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 当前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双向转诊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由于我国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不同行政区在医疗资源、人力资源分布及诊疗管理上存在诸多差异,导致城区与郊区双向转诊情况不尽相同。了解城区与郊区的双向转诊情况对于更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有重要意义。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城市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开展实施现况,发现二者差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上海市更好地推行双向转诊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11-12月,选取涵盖上海市16个行政区的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负责人及4 047例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行政管理人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双向转诊的组织机制、过程、转诊效果情况;对全科医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双向转诊方式、上转转诊联系方式、是否填写除转诊单之外的转诊信息、接收下转患者时是否与上级医生保持联络等。结果 共发放社区行政管理问卷244份,回收有效问卷2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0%;共发放全科医师问卷4 047份,回收有效问卷3 925份,有效回收率96.98%。3 925例全科医生中,在郊区工作2 641例(32.71%),在城区工作1 284例(67.29%)。城市和郊区全科医生性别、职称、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54%(238/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89.34%(218/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城区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设立双向转诊专门联络负责人、建立双向转诊档案、专门设置预留床位保证接收下转患者、双向转诊方式中的网络联系、点对点与相应专家或科室联系、与相应上级医院负责双向转诊的专门联系人联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41%(123/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上转患者<100例,75.00%(183/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接收下转的患者数<10例。城区和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上转患者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与郊区卫生中心在双向转诊实行上存在诸多差异,且目前双向转诊仍以上转为主,建议通过完善郊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基于健康档案的双向转诊平台、积极组建区域医疗集团等措施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脑卒中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通过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上级医院间建立与实施脑卒中双向转诊机制,对城市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双向转诊标准及转诊实施方法进行探讨。方法由神经内科专家及专科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共同协商制订脑卒中双向转诊标准和实施方法,在复兴医院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复兴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病房、监护病房及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间实施脑卒中双向转诊。结果2002年2月~2003年2月,社区卫生服务站需转出的脑卒中患者51例,实际转出45例,转回39例,双向转诊成功率为76.47%,转诊符合率为97.96%。结论建立有效的脑卒中双向转诊机制,加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间的合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脑卒中的预防、早期发现、治疗以及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阳城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的现况。方法:分层抽取贵阳城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和全科医生以及上级医院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卫生服务中心及上级医院人力、物力资源、双向转诊开展情况、双向转诊的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共调查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上级医院;2012年门诊总人次数为220781人次,上转人次数1239人次,上转率5.61%o,下转人次数100人次,下转率0.45%o;影响双向转诊主要的原因有医疗机构软硬件的不足、缺乏可操作的双向转诊标准及程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间缺乏信息交流的平台等。结论:贵阳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运行情况不良。  相似文献   

4.
社区卫生服务站冠心病双向转诊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通过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站冠心病患者双向转诊失败病例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双向转诊的方法。方法 对2002年2月~2003年2月由复兴医院附属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转诊至复兴医院门诊、急诊或病房就诊和治疗的9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复兴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需转出的冠心病患者共94例,69例双向转诊成功,25例转诊失败,其中13例转出失败,12例转回失败。结论 改进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沟通渠道;对社区居民进行“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教育,减少就医的盲目性;完善医疗保险机制,建立更广泛的双向转诊制度;合理调整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分配,是提高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全面、持续性照顾,节约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分级诊疗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为进一步深化社区医疗卫生改革,构建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上海市浦东医院联合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辖区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内率先启动了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全科统筹门诊,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本文总结了该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提供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医联体内畅通双向转诊、落实分级诊疗,从而引导患者有序就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需要随着病情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而落实糖尿病双向转诊对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减轻患者家庭及国家负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双向转诊的认知和满意情况,为完善浦东新区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0月,以浦东新区区属所有公立医疗机构(7家二、三级医院和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职内分泌科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为调查对象(n=621),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对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的了解情况(单选题)、对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的相关原因和判定标准认识情况(多选题)、对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的态度及满意度情况(单选题)〕进行调查,由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自填完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01%。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双向转诊知晓率为82.88%(489/590);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糖尿病双向转诊制度的内容者占50.84%(300/590);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糖尿病双向转诊的标准者占54.92%(324/590);83.22%(491/590)的调查对象知道本单位有指定的双向转诊单位。不同职称调查对象对“是否了解糖尿病双向转诊制度”的选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双向转诊中向上级医院转诊最常见的原因”问题中,84.92%(501/590)的调查对象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种类限制”;“糖尿病患者上转至上级医院的标准”问题中,35.59%(210/590)的调查对象选择“当患者首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为糖尿病后是否需要转上级医院进一步分型和确定是否有并发症等情况)”;“糖尿病患者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问题中,95.76%(565/590)的调查对象选择“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确诊且得到稳定控制”;“糖尿病患者愿意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的原因”问题中,96.10%(567/590)的调查对象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陪护方便离家近”;“糖尿病患者不能向下转诊的原因”问题中,87.63%(517/590)的调查对象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不全”。99.15%(585/590)的调查对象认为糖尿病患者应由医生来决定转诊;98.47%(581/590)的调查对象认为糖尿病双向转诊有必要性;分别有15.25%(90/590)、56.10%(331/590)的调查对象认为糖尿病双向转诊的效果非常好、比较好;94.75%(559/590)的调查对象愿意将糖尿病患者转诊;90.68%(535/590)的调查对象认为糖尿病患者下转后治疗方案、病情评估有延续性;分别有10.68%(63/590)、45.08%(266/590)的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双向转诊很满意、比较满意。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双向转诊的了解情况一般,对糖尿病双向转诊的标准认识未完全达成共识,对糖尿病双向转诊的满意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双向转诊新模式,并达成糖尿病双向转诊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2006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2009年,新医改方案中再次提及: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为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8.
双向转诊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的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的转院诊治过程,通过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地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格局,逐步实现分级医疗的就医模式。建立健全双向转诊路径是有效缓解三级医院医疗压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双诊制",即双向转诊制和全科医生首诊制[1]。目前双向转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背景 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资源共享、患者双向转诊、构建有序就诊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探索合理有效的双向转诊模式对分级诊疗实现有序就医、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高效利用至关重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双向转诊的数据,探讨社区卫生双向转诊在区域性医联体建设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中心2013-2018年通过社区门诊(包括综合管理平台电子转诊、手工签转诊单转诊、全专云平台转诊)和住院病房(主要定向转诊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外科等)进行转诊及2017-2018年通过门诊全专云平台进行转诊的转诊患者构成比,以及转诊至二、三级医院排名前三位的医院转诊患者的就诊流向及全专云平台转诊情况。结果 2013-2018年本中心双向转诊患者共19 493例次,其中社区门诊转出共13 704例次(占70.3%)〔综合管理平台电子转诊转出共1 262例次(占9.2%),手工签转诊单转出共12 386例次(占90.4%),全专云平台转出共56例次(占0.4%)〕,住院病房转出共573例次(占2.9%),住院病房转入5 216例次(占26.8%)。2013-2018年本中心综合管理平台电子转诊转出率、手工签转诊单转出率、住院病房转出率、住院病房转入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7-2018年本中心全专云平台转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3-2018年,本中心经手工签转诊单转诊至二、三级医院排名前三位医院的患者共8 591例次,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 330例次(占38.8%)、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3 544例次(占41.3%)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1 216例次(占14.2%);转诊至二级医院中排名前三位的医院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216例次(占2.5%)、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186例次(占2.1%)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99例次(占1.1%)。2013-2018年本中心住院病房转入转出共5 789例次。患者住院病房转出至三级医院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共277例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38例次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70例次;转诊至二级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88例次。2017-2018年本中心通过全专云平台开展双向转诊共365例次,其中在线咨询患者共309例次(占84.9%)、预约检查共11例次(占2.7%)、预约专家看诊共40例次(占11.0%)、预约住院5例次(占1.4%)。结论 利用医联体模式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双向转诊,可以提高社区转诊实效性;就近建立区域医联体对双向转诊具有优势;特色全专云平台服务,可以开展各类咨询及相关会诊,减少患者往返,提高转诊有效率。医联体模式上转例次远超下转例次,上转患者有信息化记录,但下转患者信息化记录缺乏,使社区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与二三级医院的专家团队对接还不够精准。因此进一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自动记录下转信息,加强与二三级医院对接,建立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之间点对点的社区转诊模式是未来双向转诊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程远茜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2):2097-2097
目前,患者自带药品到基层医院要求治疗的现象非常普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更为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基层卫生服务单位,其具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广泛性,二是承担着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以提供方便、快捷、直接进人社区家庭服务的基本医疗服务模式,执行全科医生首诊负责制以及双向转诊制度。目的是把大部分多发病、常见病患者留在社区治疗,  相似文献   

11.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建辉  张明  沈蔷  王培花 《西部医学》2010,22(6):1170-1173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四方满意、渠道畅通、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方法以东城区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区域内4家综合或专科医院作为参与单位,通过寻求医保等相关政策支持、强化社区卫生机构内涵建设、明确医院权利义务、规避转诊双方利益竞争、搭建信息平台支撑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建立一套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结果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双向转诊管理和考评机制,制定了双向转诊流程和标准,畅通了信息共享和转诊通道。上转有效率为97.2%,下转有效率为100.0%,双向转诊率为72.8%。结论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建立渠道畅通、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创新模式下,建立社区与综合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提高双向转诊的有效性、及时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家二级综合医院和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单位,建立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创新模式下社区与综合医院双向转诊模式.结果 上转有效率为95.89%,下转有效率为100.00%,远程视频会诊率为100.00%,绩效考核合格率达94.34%,社区医生接受远程视频继续教育培训覆盖率为100.00%.结论 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创新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医院双向转诊示范应用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社区与综合医院双向转诊提供规范性、可操作性强的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社区团队服务中脑卒中双向转诊模式.方法 以社区脑卒中管理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卫生局指定的对口支援医院--天坛医院之间实施脑卒中双向转诊模式.结果 社区脑卒中有效管理率达到92.7%,失访率下降了20.6%;社区居民卒中知识知晓率达到88.5%.结论 通过社区团队服务中脑卒中双向转诊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有力的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质量和慢性病管理水平,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胡剑 《现代实用医学》2008,20(12):985-986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患者由上级医院转回社区的现状,提出进一步改进双向转诊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月由西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至上级医院住院治疗的121例脑卒中患者的转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西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转出的脑卒中患者共121例,其中75例转回失败。结论改进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沟通渠道;对社区居民进行"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教育,减少就医的盲目性,完善医疗保险机制,建立更广泛的双向转诊制度,合理调整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分配,是提高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全面、持续性照顾,节约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复兴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以三级医院为依托,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管理模式。医院专门制定了双向转诊的指征、方法以及医务人员交流模式,保证了转诊渠道畅通便捷及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兰州市“双向转诊”问题的客观存在,其原因主要在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政府对社区服务机构的补偿长期不足;各级各类医院转诊积极性有限;许多社臣卫生服务站是由卫生诊所转型而来,而其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信任;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纳入医保定点机构,患者在社区报销比较困难;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导致上转容易,下转难;双向转诊无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标准;双向转诊的相关机制缺失等。  相似文献   

17.
一个效率高、成本效益好的卫生体系应该由全科医生先对患者进行筛选,在社区用较少的医疗资源解决大多数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只把很少一部分患者转诊给专科医生,使得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之间工作达成一种平衡。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就明确提出,高效的卫生服务系统应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  相似文献   

18.
2010年3月国家颁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鼓励三级医疗机构建立全科医学科。2014年6月上海市卫计委批复同意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设立全科医学执业科目,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开设全科门诊与全科病房。全科医学科致力于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全科医学人才培训与学术研究等,是上海2家具备全科医学诊疗资质的三级医院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医学科开设1年来门诊和病房的临床实践、总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项合作、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面向我国全科医学发展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科学研究这四大方面分析三级医院中全科医学的临床功能定位,即体现在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符合全科思维、全科理念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过程;指明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的必要作用,为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沟通桥梁,并促使双向转诊顺利进行;指导社区全科医生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学习,为广大全科医生搭建高层次培训平台;探讨构建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发展模式,强调三级医院的全科医学科在区域卫生协同发展中产生的重要作用,实现资源互补和资源利用最大化,推进医疗机构间的互相协作、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目前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今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型医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区多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卫生服务机构中的64名全科医生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被调查的64名全科医生一天的工作当中,其最常进行的工作项目按多少次数比例依次分为急诊救治服务、出诊服务、转诊治疗服务以及常见病治疗服务等,而在64名基层社区全科医生过去的1w中,其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比例次数依次为大型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护理、非传染性慢性病管理以及社区健康人群信息管理。调查结果还显示在64名基层社区全科医生中,有46人觉得其工作时间分配不够人性化、52人觉得当前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在分工过程中存在问题、49人觉得其工作范围不够明确。结论目前全科医学及全科医生在为基层社区进行卫生服务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故基层社区的卫生服务团队应对全科医生的职责和分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制定明确的全科医生从业范围,以期为今后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双向转诊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医院双方面的互动,但目前却以社区卫生机构自发、无序地向综合医院单向转诊为主,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转诊。为贯彻落实深圳市政府《关于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构建以社区健康服务为基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医院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观澜街道积极进行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流程等机制设计,以建立健全适合本地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真正实现双向转诊功能的运行机制。认真分析该地区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