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脓毒血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脓毒症患儿80例(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5 d内血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分析不同病情脓毒症患儿上述指标,依据脓毒症患儿28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其入院5 d内平均血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分析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对小儿脓毒症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观察组入院第1 天至第5 天血清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IL-10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观察组第1 d血清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休克患儿入院5 d内平均NT-proBNP、CRP及TNF-α高于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而IL-10低于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5 d内平均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而IL-10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NT-proBNP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大于CRP、IL-10及TNF-α。 结论脓毒症患儿入院5 d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发生明显变化,且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应加以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及炎症指标构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9例CRRT治疗的脓毒症AKI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CRRT治疗后28 d内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20)和存活组(n=59)。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疗前、治疗6 h、治疗12 h的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脓毒症AKI恶性肿瘤患者CRRT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CRRT治疗6 h、12 h患者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均下降,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上升(P均<0.05)。糖尿病、高血压病、肿瘤转移及CRRT治疗12 h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CRP、PCT是脓毒症AKI恶性肿瘤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为联合预测因子(Y联合)=D-二聚体-2.134×血小板计数+3.451×CRP+4.160×PCT,若联合预测因子>96.177提示患者28 d内死亡的风险较高。结论 脓毒症AKI恶性肿瘤患者CRRT治疗12 h的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CRP和PCT可用于预测28 d内预后。  相似文献   

3.
冯欣  李垚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1):1310-1313
目的 探讨STAT-1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软骨细胞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的软骨细胞);IL-1β组(加入IL-1β,浓度为10 ng/ml);阴性对照组(加入IL-1β和空白质粒);STAT-1转染组(加入IL-1β和siRNA-STAT-1重组质粒)。检测各组细胞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采用MTT法检测4组细胞培养24、48、72 h时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4组细胞STAT-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 细胞培养24 h时,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37,P=0.087)。细胞培养48 h和72 h时,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54,P<0.05;F=3.871,P<0.05);其中IL-1β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率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为(12.11±1.34)%,IL-1β组为(65.62±2.56)%,阴性对照组为(60.73±3.21)%,STAT-1转染组为(21.32±2.21)%,4组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7,P<0.05);其中IL-1β组和阴性对照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STAT-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150,P<0.05);其中IL-1β组和阴性对照组STAT-1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端粒酶活性为(81.65±5.28)%,IL-1β组为(60.32±5.32)%,STAT-1转染组为(76.76±3.45)%。3组端粒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40,P<0.05);其中IL-1β组端粒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T-1在IL-1β诱导的衰老关节软骨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影响端粒酶活性而参与软骨细胞的衰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味防己茯苓汤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及血清脂联素(APN)、降钙素原(PCT)、乳酸(Lac)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78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对照组采取CRRT治疗,研究组采取CRRT疗法+加味防己茯苓汤,持续服用28 d。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PCT、APN、Lac水平、7 d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UA、BUN、Scr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肾功能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均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La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APN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血清PCT、Lac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APN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7 d及28 d病死率(5.13%、7.69%)较对照组(12.82%、28.21%)低,且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CRRT疗法及加味防己茯苓汤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血清APN、PCT、Lac水平,促使肾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CRRT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CRRT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早期CRRT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7 d动脉血PH值、氧饱和度(Sa O2)、气道平台压力值、血清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及血浆降钙素原(PCT)数值,并统计分析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CRRT组患者治疗后1 d、3 d和7 d的血清IL-6及PCT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RRT组治疗后3 d和7 d的动脉血Sa O2、气道平台压力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动脉血气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CRRT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CRRT干预能有效减轻重症肺炎患者肺损伤,加强肺保护,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14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2例)、非脓毒症组(62例),进行PCT、CRP检测,同时与62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自身免疫组)进行比较.脓毒症组进行治疗前及治疗5天后PCT、CRP动态监测.结果 与非脓毒症组及自身免疫组比较,脓毒症组PCT明显升高(P<0.01);非脓毒症组和自身免疫组PCT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及自身免疫组CRP均明显升高,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脓毒症组经抗生素治疗5天后PCT、CRP明显降低(P<0.01).PCT比CRP 用于观察重症细菌感染抗菌药物疗效敏感性更高.结论 PCT是指导重症细菌感染诊疗的可靠指标,其特异性明显高于CRP.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紫檀芪(PTS)对脓毒症致大鼠膈肌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刺术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PTS组(25 mg/kg),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膈肌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膈肌损伤评分(DDS);TUNEL染色法检测膈肌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测定膈肌组织中IL-1β、TNF-α、IL-6、AST、LDH、CK及MPO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膈肌组织中p-PI3K和p-Akt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脓毒症组中DDS评分、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IL-6、AST、LDH、CK及MPO含量均明显升高,而p-PI3K和p-Akt蛋白含量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脓毒症组,PTS组中DDS评分、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IL-6、AST、LDH、CK及MPO含量均明显下调,而p-PI3K和p-Akt蛋白含量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TS通过PI3K/Akt途径抑制脓毒症致大鼠膈肌损伤。  相似文献   

8.
陈永健  王毓 《浙江医学》2016,38(20):1671-1674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WBC在脓毒症诊断及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2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2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20例、局部感染患者21例以及健康体检者29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BP、PCT、CRP及全血WBC水平,并对部分病例进行HBP与PCT的跟综监测。结果(1)脓毒症组HBP、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重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组中PCT水平分别为2.3(0.6~5.1)、6.2(2.8~16.1)、15.3(4.4~49.0)ng/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HBP为283.1(168.9~397.6)ng/ml,高于脓毒性休克组的111.6(62.6~250.5)ng/ml(P<0.05)。CRP在脓毒症分级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2)跟综监测显示,在脓毒症的进展过程中,PCT水平进行性升高,而HBP水平却下降。(3)HBP与PCT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效能高于单一指标的应用。结论在HBP、PCT是脓毒症诊断的有效标志物,HBP和PCT联合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诊断,PCT进行性升高而HBP下降提示疾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8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28例、严重脓毒症组28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0例,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生存组50例和死亡组36例。检测患者入院时血PCT、CRP和乳酸,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各组间PCT、CRP、乳酸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PCT、CRP、乳酸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PCT(20.08±1.64 ng/mL)、CRP(175.60±9.62mmol/L)、乳酸水平(8.87±0.53mmol/L)和APACHEⅡ评分(51.58±3.23分)高于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血PCT(8.57±0.61ng/mL)、CRP(159.66±11.74mmol/L)、乳酸水平(3.93±0.31mmol/L)和APACHEⅡ评分(45.49±1.73分)高于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PCT(23.15±14.7ng/mL)、CRP(165.20±4.33mmol/L)、乳酸水平(6.48±1.51mmol/L)和APACHEⅡ评分(52.14±4.06分)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PCT、CRP、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监测脓毒症患者PCT、CRP和乳酸水平能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助于临床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与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3月— 2018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脓毒症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炎症因子[血沉(ES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采用Pearson检验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CD8+及血清PCT、CRP、IL-6、TNF-α、IL-10、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PCT、CRP、IL-6、IL-10、TNF-α在入院6?h达到峰值;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各个时间点的CD4+、CD4+/CD8+低于脓毒症组,CD8+、PCT、CRP、IL-6、IL-10、TNF-α高于脓毒症组,ESR在入院5?d时高于脓毒症组,而HMGB-1在入院7?d时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的CD4+、CD8+、CD4+/CD8+与血清PCT、CRP、IL-6、IL-10、TNF-α和HMGB-1均呈线性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存在明显的T淋巴细胞紊乱和促炎/抗炎失衡,且病情越重其免疫-炎症紊乱越明显,动态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可为病情评估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帆  周伟  刘薇  赵坤  郑梁  张翔 《西部医学》2018,30(4):543-548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对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我院经烧伤科收治符合研究标准的烧伤患者28例。根据烧伤脓毒症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烧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d、治疗后24、48h血液中WBC、Lac、Na+、PCT、PaO2/FiO2、BUN、Scr 及炎症因子TNF α、IL-6、IL-8水平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1d相比,治疗后24、48h观察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在同一治疗时间点中氧合指数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24、48h La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24、48h的Lac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Lac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Scr浓度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同一时间点观察组Scr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或P<0.001);观察组治疗后24、48h的BUN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同一治疗时间点Scr、BUN水平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WBC计数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同一治疗时间点WBC计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治疗时间点较治疗前Na+浓度均有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各治疗时间点比较观察组血清Na+浓度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PCT表达水平呈下降的趋势(P<0.05);同一时间点观察组PCT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治疗后TNF a、IL 6与IL 8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48h的TNF-a、IL-6与IL-8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佳(P<0.05);两组间治疗后各时间点TNF a、IL 6与IL 8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P<0.05)。结论烧伤脓毒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炎症介质因子,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脏器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是治疗烧伤脓毒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烧伤对炎症因子、28 d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CRRT组与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每组43例。CRRT组:常规治疗+CRRT,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在CRRT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连续7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的危重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抗生素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全因死亡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的28 d生存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患者治疗7 d后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显著低于CRRT组(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均低于治疗前(P < 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患者治疗7 d后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低于CRRT组(P < 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和CRRT组的28 d全因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6% vs 44.19%,P < 0.05)。  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重度烧伤患者可降低APACHEⅡ、SOFA及Marshall评分、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28 d全因死亡率,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sTREM-1和PCT在儿童脓毒症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脓毒症儿童78例、普通感染儿童23例和健康体检儿童25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三组患儿sTREM-1、PCT、IL-6和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四项指标诊断儿童脓毒症的价值。根据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把脓毒症组分为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三组,比较亚组间患儿sTREM-1、PCT、IL-6、CRP和SOFA评分;并分析sTREM-1、PCT、IL-6、CRP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组sTREM-1、PCT和IL-6水平均高于普通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比较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sTREM-1最大为0.88(95%CI:0.78~0.98),PCT次之为0.81(95%CI:0.70~0.93);当sTREM-1取最佳临界值69.08 pg/mL时,灵敏度最高为83.33%,特异度为84.00%,稍低于PCT取1.93 ng/mL时的特异度88.00%。脓毒症各亚组间sTREM-1、PCT和SOFA评分有差异,脓毒症休克组最高,一般脓毒症组最低(P均<0.05),三组间IL-6和CRP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TREM-1、PCT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而IL-6和CRP水平与SOFA评分不相关(P均>0.05)。结论 sTREM-1和PCT水平不仅有助于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诊断,而且还可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夏誉  叶素贞 《浙江医学》2019,41(16):1760-1763
目的检测不同病情脓毒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水平与炎症指标,探讨SOD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脓毒症患者,其中脓毒症休克24例,脓毒症未休克54例,另选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WBC)、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LAC)及SOD水平。结果脓毒症患者的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WBC、PT、APTT、FIB和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SOD水平低于脓毒症未休克组(P<0.05);PT、Cr、PCT、CRP、LAC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未休克组(均P<0.05);死亡组的SOD水平虽低于存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PT、Cr、PCT、CRP、LAC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脓毒症患者的SOD水平与FIB、Cr、CRP和PCT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的SOD水平明显降低,脓毒症休克患者降低更加明显,可作为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启动后液体平衡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接受CRRT的脓毒症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d死亡41例,生存22例。比较死亡与生存患者脓毒症诊断时、CRRT启动时相关指标以及CCR启动后48h液体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RRT启动后28d生存的影响因素。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脓毒症诊断时,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素氮(BUN)、B型钠尿肽(BNP)、酸碱度(pH)、乳酸(Lac)水平及升压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支持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RRT启动时,生存组Lac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两组患者Cr、eGFR、BUN、pH水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AKI3期比例,脓毒症诊断至CRRT启动的间隔时间,AKI诊断至CRRT启动的间隔时间,呋塞米剂量,升压药物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RRT启动后第1个24h生存组入量少于死亡组(P<0.05),而第2个24h及48h入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第1、2个24h及48h出量、尿量、累积液体量、液体负平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超滤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8h出量(OR=0.999,95%CI:0.999~1.000,P<0.05)、48h液体负平衡(OR=6.34,95%CI:1.43~28.2,P<0.05)是CRRT启动后28d生存的独立影响因子。48h液体负平衡组生存率高于未负平衡组(P<0.05)。结论脓毒症AKI患者CRRT启动48h液体负平衡是28d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因子PCT、IL-6、CRP的清除效果。方法:进行CRRT治疗的脓毒症患者23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24 h、48 h动态监测PCT、IL-6、CRP。结果:经CRRT治疗患者PCT、IL-6、CRP在治疗后12 h开始下降,48 h后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治疗能清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多种炎性反应介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患者降钙素原( PCT)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ICUSAP患者72例,以入院顺位分为两组,单数36例为综合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双数36例患者为CRRT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VVH或CVVHD模式给予CRRT治疗,12-14h/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各阶段PCT和相关指标变化和预后。结果:治疗24h、72h、2周CRRT组PCT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入ICU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疗72h时PCT水平降低,两组24h、72h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hCRP、APACHEⅡ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72h时两组CRP、APACHEⅡ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入ICU时,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治疗24h、72h、2周Scr、BUN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 Ca、APACHEⅡ评分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 组并发AKI19.44%,MODS11.11%,SIPS30.55%;低于综合组(P<0.05)。CRRT组4周存活率为77.78%,综合组4周存活率为7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早期及时给予CRRT可迅速降低PCT水平,改善相关生化指标,有效防治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伤程度,对预后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NL【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PCT;预后;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6、IL-8、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舒血宁治疗组(舒血宁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舒血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测定IL-6、IL-8、CRP水平,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4 d后舒血宁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血宁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血宁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CRP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ACI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6、IL-8、CR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痛风患者不同阶段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37、IL-1β及IL-18水平,探讨IL-37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20例初发痛风患者(痛风组,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37、IL-1β及IL-18的水平,比较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各指标的表达差异,以及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及完全缓解期与其他两组各指标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急性发作期患者IL-37水平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IL-1β和IL-1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IL-1β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完全缓解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37的水平仅略高于完全缓解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IL-37、IL-1β及IL-18水平均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缓解期仅IL-37水平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IL-37水平与其ESR、CRP、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IL-37可能作为一个抑炎因子参与了痛风的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0.
左昔清  张娟  孙彩娟  章建良  吕丛 《浙江医学》2016,38(23):1887-1889,1905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和激活素A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在预后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66例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随访28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48例和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检测入院时、入院第3、5、7天CRP、乳酸、PCT和激活素A水平,分析两者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入院时及入院第3天血清PCT水平和入院时激活素A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乳酸、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死亡组入院第5、7天PCT水平和入院第3、5、7天激活素A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与同组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入院后第5、7天PCT和激活素A水平较同组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入院第5、7天PCT水平和入院第3、5、7天激活素A水平分别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CT和激活素A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和0.826。结论血清PCT和激活素A水平可评估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两者持续保持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