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泪小点栓塞术对中度混合型干眼患者眼部症状体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评价泪小点栓塞术对中度混合型干眼的疗效。方法对中度混合型干眼患者行泪小点栓塞术。对患者术前、术后30 和60 d的OSDI 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实验(未表面麻醉的Schirmer I)以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进行评估,并且测量泪液中炎症因子IL-1β、金属蛋白酶9(MMP-9)及TNF-α的表达,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34 例(68 眼)中度混合型干眼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干眼患者OSDI 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泪液分泌实验、泪膜破裂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泪液中炎症因子IL-1β,MMP-9 及TNF-α的水平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泪小点栓塞术能改善中度混合型干眼患者的眼部症状体征,降低眼表炎症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干眼患者角膜结膜染色特点,并分析其与主观症状和其他客观检查的关联性。方法  对105例干眼患者依据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进行评分,并分为轻度症状组(0~20分),中度症状组(20~45分)和重度症状组(45~100分)。所有患者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 up time,BUT)、SchirmerⅠ等相关干眼检查。采用Oxford评分法进行染色评分,分析染色结果及相关因素。结果  3组患者角膜和结膜染色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眼无差异(P>0.05)。角膜和结膜染色评分与OSDI正相关(r=0.497,P<0.01;r=0.434,P<0.01),与BUT无关(P>0.05)。角膜评分与SchirmerⅠ无关(r=-0.112,P=0.107),结膜评分与SchirmerⅠ负相关(r=-0.166,P<0.05)。Sjogren综合征患者眼表各区域均有染色,以中下方角膜和下方结膜多见,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以下方角膜染色多见。结论  干眼角膜结膜染色与患者主观症状密切相关,对干眼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纪卫  晋秀明 《浙江医学》2016,38(19):1575-1578
目的探讨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对术后早期干眼症状和泪膜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1、10和30d对每位受试者依次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自觉症状评价、泪膜破裂时间(TBUT)、ShirmerⅠ试验(STI)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估检查。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点OSDI评分值、自觉症状评分及ST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和10d试验组TBU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对照组FL值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2%HPMC保持角膜湿润能改善术后早期眼表状态,利于术后早期泪膜功能的恢复,并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钟敏    赵少贞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0,(6):549-552,556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程与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眼表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9例。按糖尿病病程分为A组(<10年)及B组(≥10年)。比较两组HbA1c、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角膜知觉、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基础泪液分泌(SIt)、足部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分析糖尿病病程与眼表指标及VPT的关系。结果:不同糖尿病病程患者的年龄、HbA1c、OSDI、BUT、SIt以及角膜染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干眼发生率(χ2=33.785,P=0.000)、角膜知觉(t=3.457,P=0.001)及VPT(Z=-2.221,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病程与角膜知觉(r=-0.440,P<0.05)呈负相关,与OSDI(r=0.246,P<0.05)以及VPT(r=0.372,P<0.05)呈正相关。结论:合并DPN的糖尿病患者干眼发生率高,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角膜知觉明显减退,VPT及OSDI评分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眼表泪膜稳定性相关临床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60例(115眼)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A组)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均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TBUT)、Schirmer Ⅰ试验、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对不同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B组与角膜荧光素染色分值较A组显著升高,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分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SchirmerⅠ试验B组较A组和对照组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A组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较健康人群易出现泪膜功能的异常,且可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聂莉  潘伟华  赵云娥  叶函  陈雪文 《浙江医学》2017,39(10):797-800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对泪膜功能的影响,并结合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估术后主观干眼症状,以指导对干眼的防治。方法选取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25例33眼,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1、3、6个月采用OSDI问卷评估眼部症状,采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中央泪河高度(TMH)、泪膜首发破裂点位置、首次和平均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TBUT),并对OSDI评分和泪膜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OS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和3个月OSDI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6个月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个月泪膜首发破裂点位置最常见于鼻下象限,术后3和6个月泪膜首发破裂点位置最常见于鼻上象限。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首次NITBUT和平均NITBU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6个月首次NITBUT及术后1、3个月平均NITBUT较术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6个月平均NITBUT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TM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OSDI评分和首次NITBUT及平均NITBUT均呈负相关(均P<0.05),但OSDI评分和TMH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影响眼表泪膜的功能从而产生干眼症状,术后半年时,虽然主观干眼评分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但泪膜的稳定性仍未恢复,泪膜首发破裂点位置最常见于和滤过泡邻近的鼻上和颞上象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环孢素滴眼液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73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环孢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干眼症状评分、泪河高度、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眼表功能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结膜荧光素染色(FL)]水平和泪液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泪河高度、BUT、SIT水平高于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OSDI评分、FL评分以及TSLP、MMP-9、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滴眼液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泪河高度、BUT、SIT水平,降低干眼症状评分、OSDI评分、FL评分和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睑板腺物理治疗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性干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MGD相关性干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睑板腺物理治疗和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OSDI、TBUT、TMH、CFS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OSDI、TBUT、TMH、CFS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OSDI、TBUT、TMH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穴位按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大惠亚医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的50例(100眼)中重度干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第一阶段用自体血清进行治疗,第二阶段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B组25例,第一阶段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进行治疗,第二阶段用自体血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两个阶段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OSDI(眼表疾病指数评分)、FL评分(角结膜荧光染色)、BUT(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试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估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治疗后,症状评分、BUT、FL、SchirmerⅠ试验结果均显著改善,P0.05,且两个阶段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能够发挥与自体血清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更好的商业化前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10):1444-1446
目的:通过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评分分析高度近视患者干眼和眼表状况。方法:选取高度近视患者35例(70眼)为高度近视组,同期31例(62只眼)非高度近视患者为非高度近视组;分别进行OSDI问卷调查及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记录泪河高度、泪膜首次破裂时间(NITBUTf)、泪膜平均破裂时间(NITBUTav)、脂质层厚度分级、睑板腺缺失程度、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结果:OSDI检测出高度近视组干眼患病率(54.29%),明显高于非高度近视组的干眼患病率(19.34%)(P<0.05);Keratograph 5M眼表分析仪检测高度近视患者干眼患病率(54.29%),高于非高度近视患者患病率(29.03%)(P<0.05)。高度近视组和非高度近视组泪河高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泪河高度>0.20mm)。高度近视组与非高度近视组相比,NITBUTf、NITBUTav缩短,睑板腺完整度的评分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可以客观、精确地用于评估高度近视患者泪膜的功能变化,这类患者是干眼的高发人群,要重视其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安贺拉滴眼液对兔干眼的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20只,制作碱烧伤干眼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安贺拉组,分别滴生理盐水和安贺拉滴眼液。定期眼表检查、结膜荧光素染色、虎红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液蕨样变试验等检查。结果安贺拉组眼表检查、结膜荧光素染色、虎红染色逐渐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术后逐渐下降,第7天最明显,随后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液蕨样变试验显示安贺拉组Ⅲ、Ⅳ级结晶逐渐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贺拉滴眼液通过降低兔眼表的炎症反应而减轻干眼体征,提示其在干眼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和干眼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77例(154只眼),分为A组(脂代谢异常)40例和B组(脂代谢正常)37例,所有受试者全部进行眼表疾病指数问卷(OSDI量表)、泪膜破裂时间( 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眼表分析[睑板腺缺失评分、泪河高度(TMH)、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脂质层厚度分析等干眼相关检查,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代谢异常和干眼的关系。结果:A组干眼发生率为73.75%,B组为55.41%,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χ2=5.682,P=0.017)。A组干眼OSDI量表指数(t=-8.357,P=0.000)、BUT(Z=-4.245,P=0.000)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OSDI量表指数与总胆固醇(r=0.706,P=0.0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653,P=0.000)以及甘油三酯(r=0.763,P=0.000)呈正相关;BUT与总胆固醇(r=-0.310,P=0.0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62,P=0.001)以及甘油三酯(r=-0.303,P=0.000)呈负相关;Schirmer与总胆固醇(r=-0.207,P=0.01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64,P=0.042)以及甘油三酯(r=-0.234,P=0.003)呈负相关。结论:脂代谢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焦虑对患者眼表干眼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就诊的49例诊断焦虑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药物治疗组24例。对照组仅给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组在辅以心型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及2个月后分别进行眼表干眼相关的指标: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SCSF)、睑板腺异常睑缘相关指标测定,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变化。结果 治疗2周及2个月后,药物治疗组的OSDI、FBUT、SⅠt、SCSF、睑板腺异常睑缘相关指标较对照组均变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2周及2个月后,OSDI、SⅠt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BUT、SCSF、睑板腺异常睑缘相关指标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物治疗组治疗2周及2个月后OSDI、FBUT、SⅠt、SCSF、睑板腺异常睑缘相关指标较治疗前均变差,且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干眼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被诊断为干眼的肝肾阴虚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泪液治疗,治疗组在人工泪液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干眼主观症状评分(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TBUT)、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CFS)、雌二醇(estradiol,E_(2))浓度、睾酮(testosterone,T)浓度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两组OSDI、TBUT、TMH、SIT、CFS、E_(2)、T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雌二醇浓度、睾酮浓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雌二醇浓度明显提高(P<0.05),睾酮浓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改善肝肾阴虚干眼患者的眼部症状评分和泪膜破裂时间,改善泪膜稳定性,并提高患者雌二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蝶腭神经节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平行对照病例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患者8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44例。针刺组采用蝶腭神经节联合眼周穴位(上睛明、攒竹、丝竹空、四百)治疗3周,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羟糖苷滴眼液)治疗3周,治疗前、治疗后1h及治疗后4周分别评估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Schirmer 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变化,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治疗后1h两组间比较,OSDI、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Schirmer I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2)治疗后4周两组间比较,OSDI(P0.01),BUT(P=0.0180.05)、Schirmer I试验(P=0.001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蝶腭神经节联合眼周穴位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干眼症状,促进泪液分泌,改善泪膜的稳定性,疗效优于人工泪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干眼的发病特点,并对干眼的严重程度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对类风湿关节炎干眼的发病机制能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对类风湿关节炎干眼提供诊疗帮助。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风湿免疫科经临床确诊的2014年3月~2016年12月住院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干眼患者48例,同期就诊于眼科门诊的非类风湿关节炎干眼患者(单纯干眼组)50例和正常志愿者5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评分、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 Ⅰ test,S Ⅰ 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干眼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并同时采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类风湿活动度相关的指标。依据干眼BUT、S Ⅰ t、FL客观检测指标,对干眼严重程度分级,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强度分级采用DAS28积分方法。对研究对象间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指标、干眼指标、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强度与干眼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OSDI、S Ⅰ t、BUT、FL的检查结果比较,类风湿关节炎干眼组、单纯干眼组S Ⅰ t、BUT低于正常对照组,OSDI、FL高于正常对照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关节炎干眼组与单纯干眼组比较,BUT低于单纯干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高于单纯干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DI、S Ⅰ t类风湿关节炎干眼组与单纯干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风湿活动性指标ESR、CRP、RF检查结果比较,单纯干眼组、正常对照组ESR、CRP、RF低于类风湿关节炎干眼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干眼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关节炎干眼组中BUT与ESR、CRP、RF均呈负相关(P<0.05),FL与ESR、CRP、RF均呈正相关(P<0.05),S Ⅰ t、OSDI与ESR、CRP、RF无相关性(P>0.05);类风湿关节炎组疾病活动度强度与干眼指标BUT呈负相关(P<0.05),与FL呈正相关(P<0.05),与S Ⅰ t、OSDI无相关性(P>0.05);类风湿关节炎组干眼的严重程度与类风湿活动指标ESR、CRP、RF呈正相关(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干眼患者较单纯干眼患者干眼症状重,推断类风湿关节炎干眼与单纯干眼可能存在不同的致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越高,干眼的症状越重,推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可能影响干眼的严重程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活动度与干眼症状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推测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干眼症状检查,可以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与病情。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梦天  康刚劲 《重庆医学》2018,(7):926-928,932
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术后自觉症状与眼表,泪膜的结构与功能客观检测指标的动态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为A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为B组.于术前1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OSDI),Keratograph 5M眼表分析仪检测患者中央泪河高度,平均泪联破裂时间(TBUT),鼻侧结膜充血评分,鼻侧睫状充血评分,ELISA法检测患者泪液胰岛素及MUC5AC水平.结果 A组各时期OSDI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周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术后1周中央泪河高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A组平均TBUT于术后3个月接近术前,B组术后1个月接近术前.A组鼻侧结膜及睫状充血评分均高于B组(P<0.05).A组泪液胰岛素及MUC5AC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泪液胰岛素水平逐渐接近术前,而泪液MUC5AC水平同术前相比仍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自觉症状及眼表、泪膜结构功能客观指标改变更明显,恢复时间更长;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前后进行眼表及泪膜功能观察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功能性溢泪患者下睑松弛矫正术后眼表症状、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 下眼睑松弛导致的糖尿病功能性溢泪患者60例(右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外侧睑板条悬吊术;B组行常规Kuhnt睑板三角切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膜4项检查和泪液各蛋白测定.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0%;B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干眼各亚症状评分、眼表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蛋白(TP)、乳铁蛋白(LF)、溶菌酶(LZM)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ST、泪河高度、F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OSDI、BUT、泪液总蛋白量、LF、LZM及s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OSDI、BUT、ST、泪河高度、F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泪液总蛋白量、LF、LZM及s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下眼睑松弛导致的糖尿病功能性溢泪患者,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眼表症状和泪膜稳定性,升高泪液蛋白,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小梁切除术对眼表泪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永强  李立  周希瑗 《重庆医学》2009,38(24):3144-3146
目的 前瞻性研究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表及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86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各类青光眼患者,以手术眼为手术组,以未手术眼为对照组.于术后1个月对干眼相关症状、体征、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眼表虎红染色等项目进行检查评分,并比较各项结果在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间在症状、体征、干眼诊断性试验等各项指标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组干眼症发病率(34.88%)也高于对照组(2.32%),其差别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各手术眼的干眼症表现在术后3~6个月后基本恢复,最迟于术后1年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小梁切除术可在术后短期内对眼表和泪膜功能造成影响,使泪膜稳定性受到破坏而产生干眼症.  相似文献   

2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16):1267-1270
目的:探讨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眼表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Phaco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A、B组(各60眼),A组3.0 mm透明角膜切口,B组3.0 mm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角膜知觉、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染色(FL)等指标。结果:⑴OSDI:术后A、B组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各时间点B组OSDI评分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角膜知觉测定:两组术后1周、1个月测定中央角膜知觉均较术前降低,术后3个月较前无显著差异。术后1周、1个月A组的角膜知觉测定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BUT测定:A、B组术后的BUT缩短,术后各时间点B组BUT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FL:术后各时间段两组F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是隧道入前房,切口密闭性更好,不易感染,无需缝线,对眼表上皮及泪膜的影响较小,尤为适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