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特征并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 - 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手术患者260例,收集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患者术后院内感染情况,采集术后院内感染患者血液、尿液等临床标本,培养并鉴定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6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有2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85%,23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54.84%),革兰阴性菌10株(32.26%),真菌4株(6.4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χ2 = 12.496,P<0.001)、手术时间≥2 h(χ2 = 11.782,P = 0.001)、术中出血量≥100 ml(χ2 = 6.779,P = 0.009)、住院时间≥2周(χ2 = 6.052,P = 0.014)、术后留置导管(χ2 = 7.856,P = 0.005)及卧床时间≥4周(χ2 = 5.426,P = 0.020)等因素是影响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OR = 4.860,95%CI:1.456~16.219,P = 0.010)、术后留置导管(OR = 48.777,95%CI:7.502~317.155,P<0.001)、手术时间≥2 h(OR = 9.325,95%CI:2.035~42.725,P = 0.004)及住院时间≥2周(OR = 24.559,95%CI:3.394~177.695,P = 0.002)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术后留置导管、手术及住院时间过长等均为引发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包括超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1 500 g、住院时间>48 h的VLBWI相关资料。结果77例VLBWI发生医院感染18例,2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3.38%,例次感染率为37.6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55.17%),其次为皮肤软组织(17.24%)和血液(13.79%);共检出病原菌34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7.64%(23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多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占14.71%(5株);真菌占17.65%(6株),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胎膜早破及静脉营养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出生体重<1 kg(OR 95% CI:1.65~90.95)、机械通气时间>7 d(OR 95% CI:2.71~129.15)、静脉营养>14 d(OR 95% CI:1.83~76.52)是VLBWI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LBWI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呼吸道是其主要感染部位,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病原菌,真菌感染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影响因素,为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MDRO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223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对感染患者MDRO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感染病原菌238株,其中87例为MDRO感染,感染率为39.01%,检出MDRO 92株,占总菌株的38.66%;MDRO中革兰阴性菌占72.83%,革兰阳性菌占27.17%,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患者年龄≥80岁、住院天数≥2周、合并心血管疾病、留置导尿管、机械通气、动静脉置管、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时MDRO感染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长、合并心血管疾病、留置导尿管、机械通气、动静脉置管、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是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MDRO感染率较高,引起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预防以降低MDRO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21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450例,按照PICC置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71例和未感染组37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基于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71例感染患者,培养分离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9株占59.04%,革兰阴性菌32株占38.55%,真菌2株占2.41%;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化疗次数≥6次、穿刺次数≥3次、导管留置时间≥3个月是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发生置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回归系数构建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P=0.280);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95%CI:0.814-0.896),灵敏度为83.10%,特异度为82.10%。结论 基于回归系数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可为针对性加强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相...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心静脉导管(CVC)微生物定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进行CVC置管的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者病史资料、导管相关资料(置管时间、置管部位、置管目的、是否带管入院)、CVC微生物定植结果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共65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中位数为63岁(18~97岁),累计置入CVC 762例次,置管时间中位数为11 d(2~122 d),总置管时间为10 725 d。CVC微生物定植率为16%(122/762),共培养出134株菌株,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多见(52.2%,70/134),其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33.6%,45/134)和真菌(14.2%, 19/134)。13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21/千导管日(13/10 7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OR=1.783,95% CI=1.108~2.870)、置管前血清白蛋白浓度≤25 g/L(OR=1.783,95% CI=1.357~6.757)、置管时间长(OR=1.105,95% CI=1.009~1.111)及带管入院(OR=2.837,95% CI=1.010~7.969)均为CVC微生物定植的危险因素。结论 置管时间延长及带管入院均易发生CVC微生物定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行PICC置管的37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并统计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370例PICC置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1例,感染率5.7%;共分离出3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4株占37.8%,革兰阴性菌18株占48.7%,真菌5株占13.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PICC留置时间30d、穿刺次数3次、体质量指数25kg/m2、合并糖尿病、有静脉炎史、白细胞计数10×109/L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ICC留置时间、单次穿刺次数、合并糖尿病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ICC置管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慢性根尖周炎发病危险因素目前尚无定论,多数认为与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等有关,本研究主要分析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病原学分布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6-01-01-2018-09-30河南省淅川县中医院收治的口腔科门诊或住院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确诊为慢性根尖周炎感染者,总结致病菌分布情况,对入组者年龄、性别、刷牙时间、刷牙方式、是否嚼食槟榔、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是否喜欢食用甜食、是否合并龋病等,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其危险因素。结果慢性根尖周炎检出革兰阳性菌29例(72.5%),革兰阴性菌11例(2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刷牙时间≥3min(χ~2=8.808,P=0.003)、刷牙方式不正确(χ~2=29.486,P0.001)、嚼食槟榔(χ~2=31.228,P0.001)、合并糖尿病(χ~2=10.101,P=0.001)、长期应用抗菌药物(χ~2=6.498,P=0.011)和龋齿(χ~2=18.552,P0.001)为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龋齿为慢性根尖周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27,95%CI为1.766~66.366,P=0.001。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厌氧性革兰阳性菌感染较多见,龋病为发生慢性根尖周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化疗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感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临床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5年10月大肠癌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538例,其中感染76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相关因素。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ICC置管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分别为革兰阳性菌占53.95%、革兰阴性菌占38.16%和真菌占7.89%;感染种类分别为局部感染占63.16%、导管定植菌感染占34.21%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占2.63%;患者年龄≥60岁、合并慢性疾病、化疗疗程≥6个及白细胞计数≤3.0×109/L、头静脉穿刺、置管次数≥2次和留置时间≥2周的感染率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和局部感染为主,与年龄、合并慢性疾病、化疗疗程、白细胞计数、穿刺部位、置管次数、留置时间等相关,临床应积极预防护理,以控制和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18例接受导尿的患者中,并发尿路感染者79例,为试验组;未发生感染者139例,为对照组。记录年龄、性别、住院诊断、尿管留置时间、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卧床时间、是否膀胱冲洗等因素。结果Logistic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尿管留置时间≥7天(OR值5.59;95%CI1.94~16.16)、卧床时间≥15天(OR值4.23;95%CI1.85~9.67)、膀胱冲洗(OR值3.63;95%CI1.83~7.23)与导尿并发尿路感染明显相关。结论尿管留置时间≥7天、卧床时间≥15天、膀胱冲洗是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建康复医院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监测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某新建康复医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出院患者22 126例,男性12 023例,女性10 103例,年龄 4月~100岁。发生医院感染720例、738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25%,例次发病率为3.34%。脊髓康复科发病率最高(9.76%);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388例次,52.57%);共检出病原菌186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154株(占82.80%),革兰阳性(G+)菌25株(占13.44%),真菌7株(占3.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瘫痪[OR(95% CI):1.77(1.24~2.53)]、住院时间≥60 d[OR(95% CI):4.62(3.28~5.10)]、年龄≤10岁[OR(95% CI):1.55(1.33~2.93)]、年龄≥60岁[OR(95% CI):4.59(1.02~20.59)]、有慢性基础疾病[OR(95% CI):1.56(1.37~11.34)]、有侵入性操作[OR(95% CI):3.33(1.21~6.86)]及昏迷[OR(95% CI):6.77(5.41~7.05)]是康复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新建康复医院进行调查,有助于了解其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医务人员可针对其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