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家兔血清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家兔血清是基础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样品,双向凝胶电泳是蛋白质组学中最经典的蛋白分离技术,因此建立稳定的家兔血清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体系非常重要.目的:建立家兔血清蛋白分离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体系.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8-06/07在武警医学院天津市职业与环境危害生物标志物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家兔6只,由唐山市职业技术学院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去除高丰度蛋白前后的健康家兔血清样品,分别加入水化上样液使样品中的蛋白充分裂解,还原烷基化后上样,被动水化14 h.等电聚焦电泳后进行SDS-PAGE电泳.凝胶银染后用PDQuest7.4软件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高丰度蛋白去除效率.②2-DE图谱.结果:双向电泳图谱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未去除高丰度蛋白的血清2-DE图效果优于去除高丰度蛋白后的血清2-DE图.结论:成功建立家兔血清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将为进一步开展疾病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克  朱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0):2359-2360,2363
目的建立离心超滤法去除血清中大相对分子质量高丰度蛋白质的实验方法,研究其去除效果及重复性。方法取血清与20%乙腈按1∶4(V/V)混合,将混合后的血清分别加入相对分子质量分离点(MWCO)为100×103、50×103、30×103及10×103超滤膜离心管中,离心15min(8000×g)。滤液真空冷冻干燥后,以超纯水按浓缩10倍复溶。分别应用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法和二元梯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比较血清中大相对分子质量高丰度蛋白质去除效果,考察经50×103超滤膜离心去除血清中大相对分子质量高丰度蛋白质后保留低丰度蛋白质的重复性。结果以选择MWCO为50×103和30×103较为适宜。电泳分离结果显示,经离心超滤后滤过液中大相对分子质量高丰度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得到有效去除。HPLC检测结果显示,选用MWCO为50×103超滤膜分离后,血清低丰度蛋白质数量保留适中。重复性统计结果显示,小相对分子质量低丰度蛋白质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RSD值分别小于0.46%和5.56%。结论离心超滤法去除血清中大相对分子质量高丰度蛋白质步骤较为简便、重复性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血清蛋白质组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调节蛋白质活性,糖基化参与细胞功能的发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血小板糖蛋白具有丰富的糖萼,其糖基化在血小板生成、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多个糖蛋白分子,如P选择素、C型凝集素样受体2、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等的糖基化修饰均参与调控血小板的功能。该文主要综述了血小板糖基化在出血及血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主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富集纯化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球蛋白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的技术平台,分析其免疫学性质。方法采用蛋白G交联琼脂糖凝胶分离纯化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小扁豆凝集素(LCA)亲和层析、富集纯化IgG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免疫印迹分析LCA-IgG的IgG亚型。结果血清IgG纯化率为62%,LCA-IgG层析得率为4.59%。精神分裂症患者LCAIgG中可标记到IgG_1、IgG_2、IgG_3亚型,IgG_4未检出;而健康者LCA-IgG可标记到IgG1~IgG4全部4个亚型。结论成功建立了富集纯化精神分裂症患者IgG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的技术平台,揭示了患者LCA-IgG亚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健康者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患者的免疫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解决在应用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自显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过程中对单一峰型的结果难以判断的问题。方法 对以往建立的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自显影法略作改进 ,在原来两块分别含凝集素和AFP抗血清的凝胶之间加一既不含凝集素也不含抗血清的凝胶条。选择 16例AFP异质体为均一型的血样本进行对照测定 ,并以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印迹法验证改良法的结果。结果 在只含凝集素的条件下表现为 1个峰的样本用改良法检测 ,良性肝病的样品峰型仍为 1个对称峰 ,恶性肝病的样品峰型由原来的 1个峰变为 2个峰。实验表明 ,应用改良法结果的重复性满意 ,并得到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印迹法的验证。结论 改良法使原本难以判断的结果清晰易辨 ,可应用于AFP异质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决在应用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自显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过程中对单一峰型的结果难以判断的问题.方法对以往建立的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自显影法略作改进,在原来两块分别含凝集素和AFP抗血清的凝胶之间加一既不含凝集素也不含抗血清的凝胶条.选择16例AFP异质体为均一型的血样本进行对照测定,并以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印迹法验证改良法的结果.结果在只含凝集素的条件下表现为1个峰的样本用改良法检测,良性肝病的样品峰型仍为1个对称峰,恶性肝病的样品峰型由原来的1个峰变为2个峰.实验表明,应用改良法结果的重复性满意,并得到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印迹法的验证.结论改良法使原本难以判断的结果清晰易辨,可应用于AFP异质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及应用于临床。方法利用Kim法处理样品及扩增端粒酶产物,引物TS标记生物素,扩增产物与包被有亲合素的微孔板结合,并与标记地高辛特异探针杂交;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反应,经PNPP显色。结果该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为探针浓度2.5μmol/L,杂交时间1h,批内变异系数为9.5%,批间变异系数为16.5%。在29例各种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总检出率为89.6%,而在17例炎性包块与良性增生组织为11.8%,7例正常组织中未发现有端粒酶活性。结论该法灵敏度与重复性较好,简便快速,成本低,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液相蛋白质芯片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方法,探讨该方法诊断冠心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聚苯乙烯荧光微珠,将抗CRP单克隆抗体包被在微珠上,将另一针对CRP不同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包被好的微珠加入到96孔板中,将待测血清分别加入各孔,用CRP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各孔中加入生物素化抗CRP单抗和PE荧光素标记的链霉亲合素。在Bio-Plex液相蛋白质芯片分析仪上检测296份血清样品。同一血清标本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比较两种方法对CRP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液相蛋白质芯片检测CRP方法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8,3%)和特异性(87.1%)较免疫比浊法的敏感性(63.0%)和特异性(86.5%)高,χ^2=28,94,P〈0.001。结论 建立了一种检测血清CRP的新方法,对诊断冠心痛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背景:双向电泳分离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但蛋白质样品的分离效果受各种实验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针对不同来源的蛋白样品进行实验条件的优化可获得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图谱.目的:拟建立优化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体系.方法:常规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并裂解提取全蛋白,按标准条件对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并对各个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等电聚焦采用缓慢升压模式,电泳参数根据Bio-Rad公司的预设方案进行调整.改良硝酸银法进行蛋白质斑点染色.采集电泳图谱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中蛋白斑点的数量、图像分辨率及背景条纹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通过对实验条件的筛选和优化,成功建立了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体系.其中,优化后的裂解液配方成分为1%TBP,4%CHAPS,0.2%Bio-Lyte,40mmol/L Tris,8mol/L尿素,2 mol/L硫脲:采用pH 4~7的IPG胶条;上样方式选择被动的水化上样.等电聚焦过程中使用预设的缓慢升压模式,充分聚焦后选用合适的电压模式进行SDS-PAGE电泳,然后采用改良硝酸银法进行染色,最终获得了满意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利用光学蛋白质芯片系统定量检测心肌梗死早期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探讨光学蛋白质芯片在医学检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实验采用椭偏光学生物显微成像系统、光学蛋白质芯片分析系统及软件、芯片装置、微流控芯片加样系统等,在4×6点芯片上装配生物探针,然后用人血清蛋白(HAS)封闭检测位点,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定量检测CRP(选用浓度为200、100、50、20、10、5μg/ml),并绘制了检测CRP的标准曲线。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10.0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结果检测结果显示,CRP浓度与检测位点具有高度相关性,具有浓度-灰度的一致性,可以绘制出定量检测标准曲线,检测灵敏度为5μg/ml,符合临床检测CRP的灵敏度要求。各浓度(5、10、20、50、100、200μg/ml)的组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2.47%、1.15%、2.06%、4.32%、1.39%、0.36%,皮尔逊相关系数为95.3%。结论光学蛋白质芯片可以定量检测CRP,灵敏度为5μg/ml,符合临床检测CRP的灵敏度和实用要求,具有临床检测CRP的潜在应用前景。此外,利用椭偏光显微成像技术的光学蛋白质芯片不需要标记试剂,被测样品不需要任何处理,样品需要量少,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一种以磁珠为标记物的,用于血型检测的可视化蛋白质芯片。方法用人免疫球蛋白G (IgG)及磁珠标记的抗人IgG进行琼脂糖浓度、点样浓度、温度和固定时间等实验条件的摸索。根据优化的条件,经过铺片、点样、固定、封闭等程序构建ABO血型检测蛋白质微阵列,加入血液样品进行反应,最后用磁珠标记的抗体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条件的优化发现,在1.0%的琼脂糖基片表面,以100μg/m L的蛋白质稀释液点样,之后在24℃固定8 h ,能够得到更优的信号强度。检测不同稀释度的抗原抗体,正定型效价可达到1∶8192,反定型可达到1∶4096。检测14例临床样品,结果样点清晰、肉眼可见,且结果判定与试管法一致性达100%。结论成功构建了基于磁珠的血型检测可视化蛋白质微阵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抗人肝癌组织中蔓陀罗凝集素(DSA)强结合的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单克隆抗体(MeAb),建立其血清DSA-GGT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检测方法 ,并探讨其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McAb技术制备的抗DSA-GGT的McAb,采用蛋白G亲和层析柱色谱纯化;纯化的McAb经生物素标记后,构建血清DSA-GGT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检测方法 .用建立的方法 对39例PHC患者和122例非PHC患者进行初步临床应用研究,用P-P概率图检验119例健康对照血清DSA-GGT分布状态,依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DSA-GGT诊断PHC的cut-off值.结果 获取5株分泌McAb杂交瘤细胞制备的腹腔积液,经纯化后McAb蛋白总量在2.12~6.70 mg之间;McAb的生物素标记率为48.6%~72.2%.所构建的血清DSA-GGT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检测方法 的最低检出限为2μg/L;平均批内、批间变异分别为8.9%和11.5%.119份健康对照血清DSA-GGT水平呈正态分布,x±s为(1.50±0.51)μg/L;经ROC分析确定其诊断PHC的临界值为3.25μg/L.39例PHC患者26例DSA-GGT阳性,其诊断PHC敏感度为66.7%;122例非PHC患者10例DSA-GGT阳性,其诊断特异度为91.8%.结论 所建立的血清DSA-GGT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检测方法 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临床初步应用表明其诊断PHC的敏感度、特异度良好,且方法 操作简便,便于临床推广应用,为PHC实验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分离鉴定外泌体(exosome),并进行初步的蛋白质研究。方法用Exo QuickTM试剂盒分离纯化PM/DM患者血清exosome;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Nanosight可视型纳米颗粒分析仪检测粒径大小分布情况;western blot鉴定exosome的表面标志物CD9,CD81,Flotillin-2;BCA法对其所携带的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初步分析其蛋白质组分。结果透射电镜下患者血清exosome呈圆形或椭圆形膜性小囊泡,直径分布范围92±67 nm;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M/DM血清来源的exosome存在表面标志物CD9、CD81、Flotillin-2;BCA法测定PM/DM患者exosome总蛋白浓度为14.68(6.00,32.55)μg/μL,健康组exosome总蛋白浓度为14.09(8.00,23.28)μg/μL,SDS-PAGE显示两组血清exosome均在Mr(×103)为55~70处有高丰度蛋白质富集,在Mr(×10~3)为40~55处存在差异条带。结论成功从PM/DM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血清exosome,并为寻找差异蛋白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筛选AIDS患者血浆中与HAART疗效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新型检测分子,指导AIDS治疗的预后判断.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一科收集的艾滋病患者血浆,包括病毒学治疗有效组10例(病毒载量< 50拷贝/ml)和病毒学治疗失败组11例(病毒载量>50拷贝/ml),入组患者年龄22 ~ 63岁.血浆样品用Bio-rad公司血浆高丰度蛋白质去除试剂盒处理,去除血浆中的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G.处理后的血浆蛋白质样品通过二维凝胶电泳(2DE)进行分离,采用ImageMaster软件分析获得的电泳图谱,找到与疗效相关的差异蛋白质.差异蛋白质点经过胰酶酶切后,通过在线纳升级反向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鉴定.结果 血浆经过高丰度蛋白去除试剂盒处理后,低丰度的蛋白质得到了有效的富集.共发现了6个在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血浆样品中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这些差异蛋白质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得到准确鉴定,包括血清转铁蛋白、血清β纤维蛋白原等.结论 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血清转铁蛋白等蛋白质在艾滋病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与治疗过程中病毒载量相关,它们可能是评价抗病毒治疗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刺激作用.方法:实验于2007-02/06在长治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1]血脂正常的健康成人外周血(由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血库提供);正常人AB血清(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批号TBD0081HAB);内毒素和正常人血清白蛋(Sigma公司).[2]采用Lymphoprep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置于含体积分数0.1的人AB血清、2mmol/L的L-谷氨酰胺、25mmol/L Hepes的RPMI-1640中培养,选择性贴壁法纯化细胞.鼠抗人CD68 IgG1和羊抗鼠IgG1-Texas Red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者为单核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L-1备用.[3]将3.55g/L人血清白蛋白与200mmol/L葡萄糖在400mmol/L磷酸盐缓冲液中37℃孵育56d.pH7.4磷酸盐缓冲液透析,以除去未结合的葡萄糖.以Detoxi-Gel column去除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中可能污染的内毒素,即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4]将1×109L-1单核细胞接种于24孔板,1.0mL/孔.RPMI-1640中分别加入12.5,25,50,100,200mg/L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与单核细胞共同孵育12,24,48和72h.以同等剂量未加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和单纯RPMI-1640作为阴性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单核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结果:[1]与RPMI-1640阴性对照组、单纯人血清白蛋白100mg/L阴性对照组比较,孵育48h时100mg/L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诱导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6达到最大剂量和时间效应(F=2.68~2.93, P均=0.00).[2]与RPMI-1640阴性对照组、单纯人血清白蛋白100mg/L阴性对照组比较,孵育24h时50mg/L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诱导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α达到最大剂量和时间效应(F=1.22~1.30, P均=0.00).[3]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诱导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情况与产生白细胞介素1β相似.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金磁微粒标记蛋白质技术,建立可目视化蛋白质芯片检测体系,比较金磁微粒和胶体金标记蛋白质技术应用于蛋白质芯片检测效果的优劣。方法:将人IgG点制于环氧基修饰的玻片上,分别与金磁微粒和胶体金标记的羊抗人IgG温育,银染显色,肉眼观察并用普通扫描仪记录结果。结果:基于金磁微粒的蛋白质芯片人IgG最佳点样浓度为0.2mg/ml,37℃温育2h,银染10~15min,检测结果信噪比高;基于胶体金的蛋白质芯片人IgG最佳点样浓度为0.1mg/ml,37℃温育1h,银染15~20min.检测结果信噪比高。结论:金磁微粒标记蛋白质技术应用于蛋白质芯片的检测,具有和胶体金一致的可目视化检测效果。且其标记技术简单,标记的蛋白质可定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建立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大鼠肝纤维化组织样本的方法。方法采用SELDI技术及弱阳离子交换表面蛋白芯片(CM10)对组织样本进行分析,从组织样本制备、组织裂解液选择、上样浓度控制、重复性验证等方面进行实验条件的优化,并对大鼠肝纤维化组和对照组肝组织各4例进行差异蛋白分析。结果液氮研磨法结合含两性电解液和蛋白酶抑制剂的裂解液处理样本,以及组织蛋白样本浓度为5μg/μl时,芯片检测得到的蛋白峰强度和蛋白数量最优;对两组样本重复检测3次,蛋白丰度的平均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0.105和0.155;两组样本共检测到292个蛋白峰,其中差异表达蛋白54个,在肝纤维化组中表达上调16个,表达下调38个。结论初步建立了SELDI技术检测组织样本的方法,并初步筛选出大鼠肝纤维化差异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弱阳离子磁珠联合MALDI-TOF-MS分析ITP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蛋白质表达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建立ITP的诊断模型,探索IT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ITP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40例,应用美国布鲁克.道尔顿(Bruker Daltonics)公司生产的WCX-MB(Weak cation exchange nanometer magnetic beads)捕获血清蛋白质组分,用Autoflex II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检测各样品的蛋白质质谱,再利用Bruker Daltonics公司的Cliprotools TM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差异蛋白质分子并建立ITP诊断模型,并选取20例ITP血清和20例健康对照血清对产生的模型进行分类验证和交叉验证。结果:40例ITP建模血清标本与40例健康对照建模血清标本经Clinprot系统检测蛋白质质谱,应用Cliprotools TM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分子量700-10000 Da范围内,可检测到55个差异蛋白质表达峰,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质峰19个(P0.05),在ITP组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5个,下调的蛋白质有14个。软件自动将区分疾病组与对照组能力最强的10个质谱峰建成了一个基于SNN(Supervised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算法的诊断模型,建模组判断ITP的预期敏感性为100%,预期特异性为100%。应用建立的SNN诊断模型对验证组进行分类验证,20例ITP病例及20例健康对照均被全部正确识别;交叉验证对ITP患者和健康对照检出的正确率为100%。结论:应用具有高通量及良好重复性Clin Prot系统建立的ITP SNN模型由10个显著差异蛋白质峰构成,能有效区分ITP患者与正常对照,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方法利用液体芯片一飞行质谱技术进行血清中胶质瘤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筛选。结果将78例胶质瘤患者和6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样本各随机分为模型建立组和模型验证组;应用液体芯片.飞行质谱技术测定模型建立组样本,进行了差异蛋白的筛选和诊断模型的建立;然后用模型验证组样本进行了差异蛋白和模型的验证;并对其中的蛋白质进行鉴定。经模型建立组胶质瘤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蛋白质图谱比较,得到差异蛋白17个并建立了诊断模型,建模蛋白质为l460(m/z)、l612(m/z)、l776(m/z)、l862(m/z)、l941(m/z)、3952(m/z)、4052(m/z)。模型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r7.06%。其中差异蛋白质l460(m/z)、1612(m/z)、2551(m/z)为肿瘤高表达,差异蛋白l941(m/z)为肿瘤低表达,经鉴定蛋白质l941(m/z)为高分子量激肽原。结论利用液体芯片一飞行质谱技术进行血清中胶质瘤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研究,得到了差异蛋白和诊断模型,为临床胶质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差异蛋白质的鉴定结果可能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背景:生物素多聚葡聚糖胺的作用机制及代谢过程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和与生物素连接的其他复合物相似。目的:选择最佳的生物素多聚葡聚糖胺追踪(示踪)实验方法,使生物素多聚葡聚糖胺能充分显示皮质脊髓束的走行和分布。方法:将15只SD雌性大鼠用于生物素多聚葡聚糖胺条件实验,分为双侧大脑皮质注射10%生物素多聚葡聚糖胺0.5μL/位点存活2周组、单侧(右侧)大脑皮质注射10%生物素多聚葡聚糖胺1μL/位点存活3周组及双侧大脑皮质注射10%生物素多聚葡聚糖胺0.5μL/位点存活3周组,每组5只。结果与结论:在3组进行生物素多聚葡聚糖胺追踪实验的大鼠中,双侧大脑皮质注射10%生物素多聚葡聚糖胺0.5μL/位点存活3周组的追踪效果最好。提示在双侧大脑皮质上选择多点注射,以每个位点注射0.5μL的10%生物素多聚葡聚糖胺,注射后大鼠存活3周为最佳的生物素多聚葡聚糖胺追踪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