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  胡琳琳  刘远立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9):2280-2285
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在改善居民健康状况、降低医药费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关于全国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率的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6年11月—2017年5月“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的综合评价”项目,收集32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外部特征、内部管理与技术因素、投入-产出指标等资料。采用数据包络分析计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效率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结果 32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综合技术效率值分别为(0.79±0.23)、(0.52±0.25)、(0.42±0.2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域、财政补助方式、辖区6岁以下儿童人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地域、是否开设外科、是否使用电子病历、绩效工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否包括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达标率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地域、辖区6岁以下儿童人数、是否开设外科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财政补贴应逐渐向按服务单元付费的购买模式转变,开设临床外科可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率不利,薪酬制度的改革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率。  相似文献   

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实施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有门诊日志的项目设计已不能满足全科医学工作的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发现和报告的原始记录存在于门诊日志和居民健康档案中,其门诊日志项目应为:服务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学生填写学校)、联系电话、现住址(健康档案号)、病名(健康问题)、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血压(左右上臂)或血糖、处理13项内容。  相似文献   

3.
梁瑞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96-4597
2011年,卫生部发布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新增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将卫生监督协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深入推进项目实施,使城乡卫生监督全覆盖。目标是充分利用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前哨作用,解决卫生监督相对薄弱的问题,增强卫生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工作安排包含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等10项任务。任务包括: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一)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进展。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五)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六)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七)重点抓好涉及面广、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公共卫生服务能够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信息化建设则是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重要措施。目的 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推动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以四川省所有市、县(区)为单位,采用等比例单纯随机法抽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 022个,于2019年11-12月,采用网络问卷法对医院业务院长进行调查。内容主要为公共卫生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简称基层系统)两类系统使用情况,包括经费、基础设施、覆盖率、人员、阻碍因素等。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 133份,有效问卷994份,有效率为87.7%。结果 调查机构中,平均使用9个公共卫生业务管理信息系统;48.6%(483/994)的机构有专门信息化建设经费;91.0%(905/994)的硬件设备满足工作需求;45.0%(447/994)的机构信息填报人员在5人及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经费、硬件设备、人员配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9%(68/8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6.3%(878/912)乡镇卫生院使用了基层系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报人员专业以临床(357人,占37.7%)、护士/护理(288人,占30.4%)为主,信息技术专业少见(21人,占2.2%);63.2%(43/8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4.7%(656/912)的乡镇卫生院认为基层系统满足院内业务需求,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层系统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模块信息均存在重复填报问题。阻碍公共卫生模块使用的因素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选“软件功能不完善”〔36.8%(25/68)〕,乡镇卫生院首选“专业人才匮乏”〔31.4%(276/879)〕。结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信息化存在基础保障薄弱、系统建设效率低、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机构发展不平衡、系统软件功能还不完善等问题,亟须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杨柳  蒲川  吴永忠 《重庆医学》2012,41(35):3783-3784
国家卫生部于2011年5月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其中新增有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是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卫生产品,主要任务是由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  相似文献   

7.
背景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中国政府主导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是迈向全民健康覆盖的中国实践,2009年该项目在全国铺开,覆盖面和影响力之大,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首屈一指;回顾并总结该项目十年发展进程,明确成效,有利于促进项目的持续发展。 目的 梳理并总结全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过去十年(2009—2019年)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方法 通过函调收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监测数据(2009—2016年),分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平台监测数据(2017—2019年),以及《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0—2020年)相关指标,从供方角度分析十年间全国基本公共卫生各项服务的覆盖情况。2019年11—12月,在浙江省、山西省、重庆市开展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十年评估居民调查,从需方角度调查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利用率、满意率、自评获益率等情况。 结果 十年间,我国基本公共卫生的各类服务项目的覆盖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使用率分别从2009年的48.78%、35.07%、22.14%上升至2019年的88.25%、86.82%、55.34%,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6.41%、10.92%、15.62%;(2)全国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累计约63.11亿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次数约3.37亿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累计参加人数达11.44亿人;(3)截至2019年,全国管理在册的高血压患者约1.09亿人,糖尿病患者约3 135.71万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十年间分别增长了29.28%、27.25%,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群的血压、血糖控制率十年间分别增长了16.84%、24.69%,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3.28%、5.56%,东、中、西部地区各项指标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4)孕产妇早孕建册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和系统管理率分别增长了6.06%、4.60%、7.79%和9.40%,新生儿访视率、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的十年增长幅度分别为14.09%、17.82%,平均年增长率为1.74%、2.30%;2019年,全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67.41%,较2009年增长26.23%,平均年增长率为5.96%;老年人和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00%、12.97%;(5)居民预防接种建证率和各类疫苗接种率均稳定在90%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2019年达89.17%,肺结核患者管理率及肺结核患者规范服药率自2015年以来均稳定在95%以上;(6)2019年参与调查的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为85.4%,服务利用率为98.7%,重点人群的服务满意度均在90%以上,自评服务获益率均在85%以上;(7)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机构数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量、医护比、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均逐年上升。 结论 十年来,作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公共卫生各服务项目人群覆盖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服务广覆盖的目标基本达成,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水平提升明显,健康管理效果显现,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获得感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全面实施是向"全民健康覆盖"目标迈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7月启动以来,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包括11项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文件和资料库,包括个人病患记录、健康检查记录、各年龄阶段的保健记录及个人和家庭一般情况,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记录[1].是一份终生属于自己的完整健康信息资料,对自己的日常健康管理、就医都能提供十分有益的帮助.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2].因此,建立规范统一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性工作[3].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十三五"期间,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信息化发展迅速,为信息技术赋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但卫生信息技术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能的相关研究缺乏。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效能,探索信息技术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能提升的影响。 方法 2020年7—10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甘孜、凉山、阿坝3个自治州,共计23个民族县的8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现状、信息化效能。对23个民族县的卫生健康局负责人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长进行座谈,主要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室设置、服务开展现状、信息化建设现状、信息服务场景等内容开展座谈。 结果 软件建设方面,8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57家(67.9%)使用公共卫生系统,44家(52.4%)使用家庭医生管理系统,25家(29.8%)使用医院信息系统(HIS)。8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47家(56.0%)实现了纵向联通与区域信息化,联通机构多为区(县)级与医联体单位;69家(74.4%)横向联通单位是医保部门。仅18家(21.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有独立的信息部门,34家(41.0%)机构没有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才。信息专业人才缺乏〔64家(76.2%)〕、资金不足〔52家(61.9%)〕及基础设施薄弱〔51家(60.7%)〕是目前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建设有区域信息化平台、纵向联通机制、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检验、检查科室设置及中医药服务提供情况方面优于未进行相应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座谈信息显示,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基本完成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硬件设施配备到位,卫生信息化产生了效率提升、监管范围扩大、监管精细化、决策科学化、治理数字化等管理效能,以及服务效率提升、可及性增加、质量提升的服务效能。 结论 信息技术可突破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开展"瓶颈",促进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室设置、服务延伸,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信息技术可以创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信息化存在信息化运维投入持续性不足、应用不足、人才匮乏问题;应加强基层卫生信息化投入,建立规范、适用的卫生信息化培训机制,重视卫生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智能应用。  相似文献   

11.
章振琴 《中外医疗》2013,32(3):132-133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中还存在人员不足,全科及精神卫生人员缺乏以及经费不到位等问题。要切实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须确保经费到位,加强管理,加强人员培养,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医改3年内蒙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评估,探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方法:收集2009—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改监测资料,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核心指标体系,从机构建设、人员队伍建设、综合改革3个方面评价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结果:内蒙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机构数量不足、人员素质较低、综合改革进展缓慢3类突出问题。结论: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思想认识,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强化政府卫生投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寻求正确的路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开展现状,介绍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解决建议.方法:结合定量调查与定性访谈.结果: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开展现状良好,其中,医务人员数量和综合能力是制约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结论:近几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情况有所发展,但由于工作繁重、医务人员缺乏以及综合能力低等原因,导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我国各地各机构分级护理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统一,加之老年人经济水平及其他因素,影响了分级护理内容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导致实际的分级护理可能与老年人需求、能力等级不匹配。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为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老年照护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4-7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和常州市2家养老机构的老年人(≥60岁,n=575)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国际居民长期照护评估工具(interRAI-LTCF),分别用以评价老年人的能力等级、照护问题和需求。采用interRAI-LTCF中的临床评估报告(CAPs)分析每例老年人的综合评估资料,记录发现的照护问题;采用对应分析对不同能力等级的老年人与CAPs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32份,有效回收率92.5%。其中,能力等级评价为能力完好55例(10.3%),轻度失能264例(49.6%),中度失能71例(13.4%),重度失能142例(26.7%)。采用CAPs可将养老机构老年人存在的照护问题分为4类21个方面,老年人存在的中位照护问题数为4(3)个。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能力完好老年人的主要照护问题为不良的生活习惯,需要进行健康教育;轻度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护问题为心理社会和躯体活动不足问题,是精神慰藉和健康促进服务的高需人群;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护问题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和临床健康问题,是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高需人群。结论 运用对应分析对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及照护需求进行比较,发现能力等级不同的老年人之间照护服务需求存在差异,这可以为养老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的老年健康服务项目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化文件或资料库,包括个人病患记录、健康检查记录、各年龄阶段的健康记录及个人和家庭一般情况记录的总和.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国家及各地卫生行政机构,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政策、措施的文件,这些政策、措施文件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社区卫生服务已越来越受到辖区居民的欢迎,社区居民的家庭健康档案建立,周期性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医学咨询、心理咨询、家庭护理已成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重要工作.如何使用好家庭健康档案,也是当前工作的首要内容,现将从事8年社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卫生费用筹集及消耗情况,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6月,以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为基础,核算2015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费用概况、筹资方案构成、服务功能流向(包括治疗服务费用分析和预防服务费用分析)。其中卫生费用总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6、北京统计年鉴2016、北京市政府卫生投入监测系统、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2015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核算报告等;分摊系数通过北京市卫生医疗价格监测数据平台的个案库以及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得到。结果 2015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卫生费用为138.11亿元,其筹资方案以社会医疗保险方案、政府方案为主(占比分别为56.14%、27.20%)。2015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提供治疗服务和预防服务,其费用占比分别为86.96%、13.04%。2015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治疗服务费用按全球疾病负担(GBD)分类,主要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消耗(占比为70.90%);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主要由循环系统疾病消耗(占比为25.88%);按年龄段分类,其主要由50~69岁患者消耗(占比为58.05%)。2015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服务费用以免疫规划(占比为24.86%)、慢病防治(占比为13.33%)、老年人健康管理(占比为10.37%)、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占比为10.05%)为主。结论 公共筹资方案在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筹资中起主导作用;经常性卫生费用核算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治疗服务功能定位相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北京市预防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是具有普惠性、公平性,而且投入低、效果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健康教育事业,是发挥有限卫生资源最大效益的首要选择,也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直接体现.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甘肃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缓慢.随着国家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提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当前甘肃农村健康教育事业发展存在诸多困难,同时也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只要进一步强化有利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加强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结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实施,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有利于实现农村居民享受到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城中村暴发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关注。城中村内道路错综,人口密集且人员结构复杂、跨区域流动频繁,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挑战。目的城中村因其空间环境、人口结构特征、跨区域流动的特点且居民就医行为特点更容易发生传染病的区域性暴发,了解我国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特点及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在此类区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为应对常态化防控、社会面动态清零的基层防控工作及应对未来传染病发生的防控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舆情分析、文献检索、城中村基层疫情防控人员和疫情防控专家在线访谈等方法,总结城中村疫情发生及防控现状,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要漏洞。结果基于相关资料共提炼出6个关注点:(1)摸底排查量大面宽,是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没有严格闭环管理,病毒携带者未被及时管控,存在疫情传播扩散风险;(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工作不到位,院感发生风险大;(4)属地管理原则在排查密切接触者环节存在漏洞,对于生活与工作场所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密切接触者,只排查其生活场所容易导致工作场所的次密切接触者可能存在被感染风险未被及时排查而扩散疫情;(5)超负荷工作成常态,凸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缺口大;(6)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居民麻痹大意,公共场所不戴口罩、人群聚集现象屡见不鲜,健康教育仍需深入并强调居民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者在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承担着社区健康管理、门诊诊疗、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新冠疫苗接种、隔离酒店驻守、联防联控等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增设发热哨点诊所,早发现早隔离,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征用出租屋满足隔离医学观察需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开通绿色救助通道,保障特殊群体就医,组织志愿者增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强调居民是保持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提高个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9.
背景我国对基层中医药卫生服务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但是目前基层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仍存在问题,制约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的 分析我国基层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现状,探索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策略。方法 于2022年12月,检索《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全国中医药统计编摘》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官方网站获取数据,从卫生投入、服务产出、健康需要3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结合秩和比法和WHO卫生系统绩效模块框架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卫生投入方面:2017—2021年,除乡镇卫生院外,其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均有所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门诊部中医类临床科室床位数呈现上升趋势,但门诊部中医类临床科室床位数占门诊部总床位数的比例有所下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诊所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明显上升,而村卫生室的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保持稳定,门诊部的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逐年递减;近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的绝对数值稳步提高,而中医机构财政拨款波动减少。服务产出方面:尽管各类机构中医诊疗人次占机构总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过程中使用资料不规范、体质辨识不准确、中医药健康指导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方法:结合基层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实际情况,创新举措,编制了《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老年人中医体质自动辨识电子表》和《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药健康指导》等资料,统一了服务程序。结果:实施统一的服务程序后,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执行中的实际困难,通过比对,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准确率为100%,服务时间节约2/3,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结论:切实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体质辨识不准、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