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观察联合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4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联合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和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对照组单独吸入福莫特罗,吸入前及吸入后3个月进行肺功能测定和St George's 呼吸问卷(SGRQ)中呼吸症状和活动受限的评分.结果,联合吸入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或单独吸入福莫特罗均能显著提高FEV1/FVC%、FEV1和FEV1%预计值,显著降低SGRQ评分;联合吸入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组较单独吸入福莫特罗组升高FEV1/FVC%、FEV1和FEV1%预计值,降低SGRQ评分更显著,认为联合吸入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干粉剂,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复诊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64例,应用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ug吸入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600mg泡水口服2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肺功能: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血气分析:PaCO_2、PaO_2,CAT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GSH-XP、SOD、FEV 1%pred、FEV1/FVC、PaO_2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CO_2、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血气水平、氧化应激以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稳定期COPD患者深吸气量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深吸气量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1月~2007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宝安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A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照组(B组):吸入安慰剂。于研究第90天检测深吸气量(IC)以及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量(FVC)、FEV1/FV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IC较对照组显著增高;FEV1、FEV1(%)、FVC、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使稳定期COPD患者IC增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表现为混合性通气障碍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和肺毛细血管床容量的变化情况及可能的病理生理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呈混合性通气障碍的稳定期COPD患者为COPD组,用体描箱测定其肺通气功能、肺容量和肺弥散功能,并设正常对照组。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肺总量(TLC)、残气量(RV)、肺泡气量(VA)、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膜弥散量(DMCO)及肺毛细血管床容量(Vc)。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数据作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就DLCO%pred、DMCO%pred及Vc%pred与各通气容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组患者肺通气功能、肺容量及肺弥散功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COPD组患者的FVC、VC、VA及DMCO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平均值均在66%以上;TLC%pred平均值较正常上限稍高;而FEV1、MVV、DLCO及Vc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平均值异常偏低,在36%~44%之间;RV%pred平均值则异常偏高,达到188%。DLCO%pred、DMCO%pred及Vc%pred与FEV1%pred、FEV1/FVC、TLC%pred、RV%pred、RV/TLC及VA%pred等通气容量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表现为混合性通气障碍的COPD患者多处于疾病中后期,肺毛细血管床严重受损,肺毛细血管床容量显著下降,以及严重的气体分布不均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其弥散功能的下降首先源自Vc的减低,由于Vc的减低从而导致DLCO、DMCO也随之呈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小气道改变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6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FeNO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及小气道改变[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pred)、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50%pred)、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75%pred)]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FeNO诊断稳定期重度COPD的截断值,将156例COPD患者分为高FeNO组与低FeNO组,比较随访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和未急性加重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稳定期COPD患者中FeNO与FEV1%pred FEV1/FVC、MEF25%pred、MEF50%pred、MEF75%pred均呈明显负相关(P <0.001)。随访12个月内,高FeNO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高于低FeNO组(P <0.001),其未急性加重生存...  相似文献   

6.
张翠  张厚琼 《西部医学》2010,22(10):1956-195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价值。方法将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的康复指导,而干预组制定一套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进行跟踪随访。1年后,应用生活质量评估表和肺功能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反应肺功能的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预计值)和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生活质量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焦虑4个因子的对比中,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合理营养、劝导戒烟、心理支持、活动指导"为干预重点,并制定执行详细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延缓COPD的病情发展,减低COPD转归为肺心病及呼吸衰竭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加用氨茶碱片剂口服,0.1~0.2g/次,3次/d.6个月为1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测试数据,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EV1为(1.83±0.21)L,FEV1/FVC为(61±6)%,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为(63.54±0.24)%,实验组FEV1为(2.13±0.22)L,FEV1/FVC为(66±6)%,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为(66.34±0.35)%,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有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治疗稳定期COPD,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将34例稳定期Ⅲ~Ⅳ级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吸入噻托溴铵18g/次,1次/d)18例,对照组(吸入异丙托溴铵40g/次,4次/d)16例。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肺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较治疗前高(〈0.01);对照组的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较治疗前高(〈0.01),但FEV1变化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噻托溴铵能够较异丙托溴铵更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联合指脉氧监测在COPD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7例COPD患者CAT评分、日常步行运动指脉氧、COPD指脉氧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and SpO2,CATS)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少症状组(CAT<10分)、多症状组(CAT≥10分)患者指脉氧的差异。结果:CAT总分、症状相关评分、生活状态评分均与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呈负相关;静息指脉氧(SpO2B)、最低指脉氧(SpO2L)与FEV1%pred呈正相关,ΔSpO2与FEV1%pred呈负相关;CATS与FEV1%pred呈负相关,与生活状态评分呈正相关。其中,少症状组生活状态评分及SpO2B与FEV1%pred有相关性;多症状组CAT总分、生活状态评分、ΔSpO2与FEV1%pred呈负相关,SpO2L与FEV1%pred呈正相关。多症状组的SpO2B与SpO2L均低于少症状组,而ΔSpO2高于少症状组。结论:指脉氧监测有助于发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AT评分中的生活状态评分较症状相关评分与COPD患者肺功能关系更为密切;指脉氧监测与CAT评分联合即CATS有助于COPD的管理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丽娟  陈旭  吴旭佳  朱君飞 《浙江医学》2021,43(13):1428-1431,1434
目的观察口服补充维生素D对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的效果,以期为COPD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至12月台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维生素D0.25滋g/次,1次/d口服;对照组同时予安慰剂;均连续用药8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FVC],血25羟维生素D[25(OH)D]、TNF-琢、IL-6、钙、磷水平,6min步行距离和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25(OH)D水平与TNF-α、IL-6、6min步行距离和CA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VC、FEV1、FEV1/FVC、FEV1/pred、血25(OH)D、钙和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NF-琢、IL-6水平、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25(OH)D水平与TNF-琢、IL-6水平和CAT评分均呈负相关(r=-0.742、-0.632和-0.482,均P<0.05),与6min步行距离呈正相关(r=0.684,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口服补充维生素D能够维持血钙、血磷平衡,改善肺功能和炎症状态,增加6min步行距离,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FEV3/FVC在肺功能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08人分为A、B、C三组,A组FEV1/FVC、FEV3/FVC正常(n=208),B组仅FEV3/FVC下降(n=198),C组FEV1/FVC下降(n=202),观察各组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有较高的TLC(96.5±15.3% vs 99.5±18.3%,P<0.01),RV (112.5±32.1% vs 101.3±26.6%,P< 0.01),RV/TLC(115.8±27%vs 101.3±31.3%,P<0.01).有较低的FEV1 (82.4±16.7% vs 90.2±13.5%,P<0.01),IC(98.2±21.5% vs 92.5±31.2%,P<0.01),DLCO (80.7±19.4% vs 73.2±16.8%,P<0.01).B组的年纪则更偏大些(57.2±11.3 vs 61.2±12.5,P<0.01).B组与C组比较,C组有更高的TLC、RV、RV/TLC改变P<0.01),而FEV1、IC、DLCO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FEV3/FVC应在肺功能中常规检查,FEV3/FVC的单独下降可能提示气道早期轻度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勾建强  李强 《河北医学》2014,(9):1518-1519
目的:研究体重指数与COPD患者主要肺功能指标的关系及相关性,为COPD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94例40岁以上的COPD患者按BMI值分成低、正常、超BMI三组,分别监测深吸气量( IC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 )、一秒率( FEV1/FVC)、FEV1实测值与预计值之比( FEV1/预计值)等五项肺功能指标。结果:与正常BMI组相比,低BMI组肺功能指标IC、FEV1、FVC、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正常BMI组相比,超BMI组肺功能指标IC、FEV1、FVC、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C(r=0.309 P=0.001)、FEV1(r=0.343 P=0.002)、FVC(r=0.131 P=0.017)、FEV1/FVC(r=0.347 P=0.001)、FEV1/预计值(r=0.306 P=0.001),与BMI呈高度正相关。结论:BMI与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适当提高COPD患者体重指数,可以改善肺功能指标,从而有利于COPD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疾病控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CAT)联合指脉氧监测在COPD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7例COPD患者CAT评分、日常步行运动指脉氧、慢阻肺指脉氧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and SpO2, CATS)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少症状组(CAT<10分)、多症状组(CAT≥10分)患者指脉氧的差异。结果:CAT总分、症状相关评分、生活状态评分均与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呈负相关;静息指脉氧(SpO2 B)、最低指脉氧(SpO2 L)与FEV1%pred呈正相关,ΔSpO2与FEV1%pred呈负相关;CATS与FEV1%pred呈负相关,与生活状态评分呈正相关。其中,少症状组生活状态评分及SpO2 B与FEV1%pred有相关性;多症状组CAT总分、生活状态评分、SpO2 L与FEV1%pred呈正相关,ΔSpO2与FEV1%pred呈负相关。多症状组的SpO2 B与SpO2 L均低于少症状组,而ΔSpO2高于少症状组。结论:指脉氧监测有助于发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AT评分中的生活状态评分较症状相关评分与COPD患者肺功能关系更为密切;指脉氧监测与CAT评分联合即CATS有助于COPD的管理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4.
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翠萍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51-51,53
目的:观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长期家庭氧疗。观察1年。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患者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FEV1%、FVC%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可以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春玲 《河北医学》2016,(12):2065-2066
目的::观察孟鲁斯特钠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中重度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2例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1例。对照组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联合组以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2组治疗1周后患儿咳嗽、气喘症状及哮鸣音改善情况,即哮喘症状控制水平;3个月后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观察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联合组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两组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76.83±2.42)%比(65.49±1.81)%;联合组(85.34±1.58)%比(65.51±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给予孟鲁斯特钠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用药疗效显著,高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运动指脉氧(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监测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中的管理价值。方法:选取23例稳定期COPD患者,同时选取20例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在接受运动平板试验时监测指脉氧并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COPD组运动指脉氧与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CAT)评分、改良医学委员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ores, mMRC)评分及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的相关性。结果:① COPD组亚极量运动过程中最低指脉氧(SpO2M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COPD组SpO2ML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相关,与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无明显相关性,与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无明显相关性;③ COPD组运动过程中CAT评分与静息SpO2、SpO2ML及SpO2波动值(ΔSpO2)无相关性。mMRC评分与SpO2ML及ΔSpO2相关,与静息SpO2无相关性。结论:①COPD患者更易发生运动相关的低氧血症,且肺功能受损越重,运动中手指脉氧下降更显著。② COPD患者排除心血管疾病后,SpO2ML可作为COPD管理中一项有临床意义的监测指标,有望成为COPD筛查的一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应用小剂量茶碱后,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CAT评分等指标的检测,探讨小剂量茶碱对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对照及自身对照的方法,将937例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茶碱缓释片0.1,2次/d)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应用茶碱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治疗组的COPD患者经过90d的治疗,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 FEV1%预计值)及FEV1和用力肺活量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 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提高;6MWT提高;CAT评分、mMRC评分下降( 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 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茶碱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可能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8.
谢民栋  梁剑凌  朱霞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15-116,122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法对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肌疲劳的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医院呼吸科及康复科2012年2~12月的100例肺脾气虚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健脾益肺汤剂,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中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为(341.42±53.65)m、肺功能中的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为(59.2±3.9)%、FEV1/FVC治疗后数值为(81.2±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肺法治疗COPD患者呼吸肌疲劳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康清宏 《当代医学》2009,15(22):139-140
目的比较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茶碱与双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经我院呼吸科治疗后处于稳定期的COPD病XSO例分成2组:A组24例,予吸入福莫特罗干粉(奥克斯都宝)4.5μg,2次/日;B组26例,子吸入福莫特罗干粉(奥克斯都宝AstrazenecaAB)4.5μg,1次/日;缓释茶碱(舒弗美,广东迈特兴华药品有限公司)0.2g,2次/日。疗程均为3月。对照治疗前后病人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变化。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结果治疗前后两组COPD稳定期病人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EV1/FVC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茶碱与双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与COPD患者疾病预后因素的相关性,以探讨CAT评分在判断预后方面的可能价值。方法选取从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1例初诊及既往无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或长效胆碱能药物(LAMA)病史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1年版COPD全球倡议指南(GOLD)分为A(低危、症状轻)、B(低危、症状重)、C(高危、症状轻)、D(高危、症状重)组,给予ICS/LABA或ICS/LABA+LAMA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相关资料,包括CAT评分、年龄、吸烟量、肺功能指标、体质指数(BMI)、运动耐力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及诊断前12个月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81例COPD患者平均年龄(66.27±8.52)岁,男性占88.89%,吸烟者占85.19%;治疗前A、B、C、D组比例分别为8.64%、30.86%、4.94%及55.56%;CAT评分≥10分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呼气容积(FVC)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呼气峰流速(PEF)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6MWD均较CAT评分<10分组降低(P<0.05),CAT评分为10~20分组、20~30分组及≥30分组上述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T评分≥20分组mMRC分级及AECOPD次数较CAT评分<10分组升高(P<0.05),不同分组间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T评分与mMRC分级(治疗前r2=0.417,P<0.001;治疗后r2=0.19,P<0.001)、6MWD(治疗前r2=0.320,P<0.001;治疗后r2=0.19,P<0.001)及治疗前FEV1(r2=0.177,P=0.0015)、FEV1%Pred(r2=0.125,P=0.002)、PEF(r2=0.164,P=0.0024)、PEF%Pred(r2=0.129,P=0.0076)、FVC(r2=0.098,P=0.021)、FVC%Pred(r2=0.094,P=0.024)、FEV1/FVC(r2=0.101,P=0.0057)、AECOPD次数(r2=0.059,P=0.028)有关,与吸烟量(r2=0.041,P=0.083)、BMI(r2=0.00,P=0.89)及治疗后FEV1(r2=0.01,P=0.22)、FEV1%Pred(r2=0.003,P=0.09)无关。结论 COPD好发于男性吸烟者,其中D组比例最高。CAT评分与治疗前后mMRC分级及运动耐力指标相关性均较好,具有判断COPD患者预后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