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长沙市2013年3所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分布现状和发生规律,为预防或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确定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病例定义,对在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登记,收集病人基本信息,并采集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481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中,0-1岁年龄组最多(35.14%),其次为18-60岁年龄组(18.29%),5-18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少(4.99%)。2013年8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118例,占病例总数的24.53%。从食源性疾病患者中共检出菌株66株,其中沙门氏菌46株,副溶血性弧菌3株,志贺氏菌5株,致泻性大肠菌12株。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志贺氏菌的检出率在年龄分组之间有统计学差。结论 长沙市食源性疾病以0-1岁儿童为主,高发期为8月份,致病菌以沙门氏菌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大连市2013—2014年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结果的分析及对比,了解大连市食源性疾病主要病原体感染情况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2013—2014年夏季在中心医院腹泻门诊就诊的腹泻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结果 2013年275例患者中,检出志贺氏菌1株、检出率0.4%(1/275),副溶血性弧菌63株、检出率22.9%(63/275)。2014年200例患者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40株、检出率20.0%(40/200)。2013年与2014年相对比,致病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大连地区食源性疾病病原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应在完善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对各类海鲜产品及其制品的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北京市丰台区2012—2015年3家哨点医院4种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丰台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根据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监测资料,对2012—2015年在丰台区3家哨点医院就诊的2 143例食源性疾病病例采集病例信息和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肠致泻性大肠杆菌、志贺菌等4种食源性致病菌病原学检测,对食源性疾病的人口学特征、时间分布、医院分布和致病菌病原学情况、可疑食品和可疑进食场所进行分析。结果 2 143例病例中男性1 177例,女性966例。检出4种食源性致病菌共394株,总检出率为18.39%。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7.84%;其次为肠致泻性大肠杆菌,检出率为6.21%。7和8月检出率分别为28.13%和41.47%;21~50岁组人群占总检出率的60.02%;4种细菌总检出率在年龄组间、年份、月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丰台区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7和8月,感染患者集中在21~50岁年龄组,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和肠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为主,应加强人群卫生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南京市主要细菌性病原体致食源性疾病负担,提出食源性疾病监测策略。方法 根据南京市11个区17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和食源性疾病负担调查结果,结合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的食源性比例等各项乘数,获得人群中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的发病率及疾病负担。结果 2015年全市共采集1 208份食源性疑似病例生物标本,检出非伤寒沙门氏菌31株、副溶血性弧菌20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5株,检出率分别为2.57%、1.66%、2.56%;全市疾病负担调查3 600人,急性胃肠炎的月患病率为3.9%,年发病率为0.55次/人年;推算出南京市非伤寒沙门氏菌食源性感染发病率为1 292/10万,0~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3 481/10万);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感染发病率为619/10万,15~2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 076/10万),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食源性感染发病率为1 653/10万,5~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5 263/10万)。结论 南京市非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负担较重,儿童非伤寒沙门氏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青壮年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负担尤为突出,针对不同人群加强相应病原体的监测,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监测及研究,为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2012年-2013年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南宁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疑似食源性疾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2013年南宁市共监测腹泻病人302人,检出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门菌共31株,总检出率为10.26%(31/302),其中沙门菌3株,副溶血性弧菌2株,诺如病毒26株。10月-11月为发病高峰,1岁以下年龄组、20岁~40岁年龄组及60岁以上年龄组为高发病人群;可疑食品中以不明原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禽肉类;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结论诺如病毒是目前南宁市食源性疾病致病的主要微生物,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风险仍然存在。需加强南宁市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能力,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西湖区2013年-2014年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食源性疾病的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2013年-2014年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年西湖区共上报肠道门诊病例1 835例,采集粪便样本1 698例,样本中共检出48株致病菌,检出率为2.8%,其中副溶血性弧菌40株,沙门菌5株,志贺菌3株;病例中25岁~34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29.1%;5月-10月食源性疾病高发;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肉及肉制品类食品是主要的原因食品。结论西湖区食源性疾病病原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西湖区食源性疾病监测能一定程度地反映目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状况,应继续加强监测,有效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腹泻病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流行病学分布情况,提高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早期识别与溯源能力。方法分别依据国家标准GB 4789.4、GB 4789.5、GB 4789.7、GB 4789.6对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肛拭子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ETEC、EIEC、EHEC、EAEC)的检测。结果在227例食源性疾病患者肛拭子中,检出致病菌11株,检出率4.8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8株,沙门氏菌2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1株。结论密云县食源性疾病患者在8种常见致病菌中以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门氏菌为主;应继续加强主动监测,降低散在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17年南京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南京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哨点医院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就诊病例信息,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食源性病原体检测。结果 2017年共采集1 259份病例标本,在年龄分布上20~30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24. 78%(312/1 259),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月份为6~7月,占病例总数的40. 91%(515/1 259),在明确的可疑食品中,肉与肉制品所占比例最大,为20. 33%(252/1 239)。2017年检出病原微生物阳性标本187份,检出率为14. 85%(187/1 259),其中沙门氏菌51株、副溶血性弧菌75株、志贺氏菌1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4株,诺如病毒28株。结论南京市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以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诺如病毒感染为主。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同时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监管,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2013年3所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分布现状和发生规律,为预防或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确定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病例定义,对在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登记,收集病人基本信息,并采集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481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中,0~1岁年龄组最多(35.14%),其次为18~60岁年龄组(18.29%),5~18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少(4.99%)。2013年8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118例,占病例总数的24.53%。从食源性疾病患者中共检出菌株66株,其中沙门菌46株,副溶血性弧菌3株,志贺菌5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2株。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志贺菌的检出率在年龄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沙市食源性疾病以0~1岁儿童为主,高发期为8月份,致病菌以沙门菌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宜兴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在宜兴市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年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1 474例,女性占53.46%,20~29岁年龄组病例数较多,占20.76%;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8—9月,占37.58%;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63.70%,可疑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占26.53%。采集肛拭样本431份,88份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18.56%,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占81.25%,沙门菌占18.75%;261份肛拭样进行病毒检测,46份检出病毒,病毒检出率为17.62%,其中单诺如病毒占73.91%,单轮状病毒占10.87%,诺如病毒合并轮状病毒感染占15.22%。结论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是宜兴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应加强监测覆盖面和检测技术,提高食品安全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掌握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病原谱、菌型分布等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监测病例定义及12个监测点,在监测点肠道门诊针对具有腹泻症状的病例进行症状监测,并对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检测阳性的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标本进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12种抗生素细菌耐药实验。结果 7~9月为肠道门诊就诊高峰期。1 935例患者中细菌检测阳性者321例,占16.59%,其中副溶血弧菌97例,占5.01%,沙门氏菌96例,占4.96%,弯曲菌86例,占4.44%。1 327例患者中病毒检测阳性者188例,占14.17%,其中诺如病毒110例,占8.29%,轮状病毒37例,占2.79%。沙门氏菌对头孢吡肟敏感率为99.0%,志贺菌对氯霉素和氧氟沙星敏感率均为100.0%,副溶血性弧菌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敏感,3种细菌对其他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高发季节是7~9月,主要病原构成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弯曲菌以及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对常见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宁波市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收集2014—2021年在宁波市所有监测医院就诊的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分析。  结果  共报告3 602例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其中男生占54.58%,女生占45.42%,18岁及以上年龄组为高发人群,发病时间主要呈现5—6和9—10月2个高峰。可疑食品以肉与肉制品占比最大(21.11%),病原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诺如病毒11.20%、副溶血性弧菌3.30%、沙门菌1.77%、致泻大肠埃希菌1.30%和志贺菌0.18%。  结论  宁波市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主要可疑食品以肉与肉制品为主,主要致病病原体为诺如病毒,需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样品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2011年9月,区疾控中心接报:某公司有9人因腹痛、腹泻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怀疑为食物中毒。经调查显示,首发病例发生在9月16日7时,发病高峰集中在9月16日14时左右,最迟出现症状的时间为9月16日21时30分。结论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检验,确定本事件为一起进食被VP感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4.
1994-2003年我国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将检索的1994—2003年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个案按照中毒种类、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中毒时间、地域分布、中毒场所、中毒食物、中毒原因等方面从其中提取信息,然后将相关内容逐一归类详细分析。结果 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发生的起数最多,占20.2%;中毒人数以沙门菌所占比例最大,占20.4%;肉毒梭菌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70.5%,引起的死亡率也最高,达16.5%;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在5月至10月,但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1月和2月;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有31.2%发生在餐饮服务场所,但每种细菌的多发场所有着显著的不同;沿海省份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24.4%,内陆省份以沙门菌最多,占22.4%。食物载体难以确定。结论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其规律性,根据其内在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无锡市副溶血性弧菌致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提出相关预防控制措施建议。方法 通过医院肠道门诊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进行病例信息收集,对符合感染性腹泻诊断的病例采集粪便样本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人群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征。结果 2015-2017年无锡市收集5987例病例信息,其中采集粪便样本3929份,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205例,阳性率5.22%。各年龄组中,15~24岁年龄组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14.99%);可疑食物中,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中构成比最高,达12.19%;第三季度(7-9月)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总体检出率达9.02%。结论 初步了解无锡市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应继续加强监测科学性,开展疾病负担研究;应针对青少年人群特别加强预防宣传;应市售水产动物及制品开展专项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16.
汪洋    高慧  武玉平  王淑田 《现代预防医学》2019,(9):1588-1590
目的 了解淄博市动物性淡水产品中常见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监管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养殖场、销售场所和餐饮店采集淡水鱼、淡水甲壳类和淡水贝类进行4种致病性弧菌的检测。结果 2014年至2017年,淄博市共对332份样品进行了检测,霍乱弧菌检出率27.54%(76/276)、副溶血弧菌检出率23.19%(77/332)、溶藻弧菌检出率6.76%(15/222)、创伤弧菌均未检出。不同年份比较,副溶血弧菌2016年检出率最高为32.14%(45/140);霍乱弧菌2014年和2016年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2.89%(25/76)、32.31%(42/130)。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和溶藻弧菌在养殖环节、销售环节和餐饮环节均有检出,创伤弧菌在以上采样环节均未检出。结论 淄博市动物性淡水产品不同程度受到致病性弧菌污染,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尤其是销售和餐饮环节存在的污染隐患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筛检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结合常规培养以提高检出率;应用PFGE对32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分析。方法 在常规培养的基础上,应用RT-PCR对96件样品增菌液进行初筛,再用常规培养法确证阳性;用阳性似然比与阴性似然比、符合率与Kappa值做为指标,评价RT-PCR筛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用限制性内切酶 SfiⅠ对32株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 Version 5.01软件对图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96件样品常规培养法检出率24.00%,RT-PCR/常规培养法检出率33.33%。阳性似然比为3.88,阴性似然比为0.06。符合率为80.21%,中、高度一致(Kappa值=0.57);32株菌得到31个PFGE图谱类别,相似性在62.1%~100.0%之间,可分5个聚类群。结论 RT-PCR在检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有很好的初筛作用,RT-PCR /常规培养法使用价值高;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亲缘关系较远,显示高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操作规程,对辽宁省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进行检验。结果在餐饮食品、乳与乳制品、熟肉制品和水产品等十余类食品4772件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374株,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致病菌共227株,阳性率为2.01%。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严重,检出率16.13%,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6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50%、大肠埃希氏菌0.54%和沙门氏菌0.34%。结论应注意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监管,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杭州市江干区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杭州市江干区生猪肉、生牛肉、生鲜鸡肉、中式凉拌菜和蔬菜沙拉中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依据国家标准方法,对食品进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生化鉴定;对中式凉拌菜和蔬菜沙拉进行大肠菌群计数。结果 111件食品中检出致病菌污染样品25件,总污染率22.52%。检出了副溶血性弧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27株,总检出率为24.32%,未检出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和空肠弯曲菌。中式凉拌菜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75%。蔬菜沙拉大肠菌群检出率为95%。结论江干区生猪肉、生牛肉、生鲜鸡肉、中式凉拌菜和蔬菜沙拉中存在严重的微生物污染,主要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不同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杭州市食品和菜肴加工环节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及冷菜间厨师粪便带菌情况,为防制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T4789.7-2003进行检验。结果431份海产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49份,检出率为11.37%;77份冷菜检出2份,检出率为2.60%;403份加工环节采样样品检出24份,检出率为5.96%;300份冷菜间厨师粪便检出1份,检出率为0.33%。结论杭州市海产品、冷菜和菜肴加工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冷菜间厨师粪便带菌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