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考察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给予雷公藤多苷片6周后,对关节炎症状、主要脏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CIA模型组,其中CIA模型组采用牛Ⅱ型胶原和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类风湿关节炎。造模成功后,CIA大鼠灌胃给予溶剂或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90 mg·kg-1),给药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并记录足趾容积。6周后,检测雷公藤多苷片的抗炎效果,以及大鼠的肝肾情况和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予6周雷公藤多苷片后,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减轻(P<0.05),炎症因子IL-6水平降低(P<0.01),TNF-α水平降低(P<0.05);给药期间大鼠未见异常症状;肝功能及病理切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肾脏发生轻微肾小球囊腔狭窄、粘连;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其中有益菌群增加,条件致病菌群减少。结论:雷公藤多苷片长期给药对CIA大鼠的抗炎治疗作用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的松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组,强的松组;评估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1β水平;观察大鼠滑膜病理(包括炎性浸润、巨噬A型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结果给药16d后,强的松组AI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至治疗结束,且优于雷公藤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组、强的松组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明显增高(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多甙组,强的松组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强的松组滑膜炎性细胞浸润和巨噬A型细胞增生减低(P<0.05)。结论强的松可下调CIA大鼠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并抑制滑膜炎性细胞浸润和巨噬A型细胞增生,从而缓解CIA。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湖北枫杨乙醇提取物对SD大鼠CIA模型的治疗作用,并对其抗炎和促凋亡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构建CIA模型后,测量其体质量、足跖肿胀率、关节炎指数;通过药物灌胃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病理形态变化,血清TNF-α、IL-1β、ALT、AST、BUN、SCr变化,膝关节滑膜内NF-κB p65磷酸化(p-p65)、cleaved caspase-3、Bcl-2、Bax表达。结果不同剂量湖北枫杨乙醇提取物组及雷公藤组使大鼠体质量增加,足跖肿胀率、关节炎指数下降(P<0.05);膝关节滑膜中炎性细胞减少,凋亡滑膜细胞增多;血清TNF-α、IL-1β降低(P<0.05);滑膜内p-p65、Bcl-2表达减少,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增加;湖北枫杨乙醇提取物各组ALT、AST、BUN、SCr下降(P<0.05)。结论湖北枫杨乙醇提取物对SD大鼠CIA模型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相关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及诱导滑膜细胞凋亡有关,同时该提取物可改善CIA大鼠肝、肾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第1天大鼠左后足底皮内注射胶原乳剂制备CIA模型,第7天加强注射。第12天ig给予薯蓣皂苷30,60和120mg·kg-1,吲哚美辛8mg·kg-1,连续14d。给药前和给药开始,每4d测量1次右后足跖肿胀程度;处死后光镜观察右后足组织形态变化;检测CIA大鼠脏器指数;Western印迹法检测踝关节滑膜组织中NF-κB p65亚基和环氧合酶2蛋白(COX-2)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足爪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模型大鼠右后足跖明显肿胀(P<0.01);病理切片发现明显增生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明显增高(P<0.01);踝关节滑膜组织中NF-κB p65亚基和COX-2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足爪TNF-α及PGE2含量亦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薯蓣皂苷60和120mg·kg-1治疗可抑制CIA大鼠的足趾肿胀,明显改善大鼠病变关节的病理组织结构,降低大鼠胸腺指数,显著降低NF-κB p65亚基和COX-2的水平(P<0.01),降低足爪TNF-α及PGE2含量(P<0.01),对关节炎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薯蓣皂苷对CIA大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p65亚基和C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静  孟楣  王晓玉  葛平  江莹  张贺  王芳 《中国药房》2015,(22):3083-3086
目的:研究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方法:取7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中药[祛风止痛胶囊0.4 g(生药)/kg]组、阳性对照西药(来氟米特片2.1 mg/kg)组和新风胶囊低、中、高剂量[0.8、1.6、3.2 g(生药)/kg]组,依次记为A、B、C、D、E、F、G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复制AA模型,致炎第12天开始连续ig给药28 d。检测并计算各组大鼠给药前、后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于末次给药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关节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升高,血清及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给药前比较,C、D、E、F、G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E、F、G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降低,血清及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B组大鼠踝关节组织出现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C、D、F、G组大鼠滑膜增生和炎症情况较B组均减轻。结论:新风胶囊对AA模型大鼠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滑膜细胞凋亡、抑制滑膜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刺山柑总黄酮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刺山柑总黄酮干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Freund’s完全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以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总黄酮为供试药品,灌服模型大鼠,并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造模后一周,采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测定大鼠足趾的肿胀程度;造模后21~28 d,通过关节炎指数评分标准来评价继发性病变的严重性,并通过制备滑膜组织的切片来观察滑膜组织细胞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18 h及5 d内,刺山柑黄酮组大鼠的足趾肿胀度明显降低(P<0.01);其关节炎指数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并能有效地保护滑膜组织,降低炎性细胞的浸润。结论刺山柑总黄酮对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具有治疗作用,对继发病的预防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关节肿胀度和组织学的影响。方法用鸡Ⅱ型胶原诱导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27 d,用药组每日白芍总苷(TPG,25,50,100 mg.kg-1.d-1)灌胃,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CIA大鼠足爪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关节指数、体重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PG可明显降低CIA大鼠关节指数(P<0.05),大、中剂量白芍总苷使CIA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1)。结论白芍总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改善CIA大鼠症状。  相似文献   

8.
红曲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曲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牛Ⅱ型胶原建立Wistar大鼠CIA模型,大鼠在首次注射Ⅱ型胶原后d 14灌胃红曲500 mg·kg-1,qd,给药至d 48处死大鼠(共给药34 d).分别测量不同时间点大鼠的后足容积,并对关节炎的肿胀程度进行评分;对大鼠的踝关节拍摄X线片,评价CIA大鼠的软骨和骨的破坏程度;同时对大鼠踝关节的滑膜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分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在CIA大鼠关节滑膜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在首次注射Ⅱ型胶原后11-13 d,大鼠关节炎形成.红曲组大鼠的踝关节肿胀程度于首次注射Ⅱ型胶原后第4周开始下降,与CIA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关节炎评分与CIA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d 48,红曲组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踝关节滑膜组织中MCP-1和RANTES阳性细胞均显著低于CIA模型组(P<0.05).结论:红曲对CIA大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踝关节滑膜组织中MCP-1和RANTE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多甙片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清和关节腔中TNF-α、IL-1β以及滑膜中VEGF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CIA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常规HE染色,测量关节体积,计算关节炎指数及病理积分,用雷公藤多甙片灌胃治疗,治疗一月后用ELISA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IL-1β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滑膜中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IL-1β及滑膜中VEGF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经过TP治疗后,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IL-1β及滑膜中VEGF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在关节炎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P能够通过调整细胞因子变化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金乌健骨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1(IL 1)及白细胞介素1β(IL 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乌健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CIA模型。给药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周开始连续灌胃给药4周,并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周观测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和关节炎指数,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TNF α、IL 1及IL 1β。结果金乌健骨方高、中剂量组关节肿胀程度和关节炎积分均明显降低,优于雷公藤多苷对照组(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乌健骨方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TNF α、IL 1、IL 1β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雷公藤多苷对照组相当;高、中剂量金乌健骨方对IL 1β的影响优于雷公藤多苷(P<0.01)。结论金乌健骨方能减轻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降低关节炎积分,下调CIA大鼠血清TNF α、IL 1及IL 1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桂芍知母汤对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CIA)模型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其作用靶点。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来氟米特组、桂芍知母汤组,除正常组之外,其余各组使用Ⅱ型胶原诱导大鼠造成CIA模型。桂芍知母汤组、来氟米特组,造模后开始给药,共计30 d。按评分法评价关节炎指数,ELISA法检测VEGF表达。结果给药组较模型组关节发病数目减少,关节肿胀程度减轻,皮肤红肿不明显,关节变形程度减轻。给药组与模型组在关节炎指数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给药组CIA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升高的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桂芍知母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VEGF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穿山龙薯蓣皂苷通过自噬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鸡Ⅱ型胶原乳剂建立CIA模型小鼠,初次免疫DBA1小鼠(0.1 mL),第21天后再次给予相同剂量刺激。加强免疫后将胶原免疫的50只小鼠随机分组为CIA模型组、雷公藤组和穿山龙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另有10只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对小鼠进行连续14天灌胃治疗并观察各组小鼠足爪的炎症程度,取下各组小鼠脾、腹股沟淋巴结和踝关节、膝关节,对踝关节、膝关节进行HE染色,检测各组淋巴结、脾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相关自噬指标。结果 与CIA模型组相比,穿山龙薯蓣皂苷高剂量组关节炎指数(AI)评分降低(P<0.05);雷公藤组及穿山龙薯蓣皂苷组足爪厚度差值减小(P<0.01)。与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小鼠膝关节滑膜和足爪踝关节HE染色结果显示CIA模型组对比对照组出现免疫细胞浸润、骨质侵蚀、软骨破坏和滑膜增生的症状;雷公藤组与穿山龙薯蓣皂苷中、高剂量组对CIA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鸡胶原Ⅱ型制备实验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27天ig给予TPG 25,50和100 mg·kg-1。观察CIA大鼠关节指数,体质量变化及足爪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足爪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采用硝酸还原法和放免法测定关节浸液中一氧化氮(NO)和地诺前列酮(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GP可明显降低关节指数(P<0.05),且TGP50和100 mg.kg-1可有效缓解CIA模型大鼠体质量减轻(P<0.01);TGP 50和100 mg·kg-1组足爪组织MMP-9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TGP还可明显降低CIA大鼠关节浸液中NO和PGE2含量(P<0.05)。结论 TGP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MP-9表达、抑制炎症局部区域相关炎症介质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通痹灵、雷公藤多苷及青藤碱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大鼠关节炎模型(CIA)滑膜组织细胞凋亡及R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原代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原代大鼠滑膜细胞P53的表达。结果:通痹灵高低组、雷公藤高低组、青藤碱高低组、MTX高低组滑膜细胞凋亡的数量上明显高于造模组;P53蛋白的表达方面,造模组远远高于各组,与细胞凋亡的结果几乎相反。结论:通痹灵、雷公藤多苷、青藤碱和MTX对RA滑膜细胞有较强的诱导凋亡作用,但并非通过对介导滑膜细胞P53的表达来诱导滑膜组织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复方芪芎颗粒对关节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大剂量组,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n=10)。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大鼠制备关节炎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其他组灌胃相应药物。比较造模前、造模后及给药3周后大鼠足趾厚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Toll样受体7(TLR7)、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2(IRAK2)平均吸光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TLR7、IRAK2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组大鼠造模完成后足跖均明显肿胀(P<0.05);给药3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芪芎颗粒大剂量组足跖肿胀改善情况与甲氨蝶呤组相当,均优于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P<0.05);复方芪芎颗粒大剂量组TLR7、IRAK2平均吸光度降低程度较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显著(P<0.05);复方芪芎颗粒大剂量组TLR7、IRAK2蛋白表达降低程度较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显著(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芍药苷治疗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是否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有关。方法 Wistar大鼠右足趾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CⅡ)和弗氏完全佐剂制备CIA大鼠模型,7 d后大鼠背部和尾根部皮下注射CⅡ加强免疫1次。初次免疫后第14天ig给予地塞米松2 mg.kg-1或芍药苷25,50和100 mg.kg-1,每天1次,连续28 d。初次免疫后第14,21,28,35和42天观察CIA大鼠的足爪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的变化。给药结束后第2天大鼠摘眼球取血,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S)含量;制备血清,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CⅡ抗体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红肿,关节炎指数升高(P<0.01),血中CRH、CS、抗CⅡ抗体、IFN-γ、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下降(P<0.01),ACTH无明显改变。ig给予芍药苷50和100 mg.kg-1可抑制CIA大鼠关节肿胀,降低关节炎指数(P<0.05),在第42天关节炎指数由模型对照组的6.4±0.7降至5.6±0.5和5.4±0.7(P<0.05);使模型对照组血清IFN-γ由(21.3±2.5)ng.L-1降至16.6±1.3和(16.1±1.9)ng.L-1(P<0.01),IL-1β由(37.3±4.2)ng.L-1降至32.1±2.9和(31.2±4.1)ng.L-1(P<0.01),TNF-α由(53.9±7.9)ng.L-1降至39.4±6.8和(31.3±6.1)ng.L-1(P<0.01),抗CⅡ抗体由(2.13±0.32)ng.L-1降至1.35±0.58和(1.10±0.42)ng.L-1(P<0.01),IL-4由(26.6±3.0)ng.L-1升至41.9±3.1和(49.1±4.2)ng.L-1(P<0.01);能使血浆CRH的水平由模型对照组的(2.3±0.5)μg.L-1升高至4.9±1.0和(5.3±1.1)μg.L-1(P<0.01),CS由(33±10)μg.L-1升高至47±9和(51±13)μg.L-1(P<0.01),ACTH水平亦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芍药苷治疗CIA可能与调节PHA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探讨其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IA对照组及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建立大鼠CIA动物模型,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目测评分其关节炎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7和TGF-β1浓度。结果①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大鼠平均体质量高于CIA对照组,关节炎指数低于CIA对照组(P<0.05);②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7水平较CIA对照组明显降低,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丙酮酸乙酯能明显改善CIA大鼠的生存状态,减轻其关节肿胀,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7水平,提高TGF-β1水平,有可能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0(IL-20)水平的影响,以阐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清洁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行CIA大鼠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一般情况及造模后第1、2、3、4周的体质量变化情况;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红蛋白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L-20的水平。结果造模后第1、2、3周大鼠体质量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4周模型组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2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雷公藤多苷、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后大鼠血清中IL-20的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血清IL-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升高CIA大鼠血红蛋白含量,有抑制CIA大鼠血清中IL-20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2 mg·kg-1)组及3个剂量(25,50,100 mg·kg-1)TGP组;用鸡Ⅱ型胶原建立胶原型大鼠模型;观察胶原型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指数(AI)及关节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白芍总苷可明显降低关节指数,抑制关节组织病理学改变;白芍总苷大、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β和VEGF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芍总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降低血清白介素-1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诱导炎性细胞因子网络趋于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南药学》2015,(5):502-505
目的研究鱼腥草素钠(SH)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滑膜增殖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SH 130 mg·kg-1组、SH 260 mg·kg-1组、SH 520 mg·kg-1组。建立大鼠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CIA)模型,计数方法测定大鼠关节炎指数(AI),称重法比较大鼠的体重变化,HE染色法光镜观察关节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KA、c AMP水平及免疫组化检测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H干预组关节炎指数较模型组低,体重降低不明显,关节破坏较模型组轻,细胞因子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低,滑膜细胞凋亡较模型组明显(P<0.01)。结论 SH可以增加RA滑膜细胞的凋亡,降低CIA大鼠的AI及炎症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