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雷祎  赵焱  孙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5):3049-3054
背景 双向转诊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目前仍存在转诊不畅、上转易下转难、单向转诊等问题,了解社区居民双向转诊现状及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居民双向转诊现状,分析社区居民双向转诊行为影响因素,为医联体制定转诊方案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量性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转诊预约中心提供的上转人数及科室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第二部分选取2018年2-6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医三院医联体有转诊经历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主要包括社区居民基本情况、转诊经历及影响因素等内容。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4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2%。质性研究选取1例医联体核心医院门诊部领导、2例三级医院医生、2例基层医生、10例有转诊经历的社区居民进行访谈。结果 2014-2016年,医联体上转人数增加2 507例,增幅为106.5%,2017年上转人数较2016年有所下降。547例社区居民中,474例(86.7%)有上转经历,106例(19.4%)有下转经历,33例(6.0%)有双向转诊经历。居民上转最主要的原因为认为三级医院诊疗水平高(73.0%),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和医保类型是居民上转的影响因素(P<0.05);下转最主要的原因为离家近(51.9%),月收入、是否了解双向转诊是居民下转的影响因素(P<0.05)。质性访谈结果显示促进居民转诊行为的因素主要有满足转诊居民需要和转诊方便居民就医,阻碍居民转诊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基层宣传力度不足和基层医生主观能动性较差。结论 实施双向转诊以来,北京市海淀区医联体在转诊方面总体呈良好发展趋势,但尚未实现真正意义的双向转诊。为贯彻落实医联体双向转诊政策,可从加大基层医院投入、提高居民双向转诊的认知水平、建设基层医院优势科室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制度。  相似文献   

2.
罗昭旸  刘利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2):1535-1540
背景 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模式是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完善分级诊疗的有效途径之一。截至2018年,重庆市已经实现医联体模式全面覆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联体于2011年3月成立,经过6年多的发展,医联体取得一定成效。本研究选择该医联体为样本,研究医疗体内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运行情况,为完善重庆市分级诊疗格局提供政策参考。目的 调研重庆市某医联体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现状、双向转诊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解决方案。方法 2017年9-11月和2017年8-10月,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分别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联体内共6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及患者基本信息、对双向转诊的知晓情况,医务人员双向转诊开展情况及相关因素、患者双向转诊及影响因素,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顺畅的认可情况及对双向转诊实施的认可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有效问卷应答率为88.3%(309/350)。288例(93.2%)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知晓。不同职称、来源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作中有过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经历的医务人员282例(91.3%)。有过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经历的医务人员中双向转诊者151例(53.5%),向上转诊诊者62例(22.0%),向下转诊者69例(24.5%)。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向下转诊患者时考虑因素主要是病情已稳定,处于康复期或恢复期;托管区县医院医务人员向上转诊患者时考虑因素主要是患者病情需要。阻碍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向下转诊的因素主要是患者对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不满意。阻碍托管区县医院医务人员向下转诊的因素主要是下级医院能力不足。核心医院、托管区县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顺畅的认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764)。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实施的认可率为57.9%(179/309)。核心医院、托管区县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实施的认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2,P<0.05)。患者有效问卷应答率为85.7%(257/300)。182例(70.8%)患者对双向转诊知晓。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双向转诊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5,P<0.05)。有过转诊经历的患者83例(32.3%)。促进患者向上转诊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病情需要,阻碍患者向上转诊的主要因素是诊疗费用高。促进患者向下转诊的主要因素是病情已经处于康复期,没有必要继续治疗;阻碍患者向下转诊的主要因素是对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不满意。核心医院和托管区县医院患者对双向转诊顺畅的认可率分别为98.8%(79/80)和89.3%(158/1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8)。核心医院、托管区县医院患者对双向转诊实施的认可率分别为42.5%(34/80)和33.3%(59/1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4,P=0.138)。结论 重庆市某医联体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普遍较高,双向转诊不够顺畅,向上转诊易向下转诊难,医联体医患双方认可度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应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大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指导、监管和激励力度,保障转诊顺畅。  相似文献   

3.
背景 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双向转诊作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内容,目前仍处于下车伊始的阶段,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仍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目的 了解居民双向转诊支持及满意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2016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 55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居民双向转诊支持率及满意度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双向转诊支持率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 5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7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0%。1 473名居民中,双向转诊支持率为53.8%(793/1 473)。不同婚姻状况、年医疗费用、过去1年有无基层就医、转诊经历、是否赞成强制基层首诊、知晓分级诊疗制度、支持分级诊疗制度情况居民双向转诊支持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年医疗费用、转诊经历、赞成强制基层首诊、支持分级诊疗制度情况是居民双向转诊支持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有转诊经历的435名居民中433名(99.5%)回答转诊满意度问题,其中133名(30.7%)对转诊满意,101名(23.3%)不满意,199名(46.0%)评价一般。赞同强制基层首诊的满意度〔39.9%(83/208)〕高于不赞同的居民〔22.2%(50/225)〕(χ2=15.878,P<0.001);支持分级诊疗制度的居民满意度〔35.5%(107/301)〕高于不支持的居民〔19.7%(26/132)〕(χ2=10.834,P=0.001);支持双向转诊的居民满意度〔38.5%(74/192)〕高于不支持的居民〔24.5%(59/241)〕(χ2=9.927,P=0.002)。在双向转诊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为转诊手续烦琐、医保报销不便和上下医疗机构缺乏交流。结论 徐州市居民对双向转诊的支持率低、满意度低,制度的宣教、实施细节和医疗服务质量影响支持率和满意度。应向医务人员和居民双向精准宣教,优化转诊流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需要随着病情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而落实糖尿病双向转诊对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减轻患者家庭及国家负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双向转诊的认知和满意情况,为完善浦东新区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0月,以浦东新区区属所有公立医疗机构(7家二、三级医院和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职内分泌科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为调查对象(n=621),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对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的了解情况(单选题)、对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的相关原因和判定标准认识情况(多选题)、对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的态度及满意度情况(单选题)〕进行调查,由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自填完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01%。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双向转诊知晓率为82.88%(489/590);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糖尿病双向转诊制度的内容者占50.84%(300/590);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糖尿病双向转诊的标准者占54.92%(324/590);83.22%(491/590)的调查对象知道本单位有指定的双向转诊单位。不同职称调查对象对“是否了解糖尿病双向转诊制度”的选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双向转诊中向上级医院转诊最常见的原因”问题中,84.92%(501/590)的调查对象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种类限制”;“糖尿病患者上转至上级医院的标准”问题中,35.59%(210/590)的调查对象选择“当患者首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为糖尿病后是否需要转上级医院进一步分型和确定是否有并发症等情况)”;“糖尿病患者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问题中,95.76%(565/590)的调查对象选择“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确诊且得到稳定控制”;“糖尿病患者愿意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的原因”问题中,96.10%(567/590)的调查对象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陪护方便离家近”;“糖尿病患者不能向下转诊的原因”问题中,87.63%(517/590)的调查对象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不全”。99.15%(585/590)的调查对象认为糖尿病患者应由医生来决定转诊;98.47%(581/590)的调查对象认为糖尿病双向转诊有必要性;分别有15.25%(90/590)、56.10%(331/590)的调查对象认为糖尿病双向转诊的效果非常好、比较好;94.75%(559/590)的调查对象愿意将糖尿病患者转诊;90.68%(535/590)的调查对象认为糖尿病患者下转后治疗方案、病情评估有延续性;分别有10.68%(63/590)、45.08%(266/590)的调查对象对糖尿病双向转诊很满意、比较满意。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双向转诊的了解情况一般,对糖尿病双向转诊的标准认识未完全达成共识,对糖尿病双向转诊的满意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双向转诊新模式,并达成糖尿病双向转诊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背景 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资源共享、患者双向转诊、构建有序就诊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探索合理有效的双向转诊模式对分级诊疗实现有序就医、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高效利用至关重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双向转诊的数据,探讨社区卫生双向转诊在区域性医联体建设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中心2013-2018年通过社区门诊(包括综合管理平台电子转诊、手工签转诊单转诊、全专云平台转诊)和住院病房(主要定向转诊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外科等)进行转诊及2017-2018年通过门诊全专云平台进行转诊的转诊患者构成比,以及转诊至二、三级医院排名前三位的医院转诊患者的就诊流向及全专云平台转诊情况。结果 2013-2018年本中心双向转诊患者共19 493例次,其中社区门诊转出共13 704例次(占70.3%)〔综合管理平台电子转诊转出共1 262例次(占9.2%),手工签转诊单转出共12 386例次(占90.4%),全专云平台转出共56例次(占0.4%)〕,住院病房转出共573例次(占2.9%),住院病房转入5 216例次(占26.8%)。2013-2018年本中心综合管理平台电子转诊转出率、手工签转诊单转出率、住院病房转出率、住院病房转入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7-2018年本中心全专云平台转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3-2018年,本中心经手工签转诊单转诊至二、三级医院排名前三位医院的患者共8 591例次,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 330例次(占38.8%)、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3 544例次(占41.3%)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1 216例次(占14.2%);转诊至二级医院中排名前三位的医院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216例次(占2.5%)、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186例次(占2.1%)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99例次(占1.1%)。2013-2018年本中心住院病房转入转出共5 789例次。患者住院病房转出至三级医院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共277例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38例次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70例次;转诊至二级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88例次。2017-2018年本中心通过全专云平台开展双向转诊共365例次,其中在线咨询患者共309例次(占84.9%)、预约检查共11例次(占2.7%)、预约专家看诊共40例次(占11.0%)、预约住院5例次(占1.4%)。结论 利用医联体模式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双向转诊,可以提高社区转诊实效性;就近建立区域医联体对双向转诊具有优势;特色全专云平台服务,可以开展各类咨询及相关会诊,减少患者往返,提高转诊有效率。医联体模式上转例次远超下转例次,上转患者有信息化记录,但下转患者信息化记录缺乏,使社区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与二三级医院的专家团队对接还不够精准。因此进一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自动记录下转信息,加强与二三级医院对接,建立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之间点对点的社区转诊模式是未来双向转诊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背景 当前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双向转诊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由于我国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不同行政区在医疗资源、人力资源分布及诊疗管理上存在诸多差异,导致城区与郊区双向转诊情况不尽相同。了解城区与郊区的双向转诊情况对于更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有重要意义。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城市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开展实施现况,发现二者差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上海市更好地推行双向转诊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11-12月,选取涵盖上海市16个行政区的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负责人及4 047例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行政管理人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双向转诊的组织机制、过程、转诊效果情况;对全科医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双向转诊方式、上转转诊联系方式、是否填写除转诊单之外的转诊信息、接收下转患者时是否与上级医生保持联络等。结果 共发放社区行政管理问卷244份,回收有效问卷2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0%;共发放全科医师问卷4 047份,回收有效问卷3 925份,有效回收率96.98%。3 925例全科医生中,在郊区工作2 641例(32.71%),在城区工作1 284例(67.29%)。城市和郊区全科医生性别、职称、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54%(238/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89.34%(218/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城区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设立双向转诊专门联络负责人、建立双向转诊档案、专门设置预留床位保证接收下转患者、双向转诊方式中的网络联系、点对点与相应专家或科室联系、与相应上级医院负责双向转诊的专门联系人联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41%(123/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上转患者<100例,75.00%(183/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接收下转的患者数<10例。城区和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上转患者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与郊区卫生中心在双向转诊实行上存在诸多差异,且目前双向转诊仍以上转为主,建议通过完善郊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基于健康档案的双向转诊平台、积极组建区域医疗集团等措施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丽萍  徐爱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0):1183-1187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路径及分级诊疗开展现状,从而为探讨以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的分级诊疗路径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6年7—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开展的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试点监测数据,选取6个月连续监测到的高血压患者1 53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纳入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治疗、就诊、住院情况等。采用XMind 7.5思维导图软件绘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路径,重点对高血压患者的基层就诊、双向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 536例高血压患者中,城市患者占61.9%(951/1 536)。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95.7%(1 470/1 536),其中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率为62.9%(925/1 470)。在单次门诊就诊患者中,68.9%(113/164)选择到基层就诊;在有多次门诊就诊经历且就诊医疗机构相同的患者中,68.1%(372/546)选择到基层就诊;在有多次门诊就诊经历且就诊医疗机构不同的患者中,58.2%(106/182)选择到基层首诊。不同地区、家庭人均年收入、其他慢性病患病情况门诊患者的基层就诊选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多次门诊就诊经历且就诊医疗机构不同的患者共182例、663人次,相较于上一次就诊医疗机构,下一次就诊上移至更高级别医疗机构142人次(21.4%)、平移至相同级别医疗机构373人次(56.3%)、下移至较低级别医疗机构148人次(22.3%)。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较高,选择基层就诊率较高,但转诊通道不够顺畅。建议以高血压为突破口,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其他慢性病合并情况高血压患者的基层就诊进行精准干预;鼓励城市高血压患者向下转诊;规范目前居民以横向转移为主、单向转诊居多的转诊行为。  相似文献   

8.
贾利利  李秀芹  郭昆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5):3056-3062
目的 探讨分级诊疗背景下患者对“下-上-下”转诊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11月—2017年5月,从下级医疗机构转至西安市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415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患者的基本情况、患者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对上级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对“下-上”转诊过程的满意度以及对“上-下”转诊过程的满意度情况。共发放问卷415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4%。结果 患者对下、上级医疗机构,“下-上”和“上-下”转诊过程的满意度依次为30.0%(120/400)、81.8%(327/400)、65.5%(262/400)、48.3%(28/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及对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态度、就诊费用是否满意是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人均月收入、参加医疗保险类型及对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态度、就诊费用、就医环境是否满意是对上级医疗机构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及对转诊手续便捷度、转诊花费的时间是否满意是对“下-上”转诊过程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文化程度及对转诊手续便捷度、转诊花费的时间是否满意是对“上-下”转诊过程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患者对上级医疗机构和“下-上”转诊过程的满意度较高,对“上-下”转诊过程的满意度较低,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最低;年龄、文化程度、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态度、就诊费用、转诊手续便捷度、转诊花费的时间等是患者对“下-上-下”转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远郊区县居民对双向转诊认知及满意度情况,为进一步促进双向转诊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其中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180例,未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11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比分析接受过与未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患者对双向转诊的认知程度及满意度。结果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的患者患病后首选社区就诊的占21.9%(39/178),首选医院的占62.9%(112/178),自我医疗的占15.2%(27/178);未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的患者患病后首选社区的占12.8%(15/117),首选医院的占83.8%(98/117),自我医疗的占3.4%(4/1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8,P<0.05)。接受过和未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的患者双向转诊知晓途径构成比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2.300、74.912,P<0.05)。患者认为定点医院接诊是否及时的构成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800,P<0.05)。患者对转诊治疗效果满意度构比成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80,P<0.05)。结论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的患者首诊去社区的比例高,从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方面接受双向转诊信息是患者认知的主要渠道,患者对于双向转诊接诊的及时性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建议提高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识,加大双向转诊实施力度,制定统一转诊标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的运行情况。方法 以“十一五”规划中建立的1 019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随访队列为基础,因队列存在部分病例缺失,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68例,将队列完善至1 019例。根据患者参与双向转诊社区管理情况,将其分为未参与社区管理组(n=497)和参与社区管理组(n=52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分析患者不愿意参加双向转诊社区管理的原因,并总结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运行情况。结果 (1)1 019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有51.2%(522/1 019)愿意参加双向转诊社区管理,有48.8%(497/1 019)不愿意参加双向转诊社区管理,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疾病类型及脱落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不愿意参加双向转诊社区管理的原因分别为担心歧视、担心社区医生业务水平低、担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种类不全、担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不准确,所占比例分别为11.5%(57/497)、91.5%(455/497)、95.0%(472/497)、78.3%(389/497)。(3)2013年3-10月,朝阳区共有69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参与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2013年1月-2014年1月,10家推广此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10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参与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结论 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可行性较高,运行较顺畅,担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种类不全和担心社区医生业务水平低是患者不愿意参加双向转诊社区管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开展社区全科医生转诊模式描述性框架的实证研究,了解社区全科医生转诊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方法 以广州市为样本地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社区全科医生159人。根据转诊模式的描述性框架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情况以及转诊服务情况(转诊规模、转诊决策、转诊服务、专科/住院服务可及性、转诊质量管理)。调查时间为2012年12月。共发放问卷124份,回收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平均每名全科医生上转门诊患者数占每日门诊量的比例为0.78%,平均每名全科医生接收上级医院向下转诊的门诊患者数占每日门诊量的比例为0.45%。社区全科医生决定将门诊患者向上转诊的前三位原因依次为:社区药品限制、疾病确诊、病情变重;决定将住院患者向上转诊的前三位原因分别为:病情变重、疾病确诊、药品限制。决定患者转诊去向的依据:对于转诊门诊患者,社区全科医生所考虑的依据依次为社区医生建议、患者意见、医保规定;对于转诊住院患者,考虑的依据依次为患者意见、社区医生建议、医保规定。对于门诊患者,社区全科医生主要是口头交代患者、患者自行到上级医院就诊。医疗服务体系中转诊质量管理机制缺失。结论 广州市双向转诊制度尚未有效运行,社区全科医生的转诊服务体系不具有协调性与连续性,需从转诊模式的各个要素着手加以努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朝阳区施行"双诊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医院两个方面探讨影响北京市朝阳区"双诊制"深入开展的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100名二三级医院医生和21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采取医生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医生与二三级医院医生的学历、职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三级医院有下转经历的医生比例(54.00%)显著低于社区有向上转诊经历的医生比例(89.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向转诊的原因主要为技术、设备条件限制和社区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医疗机构缺乏信息沟通、没有统一的转诊制度和标准、患者不理解双向转诊制度和患者不相信社区的医疗水平是双向转诊的主要影响因素.社区医生认为首诊制存在困难的原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体医疗水平有限,难以承担首诊重任(70.33%),社区医疗机构和医院间转诊不顺畅(65.07%).结论 社区首诊制的完善需要人才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协作沟通机制,建立规范顺畅的双向转诊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首诊制的制度建设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江苏省农村结核病控制示范项目县和新项目县慢性咳嗽患者的就医行为和医疗费用,探讨影响结核病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因素.方法对连续3周内在建湖县(项目县)和阜宁县(新项目县)县综合医院就诊的291例咳嗽2周以上的患者进行调查表询问,利用因子分析获得研究对象经济学评分并均分为4组,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就医行为、医疗费用和接受的医疗处置(转诊、痰检)进行分析.结果咳嗽患者在症状出现2周后仍有36%人次选择村诊所就诊.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有6例被转诊至县结防所,8例接受痰涂片检查.经济状况是影响慢性咳嗽患者选择首次就诊医疗机构的主要因素(P=0.036).所在县别与所支付的交通食宿费用(r=-0.58,P=0.005),医疗费用(r=-0.38,P=0.023)和总费用(r=-0.54,P=0.005)显著相关,公费患者支付的总费用低于自费患者(r=0.35,P=0.046).结论加强农村人群中的结核病患者及时到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就医意识,强化综合医院结核患者归口转诊的落实,控制和降低咳嗽患者的医疗费用,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疫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实施双向转诊的临床路径,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下属社区诊治高血压患者转诊到我院及由我院转诊到下属社区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20例同期到自行到我院诊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多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就诊时间、再次就诊率、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次就诊率、首次就诊时间、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双向转诊临床路径可影响患者的首次就诊时间、再次就诊率以及医疗费用,对社会及患者自身来说都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患者和社区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工作的评价和看法,探讨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不顺利的原因及改进方法。方法针对2009年6—12月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的双向转诊工作进行调查,对关键人物(包括在社区预约上转的患者6例和社区医务人员16名)进行深入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整理,采用主题框架法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解释性分析,以提炼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6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顺利完成双向转诊过程。从患者的角度看,未能完成双向转诊的原因主要包括觉得预约时间长、交通不方便、有其他更理想的就医途径、医院内就诊流程不畅、有些医生不令人满意等。社区医务人员认为双向转诊中的困难来源则包括制度、医生、患者以及医患相互作用等诸多因素,例如医生没有赢得患者信任、医生之间或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患者的就医选择多而需要经社区向医院转诊的患者数量少、患者就医的期望值过高、部分患者的健康意识不足等等。关于提高双向转诊成功率所需要的改进措施,社区医务人员在政府层面、医院层面、患者层面、社区层面和医院一社区.患者沟通层面都进行了分析,特别强调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性,提出要提高专业水平、首诊能力。结论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过程中断受多种因素影响。要实现大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问的衔接与合作,不仅需要相应的政策、制度及硬件设施保障,而且应该以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为重点,强调通过转诊等多种形式加强社区医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双向转诊模式,实时共享患者信息.方法:将双向转诊系统与医疗机构HIS系统对接,实现患者病历信息的实时传送,并自动将出入院详细记录传送给接收医院.引入省级、市县级及社区三层次不同医疗等级医院,针对患者病情合理分配转诊方向.结果: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三级双向转诊模式,实现了患者病历信息的实时共享.上转病例161例,下转病例95例,居家健康支持367例.结论:采用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三级双向转诊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高等级医院的诊治效率.提供了较多居家健康支持服务,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联体模式下漯河市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调查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实施途径的看法和态度、了解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实施决定权的看法,探讨双向转诊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顺利实施双向转诊制度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方法 本研究2019年7—12月进行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该地区8所医疗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二级、三级医院各2所,随机从中抽取医务人员300名和当日住院或在门诊就医的患者300名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85份,患者对双向转诊的知晓程度仅为27.92%,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55%的患者选择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就诊,36.90%的患者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院患者与社区患者就诊意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之间、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和患者之间对双向转诊实施途径的看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55.88%的医院医生和74.21%的社区医生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在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患者的角度探讨制约双向转诊实施的因素,促进长沙市分级诊疗体系的形成.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长沙市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将其分为高、中、低3等,每等级2个区,共6个区,再按照其经济情况划分为高、中、低3等,分别选取2个基层医疗机构,随机抽取36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特殊参与双向转诊的患者、医生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患者到基层医院首诊为60.9%,对双向转诊的知晓度为21.1%,经历过双向转诊并且对双向转诊服务满意的为85.7%,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愿意经过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到上级医院为82.9%,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愿意经过上级医院转诊到基层医疗构进行康复治疗为77.6%.结论 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较少,家庭契约式服务签约率较低,双向转诊知晓度不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居民感知视角,分析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实施中的下转状况,为实现双向转诊的下转目标提供建议。方法:采用2019-2020年山东大学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在全国51个城市问卷调查所收集的3213份调查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59%的居民认为下转行为经常或总是发生,69.25%的居民认为医生建议对转诊行为的影响比较大或非常大。城乡居民在下转状况感知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医生建议对转诊行为的影响感知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上述两个方面,较高等级城市的居民感知情况均高于较低等级城市,东部地区的居民感知情况均高于中、西部地区。结论: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实施中的下转状况初步凸显,医生建议对转诊行为的影响较大。城乡、不同等级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居民感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制度实施状况的区域均衡性问题,建立健全“大医院”转诊约束和激励机制,因地制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承接能力,发挥医生的转诊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山市三乡镇实行双向转诊服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中山市三乡镇6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就诊的居民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高达90.2%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首诊机构;居民双向转诊知晓率较低,高达76.9%的居民"没听说过"双向转诊制度;84.9%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与上级医院(二级及以上医院)间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但同时64.5%的居民赞成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分别有69.2%和42.3%的居民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的双向转诊制度和双向转诊流程感到满意。居民的年龄、职业、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首诊机构选择是影响双向转诊服务满意的主要因素。结论:中山市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应加强其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