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小血管病目前已成为血管性痴呆的最常见病因。脑小血管病可导致认知功能、情绪及运动的障碍。近年来,脑小血管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从脑小血管病的定义、常见分类、病理学、影像学及认知损害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为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新近研究提示,诊断血管性痴呆患者时,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存在极大差异。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占40%,小血管病性混合型痴呆同样占40%,单纯血管性痴呆患者仅占10%,然而大血管病伴随血管性痴呆只占8%,其余2%为其他原因所致痴呆。临床诊断与病理学诊断存在60%的不匹配,提示神经内科专业医师对痴呆的认识仍有距离,应有更多的生物标记物在起病早期发现并予以干  相似文献   

3.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老年人群功能丧失、残疾和认知损害的重要原因,皮质下CSVD可导致腔隙性梗死和进展性脑白质损害.CSVD性认知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重要亚型,其所致的痴呆约占血管性痴呆的36%~67%.随着技术的发展,神经影像学及其相关标志物已成为诊断CSVD及认知损害的有力手段,在脑认知学相关领域内也可探寻到CSVD发病机制的线索.神经影像学血管性改变报道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s on nEuroimaging,STRIVE)确立了代表CSVD的6种关键性损伤的神经影像学标志物,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假定血管源性的腔隙灶、假定血管源性的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和脑萎缩.文章对CSVD所致VCI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脑小血管病是指颅内小动脉和做动脉病变引起脑的缺血或出血损害,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亚型。其主要的影像学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和脑做出血。脑小血管病的临床分类主要包括腔隙综合征、Binswanger脑病、脑淀粉样血管病、伴有皮质下腑梗死和白质肭痫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有皮质下脑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及其它较少见的小血管病。其临床表现则丰要为静灶腑血管病(静灶腔隙性脑梗化、脑微出血和部分白质疏松)、各类腔隙综合征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各种血管性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1]。VCI较血管性痴呆更为广泛,它扩大了病因学范畴:其血管性因素不仅包括脑卒中,也包括脑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等不明显的脑血管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ALFF)的分析方法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9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经临床痴呆量表评分后,分为血管性痴呆(VaD)组1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20例,认知功能正常为对照组19例。分别采集高分辨率结构像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通过ALFF分析方法计算并对比3组患者脑功能活动的改变。观察VaD组ALFF统计脑图与认知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aD组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及双侧颞叶脑区ALFF明显降低,额中回、额上回、顶下小叶脑区ALFF明显升高,VCIND组内侧前额叶ALFF明显降低,左侧顶叶及颞中回ALFF明显升高(P<0.05);与VCIND组比较,VaD组后扣带回/楔前叶、左侧小脑区ALFF明显降低,双侧额叶、颞叶及前扣带回明显升高(P<0.05);回归灰质体积后,VaD组ALFF统计脑图与多个临床量表评分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以执行功能障碍为主的多个领域的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额叶-皮质下环路受损有关,ALFF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及其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是指由血管因素导致或与之伴随的认知功能损害,除卒中外,血管性脑的损害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血管性危险因素也是重要原因。VCI是异质性的临床状态,涵盖了从轻微认知损害到血管性痴呆的各种表现,皮质下缺血性小血管病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以执行功能受损和伴发淡漠、抑郁障碍为特征。对VCI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并参考各自不同的表现类型。应按照临床证据和指南要求规范进行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非认知功能损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除认知功能异常外 ,是否存在非认知功能的异常。方法 根据DSM -Ⅳ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以及CDR的临床痴呆分级标准 ,对神经内科老年记忆障碍专科病房的 2 1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及 2 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非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观察 ,包括情感反应、行为异常、人格变化及知觉异常。结果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非认知功能损害在情感障碍 (16例 ,76 % )、人格异常 (10例 ,48% )及知觉异常 (6例 ,2 9% )方面 ,明显多于血管性痴呆组 (分别为 10例 ,40 % ;1例 ,4% ;1例 ,4% )。结论 痴呆患者不仅有认知功能的损害 ,还有非认知功能的损害。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认知功能损害重于血管性痴呆 ,可能与两种痴呆的发病机制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脑血管疾病引起脑的缺血性或出血性损害,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是中老年期常见病和世界上第2位死因,也是获得性认知障碍的第2常见病因,仅次于神经变性病所致的痴呆。早年把考虑与年龄一动脉硬化性痴呆称为脑功能不全;1974年Hachinski提出多梗死性痴呆;1993年Roman等国际工作组提出一套用于血管性痴呆研究的诊断标准;由于近年研究进展,发现脑血管病变可引起痴呆,但也可产生非痴呆情况,尤其是后者直接关系二级预防。所以,2003年国际上基本达成共识,即以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通称脑血管病变相关的认知障碍情况。一般估计,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7%,80岁以上可达30%-40%,其中血管性痴呆占20%-30%。住院资料统计显示,约1/3卒中患者可能发生痴呆。有关资料表明,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患病率,在30年内将成倍增长,因此是老年人健康、疾病和社会照料服务必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脑小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以隐袭起病和缓慢发展为主要特点,部分可急性发作.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特点主要包括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脑微出血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各种影像学表现可同时出现及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认知损害,最终导致痴呆.因此,脑小血管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正>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指由脑血管病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1]),包括非痴呆性VCl(VCIND)和血管性痴呆(VD)~([2])。早期诊断VCIND并控制其危险因素对于延缓痴呆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腔隙性脑梗死(LI)是脑小血管病(CSVD)的一种常见类型,目前认为皮质下多发性LI是造成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被认为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对LI与VCI的关系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在VCI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分水岭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水岭脑梗死(CWI)是指发生于脑内较大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这些区域的脑组织也称之为边缘带,约占所有脑梗死的10%[1],是导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是发生CWI的高危因素,它与CWI的发生、发展、复发以及梗死的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持续性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全面认知功能障碍,是以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等认知功能受损的痴呆综合征.V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国VD的发病率约占全部痴呆患者的60%[1],是我国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VD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本文根据我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VD患者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仅观察丁咯地尔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VD)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功能退行性疾病。60~65岁人群中有1%的人患有此病,75~79岁中有6%,95岁以上有45%~(〔1〕)。而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因脑循环障碍(慢性脑灌注不足)、缺血、出血、急慢性缺氧等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痴呆综合征。中国流行病学调查〔2〕结果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VD男性患病率为1.4%,女性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功能障碍及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60岁人群的年龄标准化痴呆患病率为5%~7%[1],而全世界60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60%[2]。此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3]。因此,本文就血压相关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老年期痴呆的发生提供依据。1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损害所致的痴呆,它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的第二常见痴呆[1,2],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影像学征象.神经影像是明确痴呆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VD患者的头部CT或MRI表现进行分析,来探讨神经影像学检查对VD临床评价中的价值,从而对VD患者的防治和判断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1]。目前评价CSVD导致的认知障碍一般采取神经心理学量表进行筛查,但其只能检出认知功能障碍较为严重及痴呆的病人,对非痴呆的早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2]。空间导航是指人在不同地点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基于自身所处的环境相关线索判断路线的一种能力,包含多个复杂认知和感知过程[3]。对欧美人群的研  相似文献   

18.
老年期痴呆是一种没有意识改变,但获得性全面皮质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指由智能的异常恶化而影响认知功能如抽象思维、定向判断和记忆力等多个方面.目前国际分类分为:①老年性痴呆:主要指阿尔茨海默氏病(AD),有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②血管性痴呆(VD):有多种类型,如多发梗死性痴呆、多发腔隙性痴呆、宾斯旺格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低灌注状态所致的痴呆以及出血性痴呆.③混合性痴呆:指既有AD又有VD的混合痴呆或其他类型痴呆[1].  相似文献   

19.
<正>脑血管疾病可以导致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视空间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痴呆[1]。痴呆的患者因认知功能障碍严重,丧失了治疗的机会而无法回归社会,因此早期诊断并干预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的深入,发现很多脑血管病患者在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之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Bowler[2]等首先提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  相似文献   

20.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5,13(12):753-754
戴伦(安徽省滁州市全椒人民医院,安徽 滁州 239500) 痴呆已成为世纪性灾难,据统计,在我国≥65岁人群中,发病率达5%,其中血管性痴呆2倍于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为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Framingham研究发现对象入选时的血压高低与随访结束时的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其他很多研究也显示血压与痴呆之间有明确量效关系.高血压可以通过促脑血管硬化,减少脑血供而引起或加重痴呆;更能通过引起卒中而造成血管性痴呆.循证医学中,SYST-EUR证实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降压治疗2年,可明显减少卒中的发生,并使痴呆减少55%.PROGRESSS则证明对已有卒中的病人降压治疗可减少再发脑中风,并使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减少19%~45%.但有人认为SBP下降过低可使认知功能恶化,因此降压应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