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 ,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 ,对4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肠系膜上、下动脉 DSA造影 ,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4例病人 DSA造影后出血部位均得以明确 ,出血原因包括直肠上段血管畸形 2例、空肠平滑肌肉瘤 1例、回肠非特异性溃疡 1例。血管畸形显示病变区域血管增多、增粗、迂曲呈丛状 ,静脉过早显影 ;空肠平滑肌肉瘤显示肿瘤染色 ;回肠非特异性溃疡显示单纯造影剂外漏。结论 :选择性动脉 DSA是下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的有效方法 ,对肿瘤及血管性疾病可以明确其出血病因  相似文献   

2.
四例下消化道出血DSA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对4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肠系膜上、下动脉DSA造影,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4例病人DSA造影后出血部位均得以明确,出血原因包括直肠上段血管畸形2例、空肠平滑肌肉瘤1例、回肠非特异性溃疡1例。血管畸形显示病变区域血管增多,增粗、迂曲呈丛状,静脉过早显影;空肠平滑肌肉瘤显示肿瘤染色;回肠非特异性溃疡显示单纯造影剂外漏。结论:选择性动脉DSA是下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的有效方法,对肿瘤及血管性疾病可以明确其出血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选择性栓塞术治疗空回肠急慢性出血病灶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空回肠急慢性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其中空肠壁血管畸形2例,空肠间质瘤1例,回盲部溃疡并出血3例。均经皮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及出血部位,超选择微导管插入靶血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止血,再造影复查显示止血成功。除1例空肠间质瘤未能排除恶性肿瘤,10天后行择期剖腹术外,其余5例均未再行手术,随访至今情况良好。结果5例空回肠及回盲部溃疡出血患者经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全部即时止血成功,1例空肠间质瘤明确诊断并及时手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空回肠出血部位性质的确定,特别对出血量大而时间较久的患者,内科疗法效果不理想,剖腹探查有较大的盲目性,经皮肠系膜上动脉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并栓塞止血,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同时进行诊断、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对18例疑为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发现小肠平滑肌瘤2例、小肠血管发育异常2例、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症2例、回盲部和升结肠恶性淋巴瘤各1例、结肠腺癌3例以及乙状结肠息肉1例。本文对其中3例典型病例作了介绍,还对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的价值、造影片上各类出血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如何提高阳性诊断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出血期间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中应用olympus CF-LB3B(全长型)纤维结肠镜检查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例。结果末段回肠平滑肌肉瘤1例,行部分末段回肠切除,术后5年无复发;空肠溃疡并出血1例,行部分空肠切除术,术后2年无复发;空肠黏膜下小动脉瘤出血1例,行空肠部分切除,术后3年无复发;回肠黏膜下血管畸形出血1例,行部分回肠切除,术后4年无复发。4例术后均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术前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术前定位定性有确诊意义,对术中内镜检查有指导性作用。术中应用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对进一步准确定位定性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决定性意义。术前血管造影配合术中内镜检查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39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所有患者均作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腹腔动脉造影。结果:39例中发现病变15例,小肠平滑肌瘤4例,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脉瘤1例,血管结构不良5例,炎症性改变2例,腹膜后肿瘤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结构不良致下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价值。方法:12例小肠血管结构不良(空肠7例,回肠5例)均采用改良Seldinger’s法行选择性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插管造影。结果:显示小肠病理血管14支,其中8例同时显示病理血管与出血征象。结论:血管造影对小肠血管结构不良病变血管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肠血管畸形常是急性或慢性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由于病变小、位于粘膜下,常难以诊断.应用选择性血管造影后,提高了本病的诊断水平.我院自1989年6月,经选择性血管造影和病理检查证实3例,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例1:女,60岁.反复间歇出现暗红色血便1年余.曾先后3次气钡造影,未见明显病变;纤维结肠镜示回盲部有0.6×1.0cm糜烂出血区;用60%泛影葡胺40ml 美蓝2ml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示回结肠动脉远端血管增粗、扭曲,并有2处造影剂外溢,诊断回盲部血管畸形伴出  相似文献   

9.
3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1)收集本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治疗的3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不包括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通过小肠气钡对比双重造影、腹部CT、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B超等检查方法的对比。(3)结合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临床表现有:腹痛19例,消化道出血9例,腹部包块7例,肠梗阻3例,贫血2例,消瘦2例临床诊断为:空肠肿瘤18例,回肠肿瘤11例,空、回肠同时发生的1例平滑肌肉瘤16例,腺癌3例,间质瘤3例,黏膜相关恶性淋巴瘤3例,类癌2例,鳞癌1例,平滑肌瘤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结论:小肠气钡对比双重造影是目前小肠肿瘤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对诊断困难的消化道出血,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CT对诊断小肠肿瘤有一定的帮助.B超诊断率低。  相似文献   

10.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39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所有患者均作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腹腔动脉造影。结果:39例中发现病变15例(38.5%),其中小肠平滑肌瘤4例,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脉瘤1例,血管结构不良5例,炎症性改变2例,腹膜后肿瘤1例。39例中出血活动期检查6例发现病变5例(83.3%)。结论:在消化道出血的DSA检查中把握造影时机、合理应用数字减影功能、使用超选择插管技术、适当选用药物性血管造影有利于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DSA诊断下消化道出血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结果:100例中36例发现病变,阳性率为36%,其中小肠肿瘤15例,小肠炎症6例,肠道血管畸形15例。结论:DSA检查对下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肠道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李士凯 《中原医刊》2000,27(11):42-43
肠道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少见,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早期诊断率低,因而常常延误治疗。我们自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7例,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32~61岁,平均48岁。临床表现反复黑便2例,间断暗红色便5例,病程7月至5年不等。7例入院后均行纤维胃镜、胃肠钡餐检查均为阴性,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3例,并局部喷洒止血药治疗,4例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检查提示血管畸形。1.2病变部位:7例中位于空肠2例、回肠1例、回盲部1例、乙…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4例诊断困难的小肠肿瘤患者经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作出诊断,并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7例因消化道大出血急诊造影。造影结果显示血运丰富型肿瘤10例,包括平滑肌瘤6例,平滑肌肉瘤3例,错构瘤1例,少血管型肿瘤2例;低分化腺癌1例,乳头状腺癌1例知管畸形2例:均为血管瘤。  相似文献   

14.
邱雄  赵聪  刘西平  史维  袁德强  吴立平 《四川医学》2001,22(12):1110-1111
目的 探讨肠道血管病变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 对15例肠道血管病变所致的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胃镜检查,未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溃疡、肿瘤及其他出血病灶,8例行消化道钡餐检查未发现充盈缺损等任何异常影象,15例肠镜检查中3例见盲肠,升结肠处粘膜下血管增多,扩张。10例行99mTc标记红细胞ECT检查,2例提示活动性出血,12例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1例见扩张增粗的供血动脉及动脉期早期的静脉显示位于回结肠动脉,2例肠壁染色增浓,出现点片状造影剂浓集区,位于空肠,8例供血动脉迂曲扩张,局部血管丛异常增多,结构紊乱,位于空肠和回肠,DSA检查阳性率92%,DSA后即行栓塞治疗8例,成功止血6例,占75%。1例术前检查未能明确出血部位,手术探讨查发现病灶1例,结论 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是准确诊断肠道血管畸形的可靠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下消化道血管畸形出血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分析我科收治9例的术前诊断及治疗。1临床资料1.1病例: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7-76岁。临床表现均有黑便史3天~5年,以及贫血,但无呕血史。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回肠远端血管扩张症4例,回盲部及升结肠动静脉畸形2例,回盲部毛细血管瘤3例,其中1例合并右半结肠毛细血管瘤。1.2治疗:本组均因保守治疗止血效果不佳而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作远端回肠节段切除术,2例行末端回肠和回盲部切除术,3例行回育部和右半结肠切除术。9例皆治愈,未再出血。2讨论:不消化道血管畸形大致分为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选择性动脉造影结合术中内镜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4例小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期选择性肠系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10例,术中肠镜检查确诊4例,本组手术12例,2例行DSA栓塞成功,全组治愈率100%。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结合术中内镜是目前小肠血管畸形较理想的诊断方法,外科手术是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SA血管造影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9例小肠出血患者,均经Seldinger法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造影。结果显示出血直接征象12例,出血间接征象14例,其中7例同时具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诊断出血21例,阳性率72%。病变性质为:肿瘤性病变12例,其中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3例,间质瘤1例,小肠癌1例;6例空肠良性溃疡,3例小肠憩室,血管畸形3例,炎症2例。阳性病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定位诊断符合率100%。结论DSA血管造影对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仲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146-147
目的总结消化道出血的造影表现。方法2001~2008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4例,为明确出血部位或准备行栓塞治疗动脉造影,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造影。结果造影阳性18例,均准确提示病变位置。出血部位:胃1例,十二指肠8例,空肠3例,回肠5例,结肠7例,胆道系统3例,部位不清6例。结论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动脉性出血的患者可进行动脉造影,可明确出血部位,为外科手术或经导管栓塞治疗提供帮助,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们就尤消化道出血时使用大剂量肝素对出血速率的影响进行观察,以探讨在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中使用大剂量肝素对出血显示的影响及安全性。 材料和方法 普通成年健康家犬9条,体重8~16 kg用2.5%戊巴比妥钠溶液(1 ml/kg)静脉内麻醉。动物模型制作:全麻下打开腹腔并暴露出部分空肠或回肠肠段,用带硅胶导管(10~15 cm)的3~6号头皮针,在肠系膜上动脉的某一空、回肠动脉及分支穿刺,造成出血后,将出血导管引入肠腔或腹腔内模拟消化道出血,或以切断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远端之小分支或切开肠壁造成出血。用带刻度的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小肠平滑肌肿瘤术前诊断率,对9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小肠平滑肌肿瘤术前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其中7例为平滑肌瘤(4例位于空肠上段,3例位于回肠);2例为平滑肌肉瘤(均位于空肠上段)。结果表明,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小肠平滑肌肿瘤是一种安全、敏感的检查手段,有定位价值,对定性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