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门脉高压的相 关性,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 裂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在 我院住院的4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纳入研究,测定所有入 组患者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值,同时均予胃镜检查以 明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破裂出血。根据测得的 SAAG值,把42例患者以11 g/L为界限分为高SAAG组36例 和低SAAG组6例。根据胃镜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4例并发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另外28例未发生出血,比 较两组患者的SAAG值。结果:高SAAG的36例患者中有食 管胃底静脉曲张的27例,占69.23%;低SAAG的6例患者 中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1例,占16.67%;高SAAG 组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比率明显高于低SAAG组( P <0.05)。14例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测得 SAAG值为(23.97±6.95)g/L,28例未发生出血的患 者测得SAAG值为(18.12±5.92)g/L,发生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SAAG值明显高于未发生出血者 ( P<0.05)。结论: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值的高低与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呈正相关,可通过检测血清腹 水白蛋白梯度值来预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跟踪随访6个月,其中76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出血组,59例未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红色征(RC)、凝血酶原时间(PT)、门静脉主干内径(PVD)、脾门静脉内径(SVD)、脾长径(SPL)、脾厚度(SPT)、腹水最大液性暗区深度(ASmax)等相关指标。结果:出血组RC、PT、PVD、SVD、SPT、ASmax)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经Logistic逐步分析发现,RC、PT、PVD、ASmax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关系密切。结论:RC、PT、PVD、ASmax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根据其变化及早进行干预,有利于提高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静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78例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食管静脉曲张未破裂出血,研究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胃左静脉内径、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及方向,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管内径、血流流速、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左静脉血流方向在EBV阳性为离肝性者为92.3%(36/39),显著高于EBV阴性者(23.1%(9/39);EBV阳性患者胃左静脉血流方向为离肝者与EBV阴性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入选患者胃左静脉离肝血流方法进行预测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75.7%,准确度为84.2%;而以胃左静脉离肝血流流速(≥16cm/s)预测患者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为达到71.8%、91.9%以及81.6%。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相似文献   

4.
许仁顺 《当代医学》2014,(1):149-150
目的:探讨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微量泵注射奥曲肽,对照组32例予皮下注射给药,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4 h内止血率为43.75%(14/32),72 h和内止血率96.87%(31/32)均高于对照组,且平均止血时间为(26.4±5.7)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0.62%(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泵注射奥曲肽方式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更好,使用安全方便,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加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lt;0.05);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lt;0.01)。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能明显提高疗效,且止血迅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胃镜治疗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 46例效果良好,治愈出院;5例转外科;1例死亡.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并发症和饮食护理,对治愈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多维度指标构建肝硬化病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门静脉血栓(PVT)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448例,按照3∶1的比例分为研究队列336例和检验队列112例,2队列再根据是否发生PVT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研究队列肝硬化病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发生PVT主要风险因素,采用RStudio软件中的rms程序包构建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研究队列中77例(22.92%)发生PVT,其中出血后最快形成PVT者用时2周,49.35%(38/77)在1年内发生PVT,79.22%(61/77)在2年内合并PVT。检验队列中26例(23.21%)发生PVT,出血后最快形成PVT者用时12 d,50%(13/26)在1年内发生PVT,80.77%(21/26)在2年内合并PVT。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队列PVT组与无PVT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内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P-选择素、三酰甘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内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P-选择素、三酰甘油均为肝硬化病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PVT的风险因素(P < 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在研究队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95%CI:0.931~0.976),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94.2%;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在检验队列的AUC为0.944(95%CI:0.904~0.984),灵敏度为98.9%,特异度为81.4%。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内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P-选择素、三酰甘油均为肝硬化病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PVT的风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续彦青  曹毅  赵芳  李惠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84-108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多为肝硬化所致)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约有40%-70%的肝硬化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约1/3会出现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而首次静脉出血其病死率高达1/3.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目前主张使用内镜下组织胶、套扎、硬化、生长抑素等综合治疗,但在基层医院由于受环境及经济的影响,内镜下治疗不能及时到位,  相似文献   

9.
朱美娟 《吉林医学》2012,(30):6700-670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3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治疗后患者门、脾静脉的内径减小、流速增快、门静脉血流量增加。32例患者24 h内出血停止18例,25~72 h内出血停止13例,死亡1例。结论: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护理可以让患者得到尽快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附院急诊科(046000)赵玉峰,吴君,秦德英,李爱珍本文对通过内镜、X线食道钡餐将确诊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38例患者,分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非食管胃底静脉出血二组,重点采用凝血酶、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吲哚菁氯潴留率(ICG-R15)与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吲哚菁氯排泄试验检测10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并根据ICG-R15分为3组,比较3组间1年内再出血率的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ICG-R15、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以及Child-Pugh评分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再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曲线下面积(AUROC),分析各评分标准对再出血的预见能力。结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随着ICG-R15的增高而增高,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ICG-R15在判断再出血的敏感度最高达97.4%,特异度最高达75.0%,AUROC最大。结论 ICG-R15有助于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目前各种防治措施在临床上应用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过去4年经胃镜确诊且资料较完整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40例,分析其并发症发生以及临床各种防治措施应用情况。结果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A级82例(66.7%),B级30例(24.4%),C级11例(8.9%);低血压、休克发生率分别为26例(18.6%),6例(4.2%),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和死亡发生率分别为34.3%(48例),7.1%(10例)和8.6%(死于大出血7例和多脏器衰竭5例);大出血活动期的有效止血措施分别为:药物治疗83.6%(117例),内镜下治疗13.6%(19例),手术治疗2.1%(3例)。结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高,药物和内镜下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防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措施,随着诊疗水平的升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杨小红 《北京医学》2008,30(7):399-401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与门脉高压的关系,评价SAAG对预测门脉高压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方法 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通过胃镜检查分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22例)和非出血组(38例),测定两组SAAG值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Child分级的患者其SAAG值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SAAG均>11g/L,出血组SAAG[(21.143±3.62)g/L]明显高于非出血组[(15.03±1.60)g/L],有显著性差异(P<0.001).3组不同Child分级的患者其SAAG值分别为Child A组(13.50±1.23)g/L,Child B组(17.40±2.72)g/L,Child C组(22.74±2.73)g/L,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2例SAAG为11.0~14.9g/L的患者中存在静脉曲张者6例(27.3%),17例SAAG为15.0~19.9g/L的患者中存在静脉曲张者11例(64.7%),21例SAAG>20g/L的患者中有静脉曲张者17例(81.0%),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的存在与高SAAG有关,SAAG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关.SAAG对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126 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后24 ~48h 内行急诊内镜检查。结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8 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 例,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6 例。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1 例经三腔管压迫治疗,10 例有效,65 例(含三腔管压迫无效8 例) 经急诊内镜硬化治疗出血停止。表明急诊内镜检查是明确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首选诊断措施,急诊内镜硬化治疗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3年3月期间4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采用脑垂休后叶素治疗,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停止时间明显缩短(67.9±9.7h vs 134.8±18.2h,p<0.01),输血量明显减少(587.80±83.56ml vs 953.43±46.89ml,p<0.05),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 vs 65%, p<0.05),出血停止后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11.8% vs 30.1%, p<0.01),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10.3±2.1d vs 14.7±3.8d,p<0.05),并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钟小勇 《中外医疗》2011,30(15):56+58-56,58
目的探讨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奥曲肽,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观察各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曲肽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率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 ,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仍着重降低门脉压 ,消除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扩血管药和缩血管药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药物。我们于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应用硝苯吡啶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0例 ,与单用垂体后叶素组进行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6 5例肝硬化病人 (其中肝炎后性肝硬化 5 2例 ,酒精性肝硬化 13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 ,男2 2例 ,女 8例 ,年龄 36~ 72岁 ,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5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一年的治疗观察,统计对比治愈率、复发率及死亡例数.结果 两组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复发例数及死亡例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事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复发率、病死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小娟 《四川医学》2012,33(6):1085-1086
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症。肝硬化患者中有40%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其中约有50%~60%并发大出血,病死率高达40%以上。更为引人关注的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率高,首次出血的患者6个月内有近70%的再发出血,2年内的再发出血率则会增加到80%[1]。每次再发出血可造成约20%的患者死亡[2]。因此,防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