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2—2018年柳州市婴儿死亡率(IMR)水平与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婴儿死亡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柳州市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2012—2018年柳州市394 476例出生信息和1 726例婴儿死亡信息进行分析。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IMR及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12—2018年柳州市IMR从5.95‰下降至3.17‰(χ2 = 86.967,P<0.001)。苗族(9.26‰)、侗族(7.82‰)和瑶族(6.76‰)母亲IMR高于汉族(3.33‰)和壮族(3.83‰)。IMR与母亲年龄呈U型曲线,20岁以下组最高(9.03‰)。IMR随母亲文化程度增加而下降,小学及以下文化组最高(10.48‰)。早期早产儿IMR(162.11‰)是足月儿(2.86‰)的56.68倍,极低出生体重儿IMR(170.06‰)是出生体重2 500g及以上(2.68‰)的63.46倍。婴儿死亡的前5种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意外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占婴儿死亡的67.32%。 结论 2012—2018年柳州市IMR呈下降趋势,不同母婴特征的IMR存在差异。应根据IMR的潜在风险因素与人群分布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4 - 2018年大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并对2019 - 2022年儿童死亡率进行预测。方法 对大连市2014 - 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死因评估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损失;使用灰色模型[GM(1.1)]进行死亡率拟合,预测2019 - 2022年儿童死亡率。结果 大连市2014 - 2018年新生儿死亡率(2.2‰,1.98‰,2.03‰,1.57‰,1.79‰)、婴儿死亡率(3.21‰,3.1‰,2.9‰,2.49‰,2.63‰)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3.97‰,3.65‰,3.23‰,3.4‰)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4岁儿童死亡率(0.79‰,0.86‰,0.7‰,0.74‰,0.77‰)变化不明显;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5位分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12.92%)、其它先天异常(11.38%)、先天性心脏病(10.12%)、其他新生儿病(9.67%)及出生窒息(8.4%);5年间前5位死因的死亡损失共计20571.37个DALY;预测大连市2019 - 2022年新生儿的死亡率分别为1.59‰、1.51‰、1.42‰、1.34‰,婴儿的死亡率分别为2.34‰、2.19‰、2.05‰、1.9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结果分别为3.05‰、2.87‰、2.70‰、2.53‰。结论 虽然大连市 2014 - 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并且通过灰色模型预测的2019 - 202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呈现下降趋势,但5岁以下儿童死亡损失仍较大,应继续控制并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通过多部门共同协作,加大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等主要死因预防与治疗的工作力度,以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萧县2006~2012年早期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探索相关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收集萧县2006~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重点分析早期新生儿死亡水平变化情况和主要死因,并对预防新生儿死亡发生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2006~2012年早期新生儿平均死亡率为8.5‰,2007年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最高,达到15.7‰,不同年份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16,P﹤0.001),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中前三位依次是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结论萧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和系统管理,提高基层产科人员知识技能,有助于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2000~2008年秦淮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南京市秦淮区2000~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0~2008年秦淮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统计.结果 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20‰、5.83‰、6.65‰.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1~4岁儿童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比分别为63.16%、87.72%、12.28%.2000~2008年秦淮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经趋势χ2检验得出χ2=39.81,P=0.0000<0.05,具有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依次为早产与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意外窒息、其他肿瘤和肺炎.结论 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预防早产和低出生体重,预防出生缺陷,预防出生窒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全市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明确围产期保健、新生儿抢救的重点,制订正确的对策和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并总结全市2010-2011年住院死亡新生儿调查表、报告卡,死亡评审。结果:330例新生儿死亡中前3位死因分别为早产低体重儿、出生窒息和出生缺陷。通过评审发现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对死因的错误判断,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管理层面的根源。结论: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由2009年的4.59‰下降到2011年3.96‰。评审方法易于操作和实施,适于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梳理西安市2010至2012年新生儿死亡监测信息、评审结论和建议,总结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本研究回顾了3年来西安市新生儿死亡监测及市、区(县)级评审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新生儿死亡率、死因顺位、就诊地点的变化情况、规律、评审结论和建议。结果西安市新生儿死亡率3年来较为平稳的维持在2.90‰~2.29‰左右,死亡原因集中在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及其它先天异常,就诊级别集中在县级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区县级占60.34%、市级占80.77%的评审病例结论为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或可避免死亡。2011年市级和区县级评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41>0.05);2012年市级和区县级评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5)。结论新生儿死亡评审可从更高层面和更广角度对新生儿死亡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找出新生儿死亡的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正确认识评审意义,资料完整、专家共享,有条件可进行尸检是做好评审工作的重要因素,评审建议的充分应用更是评审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勐腊县新生儿死亡率及死因分布情况,探索干预措施。方法:对勐腊县2003~2007年新生儿活产及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勐腊县新生儿死亡率为21.23‰,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15.98‰,2003年与2007年相比,新生儿死亡率下降56.20%(2χ=12.40,P<0.01),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下降62.70%(2χ=13.16,P<0.01)。主要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先天异常、破伤风。结论:①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②加强卫生宣教,提高边远山区住院分娩率;③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儿科质量,建立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以降低新生儿出生窒息率、减少早产低体重及肺炎患儿的死亡率;④开展出生缺陷监测,降低先天异常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3-2012年中山市新生儿死亡情况,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2年中山市产科质量情况报表及新生儿死亡登记的相关资料。结果 1)2003-2012年中山市活产数为453 925例,新生儿死亡1 463例,死亡率为3.22‰,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669例,死亡率为1.47‰;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率的45.73%;2)前三位死因依次:窒息295例(20.16%)、早产低出生体重293例(20%)、先天异常194例(13.2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88例(6.02%);3)中山市近十年早产发生率为4.10%;窒息发生率为1.77%。前后5年对比:中山市新生儿死亡率由4.04‰下降到2.41‰;早产发生率由3.66%上升到4.34%,早产死亡率由0.77‰下降到0.50‰;出生窒息率由2.34 %下降到1.42 %,窒息死亡率由0.91‰下降到0.42‰;出生缺陷死亡率由0.56‰下降到0.30‰;4)对2007-2011年中山市围产儿死亡中43例(12.13%)足月儿“产时重度窒息”个案评审,其中羊水污染者34例(62.79%)。结论 建立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妇幼保健系统、医疗管理部门、临床科室紧密配合的机制,完善产前、产时母婴监护措施,加强对基层围产工作者技能的培训,重点控制早期新生儿死亡,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峨眉山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对2001-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58‰,婴儿死亡率10.76‰,新生儿死亡率7.3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27.79‰下降到2011年的10.98‰。死因顺位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2001-2011年峨眉山市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黄岩区2008-2012年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黄岩区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探讨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台州市黄岩区2008-2012年发生的77例早期新生儿死亡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围产儿死亡率为9.60‰,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2.29‰,主要死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出生缺陷。结论预防早产低体重儿及先天畸形儿的出生,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秦淮区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秦淮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统计。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06‰、3.94‰、4.69‰。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1~4岁儿童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比分别为65.33%、84.00%、16.00%,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中新生儿占比重最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0,P<0.05)。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依次为早产与低出生体重(16.00%)、其他新生儿病(8.00%)、肺炎(6.67%)、先天性心脏病(6.67%)、出生窒息(6.67%)、其他先天异常(4.00%)。结论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预防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出生窒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1997~2005年渭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胜娟  张爱香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67-1669
目的:掌握渭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1997~2005年渭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年来,渭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997年的47.80‰,下降到2005年的20.74‰(χ2=89.45,P<0.001);婴儿死亡率由1997年的41.86‰下降到2005年的18.73‰(χ2=74.34,P<0.001);新生儿死亡率由1997年的33.50‰下降到2005年的16.34‰(χ2=50.27,P<0.001),均具有极显著差异。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5位:出生窒息、先天畸形、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结论:加强孕期及围产儿保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积极开展产前诊断,减少先天畸形;控制感染性疾病;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儿童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陕西省目前新生儿死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在新生儿危重症救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陕西省新生儿死亡评审为基础,依托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系统,分析新生儿死亡现状,研究自2010年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以来,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对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新生儿死亡数逐年下降,总死亡率由2010年的8.94‰下降至2016年的3.87‰,下降幅度为5.07‰,农村下降幅度(5.77‰)大于城市(1.8‰)。导致新生儿死亡常见的疾病为: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其他先天性异常、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为2010、2011、2013年的顺位第一,自2015年开始早产低出生体重为顺位第一,2012年顺位第一为先天性心脏病。7年间共评审病例66例,参评专家83人,其中11(16.7%) 例“不可避免”死亡;37(56.0%)例 “创造条件可避免”, 18(27.3%)例“可避免”死亡。结论 应加强化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以降低陕西省新生儿死亡率;重点开展早产儿救治技术、新生儿危重症识别及救治技术的培训;建立并规范全省范围内的危重新生儿转诊网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江宁区新生儿死亡原因的了解,为制定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宁区2010-2014年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年来,江宁区新生儿死亡151例,死亡率平均为3.11‰,早期新生儿死亡占72.8%;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出生窒息(26.5%)、早产儿低出生体重(18.5%)、先天性心脏病(13.9%)、呼吸窘迫综合征(12.6%)、其他先天异常(8.6%)。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在于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新生儿访视及家庭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6-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为进一步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针对2016-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21年西城区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从2.31‰, 1.85‰, 1.12‰下降至1.55‰, 1.07‰, 0.48‰。采用χ2趋势检验方法比较2016-2021年间死亡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3位是其他先天异常(除外先心病和先天愚型)(占18.79%)、早产/低出生体重(占16.36%)、出生窒息(占7.88%)。其中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例为69.23%~80.00%, 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比例为44.44%~71.43%。  结论  应结合主要死亡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性干预及质量管理, 并进一步提升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白银市2003~2010年婴儿死亡的调查统计资料,对婴儿死亡率的变化及其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为确定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与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利用全市5个县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2003~2010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中婴儿死亡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0年来全市婴儿死亡率下降明显,但农村婴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2003~2008年婴儿前3位死因顺位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其中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死亡率下降明显,出生窒息死亡率下降不明显,2009~2010年婴儿前3位死因顺位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等出生缺陷死因顺位上升。婴儿死亡构成中,新生儿占84.60%,其中早期新生儿占69.57%。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乃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应加大对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的妇幼卫生投入,加强农村三级妇幼卫生网络和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城乡间协调发展;重视先天异常的预防、提高其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哈尔滨市婴儿死亡特点、死因顺位及变化趋势,降低婴儿死亡率。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死亡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①2001~2010年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婴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②2000~2010年11年间早期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82.95%,新生儿占婴儿死亡77.73%,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5.10%,10年间这种构成状况无明显变化;③早产低体重是婴儿死亡的首位原因。④婴儿死亡前5位死因:早产低体重、先心病、新生儿窒息、先天异常和肺炎。2000~2010年新生儿窒息死亡构成比由14.88%下降到9.24%。结论:①婴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早产低体重仍是首位死亡原因,先心病从2006年起连续5年均居第二位。新生儿窒息10年来虽然一直排在婴儿死因顺位的前三位,但死亡构成比呈明显下降趋势;②减少新生儿死亡,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