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癌病人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72例食管癌病人外周血和癌组织中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抗体依赖细胞毒活性(ADCC)、淋巴细胞转化率(LT)、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结果表明,食管癌病人外周血及癌组织中T细胞亚群及TH/TS明显改变,NK、ADCC、LT有程度不同的降低;外周血中IgG、IgA、C3均明显升高以及癌组织中IgG直接荧光染色阳性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是一组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病因不明、良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MDE)/导管周围乳腺炎(periductal mastitis,PDM)、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虽然是一组良性疾病,但常规抗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3-2013年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收治的8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单纯手术组患者11例,药物治疗组71例,其中导管周围乳腺炎患者采用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皮质醇激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单纯药物组(三联或者激素)总病程(11.92±6.50)周,4周后缓解率为(89.06±2.25)%,药物加手术组总病程(6.57±2.30)周,术后未见复发,单纯手术组总病程(17.09±13.11)周,4周后缓解率为(63.64±1.10)%,三组对比总病程及累计缓解率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需临床与病理检查结合确诊.手术并不是唯一的治疗选择,三联抗分枝杆菌及皮质醇激素针对不同的病理类型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及降低复发率,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慢性炎症,多发于中青年女性,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缺乏精准的治疗措施。目前研究认为主要是自身免疫、激素水平和微生物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Th/Treg细胞失衡诱导IL-2、IL-17、IFN-γ等细胞因子变化;机体催乳素水平增高;乳房组织及脓液中特殊类型棒状杆菌激活免疫细胞及其外毒素作用等。笔者就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予以综述,为进一步明确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制定个体化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声像图特点,评价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诊断准确率及误诊原因.结果 3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声像图表现复杂多样;结合临床、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征象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 高频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非哺乳期乳腺炎病人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病人中,36例(75%)表现为乳房单发质硬肿物, 10例(20.8%)表现为单侧肿块合并脓肿形成, 2例(4.2%)病人表现为双侧乳房炎症。36例单发肿物病人中,29例行门诊口服西黄胶囊,23例有效,总有效率79.5%,其余7例手术治疗,除1例术后感染残腔脓肿形成以外,恢复均顺利;10例单侧肿块脓肿形成病人中,7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3例行脓肿穿刺抽吸配合庆大霉素脓腔注入抗炎治疗,脓肿渐消除缓解,9例脓肿病例行口服西黄胶囊保守治疗,6例有效,有效率66.7%;2例双侧乳腺炎症病人行双乳区段切除术或双乳全切术。术后恢复良好。总之,48例病人中共15例(31.3%)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西黄胶囊总有效率76.3%(29/38)。结论手术是非哺乳期乳腺炎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方式,西黄胶囊作为重要的保守治疗手段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3月至 12月 ,我们动态监测 2 0例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病儿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Ig)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18月~ 6岁 ,平均 3 7岁。体重 8 5~ 19 5kg ,平均 13 5kg。室间隔缺损 15例 ,房间隔缺损 3例 ,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瓣狭窄 2例。应用Sarns80 0 0型体外循环机 ,Dideco70 5膜式氧合器 ,浅低温 ,中度血液稀释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与术前、术毕、术后第 2、7、10d采血 ,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淋巴细胞 (CD3)、T辅助细胞 (CD4 ) ,T抑制细胞 (CD8)含量 ,试剂…  相似文献   

8.
探讨亚甲蓝染色定位技术在确定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切除范围中的应用价值。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0月因非哺乳期乳腺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入组病例术前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认病变边界,观察组以彩超为指引,距离病变边界1 cm以亚甲蓝定位于腺体表面,作为手术切除的边界;对照组单纯依据彩超定位病变边界,在其外侧1 cm于体表标记作为手术切除范围。标本切除后进行剖检,测量最小切缘>0.5 cm的病例数,以及最大切缘>2 cm的病例数,并统计两组切缘情况。术后随访1年内病变复发情况,从手术精准性及术后复发率两方面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效果。术后全部病例均未失访。观察组中,32例(78.05%)最小切缘>0.5 cm;对照组中,22例(53.66%)最小切缘>0.5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观察组中,11例(26.83%)最大切缘>2 cm;对照组中,23例(56.1%)最大切缘>2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术后随访中,观察组2例(4.88%)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对照组9例(21.95%)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采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亚甲蓝定位病变边界指引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切除范围的方法较常规方法在手术精准性及降低术后复发率两方面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NPM病人120例(病例组)资料,选取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查体中心的健康人群111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征,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病例组病人年龄为33(20~62)岁,病变常见于乳腺外上象限(21.7%)、内上象限(20.0%)及乳头乳晕区(30.8%),临床分型以肿块型(45.8%)为主。两组在超重/肥胖、生育次数、初育年龄、哺乳时间、初潮年龄、乳头内陷、既往哺乳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生育次数(OR=5.02,95%CI 1.06~23.86,P=0.042)、初潮年龄(OR=1.97,95%CI 1.45~2.68,P<0.001)及超重/肥胖(OR=1.25,95%CI 1.08~1.44,P=0.002)为NPM的危险因素,而初育年龄(OR=0.85,95%CI 0.74~0.98,P=0.025)为该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NPM有其特定临床特征,生育次数多、初潮年龄晚、超重/肥胖可增加该病发病风险,初育年龄晚可降低该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11.
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师进修杂志》2002,25(8):21-22
  相似文献   

12.
7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与哺乳期相对而言的一种成人乳腺炎性疾病。本病原因不明,非单一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临床上常表现为乳房肿块,特点极似恶性而易造成误诊误治。本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自1993~1999年以来,共手术治疗1243例乳房良性疾病,其中72例为非哺乳期炎性病灶,占总病例5.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体外循环对病人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OKT单克隆抗体玫瑰花试验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对13例CPB手术前后风心病和先心病病人的T细胞亚群和Ig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CPB术后早期风心病和先心病病人的Th细胞,Th/Ts比值及IgG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2周风心病和先心病病人的T细胞亚群均恢复至术前水平,风心病和先心病病人的IgG分别于术后2周和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医治疗对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全面检索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疗法干预非哺乳期乳腺炎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日至2022年3月。进行文献阅读、筛选、信息提取,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最终纳入文献17篇。其种15篇文献报道了有效率,5篇文献报道了半年复发率,5篇文献报道了1年复发率,7篇文献报道了临床疗效相关机制。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联合中医疗法组(观察组)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对照组)的73.39%(P<0.01);观察组半年复发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42.26%(P<0.01);观察组1年复发率5.65%,显著低于对照组22.52%(P<0.01);观察组干预措施能更显著地降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结论中医疗法与手术联合治疗NPM,创面修复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且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肝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拟行开腹左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TNMⅠ或Ⅱ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舒芬太尼组(S组,n=38)、纳布啡组(N组,n=42)和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组(NS组,n=40)。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麻醉处理。S组,舒芬太尼2.5μg/kg+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100 ml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N组,纳布啡2 mg/kg+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100 ml行术后PCIA;NS组,纳布啡1 mg/kg+舒芬太尼1.25μg/kg+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100 ml行术后PCIA。记录术后6、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采用流式细胞术于术前1 d、术后24、48 h测定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CD4~+、CD8~+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外周血补体C3、C4浓度。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术后6、12、24、48 h NS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 h N组和NS组T淋巴细胞CD3~+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 NS组T淋巴细胞CD4~+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术后24、48 h N组和S组VAS疼痛评分和C3、C4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组比较,术后24、48 h NS组T淋巴细胞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和C3、C4浓度明显升高(P0.05),NS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肝切除术后镇痛可以发挥强效镇痛作用,减轻手术和创伤应激反应导致的免疫抑制,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及免疫调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评价.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入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且资料完整的40例VAP,按治疗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24例)和死亡组(16例);并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GPIS).于确诊后第1天清晨留取外周静脉血,分别送检T淋巴细胞计数及免疫球蛋白检测.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M、IgG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同期选取2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其中30例VAP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7天留取外周血,分别送检T淋巴细胞计数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1)死亡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计数、CD4 +/CD8+比值[(280.32±169.58)×106/L、(212.56±122.99)×106/L、(132.73±56.74)×106/L、1.48 ±0.82]和存活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计数、CD4+/CD8+比值[(485.05±209.18)× 106/L、(352.05±116.41)×106/L、(245.68±68.69)×106/L、2.02±1.06]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183±639.18)×106/L、(631±321.64)×106/L、(525±221.67)×106/L、2.78±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以上指标也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死亡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10.76±4.52) g/L]明显低于存活组[(13.65±6.34) g/L]及健康对照组[(14.39 ±7.47)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0例VAP患者给予免疫干预后,治疗组外周血CD3+、CD4+细胞计数[(676.26±220.78)×106/L、(358.87±133.53)×106/L]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429.28±130.46)×106/L、(216.85±106.32)×106/L],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51.32±150.78)×106/L、(278.74 ±75.57)×106/L,P<0.05].(4) CPIS评分与外周血CD3+、CD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689、-0.594,P<0.01).结论 VAP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给予乌司他J免疫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增强;CPIS评分与细胞免疫呈负相关,免疫功能监测可预测VAP患者的病情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术中淋巴化疗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3年3~10月于华西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术中淋巴化疗的病例及同期未接受淋巴化疗的食管癌手术病例。纳入患者分为紫杉醇淋巴化疗组、氟尿嘧啶淋巴化疗组及未接受淋巴化疗的对照组。比较淋巴化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 d和第7 d外周血体液和细胞免疫学代表性指标的变化。共纳入分析病例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42~76(61.89±7.95) 岁。紫杉醇淋巴化疗组15例,氟尿嘧啶淋巴化疗组15例,对照组7例。 结果 3组术后所有免疫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淋巴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球蛋白浓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计数在淋巴化疗组术后恢复快,CD3+T细胞计数在氟尿嘧啶淋巴化疗组恢复较快。 结论 淋巴化疗有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恢复,对体液免疫可能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肾病综合征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NS活动期和缓解期患儿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2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NS活动期组CD3^ ,CD4^ ,CD4^ /CD8^ 比值,NK[CD(16 56)]^ 细胞均明显低于缓解期组(P<0.01)和对照组(P<0.01)。结论:说明NS细胞免疫功能减低,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肾病综合征活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成都某院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特点。 方法将329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急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及乙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差异。 结果急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各项免疫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分别为(18.12 ± 5.70)g/L、(3.63 ± 0.94)g/L和(4.39 ± 0.82)g/L,显著高于其余3组;而该组患者CD3+ T、CD4+ T和CD8+ T细胞计数分别为(583.10 ± 276.35)个/μl、(339.13 ± 131.55)个/μl和(205.23 ± 41.22)个/μl,显著低于其余3组(P均< 0.05)。乙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患者的补体C3和C4水平分别是(0.39 ± 0.27)g/L和(0.08 ± 0.07)g/L,显著低于其余3组(P均< 0.05)。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LT、AST、TBil和IgG水平均逐渐升高,而补体C3、C4、CD3+ T和CD4+ T细胞计数则逐渐下降(P均< 0.05)。 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疾病进展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肝硬化及肝功能衰竭患者体内存在免疫球蛋白升高、补体下降及T细胞损耗等免疫紊乱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