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及其类似物的研究应用是近年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2005年,第一个GLP-1类似物(Exenatide)经美国FDA批准上市应用于临床,经过5年的临床实践,已作为糖尿病治疗新药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GLP-1类似物及DDP-4抑制剂在中国上市。本文借此机会对GLP-1及其类似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使我国广大临床医生对这一新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获得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馒头餐两种检查方法对正常人餐后胰升糖素样肤-1(Glucagon - like peptide -1,GLP -1)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OGTT和馒头试验餐检查,观察血糖、胰岛素、GLP -1的变化.[结果](1)两种试验后血糖水平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4.
用特异性放免测定法研究了正常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糖负荷后胰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空腹及糖负荷后胰升糖素水平明显升高,各时相均显著高于正常人,提示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A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6.
肠促胰素是肠道在进食后分泌的一类激素,胰高糖素样肽1(GLP-1)是主要的肠促胰素,通过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和增加饱腹感等作用维持体内血糖的稳定.本文从GLP-1的生理作用出发,比较传统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局限性,探讨基于肠促胰素机制的药物的优点,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同时作用于T2DM的多个病理生理靶点,在全面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并减轻体重,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能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新近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已将其列入T2DM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及IFG合并IGT患者血清胰高血糖样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GC)水平的变化。方法 :IFG组19例、IGT组21例、IGT+IFG组21例和正常血糖(NGT)的对照组20例。4组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0、30、60、90、120min时静脉血清中GLP-1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IGT+IFG组患者空腹GLP-1较NGT组(16.67±11.62vs 20.68±9.17)明显降低。其余各组(IFG、IGT)较NGT组间无显著性差异。IFG组的2hAUCGLP较IGT、IFG+IGT(48.02±0.50VS 45.33±0.41;34.31±0.47)组均显著升高;而IFG+IGT组的2hAUCGLP较NGT组(34.31±0.47VS 46.25±0.62)显著下降。3个糖调节受损组(IFG;IGT;IFG+IGT)的空腹胰高血糖素(0.56±0.20;0.59±0.18;0.62±0.3VS 0.46±0.12)pmol/L和2hAUCGC(1.32±0.35;1.34±0.46;1.55±0.52VS 1.08±0.12)较NGT组显著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IGT+IFG组的2hAUCGC较IFG组显著升高(1.55±0.52VS 1.32±0.35);与单纯IGT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IFG+IGT患者的空腹及餐后GLP-1较NGT均显著降低;空腹GC及2hAUCGC较NGT均显著升高。IFG组2hAUCGLP、空腹胰高血糖素、2hAUCGC较NGT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胰升糖素肽-1(GLP-1)是主要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道激素,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多重影响,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β细胞功能、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增强饱腹感和减少食欲,给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带来新的契机。GLP-1及其相关药物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保护作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可能会为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的微血管、大血管病变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现综述GLP-1及其相关药物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者(T2DM)和健康对照者(NC),糖尿病肾病者(DN)和糖尿病非肾病者(NDN)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择144例云南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包括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55例糖尿病无肾病(NDN),30例糖尿病肾病(DN)],为T2DM组,健康对照者59例,为NC组.采用EIA法测定空腹GLP-1浓度,比较不同组别之间血浆GLP-1水平的差异.结果 T2DM患者空腹血浆GLP-1浓度低于NC者,[(3.83±6.84) pmol/L vs (2.78±2.95) pmol/L,P<0.05];NDN患者与DN患者空腹血浆GLP-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2.57) pmol/L vs (2.96±3.58) pmol/L,P=0.665].血浆GLP-1水平与HDL-C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GLP-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GLP-1水平增高有可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发挥作用.年龄的增长引起GLP-1浓度下降可能为T2DM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崔佳乐  杨艳  彭雅茗  周广举 《医学综述》2021,(4):778-782,787
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发病机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内分泌激素,具有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分泌、减少食物摄取、延缓胃排空、增强外周组织的葡萄糖利用以及减少肝糖输出等作用,但易被二肽基肽酶-Ⅳ降解.而GLP-1受体激动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Roux-en-Y胃旁路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P)与胆胰分流术(billiopancreatic diver-sion,BPD)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的临床疗效。探讨胰升糖素样多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在手术治疗T2DM中的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正常体质量Goto-Kakizaki(GK)大鼠随机分为RYG-BP,BPD与假手术组,每组12只。观测分析非肥胖T2DM大鼠术前及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体质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GLP-1水平的变化。观察术后3个月T2DM大鼠的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发生情况,寻找最佳手术方式。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3个月RYGBP与BPD组GK大鼠FBG显著降低(P〈0.05),空腹GLP-1明显升高(P〈0.05),术后3个月HbA1c显著降低(P〈0.05),术后3月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假手术组上述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BPD组GK大鼠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RYGBP组高。结论RYGBP较BPD对非肥胖T2DM具有更安全有效的治疗作用。RYGBP控制血糖可能与GLP-1升高促进胰岛素释放,改善β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郑延坤  朱丹  王宁 《西部医学》2021,33(10):1436-1439+1445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芩素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 方法 40只8周龄C57BL/6J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选取30只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和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注射,均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0.30 g/kg灌胃)和黄芩素组(黄芩素250 mg/kg灌胃),每组各10只。以正常饲料喂养的10只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连续灌胃给药6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采集尾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值(2 h PBG),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空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GLP-1水平,qRT-PCR检测给药后小鼠回肠组织中胰高血糖素原(PG)和前激素转化酶(PC1/3) mRNA表达,给药结束后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评估胰高血糖素分泌功能。 结果 给药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黄芩素组FBG和2 h PBG均显著升高,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升高,血清中GLP-1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黄芩素组FBG和2 h PBG均显著降低,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清中GLP-1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给药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回肠组织中PC1/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黄芩素组小鼠回肠组织中PG 、PC1/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上升(均P<0.05);在葡萄糖注射后0 、30、60 和120 min,模型组血糖和胰高血糖素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二甲双胍组和黄芩素组血糖和胰高血糖素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 结论 黄芩素可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提高血清GLP-1水平,促进肠道GLP-1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与心血管疾病紧密相关。一些降糖药物会增加体重或低血糖发生率,导致这些药物降糖疗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 1receptor agonists, GLP-1RA)可以降低血糖,在降糖的同时减轻体重,且单独使用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临床试验表明GLP-1RA对T2DM患者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本文就GLP-1RA T2DM患者的GLP-1RA心血管结局试验及GLP-1RA T2DM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及心血管获益潜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和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MDI)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方法: 38例空腹血糖≥7.0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MDI组,CSII组共24人,MDI组共14人,进行一个月强化治疗,以末梢空腹血糖〈6.1 mmol/L和餐后2 h血糖〈7.8 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Homa β)和抵抗指数(Homa RI).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间的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和抵抗指数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Homa RI外,同组内其他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胰岛素多点注射强化治疗都可以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得到同样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人们对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认识的深入,胰岛β细胞凋亡问题也渐渐受到临床关注。与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介导的凋亡不同,多种复合因素参与了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凋亡过程。了解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本质与影响因素有助于人们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2型糖尿病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7.
胰高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肽类激素,GLP-1不仅可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抑制B细胞凋亡、促进B细胞增殖、抑制胰高糖素分泌;还可降低食欲,延缓胃排空;GLP-1对心血管功能产生有益作用。人GLP-1类似物适用于二甲双胍、磺脲类和(或)胰岛素增敏剂控制血糖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1型糖尿病中,GLP-1对空腹血糖的作用,取决于患者血糖、胰升糖素水平及残存胰岛B细胞功能。GLP-1能改善餐后血糖的波动,根据患者残存B细胞功能的多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糖尿病(DM )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据WHO 预测,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3亿,其中90%以上是 T2DM [1]。它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T2DM 被认为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缺乏以及相对胰高血糖素过多有关。目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因其具有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刺激胰岛β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胰岛素分泌、减低胃排空速率、增进饱食感等多种生理效应,而成为近年来T2DM 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之一[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GLP‐1通过特异性的 GLP‐1受体(GLP‐1R)介导发挥生物学作用[3]。GLP‐1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B家族(分泌素家族)中的胰高血糖素受体亚家族,不仅表达于胰腺,也表达于胰腺外组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心血管、肺、肾脏、淋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组织[4,5]。因此,其对其他疾病的作用也成了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糖负荷后血脂紊乱的变化及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方法选自2型糖尿病患者65例.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HBAlc、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后,给与75 g葡萄糖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糖负荷后60、120和180 min的血浆葡萄糖、胰岛素、TC、TG、LDL-C、H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负荷后血脂曲线下面积(Y-AUC).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取左右两侧颈动脉测量的6次检测值的平均值即为颈动脉IMT(CAIMT).结果糖负荷后60、120、180 min的TG、HDL-C、LDL-C和TC浓度明显低于空腹各血脂浓度.Homa-IR与TG(三个时段)呈正相关,Homa-IR与HDL-C(三个时段)呈负相关,此外,Homa-IR与其它血脂成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AIMT(mm)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负荷血脂浓度较空腹时低,CAIMT(mm)与Homa-IR的关系密切,提示合理应用调脂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不但有利于血糖控制,也有利于血脂代谢的改善,从而延缓心血管疾病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普遍存在,其可能是T2DM患者餐后高血糖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对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T2DM患者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tmax)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490例,根据tmax将患者分为3组:短tmax组(tmax≤90 min,n=159)、中tmax组(90 min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