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口服调释类仿制药研发中乙醇诱导的剂量倾泻研究要求.方法 结合审评实际情况,对口服调释类仿制药乙醇诱导的剂量倾泻研究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药品监管机构相关的技术要求,提出了研究建议.结果 与结论乙醇可能会改变调释制剂药物释放特性,带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建议口服调释类仿制药研发时予以关注,并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国产非那雄胺片与原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评价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质量一致性,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2020年版《中国药典》该项目没有变化),分别考察国产制剂与原研制剂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pH 1.2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溶液、pH 6.8磷酸盐溶液、水)中的体外溶出行为。同时借助GastroPlusTM软件结合体外溶出试验结果,建立非那雄胺片体内外相关性模型。结果 在选定条件下,国内15家制药公司中有3家公司产品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与原研制剂相似。软件分析结果提示,体外溶出曲线与软件模拟的体内行为不相似。结论 大部分非那雄胺片仿制制剂在体外的溶出曲线与原研制剂存在一定的差异,国产非那雄胺片工艺水平及处方有待提高,反映体内释放行为的生物体相关溶出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2家企业、2种规格的卡马西平片作为参比制剂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指导国内仿制药企业更好地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法 测定北京诺华和太阳药业(日本)生产的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在5种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随后应用Gastro Plus软件建模、人工仿生膜结合Macro FluxTM 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预测2家参比制剂的体内生物等效性。结果 2家企业的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在5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不相似,Gastro Plus软件虚拟生物等效性(BE)与溶出-渗透测定结果显示2家制剂在空腹和饱腹2种状态中均存在生物不等效风险。结论 本研究发现2家企业的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体外溶出不一致,软件建模预测及人工仿生膜技术预测其体内存在生物不等效的风险,对同时生产两种规格制剂的企业而言,可能导致同一企业不同规格的仿制药在一致性评价中存在生物不等效的风险,建议国家药监局确定唯一企业的参比制剂。本研究为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的选择提供了数据基础,也为窄治疗窗口药物参比制剂的遴选和确定提供参考,同时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复方蒿甲醚本芴醇片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对二者体外溶出行为的一致性进行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溶出度测定方法桨法,分别对3批仿制制剂和3批参比制剂进行溶出度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分别测定2种制剂中蒿甲醚和本芴醇在水,p H 1.2(1%氯化苄基二甲基烷基胺的0.1 mol·L-1的盐酸溶液),p H 2.5(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盐酸溶液)和p H 4.5(氢氧化钠和柠檬酸的盐酸溶液)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并分别计算3批仿制制剂和3批参比制剂溶出曲线两两之间的相似因子(f2),分析数据,对各批仿制制剂、仿制-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所考察的4种溶出介质中,3批仿制制剂之间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在90~96,均≥90,表明生产工艺较稳定;3批仿制制剂与3批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均相似,其相似因子在52~71,均50,即2种制剂体外溶出行为一致。结论:3批仿制制剂生产工艺稳定,并与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一致,为进一步研究该仿制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基于渗透压原理的尼莫地平渗透泵胶囊,考察影响其释药行为的因素,优化处方并考察其释放机制。方法 根据尼莫地平渗透泵胶囊在体外累积释放度与零级方程拟合度,对囊壳、含药层、助推层的辅料种类和用量进行单因素考察,选出释放主要影响因素为致孔剂用量、含药层并检测其渗透压活性物质用量和膨胀剂用量,利用Box-Behnken设计法对其进一步优化,确定最优处方。制备3批尼莫地平渗透泵胶囊体外释放度与零级方程拟合考察其释药特性,再使用相似因子法(f2)进行释放机制研究。结果 尼莫地平渗透泵胶囊最优处方为致孔剂(PEG 6000)用量14 mg、含药层渗透压活性物质(NaCl)用量33.7 mg、膨胀剂(PEO 800万)用量33.2 mg,制备的尼莫地平渗透泵胶囊在12 h内药物释放较完全,致孔剂为药物提供释药途径,渗透压活性物质为释药动力。结论 尼莫地平渗透泵胶囊控释效果良好,累积释放度大于90%,并且接近零级释放方程,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加速实验前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释放曲线的变化,以考察药品包装材料的保护性。方法 对市售6家生产企业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加速试验,分别通过桨法和流通池法测定其释放曲线并进行相似因子评价和虚拟生物等效模拟分析。结果 加速试验对个别生产企业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释放存在影响。相比常规桨法溶出方法,流通池溶出方法更具区分力。释放曲线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F企业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试验后存在生物不等效风险。结论 市售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包材保护性总体良好,但应用长时间后存在风险,提示药品包装材料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激光打孔的孔径与释放条件对自制益智方渗透泵片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处方量主药与辅料混合均匀,70%乙醇制粒、压片、包衣,衣膜增重7%,熟化,激光打孔器双面打孔,制备孔径为0.2、0.4、0.6、0.8、1.0mm激光打孔片剂。考察不同测定方法(转篮法、桨法)、不同孔径、不同转速、不同渗透压条件下释放度,并比较4种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1、桅子苷)释放度,探索其释放规律。结果:转篮法测定该渗透泵片,释放度重复性较好;激光打孔孔径为0.2-0.6mm时,近恒速释放;在50r/min转速条件下,0.4mm孔径片中4种成分12h累积释放度均达到了85%以上;释药度随着释放介质渗透压的升高而减少;4种检测成分间释放度相似因子均大于50;0.4mm孔径,转篮法50r/min条件下,10h释放较符合零级释放方程y=9.1034t+4.5482(r=0.9915)。结论:转篮法适于测定益智渗透泵片的释放度,激光打孔孔径对释放度有一定影响,衣膜内外渗透压是片剂释放动力,4种有效成分释放度相似,该制剂的释放符合零级释放方程。  相似文献   

8.
该文将指纹图谱与体外释放度相结合用于中药复方制剂喘平缓释片复杂成分体外释放的研究.指纹图谱定性确定复方制剂的特征峰,不同释放条件下体外溶出度测定结果显示缓释片中3个药效指标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东莨菪碱)的释放受胃肠道因素影响小,且与指纹图谱中3大特征峰未知物释放曲线的相似因子均大于80,定量证实中药复方复杂多成分在体外按照相似速率溶出,实现中药复方制剂复杂成分的均衡释放,为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质量评价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婧  齐宪荣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2):1727-1729
 目的 测定受试制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并进行体内体外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转篮法测定释放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测定波长233 nm,计算受试制剂与原研产品释放曲线的相似因子f2,进行释放度的比较;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后测定血药浓度,将体外释放度数据与用Wagner-Nelson方法计算的药物体内吸收百分数进行线性回归后,进行体内体外相关性研究。结果 受试制剂与原研产品体外释药曲线相似,受试制剂的体内体外相关性良好。结论 受试制剂体外释放度合格,与原研产品有相似的体外释放特性,且可以通过体外释放曲线预测体内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4,(8)
目的建立儿黄缓释双层栓(儿茶、黄连、白及、明矾)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黄连乙醇提取液入双层栓外层中,儿茶、白及水提取液和明矾入内层,HPLC以小檗碱和儿茶素为指标分别测定黄连生物碱(小檗碱、巴马汀、表小檗碱、和黄连碱)和儿茶多酚(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累计释放量,并对数据进行方程拟合。结果在500 mL 0.1 mol/L HCl溶液为释放介质,微孔滤膜为包裹材料和转篮转速100 r/min时,黄连生物碱在4 h内累积释放100%;儿茶多酚在12 h内释放完全。各成分体外释药行为均符合零级方程,且无明显突释现象。结论儿黄缓释双层栓能避免配伍生成沉淀而影响制剂的成型性,建立的释放度测定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4,(2)
目的研究复方垂盆草缓释微丸的物质组"整体"释放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中国药典桨法测定复方垂盆草普通微丸和缓释微丸的释放度,温度(37±0.1)℃,转速为100 r/min。以复方垂盆草制剂理论完全溶出供试液的紫外吸收光谱为参照,运用化学计量学中的多元校正方法 (Kalman滤波)计算各样品溶液的物质组的相对计量值,并对此方法进行验证。根据此方法计算每个时间点的累积释放度,并绘制释放曲线,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结果复方垂盆草缓释微丸的物质组质量浓度在0.055 70.557 2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低、中、高质量浓度的精密度测定RSD分别为2.10%、1.22%、0.56%,稳定性测定的RSD分别为2.05%、3.52%、3.85%。从释放曲线得出复方垂盆草缓释微丸达到了缓释的目的,其释放特征符合Weibull模型。结论用多元校正方法对物质组进行计量估计,为描述复方垂盆草缓释微丸的释放动力学特征提供了一个较为实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吸波面积法测定乌头二元释药颗粒中碱性物质的体外释放度。方法:开展乌头普通颗粒及其聚丙烯酸树脂包衣颗粒的体外释放度研究,于不同时间点获得含药释放介质,通过调节释放介质pH和三氯甲烷萃取处理获得供试液,利用Origin 8.0软件求算扫描后的吸波面积,换算供试液中不同碱性物质的混合浓度,绘制乌头二元释药颗粒的累积释放曲线,比较二者的释药趋势。结果:吸波面积法用于测定碱性物质体外释放度的方法稳定可行、结果准确,线性方程为Y=0.145 4X+3.240 4(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106.25%(RSD 6.2%)。体外累积释放曲线表明普通颗粒碱性物质在酸性介质中快速释放,在第10 min累积释放率达54.55%,第45 min达94.51%,而聚丙烯酸树脂包衣颗粒在酸性介质中仅少量释药,模拟肠液中释药明显,第210 min释放率达到了90.26%,具有较好的二元释药结果。结论:三氯甲烷萃取较好地呈现了不同颗粒中碱性成分的释放趋势,吸波面积法可用于乌头二元释药颗粒的体外释放度测试,为其他碱性物质中药制剂的释放度及体内外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3.
老鹳草鞣质结肠定位制剂的体外释放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考察老鹳草鞣质结肠定位制剂的体外释放特征。方法:以果胶钙为载体材料,老鹳草鞣质为模型药物制备小丸,并将其填充于肠溶胶囊;以没食子酸为检测指标,测定制剂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释放度。结果:在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中5 h累积释放率<10%,在含0.5%果胶酶的人工结肠液中4 h累积释放率>80%。结论:该制剂初步具备结肠定位释药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生物黏附制剂愈溃膜中有效成分丹皮酚、靛玉红、龙脑的体外释放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愈溃膜中丹皮酚、靛玉红的体外释放度,气象色谱(GC)测定龙脑的体外释放度,并将累积释放数据分别用零级方程、一级方程、Higuchi方程、Retiger-Peppas(R-P)方程拟合,分析三者的体外释药模式;采用相似因子法(f2)评价三者能否达到均衡释放。结果:丹皮酚的体外释放曲线接近R-P方程,靛玉红和龙脑的体外释放曲线接近一级方程;愈溃膜中丹皮酚与靛玉红、龙脑与丹皮酚、龙脑与靛玉红的相似因子均大于50%。结论:愈溃膜中有效成分丹皮酚、靛玉红和龙脑能够达到均衡释放。  相似文献   

15.
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及体内外释放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pH-dependen t Y uchangn ing T ab let forco lon-spec ific de livery,PYTCSD),并对其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体外释放度为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考察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采用硫酸钡造影技术对该制剂在人体内的释放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拟订了PYTCSD的制备方法:将药物制备得片芯后,以质量浓度3.70%(g/mL)丙烯酸树脂Ⅲ(Eudrag itⅢ)、0.37%(g/mL)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0.93%(g/mL)滑石粉的乙醇混悬溶液为包衣液,包衣使片芯增重8%,即得;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2 h时溶出液中未检测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人工小肠液4 h时两指标累积溶出率均<10%,而在人工结肠液1 h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累积溶出86.5%和86.8%;体内释放度试验结果表明,PYTCSD在8名志愿者体内均能完整到达回盲部或升结肠,并在上述部位崩解释放出药物。结论制备得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能达到较好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姜雄平  魏立平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7):1422-1422
 目的 建立受试制剂多个剂量溶出曲线与单条参考溶出曲线的比较方案。方法 用概率论和统计学方法推导溶出曲线比较方案。结果 按AV=|D-R|+4.82e|D-R|×0.81+1+kS计算各时间点AV值,忽略受试制剂溶出值小于10%和大于90%的时间点,如果各时间点的AV值均小于等于15.0,则认为受试制剂与参考溶出曲线整体相似;部分时间点的AV值小于15.0,且平均AV值小于等于15.0,则认为受试制剂与参考溶出曲线基本相似;如果平均AV值大于15.0,则认为受试制剂与参考溶出曲线不相似。结论 本方案可用于受试制剂多个剂量溶出曲线与单条参考曲线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探讨生物活性测定法在中药缓控释制剂评价中应用的适宜性,建立一种快速的多组分制剂体外释药评价方法,用表征总体行为的生物活性测定法代替目前单一成分的药物释放度测定法,以更好地指导缓控释制剂处方设计。通过HPLC测定不同溶出介质,不同释药速率及成分间不同配伍比例的丹参亲水凝胶骨架片中各有效成分(丹酚酸B、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的累积释放度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释放液的抗氧化活性,对药物各成分经时曲线与总抗氧化活性经时曲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发现各成分的释放曲线与抗氧化活性经时曲线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临界r=0.898(P<0.001)。说明3个酚酸类成分的体外释放曲线与总的抗氧化活性经时曲线有很好地相关性,用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代替成分体外溶出,用于制剂质量评价及处方设计具有可行性,且该法还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近年来缓控释制剂体外释放度的研究进展,为展开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介绍<美国药典>中测定体外释放度的的装置、方法及应用实例.阐述释放介质中离子及离子强度对释放度的影响和中药缓释制剂复杂成分的均衡释放研究现状,对缓控释制刺体外释放度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 往复筒法、流通池法可评价化学药缓控释制剂质量并预测其体内效应,建立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结论 往复筒法、流通池法对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被运用于多种药物制剂当中,含砷化合物的中药主要包括雄黄(As2S2或As4S4)、雌黄(As2S3)和砒霜(As2O3)。其中含雄黄中药复方制剂使用广泛,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就收载了37种含雄黄中成药。传统的元素分析着重于检测元素的总量,忽视了对元素形态价态的研究。砷元素在体内的活性、毒性、生物利用度和代谢途径都与其存在形式密切相关,砷元素的不同形态种类可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砷元素形态价态对含砷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文从砷元素形态价态的性质、吸收和代谢、毒性、分析检测4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冬凌草甲素自微乳给药系统的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颖  张萍  冯年平  张欣  许洁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8):2049-2052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自微乳给药系统的体外释放特性,探讨释药机制。方法:利用HPLC测定冬凌草甲素的含量,以反向透析法进行冬凌草甲素自微乳的体外释放实验,考察释放介质、搅拌速度和处方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采用相似因子法比较释药曲线的相似性,利用药物释放模型方程拟合释放曲线。结果:释放介质对药物释放无显著影响;在50~100 r·min-1药物释放曲线具有相似性;冬凌草甲素自微乳与乙醇溶液的释放曲线相似;冬凌草甲素自微乳在pH 7.8 PBS中,30 min释放达65%,释放曲线符合Hixson-Crowell方程。结论:冬凌草甲素自微乳释药较快,在水性环境中自发形成的微小乳滴在释药过程中粒径和表面积均发生改变,药物分子透膜为被动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