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动脉炎是一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多累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病变累及主动脉根部,包括主动脉瓣、冠状动脉和升主动脉壁[1].  相似文献   

2.
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主动脉疾病治疗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脏动脉分支主要指肾动脉、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范围.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主动脉疾病主要有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和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等疾病.经典的胸腹主动脉瘤,Crawford-Safi五型分型:Ⅰ型,病变从左锁骨下动脉始,延伸至腹主动脉上段,正好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上,没累及肾动脉.Ⅱ型,病变最广泛,从左锁骨下动脉始,延伸至腹主动脉分叉处.Ⅲ型,病变从降主动脉下部,约第6肋间隙处,延伸至腹主动脉分叉处.Ⅳ型,病变累及全部腹主动脉,从膈肌处主动脉至腹主动脉分叉处.Ⅴ型,病变从第6肋间隙处的降主动脉,延伸至肾动脉水平以上的部位.  相似文献   

3.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aortic dissection,TAAD)累及升主动脉,其内膜撕裂口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夹层可同时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或)腹主动脉。TAAD发病两周内的死亡率可高达80%[1],死因主要有夹层破裂、心包填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心律失常等。TAAD一经确诊即有手术指征,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升主动脉置换术.其中包括单纯人工血管置换术、Wheat术、Bentall术、Cabrol术和David术等。  相似文献   

4.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最常见的疾患.是由于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层.形成主动脉壁两层分离状态而成。夹层可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如其假腔不断扩大,在主动脉壁间形成动脉瘤.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可发生于主动脉任何部位.按Stanford分型,凡病变累及升主动脉者为A型.内膜撕裂口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端降主动脉.病变扩展可累及升主动脉.也可延至弓部、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根据DeBakey分型,如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扩展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者,称为DeBakeyⅠ型:而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扩展仅限于升主动脉者.称为DeBakeyⅡ型。  相似文献   

5.
病人 女,4 1岁。头晕、双下肢麻木15年,加重伴胸闷2月余。术前血压:右上肢16 0 5 0mmHg(1mmHg =0 133kPa) ,左上肢及双下肢均为90 70mmHg。磁共振血管造影示主动脉弓降部于左锁骨下动脉分支以近重度缩窄,狭窄以远左锁骨下动脉下方可见一动脉瘤形成,约2 0mm×30mm大小(图1)。因缩窄段累及主动脉弓远端,决定分期手术,先行升主动脉至腹主动脉搭桥术解除缩窄,二期手术切除动脉瘤。2 0 0 3年6月全麻下行升主动脉至腹主动脉搭桥术。胸腹正中联合切口,1 8cm×30cm人工血管经前纵隔及左结肠旁分别与腹主动脉及升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开放后上下肢…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危重症疾病.Stanford分型将其分为A型夹层和B型夹层,其中B型夹层是指内膜破裂处常位于近段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范围仅限于降主动脉或延伸入腹主动脉,而不累及升主动脉.根据症状的时间,B 型夹层通常分为超急性期(≤24 h)、急性期(1~14 d)、亚急性期(15~90 d)和...  相似文献   

7.
外科手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1].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我们对11例主动脉弓主要分支血管起始部未受累及的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无名动脉插管﹑升主动脉及下半弓(主动脉弓小弯侧)置换,降主动脉植入人工支架血管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期分段二次复合手术全程修复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Ⅰ型夹层)的疗效和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或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二次复合手术的10例急性Ⅰ型夹层患者资料, 男性7例, 女性3例, 年龄(60±7)岁(范围:49~71岁)。第一次采用弓部Ⅱ型复合手术, 在非深低温停循环下, 修复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近段夹层;第二次复合手术采用肾下腹主动脉替换、内脏动脉旁路联合胸腹主动脉支架植入, 修复残余远段胸腹主动脉夹层(分段)。记录患者基本资料、CT造影图像、手术结果。结果 10例患者分期手术顺利完成, 无死亡。第一次弓部Ⅱ型复合手术中, 有主动脉窦成形4例, Bentall和David手术各3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 均顺序完成弓部去分支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第一次复合手术后发生肾功能不全4例、低氧血症4例、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Ⅱ型内漏1例, 近端假腔血栓化率9/10;住院时间(21±4)d(范围:16~28 d)。第二次复合手术后无截瘫, 无肝、肾功能不全和内漏, 术后3 d发生左肾动脉...  相似文献   

9.
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Ⅱ、Ⅲ型大动脉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有效治疗累及胸腹主动脉的Ⅱ、Ⅲ型大动脉炎,探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自1976年至2001年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Ⅱ、Ⅲ型大动脉炎47例,同期行人工血管与肾动脉旁路移植术1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自体肾移植术各2例,三尖瓣成形术和髂动脉旁路移植术各1例。结果:术后1例死于凝血障碍出血,死亡率为2.13%;术后因肠梗阻再1列;存活患者血压和血运均明显改善,上肢血压较术前明显下降,平均为118/77mmHg(1kPa=7.5mmHg)vs 177/83mmHg;术后上、下肢血压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平均随访8.2年,远期死亡2例(4.35%),再手术1例,远期效果优良率为81.82%。结论: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Ⅱ、Ⅲ型大动脉炎的简单、安全、远期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的细化分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Sun LZ  Liu NN  Chang Q  Zhu JM  Liu YM  Liu ZG  Dong C  Yu CT  Feng W  Ma Q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8):1171-1176
目的探讨在Stanford分型的基础上根据主动脉夹层的部位和病变程度再进行细化分型,对指导临床选择手术时机、确定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以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治疗主动脉夹层708例。其中Stanford A型夹层477例:(1)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程度分为3型。A1型(主动脉窦部正常型)212例,行保留主动脉窦部的主动脉替换;A2型(主动脉窦部轻度受累型)72例,行主动脉窦部成形63例、David手术9例;A3型(主动脉窦部重度受累型)193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手术)。(2)根据主动脉弓部病变分为2型。C型(复杂型)78例,行主动脉弓部替换+象鼻术;S型(单纯型)399例,行部分主动脉弓部替换。Stanford B型夹层231例,(1)根据主动脉扩张的范围分为3型:B1型:降主动脉无扩张或仅有近端扩张,147例,行腔内带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103例(B1S型)、部分胸降主动脉替换术32例、部分胸降主动脉替换术+远端支架象鼻术12例;B2型:全部胸降主动脉扩张,53例,行部分胸降主动脉替换术+主动脉成形32例、全部胸降主动脉替换术21例;B3型:全部胸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扩张,31例行胸腹主动脉替换术。(2)根据左锁骨下动脉和远端主动脉弓部是否受夹层累及分为2型:C型(复杂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或远端的主动脉弓部,44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治疗;S型(单纯型):远端主动脉弓部和左锁骨下动脉未受夹层累及,187例,介入治疗103例、手术治疗84例(常温阻断下手术60例,股动脉-股静脉转流下手术24例)。结果Stanford A型夹层住院病死率为4.6%(22/477),并发症发生率为14.5%(69/477)。Stanford B型夹层:介入治疗组病死率1.9%(2/103),并发症发生率为2.9%(3/103),轻度内漏发生率为9.7%(10/103);手术治疗组住院病死率为3.1%(4/128),并发症发生率为18.8%(24/128)。结论细化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对于术前判断手术时机、制定手术方案和初步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有效治疗累及胸腹主动脉的 、 型大动脉炎 ,探讨升主动脉 -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 方法 自 1976年至 2 0 0 1年采用升主动脉 -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 、 型大动脉炎 4 7例 ,同期行人工血管与肾动脉旁路移植术 10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自体肾移植术各 2例 ,三尖瓣成形术和髂动脉旁路移植术各 1例。 结果 术后 1例死于凝血障碍出血 ,死亡率为 2 .13% ;术后因肠梗阻再手术 1例 ;存活患者血压和血运均明显改善 ,上肢血压较术前明显下降 ,平均为 118/ 77mm Hg (1k Pa=7.5 mm Hg) vs 177/ 83m m Hg;术后上、下肢血压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平均随访 8.2年 ,远期死亡 2例 (4.35 % ) ,再手术 1例 ,远期效果优良率为 81.82 %。 结论 升主动脉 -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 、 型大动脉炎的简单、安全、远期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而实施外科治疗的1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1例、女66例,年龄 (51.2±13.9) 岁。所有患者经磁共振成像 (MRI) 或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确诊。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情况,进行单纯升主动脉置换、Bentall、Wheat、Cabrol或David手术。主动脉弓部进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半弓置换或简化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 结果 近端单纯升主动脉置换113例(57.4%),Bentall手术67例(34.0%),Wheat手术13例(6.6%),Cabrol手术1例(0.5%),David手术3例(1.5%)。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82例(41.6%),半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77例(39.1%),简化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41例(20.8%)。二次开胸止血1例(0.5%),无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手术30 d死亡率为4.1%(8/197);随访时间3~52(15.9±11.4)个月,随访率65.0%;1例马方综合征患者术后8个月死于腹主动脉瘤破裂。 结论 根据病变情况,选择适当的外科治疗策略,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复杂胸主动脉血管病变Castor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8年9~12月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弓部血管病变拟行腔内介入支架手术的4例患者,年龄分别为65、55、45、39岁。患者均缺乏足够的左锁骨下近端锚定区,或病变累及弓部血管无法采用常规单纯支架置入术。手术均采用Castor分支支架,术前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及3D打印技术对主动脉弓部血管解剖进行精确刻画,并辅助手术策略制定及进行器械模拟植入。结果3例为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Stanford B型夹层(1例合并升主动脉瘤),1例为主动脉弓部穿通性溃疡。4例患者手术顺利,1例患者同期行体外循环升主动脉置换。患者术后CTA提示效果满意,无内漏、支架移位及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出现,30 d随访患者状态良好,无不良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3D打印辅助复杂胸主动脉血管病变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手术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及诸多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近8年我院使用杂交技术(腹腔内脏动脉去分支加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病例,总结随访结果并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15年3月我院以杂交手术治疗的13例胸腹主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方法为一期先行腹腔内脏动脉去分支手术,二期行腔内修复术。结果:13例胸腹主动脉瘤病人Ⅱ型3例,Ⅲ型3例,Ⅳ型5例,马凡综合征A型夹层全弓置换术后2例。一期行内脏动脉去分支手术,其中以升主动脉为流入道行腹腔内脏动脉顺行去分支5例,以髂动脉或腹主动脉下段为流入道行腹腔内脏动脉逆行去分支8例。二期行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病例无截瘫发生。围手术期1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因肾动脉人工血管闭塞,术后肾功能不全需长期血透1例。结论:杂交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创造了良好的支架移植物锚定区,并完整保留了内脏动脉的血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去分支手术创伤较大,仍有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尤其在瘤体巨大时肾动脉的显露及重建困难。  相似文献   

15.
<正>自1991年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成功后,腔内治疗已逐步应用于腹主动脉非分支区(N3区)、胸降主动脉非分支区(N2区)及腹主动脉分支区(V3区)的主动脉疾病中,也有报道腔内治疗成功应用于升主动脉非分支区(N1区)的主动脉疾病。但对于主动脉弓分支区(V2区)的主动脉疾病,由于其涉及重要的头部血液供应,因此仍然是对腔内治疗的挑战。本文根据本中心的治疗经验,介绍V2区病变的杂交治疗及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16.
血管外科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密切相关。血管外科治疗范围主要包括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及静脉疾病,近年的治疗方法已明显侧重于血管腔内治疗技术,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既往以开放手术治疗为主的许多复杂疑难病例,如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的主动脉夹层或瘤样扩张疾病,近肾或累及肾动脉等重要内脏动脉分支的腹主动脉瘤等,亦逐渐采用开窗支架、分支支架等新型血管腔内技术治疗,未来内脏动脉及主动脉弓上重要分支动脉的腔内重建将成为血管腔内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外周动脉病变的血管腔内治疗方法与治疗理念均处于改进阶段,各新型开通装置增加了血管腔内治疗成功率,涂药球囊和减容装置较传统支架置入术的远期效果有明显优势,同时能达到不遗留异物的目的,但现阶段还不能完全取代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主动脉-升主动脉吻合术治疗婴儿期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及心内畸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05—2015-05间治疗的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心内畸形的患儿15例。患儿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开胸后先游离出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导管、弓降部等血管。建立体外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行降主动脉-升主动脉端侧吻合术,恢复全身灌注后完成心内畸形的矫治。体外循环时间86~132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1~94 min。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肺炎7例。13例患儿随访2个月~3 a,无死亡及再次主动脉狭窄。结论降主动脉-升主动脉吻合术治疗婴儿期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及心内畸形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20060624巨大和长段胸主动脉瘤的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20060625主动脉夹层的细化分型及其应用,20060626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20060627人工四分支血管在主动脉外科的应用,20060628采用胸分支型主动脉支架人工血管对主动脉弓降部夹层行腔内修复治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正中切口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心包内旁路术治疗成人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脏畸形的技术要点。方法 2010年4月至2015年1月2例成人主动脉缩窄和1例成人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脏畸形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35.6(27~46)岁。患者的疾病包括先天性主动脉弓缩窄、二尖瓣前叶脱垂伴中度关闭不全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伴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弓缩窄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伴主动脉瓣轻度狭窄、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及主动脉弓中断(A型)1例。患者均在升主动脉及股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正中切口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心包内旁路术及合并心脏畸形矫治手术。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出院随访2~59个月,除1例患者仍有上肢高血压需服用药物控制外,其他患者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下肢乏力症状消失。主动脉CTA检查示人工血管通畅,无人工血管扭曲压缩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结论经正中切口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心包内旁路术治疗成人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中断,同时行合并心脏畸形矫治的一期手术,患者手术安全及疗效确切,临床可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其中A型主动脉夹层27例,B型夹层逆撕累及升主动脉及弓部5例。所有患者均行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去分支杂交手术,无术中更改为全弓置换手术者,无围术期死亡。其中同期行Bentall手术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6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3例患者术后造影提示Ⅰ型内漏(9.4%),其中2例为轻度,未予进一步处理,1例为中度,予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体外循环时间为(142.6±25.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6.4±13.8)min;无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为(21.7±4.8)h; ICU停留时间为(3.8±1.3)d;术后住院时间(16.8±3.7)d。1例患者因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行床旁血滤治疗后恢复至术前水平。2例患者因术前呼吸功能不全,术后出现重度呼吸功能障碍,经积极抗感染和加强肺部护理后恢复。结论 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手术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新型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