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告在EHF高发疫区天台县进行的EHF自然疫源地野外主要宿主动物空间分布特点的研究结果。在各约35万平方米的两个样地,采用网格式均匀捕鼠,在地图上标记捕鼠点位置,进行EHF病毒抗原、EHF抗体检测,以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进行统计处理。经84年6月、12月,85年2月、6月四次调查,结果: 1.捕到8种小兽,查出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黄毛鼠4种鼠携带EHF病毒抗原或EHF抗体。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EHF病毒感染率也最高(7.06%)。2.平原水稻耕作区的官塘样地经四次调查,累积EHF病毒感染鼠计88只,其空间分布情况与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的概率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EHF病毒感染鼠的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的特点。84年12月和85年2月两次调查,以及85年2月一次调查的EHF月病毒感染鼠空间分布的集聚性分析,都得到了同样结果。3.平原、丘陵交织,地形较复杂的大吴样地,三次调查累积EHF病毒感染鼠计46只,其空间分布情况的分析与官塘样地所得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证实:EHF病毒感染鼠在自然疫源地中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的生境上都具有集聚性的特点,同时其分布是独立的,不依赖于鼠类的生态分布。  相似文献   

2.
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有效控制指标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 《中国公共卫生》1987,6(3):193-193
本文通过三年的调查认为:城西湖农场EHF疫源地确已得到有效控制;野鼠型EHF疫源地的五项指标中,黑线姬鼠鼠密度和EHF抗原阳性率代表着鼠对EHF的传播能力,在疫源地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间接荧光抗体法对本溪市桓仁县EHF的传染源进行了调查,结果从黑线姬鼠东北亚种和东方田鼠肺中查出EHF病毒抗原。经与EHF恢复期病人单份和双份血清做IFAT检查得到证实。发现东方田鼠自然携带EHF抗原,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桓仁县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携带EHF抗原的基本特点与国内其它疫区鼠类携带的EHF抗原类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病原学和血清学的突破性进展,不但充作流行性出血热(EHF)宿主动物的小啮齿类动物种类骤增,而且家畜家禽中也检出EHF病毒抗原或抗体。1989年10月,我们在EHF疫区进行宿主动物调查时,发现羊自然携带EHF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5.
运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人群的EHF血清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已有许多报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虽具有操作简便,敏感度较高的优点,但其观察结果可能带有主观性。因此,我们采用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间接ELISA法,对建德县一EHF高发地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该地区罹患EHF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源地类型调查,明确疫区内宿主动物鼠类携带病毒型别。人体受到EHF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在体液中出现相应抗体,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检测EHF抗体,进行血清学分型来确定疫区类型,制订灭鼠工作措施,消灭或减少传染源,达到预防EHF流行的目的。为查明南充EHF疫区类型,在发病率高的乡村对住院病人,在不同流行强度的三个县的健康人群,采血清检测HI抗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2 调查对象 在高发病区经临床诊断为EHF病人采集血清180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四年调查,认为以锦西市为中心的锦州地区EHF疫源地,确已得到有效控制。家鼠型EHF疫源地五项指标中,褐家鼠密度和EHF抗原阳性率可代表鼠传播EHF的能力,是主要的监测指标;发病率表示鼠间EHF对人群作用的后果,反应了流行强度,是监测的直接指标;其余两项仅为间接指标。本文对控制家鼠型EHF疫源地五项具体指标提出了建议。全民连续性以药物为主的灭鼠和疫区强制灭鼠,是控制EHF疫源地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EHF的传播途径,我们对革螨作为EHF媒介宿主的可能性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是黑线姬鼠窝巢中的优势螨种,其季节消长与发病相关,有EHF病毒的自然感染,能通过叮刺在鼠间传播和在螨体内经卵传递EHF病毒,从鼠和螨所分离的EHF病毒的抗原性一致,表明该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EHF的鼠间传播媒介,并兼有储存宿主作用。  相似文献   

9.
1.根据目前的IFAT方法检测我国22省、市、自治区临床上诊断为EHF的病人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我们认为我国各地所发生的EHF可能是由具有共同抗原性的EHF病毒感染所致。
2.不同地区不同种自然感染EHF病毒的鼠肺抗原片,应用IFAT方法,可以用于EHF的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3.EHF疫区健康人群中存在EHF病毒隐性感染。其阳性率为3.23%。  相似文献   

10.
开化县马金镇自1975年发现流行性出血热(EHF)以来,病例逐年增多,最高(1987)发病率472.79/10万,1989年为242.30/10万,是我县EHF高发镇之一。为了解EHF疫源地有关情况,开展有效的防治工作,于1990年3和9月份,在该镇进行了EHF疫源地调查。  相似文献   

11.
我地区原有3个县已报告发生过流行性出血热(EHF)。为了摸清历年未报过EHF的所余8个县(市)的鼠类有否携带EHF抗原和人发病存在,我们于1984年初至1985年底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监测传染病的一种,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虎林、密山均是EHF的老疫区,三十年代初就有“虎林热”之称。为了查清口岸地区EHF的主要宿主,人群自然感染和流行规律,为防治EHF提供科学依据,对虎林、密山两口岸EHF发病及流行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集安市1974~1989年 EHF 发病情况,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平均发病率为3.93/10万,病例多呈散发,发病季节呈双峰型。通过宿主动物的血清学调查,从黑线姬鼠查示 EHF 抗原,其抗原阳性检出率力1.08%;EHF 抗体阳性鼠种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巢鼠、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8%、3.13%、12.6%。调查确认集安市有 EHF 自然源地的存在,并呈多宿主性。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鼠间传播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12月和1989年5月在江苏省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进行EHF鼠间传播因素调查,发现EHF鼠间传播因素中,以皮肤破损为主要因素;鼠间密切接触和革螨叮咬为次要因素;而与食入EHF抗原污染的食物关系不密切。并提示在今后控制和消灭EHF疫源地时,除大面积和重点地区反复灭鼠外,还应加强消毒和杀虫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鼠间传播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9年5月,在江苏省家鼠型EHF疫区进行鼠间传播因素调查中,发现鼠密度高的地区,鼠的EHF抗原、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鼠密度低的地区;鼠体皮肤破损组鼠的EHF抗原、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破损组;鼠肺EHF抗原阳性者,鼠粪EHF抗原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胃残留食物EHE抗原阳性率。结合鼠各脏器EHF抗原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在家鼠型EHF鼠间传播因素中,以鼠间密切接触和鼠体皮肤破损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期间流行性出血热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1 998年我省沿江地区洪涝灾害期间出血热疫区 ,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 ,论证沿江地区洪涝灾害期间局部地区EHF的疫源地强度有所增加 ,望江县泊湖乡的EHF传染源带毒鼠指数为 0 .1 7;健康人群EHF隐性感染率灾后较灾前明显升高。针对沿江灾后EHF疫源地强度的不同 ,及时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有效地控制了EHF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相似文献   

17.
临沭县地处鲁东南部,为山东省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区之一。1973年该县首次确定EHF病人后,每年都有病例发生。90年代以来,疫情不断上升,疫区逐渐扩大,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了解EHF在我县人间与鼠间流行情况,明确疫源地类型,为本病防治提供依据,我们根据临沭县(1994-2003)年疫情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疫情资料来源EHF发病及流行资料(包括个案病例调查),由我站疫情室和防疫科提供。1.2宿主动物及带毒率调查1998年~2003年在EHF高发区的韩村镇,设立监测点,按全国EH…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1991年春、秋季对中苏边境的鼠种及携带 EHF 病毒情况进行2次调查。基本了解了中苏边境鼠类构成及 EHF 流行病学的规律与特点,为防止 EHF 发生蔓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胡海宽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52-2454
目的了解河北省卢龙县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检测EHF抗原的方法进行鼠带毒情况的监测,采用夜夹法进行鼠密度调查。结果 EHF的流行特征:EHF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其中以3—5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2~76岁,其中以30~49岁年龄组为多;自然感染率为6%;鼠密度为3.32%;鼠带毒率为10.55%。结论开展全民灭鼠活动和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椒江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椒江市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已超过30/10万,为探索 EHF 自然疫源地分布,宿主动物的密度、种类、带毒率及其与 EHF 发病的关系;为本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5~1990年,对本市 EHF 疫源地进行了调查研究,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