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医药学期刊的学术深度和学术规范。方法 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所收录之19种中医药学期刊2004–2012年的发文和引文数据作为统计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医药学期刊的四项指标——标注参考文献论文比、篇均引文量、期刊基金论文比和期刊作者地区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我国中医药学期刊的学术规范性在不断提高,总体状况良好,但是个别期刊在个别指标上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结论 中医药高校学报应打破地区囿限,进一步扩大论文作者来源的广度;刊载临床经验总结类论文占比较大的期刊要加强论文规范性的审核,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作用,分析加快医学期刊国际化的途径和策略。【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以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6种入选PubMed数据库和6种未入选PubMed数据库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S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SPSS20.0分别对期刊的国内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期刊在SCI数据库的被引频次做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入选PubMed的期刊在SCI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显著高于未入选PubMed的期刊(P<0.05),而两组期刊的国内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医学期刊的国际化除加入SCI外还可考虑加入PubMed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科技期刊近年发展状况。【方法】依据2008—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研究了中国科技期刊主要计量指标均值的变化,并与前人研究核心期刊2008—2013年主要计量指标均值变化的部分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扩刊版刊均海外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和机构分布数增幅较大,而影响因子、他引率、作者数和地区分布数总体变化不大。部分指标增长趋势不稳定,如影响因子、海外论文比、即年指标和基金论文比在2010年达到次高后有较大幅度下降。与核心期刊主要均值指标变化相比,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两者增速相差不大,而扩刊来源文献量增长速度要远高于核心期刊,中国新增发表的科技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非核心期刊。【结论】中国科技期刊整体在向前发展,对于海外作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但其发展的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的相关关系,检验期刊零被引率作为期刊评价反向指标的科学性。 方法 以CSSCI为数据源,选择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时间窗口分别为2-5年的期刊零被引率、期刊关键评价指标,借助于SPSS分析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2年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和h指数)显著负相关,期刊自引对于期刊的引用突破并不构成重要影响。结论 期刊零被引率可以作为一个反向指标,但需要考虑学科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国SCI来源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及作者国际化水平与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关系。【方法】以我国英文版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剔除了自引率≥20%者。引入期刊作者国际化分数(Fraction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FAI)和作者国际化指数(Index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IAI)表征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对FAI1、FAI2、IAI1、IAI2与2014年版JCR中期刊影响力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标准化影响因子、标准化论文影响分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0种期刊FAI1、FAI2、IAI1、IAI2差异较大,Light-SciApplCurrZoolCellResJPlantEcolCommunComputPhysIntegrZoolNanoRes作者国际化水平较高。FAI1、FAI2、IAI1、IAI2与多数期刊影响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越高,其学术影响力越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地学核心期刊应用新媒体现状,为推动地学核心期刊新媒体化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统计对比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2013年度地学核心期刊核心影响因子及核心被引频次及相关地学核心期刊网站新媒体应用数据。结果 应用新媒体的地学核心期刊主要评价指标(核心被引频次和核心影响因子)总体都有较为显著的提升。结论 新媒体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地学核心期刊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地学期刊新媒体化将成为今后地学期刊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丰富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f(x)指数。【方法】 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期刊目录中的34种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例,通过CNKI获取各期刊2012年的载文量、篇被引频次,利用excel、c++计算相应评价指标的得分,并根据f(x)指数的得分对期刊进行排名。【结果】 与当年遴选出的CSSCI核心期刊相比,评价结果准确率达94.12%;对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f(x)指数与包括影响因子在内的多种期刊评价指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结论】 f(x)指数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考虑了期刊的载文量、总被引、篇均被引等因素,考虑了低被引和高被引论文的差异性,可作为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国内护理期刊伦理审查状况及存在问题,以促进护理期刊的伦理学正确导向作用。【方法】以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纳入的护理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2013—2014年国内12家护理学类统计源期刊刊发临床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的伦理审查状况。【结果】我国12家护理统计源期刊近2年共刊发论文21080篇,其中临床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4799篇(22.8%)。文内提及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的比例仅占临床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的41.2%(22.6%~81.5%),仅19.9%的论文在文内提及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0%~64.6%)。【结论】目前我国护理期刊伦理审查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提高期刊编审人员伦理审查意识,以促进临床实验性护理研究的伦理学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 促进我国医学期刊的正确导向,引导医学临床试验,切实加强对试验对象的伦理学保护。方法 收集2004-2013年发表在134种医学期刊310篇肿瘤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论文,对其伦理学评价,比较核心与非核心期刊、中华与非中华医学系列期刊论文的伦理学差异。结果 发现我国医学期刊论文的伦理学水平整体较低;存在临床试验注册不足;知情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和不伤害方面有待改善等问题。结论 我国医学期刊论文的伦理学评价不乐观,需要进一步完善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监督体系,提高作者和编辑的伦理学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特征,为地理学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稿源筛选、提高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以4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6家地理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09—2010年零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作者、基金资助、页数、摘要、学科和类型等的特征。【结果】所统计期刊论文零被引率较低,仅为1.79%;作者中学生占比较大,以博士为主,高等院校占比大于研究所;基金资助论文占比大于无基金资助;论文页数大部分<6页;摘要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学科分布上以天文学、地球科学、经济学、农业科学等为主。【结论】减少或者避免零被引论文需要期刊主办者、科研工作者、科研评价机构等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期刊累积影响因子(cumulative impact factor,CIF)与年度影响因子(annual impact factor,AIF)应用于期刊评价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14种眼科学SCI来源期刊,分别计算各期刊不同时间窗口的CIF。以期刊问卷调查评分(SQJ)作为期刊真实影响力的近似标准,比较CIF与AIF的期刊评价效果。结果 AIF与SQJ呈高度正相关(r=0.811,P=0.000),CIF与SQJ的相关度除了9年累积影响因子(9CIF)和10CIF低于影响因子外,其他时间窗口的CIF与SQJ的相关度均高于AIF,4CIF、3CIF与SQJ的相关度最高(r=0.930和0.916,P=0.000)。结论 在期刊评价中CIF优于AIF。对眼科学期刊来讲,4CIF和3CIF是最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科技期刊引文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希望能对科技期刊引文综合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选用IF、IF5、h指数、SJR、ES和SNIP为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引文评价指标,通过对WoS数据库和Scopus数据库共有的1881种医学类期刊的这六大指标数值的因子分析。结果 找出对它们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影响因素:公因子F1(平均影响力因子)和F2(整体影响力因子)。在权衡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引文评价指标函数。结论 通过实例(选取专业期刊和综合期刊为样本)验证该综合指标能较好地消除期刊载文量对期刊综合影响力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P指数在中国SCI期刊评价中的适用性,从而促进中国SCI期刊评价体系的完善。【方法】以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SCI期刊在201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P指数分别用于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中国SCI期刊评价的有效性,分析P指数与被JCR收录后的总被引次数(C)、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IF5)、被JCR收录后的总载文量(N)和平均被引率(C/N)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P指数和h指数对中国SCI期刊评价的适用性进行对比。【结果】P指数与中国SCI期刊的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总载文量、平均被引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期刊的规模和影响力。P指数对同一学科SCI期刊比不同学科SCI期刊的评价更具优势。【结论】P指数延续了h指数的优点,并具有更强的区分度,对优秀学术期刊的识别能力比较突出,使期刊评价更加科学,具有更加广泛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客观评价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和态势。方法 对2012~2014年进入“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P10%)”的地质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加以分析,并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进行了比较。结果 (1)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内影响因子与国际影响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而国内总被引频次与国际总被引频次相关性显著;(2)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国际影响力正以较快的速度稳步上升;(3)同水平的中国地质学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并不明显高于中文期刊。结论 在中文地质学期刊已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后,还应制定符合中文期刊发展的政策,扩大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全国911种农业科技期刊综合评价,遴选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以期提升农业期刊质量和竞争力。【方法】建立定量和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0—2013年版)为数据来源,分类计算定量和定性评价得分。【结果】评选出13个农业领域189种核心期刊。从核心期刊的数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分布地区等方面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评价机构和2010年中国农业核心期刊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论】全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势头良好,但地区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载文量对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用计量学和统计学方法对1989种期刊的文献量进行统计,探讨期刊载文量与期刊定位的关系,同时将各类期刊载文量与期刊的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的大小和排名进行比较与分析,并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它们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结果】期刊的载文量取决于期刊的定位,与读者作者群的大小有关;期刊的载文量与其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之间都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且为正向相关关系。【结论】载文量与期刊的定位及评价指标相互影响,尤其是载文量与期刊的学科扩散指标和学科影响指标之间为正相关,对期刊在相关学科的影响力产生着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金铁成 《浙江预防医学》2016,27(10):1090-195
【目的】针对国内研究人员使用期刊自引率时出现的混乱现象,帮助研究人员正确地区分与使用期刊的自引证率与自被引率。【方法】以2014年JCR收录的119种食品科技类SCI来源期刊为例,分别计算其自引证率与自被引率,进行比较与相关性分析,并考察自引证率、自被引率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研究表明:期刊的自引证率与自被引率的相关系数为0.362,P=0.000,两者的相关性较弱;自引证率与影响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202,P=0.027,两者具有非常弱的正相关性;自被引率与影响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183,P=0.046,两者具有极弱的负相关性。【结论】在进行期刊自引率研究时要严格区分学术期刊的自引证率与自被引率,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不同自引证率、自被引率的期刊具有不同的特征,高自引证率、低自被引率是优秀期刊具有的特征,是办刊人心目中的好期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国内编辑出版类作者的选题及同行编辑组稿、选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期能对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有所裨益。【方法】以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2009年刊发的文章在6年内(2009–2014年)的零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的不活跃性入手,参考相关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思路,对这些论文的相关文本信息、相关作者信息、主题内容、基金资助情况、论文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零被引论文的出现与期刊的H指数、影响因子及其论文的语种、类型、学科分布等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结论】期刊应该减少或避免零被引论文的出现,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要能够发现那些具有较大创新的优质稿件,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