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术期刊微信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学术期刊微信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显著性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因素内各水平对微信传播的差异性,以期指导学术期刊微信平台良性运作。【方法】采用描述分析、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学术期刊微信传播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大样本定量分析。【结果】微信内容的发布时间、发布次序、发布类型均对传播效果有显著影响,且影响因素内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发布时间上夜晚发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最显著;发布位置越靠后传播效果越差;新媒体编辑形式发布的原创内容传播效果最好,其次是转载内容。【结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在发布内容时应关注发布时机、发布位置及文章发布类型。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及适宜应用形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及采用适宜形式,以促进传播效果最大化。【方法】以农业工程学报微信公众平台为案例,基于后台统计数据,分析平台用户关注和图文阅读情况。【结果】科研论文写作指导类、学报自身宣传类消息的图文转化率较高,根据论文内容所撰写的新闻通讯类消息以综合、土地和争鸣栏目的图文转化率较高;图文阅读渠道按阅读次数比例排序是:会话>朋友圈>其他>好友转发>历史消息。【结论】学术期刊微信平台较适宜的传播形式与措施主要有:将专业性强的学术内容以科普文章的形式传播;采用多图文发布形式;发布科研论文写作指导类消息,以及具有创新性、针对当前研究热点的科技消息等。  相似文献   

3.
毛殷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6):690-147
目的 考察科研人员的论文移动阅读行为,为学术期刊更好地规划论文移动传播策略,提高学术传播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金数据平台,对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系统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栏目投稿的323位作者的学术期刊微信平台论文阅读行为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大多数读者愿意使用手机阅读论文;与社会性相比,论文的专业相关性是读者更关心的内容;精简论文和论文原文都是读者学术移动阅读的重要信息来源;读者对感兴趣论文主要采取浏览阅读与“小屏+大屏”的深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学术论文移动阅读会产生较高的潜在引用意愿,有深阅读行为的读者引用论文的概率更高。结论 学术论文移动阅读具有大众性和学术性的双重特性,微信平台可以成为论文传播的有效平台,学术期刊可从论文移动传播体系、论文原文传播途径、读者潜在引用行为等方面改进微信平台论文移动传播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微信平台学术论文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4.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完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提升服务效果。 方法 基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调查情况,总结和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结果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命名未能体现期刊品牌、使用偏重科技类期刊、功能与结构参次不齐、信息服务未多样化、内容受制于传统纸版期刊。结论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在体现学术期刊品牌、加快认证进程、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推送效果、加大平台宣传、提升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努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为更好地建设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集2019年10月1日—2021年3月31日,"健康上海12320"以及清博大数据平台微信传播指数排名前4的已认证的健康公众号相关数据,通过对比微信的传播指数、发文数、阅读数、在看数和发文时段等指标,分析传播效果.结果 各个公众...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的传播力与传播力建设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传播环节出发,对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建设作有益的探讨,以引起学术期刊对传播环节的重视。 方法 针对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在出版过程中重视内容建设,而忽略了传播环节,提出传播力概念,指出传播力也是提高学术期刊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传播力建设作全面的阐述。结果 提出媒介融合、提高数字化水平、转变出版方式、采取多形态的内容发布方式、多种宣传手段、研究读者的阅读方式、建立学术期刊传媒集团、全方位实施“走出去”等加强学术期刊传播力建设的几点策略。结论 学术期刊必须关注传播环节,并加强传播力建设,才能实现更有效地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考察学术论文经微信推广与否在知网下载量上的差异,探讨微信推广对学术论文传播效果的影响。方法 调查15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2015—2019年发表的“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主题的论文在微信和中国知网上的传播情况,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等方法,分析学术论文经微信推广与否在知网下载量上的差异。结果 微信推广对学术论文的传播存在学科差异;经微信推广的学术论文知网下载情况较好,表明其传播效果更理想;微信推广对同一作者论文的传播效果不显著。结论 学术期刊应加大微信推广力度,同时要重视学科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科“量身定制”符合其学科特色的微信推广方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加深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号服务的了解,引起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号应用的重视。方法 针对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号服务的具体应用上缺乏研究,以致其服务模式尚未成熟的问题,分析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现状以及其不足。结果 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念和改进措施,包括功能建设、编辑加工、信息服务和出版、读者互动服务、移动宣传、网络编辑人才的培养等创新模式,尝试建立一种适合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推动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中的应用,达到最大化发挥微信的公众服务功能。结论 随着学术期刊移动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微信公众号服务将在学术期刊中得到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的优势转化及实践盲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指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存在的优势和实践盲点,指导学术期刊合理地开发和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归纳分析的方法,并运用编辑学与传播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开发的相关技术理论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给出相关的建议措施。【结果】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在于可加快稿件查询进程,缩短出版周期,实现微信营销,这样的优势能否转化成学术期刊的办刊竞争优势,需要克服实践的盲点。结论学术期刊开发和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时应合理定位,重视编辑新媒体素养培养,加强图文信息处理,利用公众账号托管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传播渠道优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构开放、互动、便捷、公益的学术期刊多元传播渠道。【方法】采用网络检索调查法对作为样本的法学类、社会学类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在“旧伤”与“新愁”之间,诠解我国学术期刊面对数字化踟蹰不前原因,通过对两种典型学术期刊个案解剖,并且延伸个案分析,探索一条体现学术期刊主体性、主动性、社会性的务实、有效、具有推广价值的知识传播途径。【结论】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应该主动适应数字化传播媒介变革与受众阅读方式更新情势,树立新媒介时代的创新思维,拓宽并优化传播渠道,合力推动学术期刊及时传播学术新知,推动学术繁荣与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主流学术群体关注度与期刊学术地位的关系,验证群体关注度指标在监测期刊影响力变化方面的有效性,为期刊自我诊断、规划发展提供支持。【方法】基于学术授信评价理论,提出一种根据期刊所获学术授信情况衡量其影响力的方法,设计相关指标来考察主流学术群体关注度变化对期刊学术地位的影响,然后以2种图情边缘核心期刊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主流学术群体对特定期刊的关注度与期刊的学术地位正向相关,主流学术群体人均发文量、年度发文量、年度发文人数、人均施引量、年度施引量、年度施引人数等群体关注度指标可有效表征期刊的学术地位。【结论】学术授信评价理论可为期刊影响力监测与评价提供新的视角,识别主流学术群体并与其保持学术联系有助于稳固期刊的学术地位,监测主流学术群体的关注度变化可有效预测期刊影响力及学术地位的升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发展路径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洁 《浙江预防医学》2015,26(11):1127-60
【目的】 促进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给出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发展路径。【方法】从高校学术期刊应进行合理定位、改变出版模式、开展联盟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创办英文期刊,鼓励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期刊转型,通过学者化办刊,依托数字化出版平台,采用OA出版的模式,形成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群,逐渐树立起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的品牌形象。【结论】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充分发挥高校办刊的资源优势,积极配合国内学术期刊生态布局的调整,通过提升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声誉,吸引优质稿源回流,为做大做强国内学术期刊品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出提升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意见与建议,为学术期刊品牌的构建与提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设计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论文的质量水平、本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发表论文情况、论文的创新程度与研究问题的前沿性、期刊发行与期刊内容传播途径、参与学术活动情况、学术道德规范等7类因素,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贡献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与7类影响因素均存在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在7类影响因素中,“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是影响学术期刊品牌形象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也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塑造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的新媒体传播风险及其规避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学术期刊新媒体传播风险的规避对策,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新媒体传播的效果。【方法】 归纳学术期刊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形成和放大的风险类型,分析其具体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对策。【结果】 学术期刊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面临着意识形态风险、著作权风险、学术伦理风险与表达风险。这四类风险实际上是期刊在意识、规制、人员、流程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被新媒体传播放大的结果。【结论】 学术期刊要想规避新媒体传播风险,不仅要强化风险意识、完善规制、自查过刊、从严把关,做好源头风险排查;还要善于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平台、资源和用户等优势,创新各类风险的监管方式,防范和应对风险放大。  相似文献   

16.
OA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及其版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勘察国际OA期刊的OA实践及其期刊政策声明,为我国OA期刊建设提供借鉴。【方法】 以DOAJ图情类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期刊的出版形式如发行媒介、出版周期、收费情况等,以及存档政策、许可条款、OA模式等版权管理政策。【结果】 揭示OA期刊在出版频率、APC、OA模式方面出现的新形式、新模式,分析OA期刊在可访问性、透明性和开放性方面存在的问题。【结论】 OA已经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方向,在版权管理方面仍处在初级阶段,认证环节较为混乱,现阶段处于多模式探索尝试阶段;OA期刊的出版管理应在保持适度灵活性的同时,着力加强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17.
预印本平台著作权政策内容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对预印本著作权政策机制不完善等挑战,促进这一全新学术交流机制的发展。【方法】 以著作权政策内容的构建作为突破点,剖析权利构成,厘清权利归属,精炼法律问题,借鉴国际知名预印本平台著作权政策并结合我国法律环境提出本土化解决方案。【结果】 制订内容完善的预印本平台著作权政策,可合理规避法律风险、消除各方顾虑,对促进预印本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建议我国预印本平台在著作权政策中规定所接收稿件的范围和对稿件的初步审查事项,规定预印本论文著作权许可的一般规则和具体许可协议、条款,就翻译作品、文本与数据挖掘等特殊问题制定政策,完善投稿告知事项,建立预印本和最终出版版本的关联机制与沟通渠道,设立法律风险提示条款。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方法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析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通过学术论文科普化并借助新媒体工具传播的典型实例分析,研究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覆盖论文遴选原则、写作要点、传播途径等。【结果】 将学术论文改写为科普文章,借助新媒体技术产生的传播效果远大于普通的学术论文推送,增加了作者、读者与期刊的黏性,但学术论文科普化工作对编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结论】 学术期刊应借助新媒体工具开展论文科普化工作,提升学术论文的显示度,进而提升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国内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调研物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除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和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3个学科期刊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现状,为我国学术期刊的OA发展提供改进思路。【方法】 通过对3个学科70种学术期刊的OA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从OA途径、OA类型、收费情况、版权情况、存储情况等角度分析这些期刊的OA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3个学科有85.7%的学术期刊实现了OA出版,在OA的时效性、资源的可获取性,以及收费、版权和存储等OA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结论】 应从完善现有期刊OA体系、整合各学科OA期刊平台和创新期刊OA发展模式几个角度,推进我国学术期刊OA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