX3蛋白、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0.05)。PBX3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0个月随访,24人死亡,死亡率为29.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PBX3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BX3阳性表达组58.1%死亡,阴性表达组23.5%死亡,两组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存在差异(P0.05)。结论:PBX3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有关,可能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刘海温 《社区卫生保健》2007,6(6):405-405,407
恶性肿瘤患者的社区随访工作是对肿瘤报告信息系统的及时补充、核实或更正。通过及时的随访获取相关信息,为肿瘤流行病学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湖南省肿瘤医院1992-2005年常见的十二大恶性肿瘤的33 226例住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及生存分析,为卫生行政机构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数据信息表在病例中逐一采摘病例数据,对33 226份病例的生存状况进行随访,将病例数据录入到Epidata数据库中,通过IBM-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3 226份病例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年龄特征、性别特征、职业特征、文化特征等,其总的一年生存率为83%、三年生存率为66%、五年生存率55%、十年生存率为38%、十五年生存率为28%。结论加强肿瘤的早诊早治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同时肿瘤的综合治疗、规范化治疗、个性化治疗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2014年启东和海门籍肝癌住院患者的生存率,为综合评估肝癌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癌症登记系统200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启东和海门籍肝癌住院患者信息,采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存结局的随访,随访截止于2016年3月31日;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各年观察生存率,并比较性别、年龄和籍贯之间的差异。结果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2014年共收治启东和海门籍肝癌患者486例,经随访共获得475例患者的癌症生存结局信息,随访率为97.74%;失访11例,失访率为2.26%。肝癌患者的1、3、5和10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35.16%、17.52%、11.69%和6.34%,其中男性分别为31.66%、14.54%、9.18%和3.17%,女性分别为48.96%、29.39%、21.94%和13.96%,女性肝癌患者生存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44、45~54、55~64、65~74和≥75岁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12.48%、8.46%、19.01%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启东籍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4.62%,高于海门籍患者的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启东和海门籍肝癌住院患者的生存率具有女性高于男性、启东籍患者高于海门籍患者的特点,但不同年龄患者生存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冷消融使大肝癌患者长期存活的可行性。方法收集TACE联合冷消融治疗后(316例)生存3年以上的大肝癌患者132例,肝内肿瘤直径全部大于5.0cm。患者首先接受TACE治疗,2~3周后,采用氩氦冷冻系统冷消融治疗。密切随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甲胎蛋白下降、肿块缩小。随访3.1~5.2年,患者平均生存(46.4±11.3)个月。术后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1.8%、32.6%和28.2%。结论TACE联合冷消融对直径大于5.0cm的晚期肝癌具有良好效果,术后严格随访,及时处理肝癌复发与转移病灶,是使大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501例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2月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501例术后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建立excel数据库。以总生存时间作为反映预后的指标,通过随访回顾性分析三阴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对患者总生存率有影响(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和肿瘤大小是影响三阴乳腺癌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可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其中淋巴结状态和肿瘤大小是影响三阴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治疗中医患沟通现况,及患者的满意度、随访的依从性。方法对武汉3家医院的279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沟通时间、满意度等信息,出院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44.1%的患者自述每天与医生沟通时间5min;女性或主动沟通的患者有更长的沟通时间;78.5%患者表示对医患沟通满意,男性、大学及以上学历或沟通充分的患者满意度更高;高满意度的患者随访依性较不满意者高。结论肿瘤治疗中,医患沟通时长不足,部分患者对医患沟通表示不满意;医患沟通满意度提升有助于增加随访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电话随访情况及失访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东莞市企石镇医疗机构治疗后出院的200例肿瘤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出院后的生存及恢复情况。结果完成2年全部随访患者166例,占83.00%,死亡15例,失访19例,失访率为9.50%,其中拒访5例,因电话号码有误、无应答、关机、停机导致失访14例。失访率随着随访次数增加而增高,年龄越大、病程越长、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失访率越高,而已婚患者较未婚、离异/丧偶患者失访率低,自由职业较固定职业患者失访率高,农村患者失访率较城镇患者高。结论影响肿瘤患者失访的原因有健康教育欠佳、患者及家属对随访缺乏重视、电话号码缺陷、缺乏规范化随访流程等。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对随访流程的规范化,完善信息系统,对高龄、病程长、文化程度低、自由职业、农村患者应多加关注,从而降低失访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食管癌病例生存率,为食管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动随访与被动随访相结合的方法,对癌症登记数据库中来自启东、海门籍的食管癌住院患者开展生存结局的随访,随访截止于2016年3月31日。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结果随访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的启东、海门籍食管癌患者489例,获得癌症生存结局信息的为470例,随访率为96.11%,失访19例,失访率为3.89%。首次入院平均年龄为(65.44±2.82)岁,患者的1、3、5、10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55.74%、26.37%、19.65%、12.01%,男性1、3、5、10年观察生存率(51.04%、23.74%、16.75%、8.41%)低于女性(66.92%、32.68%、26.83%、17.2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启东、海门籍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国内同类资料相比大致相当,但与国外资料相比尚有一定的差异,食管癌综合防治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