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上下颌牙列之间的静态接触或动态咬合接触关系,以及在口颌系统功能和功能紊乱中控制牙接触的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一种动态的生物学关系。学以咬合研究为中心,探索咬合的生理病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理解咬合形态与功能的辩证关系。与颌位是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对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及正中关系的正确理解在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既往研究中.从未停止过关于修复和正畸治疗中进行咬合重建时.应该建立何种形式的咬合接触的讨论。对天然恒牙列的动态咬合的流行病学调查将有助于走出这种持续讨论的困境。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年青群体和老年群体天然牙列的特征性动态咬合接触形式,并且分析动态咬合接触形式与性别和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共调查了834人。所有的调查对象都具有天然牙列.并且没有修复体存在。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是20--63岁。在调查对象进行牙诱导的侧方和前伸运动过程中,检查天然牙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结果:结果发现存在以下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双侧和单侧的尖牙保护[牙合],组牙功能[牙合].平衡[牙合]以及“其他[牙合]型”。男性和女性之间不同类型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的出现概率相同。但是.一些咬合接触形式的出现率与年龄有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双侧和单侧尖牙保护耠的出现率出现下降趋势,而组牙功能[牙合]的出现率上升。平衡[牙合]以及“其他[牙合]型”的出现率很低.并且没有呈现与年龄相关的变化趋势。结论:双侧尖牙保护[牙合]和组牙功能[牙合]是年青患者的特征性咬合接触形式.而老年患者中组牙功能[牙合]的接触形式更加普遍。当年青患者接受修复和正畸手段的咬合重建时.尖牙保护[牙合]是一种最适合的咬合接触形式,而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组牙功能[牙合]则更加适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牙合]型和牙周炎、磨牙症或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与颌位问题是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咬合重建特指采用修复手段在正确的颌位关系下恢复正常咬合接触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口内仍存留有大量天然牙,但丧失了稳定的咬合接触关系,需要以修复的方法重新建立稳定咬合关系的情况而展开。由于存留的大量天然牙有活跃的牙周反射活动,重建后的咬合关系在行使咬合功能时受到复杂的神经反馈调节作用,因此咬合重建与普通的活动修复治疗相比有更高的技术要求。本文主要讨论有关颌位关系和咬合接触问题。确定正常颌位关系是建立正常咬合关系的基础,建立正常咬合接触关系从而恢复正常咬合功能是咬合重建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侧咬合型(牙合)及牙接触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牙合)基础.材料方法:活体观察146名青年人侧咬合(牙合)型及牙齿接触关系.结果:侧咬合时,(牙合)型分组牙功能(牙合)最多(45.21%),尖牙保护次之(34.25%),混合型最少(20.54%);组牙功能(牙合)时,上下牙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其中以(牙合)最多(31.06%).结论:青年人侧咬合时以组牙功能(牙合)最多,尖牙保护(牙合)次之,混合型最少;组牙功能(牙合)时,上下颌牙齿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深覆牙合患者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异常表现。方法 :采集 2 4名深覆牙合患者牙尖交错位的硅橡胶牙合记录 ,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深覆牙合单颌咬合接触数目为 2 2 .1± 9.4,明显低于正常牙合。前牙区75 .0 %的人有咬合接触 ,接触数目及频率明显增加。后牙区接触数目明显减少 ,咬合接触类型与正常牙合有明显差异 ,不稳定的接触增多。结论 :深覆牙合咬合接触与正常牙合明显差异 ,牙合的稳定性不良。深覆牙合易致颅颌功能紊乱可能与其异常的咬合接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高度认知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上要求全口咬合重建患者急剧增加。通过固定义齿或活动义齿等修复方法重新建立患者的咬合状态,完成咬合重建以改善患者由于不良咬合状态导致的牙合、关节、肌肉等口颌系统相关问题。咬合重建过程包括确立正确的颌位、恢复合适的咬合垂直距离以及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这些过程决定了修复体的功能、美观和长期稳定性以及口颌系统的健康。要求口腔医生具备熟练的临床操作能力及相关知识体系。为更好地解决临床上咬合重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与口颌系统健康相关的牙合学问题,文章从颌位、颞下颌关节及牙齿咬合接触特征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进行咬合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T-Scan Ⅱ对由不同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对12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的无牙颌患者在相同垂直高度的条件下,同时制作了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哥特式弓轨迹顶点直向前lmm以及自然咬合法确定的三种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分别记作义齿A、B、C),用T-ScanⅡ咬合力计检测义齿调(牙合)前、后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以及咬合接触时间三项指标,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牙合)前,义齿A、B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相比义齿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A咬合接触时间明显长于义齿B和C(P<0.05).义齿A调(牙合)前后只有咬合接触时间显著减少,其他两项指标调(牙合)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义齿B调(牙合)前后三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义齿C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调(牙合)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咬合接触时间调(牙合)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哥特式弓轨迹定点前lmm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合更能与肌肉、关节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个别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下Spee曲线深度与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的关系。方法 选取18-28岁安氏I类个别正常牙合均角女性64例,测量Spee曲线深度、牙尖交错位下咬合力与咬合接触面积;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pee曲线深度、咬合力及咬合接触面积在正常牙合左右两侧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Spee曲线深度组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有明显统计学差异。随着Spee曲线深度增加,咬合力与咬合接触面积呈递增趋势。Spee曲线深度与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均呈正相关。结论 个别正常牙合左右侧咬合基本平衡;Spee曲线深度与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咬合接触的基本规律。方法 :采集 35名正常牙合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的硅橡胶牙合记录 ,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肌接触位 33人前牙无接触 ,单颌后牙区接触数为 16 .6± 7.2 ,所有受试者均为双侧接触。肌接触位咬合接触均在牙尖交错位重复出现。接触频率超过 5 0 %的部位位于上颌磨牙颊尖和舌尖的远中斜面 ,下颌磨牙颊尖和舌尖的近中斜面。下颌后退接触位所有受试者均为双侧接触 ,有接触的牙齿数目单颌单侧 2 .7± 0 .8,接触点数目单颌 8.0± 2 .3,前牙无接触 ,接触数目及比率从第二磨牙到第一前磨牙依次减少。接触频率超过 40 %以上的斜面上颌为前磨牙舌尖、磨牙远中舌尖及第二磨牙近舌尖的近中颊斜面 ,下颌为前磨牙及第二磨牙颊尖的远中舌斜面。结论 :以硅橡胶为记录材料准确采集到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牙合记录 ,经计算机图像分析 ,得出其咬合接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人多种颌位的咬合观察及前伸咬合运动中前牙的接触模式与牙弓形状的关系,探讨老年人的动态咬合下的接触特征,为临床修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共86例老年患者,通过口内视诊确定牙弓形态。采用厚度为8um的Bausch咬合测试膜检查下颌各个非正中颌位的接触:侧方移动至包括下颌0.5mm、尖对尖接触位置及前伸移动至前牙切对切接触位置。结果:下颌侧方移动至0.5mm时,30.2%受试者为双侧组牙功能,20.1%为混合尖牙保护和组牙功能。下颌侧方移动至尖对尖接触位置时,45.3%的受试者为双侧尖牙保护,17.4%为双侧组牙功能。下颌向前滑动至上、下前牙切对切接触位置时,80.2%的受试者前牙存在接触,后牙分离。前牙的牙合接触模式与牙列形状的关系:71.4%方圆型牙弓受试者是I型前牙接触模式;63.9%尖圆型牙弓受试者为II型前牙接触模式;对于卵圆型牙弓受试者,前牙接触模式I型和II型均占40%。结论: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动态接触特征。前伸咬合运动中前牙的接触模式与牙弓形状关系密切,修复重建需要考虑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细节决定质量:谈功能性咬合接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咬合是指上、下颌牙的接触关系,它是一个三维关系,其中垂直向咬合接触关系包括了上、下颌牙面凸凹结构之间在牙尖交错的静态接触以及各种咬合运动中的协调、吻合的动态接触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咬合功能.然而目前尚缺乏垂直向咬合接触的正常形态标准,临床上仍然主要以近远中向(一牙对二牙)以及唇(颊)舌向关系正常的咬合形态标准作为咬合治疗的正常标准.建立满足功能需求的、个体化的垂直向咬合接触正常标准,是目前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白丁  成都  )  韩向龙  成都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4):331-334
建立美观、健康、稳定、高效的咬合,是正畸医生的治疗目标之一。然而,目前正畸治疗的咬合标准大都局限于静态牙合,对于动态牙合即功能状态下的咬合状况研究较少。某些患者在治疗中即出现牙合位与颌位不一致,或者是治疗中与治疗前其颌位不尽相同。这无疑会影响正畸治疗结果的稳定性,乃至颞下颌关节以及整个口颌系统的健康。功能牙合理论认为髁突在关节窝内发生移位是导致患者牙合位与颌位不一致、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功能理论中包含了如何评价患者牙合、颌关系的手段和方法。本文主要对功能牙合理论的内容和应用方法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侧咬合He型及牙接触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He基础,材料方法:活体观察146名青年人侧咬合He型及牙齿接触关系。结果;侧咬合时,He型分组牙功能He最多,尖牙保护次之,沸合型最少。组牙功能He时,上下牙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其中以3456/3456最多(31.06%)。结论:青年的侧咬合时以组牙功能He最多,尖牙保护He次之,混合型最少;组牙功能He时,上下颌牙齿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正>咬合(occlusion)狭义上是指下颌各种功能运动中上下颌牙发生接触的现象,广义概念则是指咀嚼过程中口颌系统(包括牙、颅面骨骼、颞下颌关节和神经肌肉系统等)各组分间的功能关系[1]。临床上,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影响上下颌牙列间动态和静态的接触,进而导致整个咀嚼系统的功能紊乱。咬合接触异常会造成(牙合)干扰,引起牙周组织压力增加,  相似文献   

15.
咬合接触的生物力特性对于咀嚼功能是否得以正常发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在静态(例如:最大牙尖交错时的咬合接触)还是在动态咬合(例如:咀嚼运动中的咬合接触)时,尖窝关系都是上下牙之间的经典的咬合接触关系。最大牙尖交错位时多向倾斜的牙尖斜面将所承受的咬合力向多个方向分散,从而避免个别牙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咀嚼运动中下颌从工作侧运动到最大牙尖交错位、再到非工作侧,该运动的途径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咬合接触主要由上颌牙的面形态决定。咬合接触的紧密程度与咀嚼肌的收缩活动情况密切相关。为采集可重复性的、由面形态所决定的静态咬合和动态咬合接触信息时,建议对最大紧咬和最大范围咀嚼运动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总之在功能性正常咬合的概念中,除经典的正中关系/正中、组牙功能/尖牙保护等的内容外,还应包括静态/动态咬合中尖窝接触关系的生物力特征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牙合平面偏斜是下颌偏斜的主要特征,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且目前尚无定论。研究表明,牙合平面偏斜与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咀嚼运动,甚至头颈姿势位有关。锥形束CT(CBCT)是目前评估牙合平面偏斜程度的最佳诊断方法。常见牙合平面偏斜与下颌偏斜关系主要为同侧偏斜,也有少部分患者为对侧偏斜,可对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运动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上非手术纠正牙合平面偏斜一直是治疗难点。文章根据现有文献,对牙合平面偏斜特征及不良影响进行梳理,并针对临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在固定矫治器矫治后保持阶段,牙尖交错位时(牙合)力及咬合接触的变化。方法采用 T-ScanⅡ咬合测量分析系统记录分析21名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结束固定矫治时及保持半年后(牙合)力及咬合接触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保持半年后,患者(牙合)力不对称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牙合)力中心点更趋于理想位置(P<0.05)。(牙合)接触点数显著增加(P>0.05)、(牙合)接触点不对称指数明显减小(P<0.05)。结论保持阶段并非治疗结果的简单维持,牙位及咬合接触在此阶段仍有细微调整。本研究中,患者的咬合接触分布更趋于平衡,(牙合)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这对矫治结果的长期稳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本颌位是相对稳定的,一般情况下基本颌位具有重复性,同时又是可变的。了解咬合改变与基本颌位变化、颌位变化与面部形态的关系,对认识牙(牙合)的生理功能及指导牙列的修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磨牙症患者(牙合)接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磨牙症患者牙合接触的特征 ,探索牙合因素与磨牙症的关系。方法 :用T -scanII型咬合分析仪对 2 3名磨牙症患者与 13名对照者分别进行正中牙合位、前伸及侧方运动的咬合检查 ,测量闭合接触时间、前伸与侧方牙合分离时间 ,观察平衡侧牙合干扰出现的情况。结果 :磨牙症患者的闭合时间小于对照组 ;侧方牙合分离时间比对照组长 ;与对照组相比多数磨牙症患者出现平衡侧牙合干扰。结论 :平衡侧牙合干扰可能是与磨牙症有密切关系的重要的牙合因素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