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相关治疗情况及心理,了解家属对自然安宁死的认识.方法选择五所医院肿瘤科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加化疗放疗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增加,患者经过放疗化疗处于痛苦状态但肯定治疗产生的作用;被调查的大部分患者家属认为可以或应该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分析调查结果后认为,末期病人的安宁治疗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但自然死还较不能被接受,而宁养院病区的患者家属肯定安宁治疗.结论 应明确界定恶性肿瘤末期阶段;加强自然安宁死的宣传;政府应该积极推进自然安宁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美齐  沈晔  孙仁华 《浙江医学》2011,33(3):361-362
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导致能量代谢加快,蛋白质分解增加,机体免疫力下降,为加快术后恢复,营养支持往往成为心肺脑复苏术患者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临床研究发现,肠内营养在保持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维护细胞的正常代谢,减少危重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有着肠外营养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1].目前,临床上对心肺脑复苏术患者肠内营养的时机尚无定论.近年来,我院对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心肺复苏术与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在院前猝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收集院前猝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施行标准心肺复苏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特制的心脏泵进行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结果治疗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复苏前的SBP与SaO2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后5、10min上述指标值均有明显上升,复苏后10min达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复苏后5、10、15min治疗组的SBP与Sa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能促进SBP和SaO2值的恢复,从而提高抢救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2月于我院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124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94例顺利实现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成功率75.8%。结论: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术中能及时为患者建立起安全的呼吸通道,能有效维持患者的呼吸系统,在心肺复苏术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暖小爱 《健康之友》2011,(4):106-107
多年以来,有关于安乐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2011年1月10日,中国台湾“立法院”通过《安宁缓和医疗条例》修正案,明确病患者经确诊为“末期病人”,且其最近亲属签署《终止心肺复苏术同意书》,医师就可移除呼吸器,让病人安宁离去。这让世界再次掀起讨论热潮。  相似文献   

6.
目的指导院外非专业人士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现场急救,为抢救成功赢得时间.方法我科于2012年6月14日对一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施行电话指导非专业人士对心脏骤停患者行成人心肺复苏术.结果患者安全获救,无护理并发症.结论通过专业人员在电话中指导院外现场施救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术后极大的提高了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人员介绍一种能使胸部主动脉加压和减压的新型心肺复苏术(CPR),并与标准的CPR进行了比较。用标准先进的心脏支持法失败的心搏停止病人随机接受标准的心肺复苏术,或主动加压和减压的(ACD)的心肺复苏术,两种技术交替进行各2分钟。此技术是一种特制的手操纵的抽吸装置。ACD装置用于脑骨体,并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的指南进行心肺复苏术:每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使用心肺复苏机和人工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56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为心肺复苏机CPR组、人工标准CPR组,比较两者循环、呼吸恢复率。结果:使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术,患者的循环恢复率和呼吸恢复率均高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结论:心肺复苏机具有人工心肺复苏没有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心脏骤停会造成短时间内的自然死亡,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其院前急救非常重要,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1]。心肺复苏术是抢救患者的关键步骤,其成功率是评价患者院前急救质量的关键性指标~[2]。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心搏骤停者初期复苏成功率是评估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努力提高心搏骤停者初期复苏成功率是使病人得到进一步救治的关键.本文对我县急救中心在2001年4月-2005年12月期间应用胸腹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抢救病人的情况进行资料分析,力求寻找提高急救医疗水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心跳骤停的治疗。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际对心跳骤停的小儿进行抢救。结果患儿心跳骤停的原因繁多,心肺复苏成功后应寻找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结论对此症患者要紧急抢救,施行心肺复苏术,患儿复苏后应注意肾功能衰竭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陈建萍 《吉林医学》2011,32(27):5763-576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室颤,行心肺复苏术后再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25例,轻度出血3例,无严重出血,预后28例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于并发症,出院后随访半年,25例工作、生活均正常,2例心功能2级,1例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进行溶栓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3.
黄诚  丘佩青  梁建新  宋黎明 《吉林医学》2011,32(12):330-331
目的:观察与分析147例急诊科心肺复苏情况,以期提高成功率。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147例心肺复苏患者且对患者相关病历资料、治疗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147例实施心肺复苏术患者共成功44例,占29.93%,且不同年龄段病种分布存在差异以及心肺复苏术实施越早成功率越高(P<0.05)。结论:心肺复苏术是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抢救措施,不断规范及提高心肺复苏术技术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儒家生死观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应当以坦然的态度正确面对;儒家肯定生命的价值,又对死亡持泰然处之的态度,追求死亡意义的伟大性。而安宁自然死符合儒家的"安死顺命"与重视生命意义的思想,其提供的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符合儒家的"仁"道思想。所以,安宁自然死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现实接受土壤。  相似文献   

15.
心肺复苏术(CPR)是拯救心脏骤停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项救命措施。而我国目前掌握心肺复苏操作及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提高我国居民心肺复苏的公众意识和CPR培训技能应成为改善心脏骤停生存率的核心任务。关于心肺复苏的普及和培训,国外己有多个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而我国关于CPR的普及培训的相关政策较少。我国学生群体在普及全民心肺复苏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心肺复苏培训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我国也应加紧出台相关急救政策,保障公民正确行使救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心肺复苏机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CPR)时应用效果。方法对82例患者行复苏前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为两组,机控组运用心肺复苏机对急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行机械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和呼吸支持均使用心肺复苏机;对照组简称人工组,采用标准心肺复苏术,人工胸外按压加呼吸机容量控制通气实施标准心肺复苏。且胸外按压实行两人交替进行。两组使用复苏药物及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应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病例心肺复苏术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收缩压情况以及按压有效率等五项指标。结果机控组的收缩压及按压有效率两项指标明显优于人工组;两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心肺复苏机可有效提高循环支持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病人分为心跳骤停5min内心肺复苏术组、5~10min内心肺复苏术组、10~30min内心肺复苏术组,并以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共计4组,用ELISA法测各组静脉血中的ICAM-1水平。结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时间越长的心肺复苏术患者静脉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越高(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会明显升高,心肺复苏术越早实施,其ICAM-1水平越低,预后越好(P〈0.05)。  相似文献   

18.
孙建  陈义  曾旭  吴伟东 《浙江医学》2011,33(6):901-902
随着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提高,目前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率已明显提高.然而,心搏骤停成功复苏后的患者仅有很少一部分能够最终存活出院,复苏后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者非常常见[1].因此,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对提高抢救最终成功率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笔者对收治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作一回顾性分析,并通过APACHE-Ⅱ、MODS、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系统对心肺复苏后不同预后恢复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溶栓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的疗效。方法 对 7例发生超急性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结果 伴随临床再通迹象的出现 ,患者原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迅速消失。结论 溶栓疗法对控制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律失常十分有效。同时 ,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患者 ,若不伴有严重组织损伤 ,施行溶栓疗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施行心肺复苏术中的护理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发展 ,急救护理人员应突破既往只注重基础护理的观念 ,不可将医疗救治与护理分割开来 ,急救护士所起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病员的预后。心肺复苏术除了应及时迅速外 ,护士更应加强护理与观察。早期、及时地施行心肺复苏术将为脑复苏提供有利的保证。  a) 在行气管插管时 ,操作应准确、敏捷 ,熟悉上呼吸道的标志。插管时动作应轻柔 ,避免损伤气管壁。对咽部分泌物较多者 ,应及时吸出 ,看清会厌部后插入 ,以避免将导管误入食管内。导管插入后要用呼吸气囊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并用听诊器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若不对称 ,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