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化学期刊Synlett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模式,为我国科技期刊在同行评议中吸纳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的合理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对文献和Synlett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实践的调研,介绍其应用情况,梳理其流程与特点,并将其与传统同行评议模式进行对比。 【结果】 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具有审稿耗时短、审稿意见更详细与深入、审稿偏见减少、单个审稿人工作量降低等优势;但其也面临着审稿人积极性降低、易受群体思维影响、原稿版权保护难、仅适用于专业性期刊等挑战。 【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可以增强审稿人互动、探索多专家协作式审稿,以改进现有同行评议模式。同时,可以从改进审稿贡献评价与审稿人激励机制、完善作者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等方面入手,优化选择性众包同行评议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放同行评议对作者、评审专家和编辑的要求及其对策,提出适合我国期刊的初始开放同行评议模式。 【方法】 分析现行同行评议模式,从作者、评审专家以及编辑角度分析各个主体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提出试行开放同行评议模式的流程。 【结果】 同行评议模式各有利弊,期刊可以采取开放同行评议模式,有效监督学术不端问题,避免人情稿、关系稿,也可以加大对作者、评审专家和编辑的监督力度,使评议模式透明化、公开化。试行开放同行评议时暂不透露评审专家和作者信息,仅公开稿件的审稿意见以及作者回复,然后逐步开放同行评议,并不断完善开放同行评议制度,最终形成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 【结论】 在科技期刊繁荣的背景下,改革同行评议模式势在必行,中国学术期刊需要探索并试行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开放同行评议,以便不断提高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国际科技期刊在开放评议和双盲评议方面的实践,探索这两种评议方式的优缺点及对科技期刊质量控制的价值。【方法】对国际科技期刊实行开放评议和双盲评议的案例进行调研,如BMC系列期刊、F1000Research、Nature系列期刊等。【结果】有越来越多的期刊在尝试这两种方式,它们在减少传统单盲评议的偏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结论】开放评议和双盲评议适合于不同类型的期刊。期刊应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学术定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同行评议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评估,对之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学术研究成果同行评议不同模式,探讨在开放获取发展过程中如何促进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方法】对国外同行评议的几种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这些同行评议模式的特点、流程、管理方法等,并对基于网络的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加强作者和评议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推进学术研究成果的快速出版。【结论】随着开放获取的出现和发展,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将成为学术研究成果评议方法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出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可检验规范最佳实践,为国内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际高水平期刊同行评议的案例分析,总结其经验和特点,以此为借鉴,针对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中的问题,形成最佳实践。【结果】围绕同行评议的三方主体——审稿人、编辑、作者,详细阐述各自的最佳实践。审稿人、编辑、作者这三方主体在同行评议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因此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每一方主体在评议前、评议过程中及评议完成后都需要遵从一定的规则、完成一定的工作,以维护学术诚信,保证同行评议的科学、客观、公正。【结论】同行评议可检验规范最佳实践建立在对国际高水平期刊同行评议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具有详尽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有利于改善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国外出版后同行评议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为国内学术出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了解出版后同行评议的内涵与外延、价值、面临的问题及创新路径,提出对国内学术出版的启示。【结果】国内科技期刊应积极试行开放评议,树立出版后评议意识;建立期刊论坛等同行评议平台,为出版后评议提供技术支持;制定完善的编辑政策和评议认证制度,为出版后同行评议提供制度保障。【结论】 随着数字出版和开放评议的不断发展,出版后同行评议作为一种新趋势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国内自动化领域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现状,展开调研与分析,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以我国自动化领域作者群和评审专家群为调研对象,分别设计并发送了针对作者和评审专家的调研问卷。【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调研结果,总结了论文作者和评审专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结论】从国内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角度出发,探讨了改善目前国内期刊同行评议现状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国际大型出版机构和高水平期刊的同行评议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寻找可供借鉴的方面。【方法】选取国际上一些高水平科技期刊,包括商业出版机构Elsevier和Nature出版集团的期刊,学协会出版机构OSA的期刊,以及PLoSONE和Cell期刊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国际期刊的同行评议一般有相对比较完整、细致的规范,科学的组织流程,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评议结果更详细、透明,更具建设性,因此,也更易被被评议者——稿件的作者接受。【结论】国内科技期刊应制定详尽的同行评议政策,充分发挥编委在同行评议组织中的作用,提供有效的保障手段,为审稿人提供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也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国际组织的相关政策和指南,通过这些途径进一步提高国内期刊同行评议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解贺嘉  刘筱敏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0):1227-1224
【目的】 探究预印本平台开放评议模式,以及它对预印本的影响,为我国预印本平台与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借鉴。 【方法】 采用网络调研法总结预印本平台第三方开放评议的特点,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开放评议活跃度和被评议预印本的特征。 【结果】 bioRxiv创建了透明评议服务,与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组织的关联日益紧密。预印本平台第三方开放评议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平台合作为主导,遵循传统的较为严格、规范的评议模式;另一种是由科学共同体倡导和推动、较为宽松的交流性评议模式。前者更容易得到作者和期刊的信任,后者更充分发挥了科学共同体的力量。 【结论】 开放评议是预印本平台全新的、有意义的探索,标志着预印本平台已经由内容发布平台转变为开放交流平台,加快了学术出版速度,实现了充分的学术交流。我国预印本平台发展之路有待进一步探讨。我国科技期刊可加强与预印本平台的交流合作,建立学术社群开展预印本评议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创办国际数据期刊的重要意义与实践途径,以期为我国数据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Big Earth Data的创办和出版实践,阐述创办国际数据期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梳理数据期刊出版政策框架,分析数据期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 Big Earth Data顺应全球科学数据共享的大趋势创办国际化数据期刊。目前Big Earth Data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数据论文投审稿流程,并在数据存储、数据论文标准与格式、同行评议和作者权益管理4个方面制定了数据论文出版政策。【结论】 建设国际数据期刊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有助于推动科学数据的共享与传播。相关政府部门、科研资助机构、国内科技期刊应重视数据共享与出版政策的研究与实践,加快推进我国数据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强化科技期刊质量管理,解读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质控标准。方法 对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有关审稿、编校和出版质量控制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解读,并以《中华妇产科杂志》为例,对学术和编辑加工质量控制进行细化分析。结果 提出科技期刊必须恪守科技道德和国家新闻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同行评议和三审五定作为严把学术质量的重要手段;将编辑规范落实到论文的编辑加工、排版流程、刊出后检查各环节。结论 同行评议、三审五定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有效保障;严格执行编辑规范、坚持出刊后质检对规范期刊编辑出版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Web3.0快速发展背景下,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改进与发展的新平台、新模式。【方法】以Peerage of ScienceFrontier为案例,针对最新的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同行评议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同行评议模式的改进、特点、流程、工作方式等。【结果】在社交网络平台下,同行评议从静态变为动态,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从封闭式评议变成开放式评价。【结论】基于社交网络的同行评议模式是同行评议发展的最新趋势,可为我国的同行评议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我国科技期刊进行开放性同行评审提供借鉴和思路。方法 介绍了《心理学报》在开放性同行评审方式上的探索,《心理学报》采用了“开放性同行评审”的一种变式——公开审稿意见。结果 经过充分讨论权衡试用“开放性同行评审”方式的利弊后,《心理学报》最终决定采用“公开审稿意见”这种“开放性同行评审”的变式。结论 除不能达到“缩短发表周期”的目标外,公开审稿意见的方式可以实现“开放性同行评审”的大部分初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审稿人激励措施存在的问题,拟构建本土化的审稿人积分激励机制,为优化我国学术期刊审稿人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方法】 对Publons平台进行案例分析,结合我国审稿人工作现状构建本土化审稿人积分制。 【结果】 审稿人积分制具有审稿贡献的量化与统一、审稿意愿的自主与互动、审稿履历的记录与评价等优势,可将审稿工作转化为可量化的产出,反映审稿人的态度与积极性,可被逐渐应用于科研评价;审稿人积分制在我国实施推广需要解决积分平台的构建、相关主体打分动力的激发、积分的客观公正性、积分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积分推广的循序渐进性等问题。 【结论】 基于我国学术期刊审稿人工作现状,借鉴Publons平台经验,通过与国内现有采编系统、期刊出版单位合作,建立本土化的审稿人积分制及其实施流程,互认、推广审稿人积分,以积分制管理方式激发审稿人积极性,提升审稿质量与效率,促进期刊健康发展与学术进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页码编排体系,为加快期刊的出版周期、提高刊物的影响力提供借鉴。方法 介绍了科技期刊六位码编排体系和出版实践经验。在从顺序页码转为六位页码编排体系的过程中,涉及审稿、编校、排版、印刷各业务流程。在实际出版时,制定了六位码的生成规则,改革了生产管理流程,并在稿件模版设计、印刷生产等方面作了相应改造。结果 采用六位码编排体系后,所有存版稿件均提前实现了页码编排,新接受稿件也可以立即生成六位码。结论 六位码不仅使作者和读者能迅速获取稿件完整的检索信息,而且大大提高了出版周期,达到了快速发表的目的。因此,一方面加强了期刊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科技期刊快速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有效测度科技期刊编辑能力的评价模型。【方法】将层次分析法(AHP)与熵值法(EVM)有机结合,构建了AHP-EVM评估模型,引入到科技期刊编辑能力评价中,并运用一个案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AHP-EVM模型结合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特点,避免了对指标采用主观权重,并且优化过程直观、简单,能有效对科技期刊编辑能力进行优劣划分和综合排序。【结论】AHP-EVM模型为合理评价科技期刊编辑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包括OA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 方法eLife网站导出其创刊至2014年的文章数据分析其发文量及发文学科,电话采访eLife作者、审稿编辑了解其审稿流程及特点,挑选30篇文章请6位专家评价其学术水平。结果 eLife审稿特色在于审稿人之间可以交流互动,审稿编辑归纳最终的评审意见,送审至接受平均时间在90天之内,其发文学术水平相当于PNAS结论 eLfie采用专家办刊模式,调动科学家的积极性,为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同时打造了简单实用的期刊平台,但其花费巨大,后续如何维持其可持续性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