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琴  鹿玲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647-1648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分析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正逐渐引入医学教育。为改进儿科学临床带教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出科合格率及学习成绩。对进入儿科临床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病案分析能力,掌握儿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203例研究对象选自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1例),观察组(10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两组均进行实践+理论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教学后理论及实践考试成绩、调查问卷评估分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意度。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考试成绩、调查问卷评估分数及教学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诊断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景引入式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济宁医学院2016级本科临床医学系见习学生共90名,随机分为调查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针对《急诊与灾难医学》教学中心肺脑复苏章节实施分组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调查组则以典型临床案例作为背景引入,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分解拓展,便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对比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结果,对调查组学生发放教学反馈表进行教学方法反馈。 结果调查组学生在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相比对照组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督促教师注重实际教学成果,通过反馈表对教学法进行完善。 结论情景引入式思维导图教学法更适合急诊临床实际教学,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院校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主动性思维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运用医学主动性思维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选择1999级临床医学专业2班为实验对象,分为改革组和非改革组,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教学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主动性思维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较好,学习热情高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2005级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学课程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并与未进行临床技能学课程培训的2003级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做对比分析,以评价临床技能教学改革的初步效果.结果显示,经过技能培训后的2005级学生,其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技能考核成绩及总评成绩均显著提高(均P<0.05-0.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8级79名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检验科实习的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9名)和观察组(40名),以理论技能考试成绩作为效果评价指标,同时调查观察组学生对实习带教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核和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实习有帮助(87.5%~100%),能提高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水平,培养出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的熟练操作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础与临床双向渗透模式对生理学教学的影响。方法从2013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中随机抽取3个班为实验组,其余3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础与临床双向渗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期末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期末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础与临床双向渗透模式进行生理学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顺应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教育的整体趋势和社会发展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调研了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用人机构的需求,分析了目前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北京大学预防医学系本科教育中临床医学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思路并在第九临床医学院实施,这次教学改革重点是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预防医学专业特点和需求,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医学统计学是现代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中利用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灾难医学的现状与未来>这一实验载体,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经过此课程,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对基本统计学方法的掌握程度有明显提高.案例教学法是临床型医学研究生统计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P)模拟教学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2010、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按自然班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PBL教学组、SP组及SP+PBL组。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闭卷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试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四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技能考核中,SP+PBL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及PBL组(P0.05);SP+PBL组与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卷调查中,四组之间在是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精神问题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PBL组学生在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知识理解及掌握程度、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高于对照组及PBL组(P0.01)。结论 SP+PBL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及单纯的PBL教学法而言,更适合在传染病学临床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孙毓蔓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02-4403
[目的]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在内分泌科实习的117名临床医学学生随分成两组,其中55人作为试验组采用循证医学(evidencc-basedmedicine,EBM)教学模式,另外62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问卷调查及测试的形式,比较两组学生的病案分析、实践操作、文献检索、数据整理等综合能力有无差异。[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学生在文献检索、数据整理、医学统计、解决问题的独立性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及临床实践水平方面有重要价值,有必要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加大有关循证医学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革临床医学专业课间见习模式、增加临床见习课时,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方法:临床医学专业在学习两年半基础医学课程后,随机抽取一个班,按照学校新的培养方案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课教学,并与其他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教学点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教改班的病历分析成绩排第2名,明显高于其他几个班级。其他成绩无明显差异。结论:新的课间见习模式,使学生早接触临床、患者,使得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阶段相结合,又能够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锻炼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信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带教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临床见习的92名医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实验组采用微信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teaching,CBT),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teaching,LBT)采用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出科考试成绩评价两组学生的临床见习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为(84.41±7.34)分,对照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为(78.18±7.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微信结合CBT教学法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微信结合CBT教学法优于传统的LBT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多媒体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共18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包括2014级96名学生,采用多媒体联合案例教学法,B组包括2013级88名学生,采用多媒体联合基础教学法,分别对学生进行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授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满意度调查两项指标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A组和B组教学完成后,考试测评结果显示,A组学生成绩总体优于B组(t=13.537,P<0.05),A组学生满意度总体优于B组(χ2=9.350,P<0.05)。结论 多媒体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应用效果比多媒体联合基础教学法更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临床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基础护理学技能》课程中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对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90名护理专升本学生,按照上课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授课,使用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和综合技能考核进行评价。结果 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对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3.695,-2.462,-2.940,-2.453,-2.468,-4.075,P值均<0.05)。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对护生综合技能中团队协作能力、操作实施过程、临场应变能力、护患沟通和人文关怀能力、技能总分的有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Z值=-5.69,2.70,-4.21,5.91,4.79,P值均<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有助于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的提高,可以应用于《基础护理学技能》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在社区医学临床实习中运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把在菏泽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方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调查和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或居民评价、临床实践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学生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教学方法适合社区医学临床实习教学,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ni-CEX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5月入心内科的50名学生列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学生类型采用随机函数法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学生,对照组学生采用的是常规带教方式,在对研究组学生的带教中引入Mini-CEX量表,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结果带教前,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各方面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评分均有所提升,并且研究组学生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ni-CEX作为一种内容全面,操作简便易行,注重人文关怀的新型考评手段,对于提高心内科的临床带教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索了复合课堂教学模式在本院中医学专业学生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实践。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医学专业学生特点和生理学课程知识章节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通过课前问题导入、临床病例引入课堂、启发式课堂互动、中西医联系比较教学、实验技能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并用,以期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生理学教学效果,培养具有高品质应用实践能力与扎实基础理论的医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技能教学考核体系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技能的培养一直是高等中医院校临床专业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紧紧围绕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核心,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并建立起多学科、全方位的临床技能中心,以此培养出既有扎实中医理论基础又有熟练的中西医临床技能以及思维能力的新型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提高医学生早期识别儿科危重症能力的教学实践方法。方法 将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学生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2人运用危重症识别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对照组42人运用传统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考核,并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53.02±4.12)分、技能考核成绩(22.42±2.4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7.22±3.72)分、(16.05±3.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喜欢此种教学方式、认为收获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实践操作水平、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能力、医护/患沟通能力、锻炼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重医学生危重症识别能力的培养,使儿科教育全方位化,为儿科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临床和教学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