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为国内编辑出版类作者的选题及同行编辑组稿、选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期能对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有所裨益。【方法】以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2009年刊发的文章在6年内(2009–2014年)的零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的不活跃性入手,参考相关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思路,对这些论文的相关文本信息、相关作者信息、主题内容、基金资助情况、论文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零被引论文的出现与期刊的H指数、影响因子及其论文的语种、类型、学科分布等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结论】期刊应该减少或避免零被引论文的出现,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要能够发现那些具有较大创新的优质稿件,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普通高校学报零被引论文产生的原因,为提升普通高校学报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从作者群特征、学科分布、基金项目情况等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发表年限为6~10年的零被引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作者群方面,零被引论文作者呈现年轻化、学术影响力偏低等特征;学科分布方面,零被引论文多来自非优势学科;项目资助方面,零被引论文获得的项目资助较少且层次较低。【结论】来稿质量难以保证、传播形式单一以及引用偏好和规范等问题,都导致普通高校学报零被引现象的产生。因此,应当通过丰富和优化稿件来源、提升稿件规范性、开辟多元化宣传推广途径、加强软硬件建设等方式,提升普通高校学报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影响力,推动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及分布情况出发考察期刊学术质量,呼吁编辑同行做引文分析时可适当关注低被引论文情况,以期全方位认识刊物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零被引率、一次被引率、一次被引率减零被引率、二次被引率减一次被引率4种指标,定量考察光电类期刊、电子通信类期刊、工程技术综合类高校学报的载文低被引情况,同时将其和主流正向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排名并非一致。【结果】我国科技期刊普遍存在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高的现象,收稿范围越大类别的期刊问题越突出,且反向考察期刊论文低被引情况能对正向指标表征的期刊评价信息予以补充。【结论】科技期刊编辑可从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指标历年变化趋势、被引次数分布等几方面对期刊现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医学学报类零被引论文特征及其下载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特点,提高稿件处理效率。【方法】选择北大核心收录的6种代表性医学学报类期刊,在CNKI中检索各刊2010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及其下载频次,结合下载频次的高低分析6种期刊零被引论文的文章类型、内容、研究方向和基金资助情况。【结果】该类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率不一,与期刊质量有一定关系。零被引论文类型以基础研究类占比最高,病例报告占比较高且篇均下载频次最低;论文内容中,技术方法类占比不小,但下载频次高于非技术方法类;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下载特点存在差异;零被引论文中基金论文占比不小。【结论】掌握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规律,对减少发表零被引论文,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特征,为地理学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稿源筛选、提高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以4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6家地理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09—2010年零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作者、基金资助、页数、摘要、学科和类型等的特征。【结果】所统计期刊论文零被引率较低,仅为1.79%;作者中学生占比较大,以博士为主,高等院校占比大于研究所;基金资助论文占比大于无基金资助;论文页数大部分<6页;摘要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学科分布上以天文学、地球科学、经济学、农业科学等为主。【结论】减少或者避免零被引论文需要期刊主办者、科研工作者、科研评价机构等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研究预防医学类科技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为全面认识被引频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检索2014—2017年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所有文献,人工统计各文献相关信息;通过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获得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上述文献在2014—2018年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引用的数据信息。分析论文被引频次的分布规律,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的负二项回归模型和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除学术质量以外的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2017年共发文929篇,总论文版面数为3564面,篇均3.84面。论文总被引频次为3861次,被引频次的M(P25,P75)为2(1,5)次,篇均被引4.15次。负二项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均显示:发表时间越早、论文版面数越多、重点号专题、述评类、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流行病学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较高。【结论】 除学术质量外,论文的发表时间、论文版面数、是否为重点号专题、论文类型和学科分类可能与被引频次有关联;在编辑实践中,可参考上述结果组约稿件,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2023年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确定研究热点领域。方法 2023年12月9日从中国知网获取《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2023年每篇论文被引频次,采用Excel 2016软件对每篇论文总被引频次进行排序,提取其中被引频次≥30的论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关键词及栏目等信息。结果 共纳入分析论文1 317篇,其中,2020-2023年分别纳入分析论文389、342、308和278篇。1 317篇文章的总被引频次为11 873,篇均被引频次为9。高被引频次论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包括新型冠状病毒、高血压、结直肠肿瘤、手足口病、乙型肝炎,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162、77、62、51、47。高被引栏目共15个,其中11个栏目为重点号和专栏,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老龄健康、结直肠癌预防与控制、乙型肝炎防控、癌症筛查指南及共识质量评价、创刊40周年、专家论坛、述评、标准·方案·指南,总被引频次为3 951,占高被引论文的72.6%(3 951/5 438)。结论 2020-2023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新发传染病及慢性病研究领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感染防控及应对凸显了学术引领作用,重点号和专栏选题策划及组稿约稿的效果显著,期刊学术影响力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的相关关系,检验期刊零被引率作为期刊评价反向指标的科学性。 方法 以CSSCI为数据源,选择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时间窗口分别为2-5年的期刊零被引率、期刊关键评价指标,借助于SPSS分析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2年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和h指数)显著负相关,期刊自引对于期刊的引用突破并不构成重要影响。结论 期刊零被引率可以作为一个反向指标,但需要考虑学科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2006-2010年《中国肿瘤》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高被引论文分析《中国肿瘤》杂志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以及期刊质量。方法对"中国引文数据库"中《中国肿瘤》2006-2010年的被引论文进行统计,运用普赖斯定律确定高被引论文。对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作者分布、作者合作情况、研究主题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中国肿瘤》被引文献833篇,总被引频次3 222次,篇均被引频次3.9次,单篇最高被引频次达109次。高被引论文85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10.2%;高被引论文总被引频次1 328次,占所有论文总被引频次的41.2%。高被引论文作者合作度4.8;合作率92.9%。高被引论文作者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的预防控制,主要分布在北京、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福建等地。结论 2006-2010年《中国肿瘤》杂志高被引论文数量不大,但相对占总被引频次较高,作者合作率高,影响较大,在我国的肿瘤防控工作中独具特色,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从复刊以来《营养学报》发表论文被引用情况,分析其学术价值和影响状况。方法2006-09,利用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进行数据采集。结果1981-2005年,被引论文1781篇,占刊出论文2086篇的85.4%,总被引12058次,每篇被引论文平均被引6.77次,单篇论文被引最高次数为106次。结论《营养学报》在我国的营养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继续发扬本刊的宗旨,坚定办刊方针,加速发展,争创精品期刊。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梳理《生物工程学报》近7年来专刊的策划和出版实践,一方面总结出版专刊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国内期刊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详述《生物工程学报》在专刊选题策划及组织形式方面的做法,并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统计数据,追踪比较了该刊2009—2011年间出版的专刊与普通发文的被引频次。【结果】结果表明,组织专刊既可以扩大稿源,又可以提升论文质量、增强期刊学术影响力。【结论】专刊的策划与出版是现阶段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对文字复制比后检测的影响,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编辑出版工作的有效措施。【方法】研究相关文献及2014年度CSSCI15种新闻学与出版学期刊,对已发表论文的寄送方式、寄送时差及其对后检测中文字复制比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文稿的寄收日期、寄送方式对后检测中文字复制率有影响,引证时间未予揭示、引证文献使用不当、引证内容难以核查可能造成文字复制比增高或误判。【结论】创造性地标识收稿日期,清晰地呈现引证印迹,适当地提供引证样件,有助于检测时确定文字复制的时间终点和准确核对引证内容,为评判合理引证与学术不端扫除障碍,提高编辑出版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瑛 《浙江预防医学》2016,27(9):938-286
目的】揭示专家审稿意见在科技期刊论文中合理呈现的价值、形式和基本要求,为其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借鉴。【方法】从科技期刊中充分搜集呈现专家审稿意见的例文,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对比,总结归纳。【结果】发现纸质期刊随文刊载专家审稿意见并不普遍;主要分布于脚注和文后注释中,正文中较为罕见;形式上多为笼统致谢,具体描述专家审稿意见及本人处理情况的不多。【结论】专家审稿意见的合理呈现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其普及和推行有利于形成新的学术规范,加强审稿规范化,完善审稿机制,提高科技期刊利益各方的学术水平,推动学术繁荣。  相似文献   

14.
水中大肠菌群快检纸片的研究及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菌群快检纸片的研制方法及其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可行性。方法:大肠菌群快检纸片制作、包装和使用;以国标试管发酵法为对照,对大肠菌群快检纸片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抗干扰和各种类型水样进行大肠菌群平行检测,比较两法的符合率。结果:大肠菌群快检纸片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效果与国标试管发酵法结果无显著差异,符合率97.1%。结论:大肠菌群快检纸片法可用于检测水中的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制订“合著论文作者贡献声明与署名规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制订期刊论文作者贡献声明与署名规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合著论文作者署名方式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述作者贡献声明与署名规范化的关键措施。结果 提出了制订“论文作者贡献声明与署名规则”的建议和基本内容框架。结论 期刊合著论文作者署名规范及其相应的学术评价应突出作者贡献声明的重要作用,应由权威学术机构制订统一的“论文作者贡献声明与署名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整体策划及实施纪念专刊,为提升高校学报类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稿源基地建设以及编辑部工作能力探索方法。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纪念专刊为例,从作者单位的需求出发,将期刊的形式由常规论文的集成上升到整体学术包装。编辑部实地调研医院需求及学科特点,制作学术、人文、艺术相融合的期刊,并精确发行。分析对比专刊的稿件质量、稿源基地的建设效果、编辑部能力的提升状况。结果 专刊稿件质量优于常规刊,稿源基地建设得到巩固和扩展,编辑部的能力得到提升。结论 整体策划的纪念专刊,对期刊品牌影响力和编辑部工作能力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7家论文中介网可操作代写代发论文的医药卫生类期刊(以下简称“可操作期刊”)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了解其特征与状况,旨在为防范此类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对策依据。【方法】 利用论文中介网站及与其客服对话等方式搜集可操作期刊目录,再通过CNKI和维普等期刊数据库提取可操作期刊的相关信息。【结果】 论文中介网可操作期刊多为非核心期刊,版面数多、刊文量大、稿件需求量大的期刊容易受到论文中介机构的关注。【结论】 第三方中介代写代发论文现象严重,需各方共同应对和打击。期刊社应因刊施策,并强化漏洞堵塞、人员自律、稿件甄别等工作;期刊审批管理部门要定期评估期刊并实施淘汰制;作者要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中介诱惑;期刊社及主管部门、高校及研究机构等要构建联合防范机制,从源头阻击代写代发违规问题;互联网商家要从技术层面予以辅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科技期刊单篇论文融合二维码的现状,为促进和规范二维码在科技论文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网站中的会员期刊为样本,调查在单篇论文中融合二维码的期刊数量,以及二维码在各刊论文中的位置、尺寸、样式、导引语以及链接内容。【结果】在213种高校科技期刊中,有24.9%的期刊在单篇论文中融合了二维码,且其位置分布较广,尺寸差异较大;在53种融合二维码的期刊中,未设置导引语的期刊数量占60.4%。二维码链接内容的有效性和价值度也未受到足够重视,如在22种链接OSID的期刊中,仅2种期刊当期的所有二维码中都有作者音频,其余期刊为部分二维码有音频,460个二维码中仅5个有视频。【结论】科技期刊单篇论文二维码的应用不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的变动空间,需通过期刊出版部门、作者以及期刊管理部门共同推进其规范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中文科技期刊封面发展的可行途径。【方法】 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现状以及制约中文科技期刊封面发展的瓶颈,并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介绍其封面设计团队的建立和运营经验,展示封面设计在其期刊品牌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结果】 中文科技期刊在编委人才梯队化建设过程中,通过主动发现和利用青年人才,能够建立稳定的封面设计团队,呈现高水平的封面设计,进而显著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结论】 封面质量建设对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紧密结合中文期刊自身发展特点,善于借助可利用的优势资源,是中文科技期刊突破封面发展瓶颈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