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分析P指数在中国SCI期刊评价中的适用性,从而促进中国SCI期刊评价体系的完善。【方法】以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SCI期刊在201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P指数分别用于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中国SCI期刊评价的有效性,分析P指数与被JCR收录后的总被引次数(C)、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IF5)、被JCR收录后的总载文量(N)和平均被引率(C/N)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P指数和h指数对中国SCI期刊评价的适用性进行对比。【结果】P指数与中国SCI期刊的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总载文量、平均被引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期刊的规模和影响力。P指数对同一学科SCI期刊比不同学科SCI期刊的评价更具优势。【结论】P指数延续了h指数的优点,并具有更强的区分度,对优秀学术期刊的识别能力比较突出,使期刊评价更加科学,具有更加广泛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整合替代医学领域24种SCI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发展态势及中国对该领域的贡献。【方法】利用JCR统计各期刊2014年度影响因子(IF)和特征因子,利用Web of Science分析各期刊2013和2014年两年的总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对该学科领域的贡献,并研究Top100篇高被引文章的学术特征。【结果】中国整合替代医学领域3种SCI期刊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且中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水平较高,中国论文在Top100高被引论文中占43%。【结论】整合替代医学是中国的优势领域,国内整合替代医学期刊的水平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整合替代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以留住国内优秀稿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英语国家本民族语言期刊与英文期刊学术影响力差异程度及非英文期刊影响因子的结构特征。【方法】 以10个非英语国家SCI收录的英文期刊和非英文期刊为研究对象,以WoS数据库和JCR为数据来源,以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影响因子百分位和期刊PR8指数为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统计分析英文期刊和非英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差异。【结果】 非英文期刊(荷兰语期刊除外)学术影响力指标明显低于英文期刊;10个非英语国家中,有9个国家本民族语言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标明显低于英文期刊,而且本民族语言期刊影响因子很大程度上由国内学者贡献(中文期刊尤其明显)。【结论】 非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十分有限,因此,中文科技期刊不宜提倡国际化;我国优秀科技期刊可以考虑英文版和中文版同步出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近10年我国SCIE收录期刊主要指标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方法】以JCR为依据,统计分析2005—2015年我国SCIE收录期刊种类、IF、学科分布、载文量、被引量IF和CNCI等主要指标变化。【结果】我国SCIE收录期刊新增约100种、涉及学科增加约50个,IF、被引量IF、CNCI等指标明显提高。但是,我国SCIE期刊仍存在学科空白,各学科期刊种数偏少,优势学科Q1和Q2区期刊屈指可数,论文质量有待提高。【结论】我国期刊可以从填补学科空白,打造优势学科高影响力期刊;组约优秀稿件,重视高被引论文;定位与国际接轨,发展与时俱进;加强自主发展能力等方面提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国SCI来源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及作者国际化水平与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关系。【方法】以我国英文版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剔除了自引率≥20%者。引入期刊作者国际化分数(Fraction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FAI)和作者国际化指数(Index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IAI)表征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对FAI1、FAI2、IAI1、IAI2与2014年版JCR中期刊影响力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标准化影响因子、标准化论文影响分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0种期刊FAI1、FAI2、IAI1、IAI2差异较大,Light-SciApplCurrZoolCellResJPlantEcolCommunComputPhysIntegrZoolNanoRes作者国际化水平较高。FAI1、FAI2、IAI1、IAI2与多数期刊影响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越高,其学术影响力越大。  相似文献   

6.
檀旦 《浙江预防医学》2016,27(1):111-15
【目的】分析F1000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总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文献的相关性。【方法】以医学信息学和糖尿病为主题,检索2010年发表文献的F1000总分以及文章发表至今的总被引频次和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IF),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新的检索方式和计算方式下文章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的相关性。【结果】2010年发表并被F1000推荐的医学信息学主题的文献共259篇,糖尿病主题的文献共169篇。2个主题文献的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均呈显著低度正相关(P <0.01)。【结论】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应将两者相结合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指标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182种医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进行分类评估,为提升委管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根据分学科评价学术质量的原则,采用专家调查法遴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他引率、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总分等7项指标,采取不同的加权赋值的方法,实现总体排序。【结果】委管的182种医学学术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均值等4项指标均高于1062种全国医药卫生类期刊平均值;按总分为25分计算,对182种期刊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序。【结论】委管182种医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中计量学指标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两极分化显著;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委管期刊学术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方红玲 《浙江预防医学》2015,26(12):1301-820
【目的】探讨SSCI收录图书情报类期刊“非可被引文献”(NCD)的引证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对SSCI收录所有图书情报类期刊2011—2012年发表的NCD进行统计,并进一步统计各类型NCD在2013年的被引量。【结果】SSCI收录的图书情报类期刊NCD类型中数量最多的是Book review,达9723篇,其次是Proceedings paper和Editorialmaterial,三者都超过了1000篇。从引证效率来说,Book的篇均被引量和文献被引量都非常高,其次为Reprint、Software review、Editorialmaterial、Bibliography、Proceedings paper、Letter,文献被引率都超过了10%。而 Biographical item和 Meeting abstract引证效率为0。【结论】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应当立足于期刊本身,设置多样化NCD类型,吸收国内外优秀图书情报学稿源,不断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一评价模型和组合评价模型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以引起科技期刊对组合评价模型的重视。【方法】运用均方根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18种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Kendall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对样本进行再评价。【结果】单一评价模型通过了Kendall检验,但从方法适用性上看,因子分析法最佳,主成分分析法次之,熵值法适用性较差,均方根法不太适合用来评价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其评价结果与国际通用的复合影响因子评价指标较为接近。【结论】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运用组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能够确保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可信,提高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被引期刊数和Web即年下载率是扩大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近十年撤销论文的引证特征,探究撤销行为对学术界的净化效果。【方法】分析撤销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等信息和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的相关性,撤销时滞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计算高被引撤销论文对IF的贡献率;评价撤销时滞对撤销前、后被引频次的影响。【结果】76种期刊(撤销论文数量≥5篇)IF和撤销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撤销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相关(均为P<0.05)。撤销时滞和撤销论文总被引频次相关(P=0.000)。随撤销时滞延长,撤销前被引频次逐渐增大。高被引撤销论文对期刊IF的贡献率为0.00%~2.00%。【结论】高IF期刊发表的、撤销时滞长的撤销论文对学术界的负影响较大;肯定期刊进行自我净化效果的同时,建议科研管理部门、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等加强对撤销论文及其不良影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3种作物类期刊146篇入选F5000论文,以明确其文献计量学特征。【方法】收集入选论文的相关信息及在万方和WoS中被引频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6篇入选F5000论文在万方数据库中篇均被引41.3次;以栽培技术类论文数最多,占43.2%,且篇均被引频次较高,仅次于综述类论文。61篇论文(41.8%)在WoS中被引用,篇均被引3.4次;以综述和生物技术类论文为主。入选论文主要来自大学;最多一位作者有13篇论文,存在核心作者;89.0%的论文由国家项目资助。【结论】入选F5000论文受到国内学者广泛关注,但在WoS中影响力较小;作物类期刊应重视向大学组约稿,特别是高质量的方法类和研究热点论文及知名专家的综述,将有利于提高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高校学报载文特征信息对其文献指标的影响,为优选稿件提供依据。【方法】以2005—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载文特征信息和中信所、中国知网公布的期刊主要文献指标为样本,通过建立互信息(MI)对高校学报载文特征信息与高校学报文献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构建高校学报载文特征因子与文献指标的数学模型,然后引入MIV的计算策略,获得各载文因子对某文献指标MIV的累积贡献率(ACR)。【结果】高校学报载文学科因子的互信息MI值高于作者因子的互信息MI值,揭示优选学科方向是提升高校学报文献指标的关键;PLS模型能够准确地表达载文特征因子与文献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与MIV策略相结合可有效评估载文特征因子对文献指标的影响。【结论】用基于互信息的直接分析方法和基于平均影响值模型评估的间接分析方法,有助于优选稿件以提升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选题策划方法与组稿途径,为提高煤炭类期刊质量与影响力提供方法借鉴。【方法】 以《煤炭科学技术》为例,介绍了其在围绕国家重大方针决策、行业重大科技成果、行业热点难点问题、行业重大科技事件以及品牌学术会议方面开展选题策划的方法,以及与项目课题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煤矿企业、行业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主办方、学术带头人等合作进行集中组约稿的经验体会与实施成果。【结果】 通过持续开设有特色的专题(专栏、专刊)后,期刊发行量、总被引频次、网络下载率、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逐年稳步提升。【结论】 策划有吸引力的选题,并辅以高效的组稿途径是获得优质稿源、壮大“三高”作者队伍、吸引读者关注、扩大期刊发行量的有效举措,对引导学术研究、指导现场实践、提高期刊评价指标及提升期刊影响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作用,分析加快医学期刊国际化的途径和策略。【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以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6种入选PubMed数据库和6种未入选PubMed数据库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S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SPSS20.0分别对期刊的国内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期刊在SCI数据库的被引频次做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入选PubMed的期刊在SCI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显著高于未入选PubMed的期刊(P<0.05),而两组期刊的国内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医学期刊的国际化除加入SCI外还可考虑加入PubMed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的相关关系,检验期刊零被引率作为期刊评价反向指标的科学性。 方法 以CSSCI为数据源,选择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时间窗口分别为2-5年的期刊零被引率、期刊关键评价指标,借助于SPSS分析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2年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和h指数)显著负相关,期刊自引对于期刊的引用突破并不构成重要影响。结论 期刊零被引率可以作为一个反向指标,但需要考虑学科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科技期刊引文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希望能对科技期刊引文综合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选用IF、IF5、h指数、SJR、ES和SNIP为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引文评价指标,通过对WoS数据库和Scopus数据库共有的1881种医学类期刊的这六大指标数值的因子分析。结果 找出对它们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影响因素:公因子F1(平均影响力因子)和F2(整体影响力因子)。在权衡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引文评价指标函数。结论 通过实例(选取专业期刊和综合期刊为样本)验证该综合指标能较好地消除期刊载文量对期刊综合影响力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打造中文品牌科技期刊的策略与方法。【方法】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为例,整理分析近年来期刊的部分文献计量学指标,并与其他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期刊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指标进行对比,对办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期刊发展困境,并针对问题提出策略和建议。【结果】 通过期刊编辑部严把论文质量、建立特色栏目、多渠道宣传、利用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在期刊学会的帮助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逐年上升,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被世界医学领域高影响力数据库PubMed Central、PubMed等收录。【结论】 中文期刊应积极把握历史机遇,重视品牌建设,打造精品期刊,提升期刊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梳理《生物工程学报》近7年来专刊的策划和出版实践,一方面总结出版专刊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国内期刊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详述《生物工程学报》在专刊选题策划及组织形式方面的做法,并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统计数据,追踪比较了该刊2009—2011年间出版的专刊与普通发文的被引频次。【结果】结果表明,组织专刊既可以扩大稿源,又可以提升论文质量、增强期刊学术影响力。【结论】专刊的策划与出版是现阶段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开放获取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给学术搜索引擎免费全文链接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的26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的开放获取状况与免费全文链接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期刊的开放获取状态和免费全文链接获得程度将期刊分为4类,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视窗下比较4类期刊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选的26种期刊的开放获取程度为61.5%,这些期刊在百度学术中平均每篇论文拥有2.17个免费全文链接。开放获取和有高免费全文链接获得程度的期刊在不同时间视窗影响力指数下的表现都较占优势。【结论】 期刊开放获取和有较多的免费全文链接有助于期刊的被引用和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有效地检测期刊过度自引,更好地遏制操纵影响因子的行为。【方法】以食品科技SCI来源期刊为例,运用SPSS作箱形图筛选出过度自引的期刊,采用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法,探讨了2年自被引率作为期刊过度自引检测指标所具有的优势。【结果】与自被引率相比,2年自被引率的离散程度更大,更利于识别过度自引,对过度自引更加敏感、反应速度更快,更利于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到过度自引的期刊。【结论】2年自被引率可以作为一种更好的定量指标用于检测期刊过度自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