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诊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门诊护士群体职业倦怠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方法 对门诊护士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问卷包含一般资料问卷和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通用量表两部分.结果 多种因素如年龄、婚姻状况、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可以影响门诊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高年资护士在情绪衰竭、情感疏远两方面分值均高于低年资护士.在不同学历的门诊护士中,本科生的个人成就感是最低的.结论 提高对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视,加强门诊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的调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选择1525名护士进行一般状况和工作倦怠的调查。结果 不同护龄、学历、科室及受聘形式对护士的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有影响;不同职称对护士的情绪衰竭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工作倦怠主要呈轻中度水平,护龄1~5年、初级职称、合同制护士、门诊护士工作倦怠以轻度为主;护龄11~20年、中级职称、正式在编护士、急诊护士工作倦怠以中度为主;护龄6~10年工作倦怠以高度为主;护士学历越高越容易出现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疆某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某三甲医院内科、外科、门诊和其他科室工作1 a以上(含1 a)的女性护士688名,应用基本情况调查量表和职业倦怠问卷(CMBI)调查护士的一般情况、工作倦怠情况,比较不同工龄、不同学历、不同夜班频率护士职业倦怠水平的差异,并对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688名护士中以汉族为主(64.1%),工龄以<5 a和5∽15 a为主。不同工龄护士个人成就感降低、人格解体、情绪耗竭和工作倦怠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学历水平护士人格解体、情绪耗竭、工作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夜班频率护士个人成就感降低、人格解体、情绪耗竭和工作倦怠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工龄和夜班频率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水平与国外M aslach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职业倦怠受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多夜班工作是发生工作倦怠的危险因素,应当在个人层面加强自身应对和组织管理层面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工作倦怠的风险,提高护士职业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背景 家庭医生制度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任务之一,家庭医生团队是家庭医生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其身心健康与服务质量是影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国内以服务供方角度探讨家庭医生制度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团队的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干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7年5—10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徐州市选取已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家,以其所有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共600例。采用马斯勒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BI-GS)调查纳入成员的职业倦怠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68份(包括全科医生165例、护士272例、公共卫生医生131例),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7%。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为75.4%(428/568),其中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中重度倦怠占比分别为51.8%(294/568)、34.7%(197/568)、66.0%(375/568),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高于情感衰竭维度、情感衰竭维度高于去个性化维度(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用工形式、职业喜爱程度、自评工作意义、工作压力是家庭医生团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家庭医生团队的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较高,尤其体现在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两方面,建议通过健全家庭医生绩效考核制度、给予团队社会支持、引导家庭医生团队转变医疗观念等方式降低其职业倦怠检出率,以保障家庭医生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2020年4月1日至30日某三甲医院404名医务人员,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结果:404名医务人员有职业倦怠者305名(75.50%),其中轻度231名,中度49名,重度25名。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3个维度中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降低得分分别为(16.85±7.79)、(16.85±7.79)、(25.35±9.26)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工作时间过长、高文化程度和较高收入是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存在轻度职业倦怠,建议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定期开展心理培训,加强健康教育,预防职业倦怠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曲  刘旭  孟开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223-231
背景 当前,我国医护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尤其是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因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重症患者前来就诊,使得相关医护人员、特别是青年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过大,职业倦怠现象更加严重。目的 分析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对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8—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年龄<35岁的674名在职青年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74份,收回有效问卷663份,有效回收率为98.4%。调查问卷由一般信息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量表组成。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63名在职青年医护人员情感衰竭维度得分22(0,54)分,去人性化维度得分6(0,29)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31(0,48)分。根据M氏常模与杭州地区护士常模对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评价,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63名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5.0%(431/663),其中轻度倦怠、中度倦怠、重度倦怠分别有224名(33.8%)、129名(19.5%)、78名(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生活压力、科室、月收入、职业喜爱程度、伴随疾病数量是重度情感衰竭的影响因素;心理减压培训、职业喜爱程度、伴随疾病数量是重度去人性化的影响因素;心理减压培训、科室、工作要求、职业喜爱程度是重度个人成就感低的影响因素;心理减压培训、职业喜爱程度、伴随疾病数量是重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呈现较高水平,建议医院管理部门对青年医护人员开展系统的职业认同和专业自我概念等职业价值观教育,定期组织心理减压培训和文体锻炼活动,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戴杰  杜望朔  严齐会  李松英 《浙江医学》2010,32(7):1036-1039
目的 了解口腔医生的工作倦怠现状.方法 采用MBI-HSS法对131名口腔医生进行工作倦怠度调查.结果 38.9%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现象;42.7%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疏远现象;87.8%的被试者个人成就感较低;工龄在6~25年间的被试者的情绪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工龄≤5年的被试者;学历为大专程度的被试者的情绪衰竭程度显著低于中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被试者;民营医院的被试者在个人成就感方方面显著高于公立医院的被试者;对收入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被试者的情感疏远程度显著低于对收入不满意的被试者(均P〈0.05).结论 口腔医生存在较严重的工作倦怠情况,在预防和矫治工作倦怠时,应注意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方法:西宁市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核医学,放射治疗人员随机抽取109名,采用MB I-GS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职业倦怠现状及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进行测量。结果:放射工作人员中等以上程度的情感衰竭占79.0%;在去人性化方面(即玩世不恭,缺乏对人群的关心)占63.5%;有72.8%的被试者没有个人成就感。放射医师的情感衰竭(t=3.032,P=0.003)。去人性化方面(t=2.176,P=0.032)高于其他工作人员,在个人成就感方面(t=1.711,P=0.090)低于其他工作人员。职业、职称、成就感、学历应对方式等因素与职业倦怠有关(f=4.832,P〈0.001)。结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不容乐观,明确和稳定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角色,加强将康教育,对于预防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国西部地区医生的职业倦怠及其与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中国版(CMBI)、社会支持以及工作影响家庭和家庭影响工作问卷对611名西部地区的医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中国西部地区的医生中,14.1%处于情感衰竭状态,49.4%处于人格解体状态,33.1%感到成就感降低;27.3%的医生轻度倦怠,43.7%中度倦怠,3.3%高度倦怠.工作5~10年和工作11 ~20年的医生情感衰竭较为严重;本科和硕士学历的医生人格解体最严重;高级和中级职称的医生人格解体水平较高;二级医院医生人格解体程度最高,三级医院医生的成就感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有保护作用,家庭工作冲突则为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西部地区医生职业倦怠现状较为严重,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医生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为预防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上依据和具体实施缓解怠倦的方式。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人类服务版中文版调查综合性医院的287名护士进行一般基本情况和职业倦怠程度调查。结果以美国M氏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常模为对照,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在情感衰竭的分数较美国M氏常模分高(P<0.05),而个人成就感和去人性化的维度上的总分数低于美M氏常模分(P<0.05)。以上海护士职业怠倦为对照,与上海护士职业倦怠进行比较,个人成就感分数增高(P<0.01),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分数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段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去人性化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护士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工作护理人员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护士职业倦怠个人成就感以及情感衰竭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护士去人性化和情感衰竭和程度最高,而个人成就感最低。结论不同社会经济水平地区的医院护理人员其职业倦怠水平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和学历水平是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不同科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相当,ICU的护理人员情感衰竭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全科医生离职倾向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拟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哈尔滨、大庆、绥化、黑河、大兴安岭和齐齐哈尔6个城市263个社区卫生服机构的全科医生,最终以参加黑龙江省卫生厅在齐齐哈尔举办的社区医务工作者培训现场的215例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03-21,采用基本信息、职业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工作嵌入及离职倾向6个问卷在培训现场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后一次性收回。共发放问卷362份,回收有效问卷323份,其中全科医生填写问卷215份。全科医生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2.3%(134/215)的全科医生有离职倾向。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职业成就、事业进展、职业收入、目标实现度、技能培养、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和工作嵌入对全科医生离职倾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工作嵌入对全科医生离职倾向有负向预测作用(b值分别为-0.05、-0.93,P≤0.05);工作倦怠对全科医生离职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b=0.74,P<0.05)。结论近2/3的全科医生报告自己具有离职倾向;工作倦怠是影响全科医生产生离职倾向的危险因素,工作年限以及工作嵌入是影响全科医生产生离职倾向的保护因素,缓解全科医生的工作倦怠、提高工作嵌入可有效降低其离职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中部地区乡村医生的离职意向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的工作网络,将我国中部地区8个省中参与该工作网络的27个项目县(区)中的991家村卫生室中所有在岗的乡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11月—2017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乡村医生的人口学信息、工作年限、工作类型、阶段性培训情况、收入达到预期的程度、保险情况、职业倦怠及离职意向。共回收有效问卷1 669份。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对乡村医生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669例乡村医生中有568例(34.03%)具有离职意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阶段性培训情况、收入达到预期的程度、保险情况、情绪衰竭程度、情感冷漠程度、成就感缺乏程度的乡村医生的离职意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受教育程度、所学专业、职称、工作类型的乡村医生的离职意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水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收入达到预期的程度低(0%~,OR=20.738;20%~,OR=6.101;40%~,OR=5.657;60%~,OR=4.457)、缺乏保险(OR=1.769)、职业倦怠程度严重(重度情绪衰竭,OR=2.436;重度情感冷漠,OR=1.626;中度情感冷漠,OR=1.486;重度成就感缺乏,OR=1.948)是乡村医生具有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我国中部地区乡村医生有离职意向情况较为严重,收入达到预期的程度、保险情况、职业倦怠程度是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应加强相关补偿和保障政策的落实,提高乡村医生的薪酬水平,保证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基层卫生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基层卫生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参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我国东、中、西部样本地区的3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卫生人员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为58.2%,其中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低落维度的中重度倦怠检出率分别为36.7%、19.5%、6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加班频率、自评工作胜任力、工作与报酬的匹配度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目前我国基层卫生人员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低落问题较为严重,需要从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强化基层卫生人员技能培训、提高薪酬待遇水平、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降低工作强度等方面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公务员职业倦怠流行现状,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2011年抽取乌鲁木齐市639名公务员作为样本,使用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倦怠测量问卷进行职业倦怠问卷调查。结果公务员职业倦怠检出率较高,为82.75%,其中主要以轻、中度职业倦怠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3.38%和33.62%。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的检出率分别为17.77%、51.57%和62.37%。人口学资料显示,公务员在年龄、收入及学历方面的职业倦怠各维度以及总体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社会支持、学历、年龄和收入,总贡献率为31.53%。结论乌鲁木齐市公务员职业倦怠情况较为严重,应对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社区居家为老服务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9至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和苏州两地7家社区居家为老服务机构的22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量表(MBI-GS)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职业倦怠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居家为老服务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58.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以广州为参照,OR=0.016,95%CI为(0.002~0.139)]、工资[以>5 500元为参照,<3 500元:OR=0.329,95%CI为(0.111~0.973)]和工作时间[OR=2.954,95%CI为(1.233~7.077)]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社区居家为老服务工作人员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地区、工资和工作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并探讨影响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上海嘉定区342名精神科、内科及外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未婚医护人员成就感低落得分显著高于已婚医护人员(P<0.01)。18~30岁、31~40岁的医护人员玩世不恭得分显著高于41~50岁的医护人员(P<0.05),18~30岁的医护人员成就感低落得分显著高于41~50岁的医护人员(P<0.05)。工作年限在11~20 a的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的医护人员(P<0.05),而≤5 a和11~20 a的医护人员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得分显著高于≥21 a的医护人员(P<0.05)。上海户籍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及玩世不恭得分显著高于外地户籍的医护人员(P<0.05)。内、外科医护人员情感衰竭得分显著高于精神科(P<0.01);外科医护人员玩世不恭得分显著高于内科和精神科(P<0.01);精神科医护人员成就感低落得分显著高于内、外科(P<0.05)。医护人员情绪衰竭与健康状况、收入状况及人际关系状况呈显著负相关(P<0.01);玩世不恭与健康状况、收入状况、家庭状况及人际关系状况呈显著负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家庭状况、人际关系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入状况、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客观支持4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护人员情绪衰竭程度(P<0.05)。收入状况、人际关系及健康状况3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护人员玩世不恭程度(P<0.05)。主观支持、工作年限、人际关系及年龄4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护人员成就感低落程度(P<0.05)。结论各科室医护人员均有不同程度职业倦怠,应关注未婚及上海户籍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年龄、工作年限、收入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面临着工作压力较大、社会认可度不高、薪酬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分析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可以为稳定全科医生队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依据。目的 探讨我国全科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10月—2018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我国东、中、西部抽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年限≥1年的全科医生3 244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的基本情况、职业倦怠状况,其中职业倦怠调查量表参照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翻译修订而来,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全科医生各维度倦怠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3 236例(99.75%)全科医生的问卷被有效回收。在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处于高度倦怠的全科医生占比分别为43.17%(1 397/3 236)、22.93%(742/3 236)、41.19%(1 333/3 236)。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文化程度、每日工作时间、加班情况是全科医生情感耗竭维度是否发生高度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地区、性别、从事全科医生工作年限、收入水平是全科医生去人格化维度是否发生高度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地区、年龄、每日工作时间是全科医生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是否发生高度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我国全科医生的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尤其是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影响全科医生职业倦怠的因素较多,建议优化全科医生工作时间、减少全科医生工作强度、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重视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从而缓解全科医生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沈迪文  张宁 《安徽医学》2015,36(8):1022-1026
目的:了解临床外科医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现状。方法依据随机抽样原则,采用工作倦怠问卷中国版量表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不同省市的9家医院602名临床外科医师进行职业倦怠调查及分析。结果外科医师中有33.89%(204/602)轻度倦怠,32.06%(193/602)中度倦怠,5.48%(33/602)重度倦怠;各维度,27.41%(165/602)情感耗竭,45.18%(272/602)人格解体,41.86%(252/602)成就感降低。外科医师的职业倦怠在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地区、婚姻、学历、医院等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科医师的总体职业倦怠情况严重,防治工作应关注高学历、三级医院及离婚、丧偶的单身外科医师,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外科医师特点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工作倦怠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耗竭量表(MBI-HSS)和社会人口学调查问卷方式,对嘉兴地区四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45名临床医师进行调查。结果:该地区临床医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主要集中在年龄段31~40岁、工作年限10~20年的中青年医师群体,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较为严重;职称越高,情绪衰竭程度越严重。结论: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等人口学特征变量是影响临床医师工作倦怠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机抽取辽宁省6所综合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的女性护士575名进行问卷调查,应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测量护士的职业紧张,工作倦怠问卷(MBI-GS)测量护士的工作倦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辽宁省女性护士的离职倾向率较高,人口学特征、工作状况、职业紧张及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