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临床上发现不少病人输注血小板后其增加值低于预期(理论)的回升值.止血效果也较差.即血小板输注无效(RPT),这已成为临床输血的一个难题,也是成分输血中最突出的问题.血小板输注无效可以由免疫及非免疫因素引起[1].前者是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体和血小板膜上表达的抗原结合,从而加速了血小板在体内的破坏.后者主要和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治疗有关,包括抗生素治疗、感染、体温升高、脾肿大和使用细胞毒药物等[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原因.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7月,进行血小板输注的86例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共26例存在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为30.23%.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热、脾大、感染者无效率高于其他患者,应用激素及抗生素者无效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不同年龄及性别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较多,其中疾病种类、发热、脾大、感染及应用抗生素、激素进行治疗,均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原因,在进行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过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经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同种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类血小板抗体(HPA)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并分析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输入血液成分的关系。结果输血次数为2~3次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4~5次患者与>5次患者(P<0.05)。输注机采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输注悬浮红细胞患者与输注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患者(P<0.05)。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同种HLA抗体阳性率为46.15%,同种HPA抗体阳性率为25.38%,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为13.85%。结论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中,同种HLA抗体最多,其次为HPA抗体,最少的是血小板自身抗体;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且与输入血液成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河源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LA Ⅰ类(-A、B位点)和HPA基因信息資料,初步建立本地区血小板基因信息库。方法:选择2017年9月6日至2020年9月6日期间在本地区捐献血小板的200例固定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P技术对其血液样本进行HLA Ⅰ类(-A、B)基因和HPA1-17系统基因分型,分析其基因频率分布情况。结果:200例样本中共检出HLA-A、B位点等位基因41种。其中HLA-A位点检出15个,HLA-B位点检出26个。HLA-A、B位点基因频率>0.05的是:A*11(0.2625)、A*2(0.2225)、A*33(0.1775)、A*24(0.1175)、A*1(0.0650)和B*58(0.1425)、B*62(0.1400)、B*46(0.1225)、B*13(0.0750)。HPA1-17系统基因分型中等位基因HPA15a、HPA3a、HPA5a、HPA2a、HPA1a呈多态性分布,其频率分别为:0.555、0.570、0.950、0.968、0.990。呈单特异性分布的等位基因是:HPA4a、HPA6a-14a,HPA16a、HPA17a,a基因频率均为1,b基因频率为0。对偶抗原不配合率前二位分别为HPA-15(37.20%)和HPA-3(37.00%)。结论:初步建立河源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LA-A、B位点与HPA1-17系统基因信息库。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输注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致命的出血。我院1999-0 1~2 0 0 3 -0 5对住院病人输注血小板78例,现对其中2 2例血小板输注无效病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中2 2例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为2 8 2 %,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16~70 (平均48)岁。原发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例,继发性脾机能亢进5例,过敏性紫癜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化疗后骨髓抑制3例。输注血小板的指征为血小板计数<2 0×10 9/L。1·2 判断标准1·2·1 判断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12月期间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检测结果阳性患者21例划入A组,阴性患者21例划入B组。A组患者中接受交叉配型患者10例划入C组,未接受交叉配型患者11例划入D组,比较AB组的输注成功率和CD组的24 h CCI水平、实验时间和费用。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输注成功率61.9%低于B组(90.5%,P0.05)。C组平均输血后24 h CCI水平[(8.5±0.8)×109/L]高于D组[(2.3±0.5)×109/L,P0.05)C组实验时间、费用[(60.3±2.6)min、(713.5±50.9)元/次]与D组[(59.2±2.4 min)、(715.7±52.3)元/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密切相关,交叉配型能够提高患者24 h CCI水平。  相似文献   

7.
肖玲 《智慧健康》2022,(18):44-47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进行单采血小板输注的100例(157人次)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对输血前后血小板数值进行监测,通过计算24h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及24h血小板回收率(PPR),将其分为血小板输注有效组和无效组,并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输注前后有无发热、血小板输注次数、是否产生血小板抗体、有无感染、有无活动性出血、是否脾大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57例次血小板输注治疗中,输注有效98例次,无效59例次;总有效率为62.4%,无效率为37.6%。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数据,性别、年龄、输注次数等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脾大、活动性出血、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热等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感染、脾大、活动性出血、血小板抗体阳性等因素是影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既有免疫性因素,也有非免疫性因素。免疫性因素是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9.
83例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璐 《现代医院》2008,8(2):72-73
目的为了解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方法对83例机采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感染与非感染、免疫与非免疫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效果均有影响脾肿大对血小板输注效果无影响结论在保证血小板制剂质量的前提下,应避免减少输注过程中血小板破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对输注无效者应重点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64例输注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急性白血病(63例),多发性骨髓瘤(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5例),D IC(14例),肿瘤化疗或放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等(27例)输注低温保存血小板。结果血小板升高和有显著止血效果,且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低温保存血小板在临床应用中从数量保证、供给及时和安全有效等方面是其它方法获得血小板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PLT)数量对结石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输尿管结石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56例,依据PLT分为研究组(PLT50×109/L)34例和对照组(PLT≥50×109/L)22例。2组均给予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或经皮肾镜穿刺造瘘术。比较2组治疗前、后PLT、白细胞(WBC)、平均动脉压(MAP)、乳酸(Lac)、氧分压(Pa O2)、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与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WBC、Lac、PLT、MAP、Pa O2、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异常并非结石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手术绝对禁忌证,充分的术前评估,积极的循环动力学支持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病案文书的内涵质量。方法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对某院2009--2010年已经归档的输血病案,按卫生部“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多份病历不合格。结论临床输血病案文书是临床医师对患者治疗过程的原始记录,是当时事态的真迹,是医疗事故或纠纷在认定是非、判明责任,以及医疗技术鉴定或司法鉴定时赖以立论的依据。因此,写好病案文书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玉芬 《现代保健》2014,(28):130-133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者16例,占14.8%,92例有临床症状,占85.2%,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残端出血、尿路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其主要并发症。结论:部分宫肌瘤患者早期无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依据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来决定。术后加强观察、随访是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曾令晓  兰美群 《职业与健康》2009,25(11):1158-1159
目的回顾分析广西合山市人民医院患者输或拟输血前传染病感染状况。方法对7357例患者输血前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7357例患者中共检测出阳性1307例,总阳性率为17.76%,其中HBsAg阳性887例(12.06%)、抗-HCV阳性135例(1.83%)、抗-TP阳性315例(4.28%)、抗-HIV阳性82例(1.11%)。不同年度间的HBsAg、抗-HCV、抗-TP、抗-HIV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诊治及医院感染的预防,还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同时也可避免因输血等医源性治疗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
盐藻素与维生素E联合改善化疗免疫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藻素与维生素E联合作用对荷瘤小鼠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乌拉坦诱导昆明种小鼠肺腺瘤模型,放疗后通过给予不同组合剂量的盐藻素与维生素E,观察其对荷瘤小鼠化疗后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盐藻素与维生素E联合后,对荷瘤小鼠化疗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提高荷瘤小鼠CD3+和CD4+百分比、CD4+/CD8+比值,降低CD8+,尤其中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各剂量组均可促进化疗小鼠IL-2的表达和产生,尤以中剂量组IL-2增加量最多(P〈0.05)。结论盐藻素与维生素E联合作用可以减轻化疗后免疫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赣州地区2008年4月~2010年11月轮状病毒导致的肠道外损伤及发病情况。方法对73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各系统损害及心肌酶谱变化情况作临床分析统计。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外损伤以心肌损伤为首位,其次为呼吸道、肝、肾、神经系统,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外损伤发生率高,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肠道外脏器的功能监测,早期发现肠道外脏器损害并给予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并对其中108例合并肝脏损害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08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患儿中,单纯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者30例,占27.8%,单纯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升高者18例,占16.7%,单纯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者10例,占9.3%,ALT和AST2项酶同时升高者24例,占22.3%,ALT、AST和γ-GT3项酶同时升高者12例,占11.1%,转氨酶升高伴胆红素(TBIL或DBIL)升高者3例,占2.7%,转氨酶升高伴白蛋白(ALB)降低者3例,占2·7%,肝功能异常伴肝脏肿大者8例,占7.4%;ALT升高总例数为66例,占61.1%,AST升高总例数为54例,占50%,γ-GT升高总例数为22例,占20.4%。(2)经病毒唑及能量合剂等护肝治疗后,2周内ALT恢复正常者60例,占全部ALT升高病例的90.9%,AST恢复正常者51例,占全部ALT升高病例的94.4%,γ-GT恢复正常者21例,占全部γ-GT升高病例的95.5%;合并TBIL或DBIL升高及ALB降低、肝脏肿大者,均于2周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可同时合并肝脏损害,其中,以ALT及AST升高者最多见,经一般抗病毒及护肝等治疗后,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在2周内肝功能及肝脏大小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赣州地区2008年4月~2010年11月轮状病毒导致的肠道外损伤及发病情况。方法对73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各系统损害及心肌酶谱变化情况作临床分析统计。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外损伤以心肌损伤为首位,其次为呼吸道、肝、肾、神经系统,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外损伤发生率高,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肠道外脏器的功能监测,早期发现肠道外脏器损害并给予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的影响及临床监测方法。方法:选用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激素替代治疗的绝经后阴道出血53例,并选用同同期未经激素替代治疗的绝经后道出血60例为对照组,均有完整的B超和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激素替代治疗组和非激素替代治疗组的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分别是5.66%和8.33%,差异无显著意义。炎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9%和16.67%,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更年期症状,短期内使用完全有效,而5年以上的长期使用则需严密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