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分析MSCT增强扫描对Crohn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Crohn病患者的MSCT表现。结果:22例中病变多发13例,单发9例。CT上均有肠壁增厚,其中8例呈分层强化。13例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0例出现肠系膜改变,可见“木梳征”。并发症:不全性肠梗阻3例,消化道穿孔2例,腹腔脓肿1例,肠间内瘘1例。结论:Crohn病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并发症,对Crohn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CT征象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结核性腹膜炎病例的CT资料,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经腹腔穿刺和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14倒,主要观察结恢性腹膜炎引起的壁腹膜,大网膜、肠系膜、腹水及淋巴结增大的CT表现特征。结果:(1)壁腹膜增厚16例(89%),其中光滑均匀增厚15倒,局部不规则增厚1例,10例增厚的腹膜有明显强化。(2)大网膜增厚16例(89%),表现为污迹样增厚10例,结节样增厚4例,饼状增厚2例.(3)肠系膜受累12例(60%),其中4例合并小结节。(4)腹水12例(60%),其中9例为少量腹水.(5)淋巴结增大12例(60%).其中5例显示环行强化.结论:结核性腹膜炎的CT主要表现有均匀性腹膜增厚并强化,大网膜污迹样增厚、肠系膜受累及腹水、腹腔淋巴结增大等。  相似文献   

3.
腹腔脓肿的病死率可达20%-40%,为了降低该病的病死率,就必须强调早期诊断,准确定位,早期给予治疗和护理。我院于2006年1月。2009年11月对收治的腹腔脓肿患者进行CT扫描诊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并分析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25例共33个肿块,>5 cm 28个(84.8%)。肿瘤多为囊实性肿块,囊壁及间隔厚薄不均,19个囊腔内外可见壁结节;增强扫描明显强化17例(68.0%),中度强化6例(24.0%),轻度强化2例(8.0%),壁结节和实性灶增强扫描显示更清晰。肿瘤内出血1例,钙化2例,病灶侵犯周围脏器10例,腹膜种植11例,腹盆腔积液13例;25例中23例定性诊断正确,准确率为92.0%。结论:CT检查可明确卵巢肿瘤的位置、判断肿瘤性质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对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良恶性腹腔积液患者18 F-FDG PET/CT显像特点,探讨腹腔积液SUV对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次18 F-FDG PET/CT检查前病因不明、但随访诊断明确的腹腔积液患者55例,其中男24例,女31例,年龄23~82(平均54.8)岁;良性腹腔积液19例,恶性腹腔积液36例.测定良恶性腹腔积液的SUV,并计算其与正常肝脏SUV的比值(T/NT).比较PET/CT肿瘤定位诊断、腹腔积液代谢判定及细胞学检查三者的诊断效能.采用两样本t检验、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 恶性腹腔积液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示腹腔积液代谢升高,MIP图像呈肝脾“淹没征”.恶性腹腔积液的SUVmax及SUVmax.分别为1.78±0.65和1.37±0.38,良性腹腔积液的相应值分别为1.11 ±0.36和0.72±0.2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t=4.13、6.82,均P<0.05).恶性腹腔积液的T/NT值明显高于良性腹腔积液(基于SUVmax的T/NT值:0.64±0.20与0.48±0.12,t=3.27;基于SUVmean.的T/NT值:0.68±0.17与0.38±0.10,t=7.21,均P<0.05).根据腹腔积液代谢诊断恶性腹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5.0%(27/36)、94.7%(18/19)和81.8%(45/55),其灵敏度及准确性明显高于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44.4%(16/36)与63.6%(35/55);X2=6.98和4.58,均P<0.05],其特异性明显高于PET/CT肿瘤定位诊断[63.2% (12/19)X2=5.70,P<0.05].结论 腹腔积液代谢升高对恶性腹腔积液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8 F-FDG PET/CT阅片分析应密切结合腹腔积液SUV及与肝脏的T/NT值,以进一步提高对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6.
腹腔脓肿是指腹腔内某一间隙或部位的局部积脓,内含脓液、坏死组织、细菌和白细胞,常有腹腔内肠曲、内脏、腹壁、网膜或系膜等包裹粘连。腹腔脓肿按其发病部位又分为膈下脓肿、肠间脓肿、盆腔脓肿[1]。一般均继发于急性腹膜炎或腹腔内手术,原发性感染很少见[2]。腹腔脓肿可单发  相似文献   

7.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认识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 16例经血清学检查证实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平均年龄41岁。回顾分析了所有病例的胸部常规CT及HRCT。结果 最常见的CT表现为磨玻璃样影12例,其中9例呈斑片状小叶分布;8例表现为气腔实变;9例可见“树芽征”;其他表现有小叶间隔增厚3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例管。15例同时出现2种以上CT表现。结论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与细菌的肺炎区别。  相似文献   

8.
不同病因所致化脓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所致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SPP)的CT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搜集32例有CT检查资料的SPP病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24例,经腹腔穿刺和/或其他临床综合指标诊断8例。着重观察引起SPP的原发病灶及腹膜炎的CT表现。结果 32例除均具有SPP的CT表现外,它们的原发病灶的CT征象显示如下:无腹部手术史的25例腹膜炎中,胃肠道穿孔10例,急性阑尾炎7例,急性胆囊炎3例,腹、盆腔脓肿3例,升结肠炎症伴周围炎症2例;有腹部手术史的7例腹膜炎中,脓肿形成5例,引起腹腔感染2例。结论 应用CT扫描诊断SPP,有利于显示SPP原发病灶及腹膜炎CT征象以及二者的解剖关联性,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按CT表现分胃壁弥漫增厚型、节段增厚型、局限肿块型、多发结节型4型.较有特征性CT表现为:①胃壁增厚显著(多>2cm),受累范围广(多>50%),多灶性分布;②受累胃壁外缘光滑清晰,无明显外侵征象;③黏膜粗大,受累胃壁及胃腔大小形态具有轻微可变性;④增强扫描黏膜呈细线样持续强化;⑤不伴有胃周淋巴结增大的肾门水平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CT检查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结合横、冠、矢状面解剖尸体标本,采用16层螺旋CT(MSCT)三维(3D)重组技术,评价心包窦、隐窝积液的CT表现特征及其影像学意义。方法 观察横、冠、矢状面尸体标本各1具的心包窦、隐窝的解剖及其通连关系,以及104例心包窦、隐窝积液患者的16层MSCT影像学表现特征,并对积液的显示率进行分析。结果 3具断面尸体标本以及MSCT图像均显示心包窦、隐窝系心包脏、壁两层在出人心脏大血管的根部相互移行而形成的腔隙。心包少量积液组与中至大量积液各组心包窦、隐窝积液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包积液易积聚于主动脉上隐窝。结论 MSCT3D重组技术能直观、立体地显示心包窦、隐窝积液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与固有心包腔的直接通连关系,能有效地与纵隔或心包内其他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腔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分析57例腹膜腔囊性病变的CT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21例腹膜腔囊肿或囊腺瘤、囊腺癌CT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性或囊实性包块,7例肠系膜囊肿发现囊肿与肠系膜根部相连。5例腹膜腔假性黏液瘤则在肝脏前、后间隙和结肠下间隙见多个有分隔状囊性肿块。3例腹膜腔囊性间皮瘤局限于下腹腔,壁稍厚,有强化。4例腹膜腔淋巴管瘤位于胃脾肾间隙和胃肝间隙,5例腹膜腔血肿均有外伤史,表现为上腹部器管间隙内边缘清晰的囊性包块。12例腹膜腔脓肿均有腹部手术和术后发热史。结论:CT能清晰地显示腹膜腔囊性病变的部位、形态和范围,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特征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2例有CT扫描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 ,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 5例 ,经腹腔穿刺和 /或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 2 7例。重点观察结核性腹膜炎累及腹膜腔、腹膜下间隙及腹膜后间隙的CT表现特征。结果 :①壁腹膜光滑、增厚 2 9例 ( 90 .6% ) ,其中均匀增厚 2 6例 ,局部不规则增厚 3例 ,18例增厚的腹膜有明显强化 ;②腹腔积液 3 0例 ( 93 .7% ) ,其中 15例为少量积液 ;③大网膜增厚 2 3例 ( 71.9% ) ,表现为污迹样增厚 14例 ,结节样增厚 6例 ,饼状增厚 3例 ;④肠系膜受累 2 2例 ( 68.8% ) ,其中 13例合并小结节影 ;⑤淋巴结增大 18例 ( 5 6.2 % ) ,其中 8例显示环状强化。结论 :结核性腹膜炎螺旋CT的主要表现有少量腹腔积液、均匀性腹膜增厚并强化、大网膜污迹样增厚、肠系膜受累及腹腔淋巴结增大 ,增强扫描时肿大的淋巴结呈环状强化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对腮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提高术前定性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原发性腮腺肿块性病变,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其中39例行CT增强扫描,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5例良性肿瘤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肿块22例,浅分叶13例,多形性腺瘤病灶内密度较均匀,腺淋巴瘤(6/9)易出现囊性变;14例恶性肿瘤CT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肿块影,边界毛糙模糊,其内密度欠均匀,发生坏死囊变(7/14),与邻近咬肌及胸锁乳突肌分界欠清楚(8/14);3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CT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腮腺浅叶弥漫性增大,并颌下和颈部淋巴结大。CT均能对52例腮腺肿瘤准确定位,多数病变CT能准确定性,但对低度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囊变淋巴瘤与淋巴上皮癌,深叶嗜酸性腺瘤与恶性肿瘤难以鉴别。结论: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低密度灶分布以及与邻近咬肌及胸锁乳突肌分界情况是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重要鉴别点,CT对大多数腮腺良、恶性肿瘤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作者总结16例腹膜间皮瘤CT表现,并与大体病理检查进行对照研究。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16/16,100%),腹膜不规则增厚粘连(13/16,81%)和腹膜结节(5/16,31%),大网膜(10/16,63%)和肠系膜受累(11/16,69%),盆腔肿块(9/16,56%),胸膜受累(7/16,44%)。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粘连时,CT所见可提示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以含囊腔为主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表现,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24例均经病理证实的以含囊腔为主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以含囊腔为主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结果 24例患者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5 ~ 78岁,平均55.5岁,病理证实其中23例为腺癌,1例为鳞癌;22例为单发囊腔,2例为多发囊腔;囊腔形态4例类圆形,2例椭圆形,20例不规则形;16例囊腔内有分隔,11例囊腔有分叶,11例囊腔病变有毛刺,15例薄壁伴有壁结节,19例囊腔内壁不规则,7例囊壁规整,20例具有血管集束,18例有胸膜牵拉,12例囊腔周围伴有磨玻璃密度影,7例病灶相邻部分伴实性结节.结论 以含囊腔为主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异性,尤其对含囊腔形态及周围的改变进行综合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上纵隔少见占位病变的CT分析与鉴别.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活检和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原发性前上纵隔少见占位病变的患者资料,将CT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各种原发性前上纵隔少见占位病变均具有各自的CT表现. 结论 CT是诊断前上纵隔少见占位病变的重要方法,对于鉴别占位病变类型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的诊断价值及其限度,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肠镜、手术证实的42例克罗恩病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资料,在工作站上采用容积再现技术(VRT)、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分析病变肠管的数量、肠壁厚度和强化、系膜区淋巴结、血管束及并发症等表现。结果 42例中,表现为肠壁增厚(>4mm)36例(85.7%),强化增加(>20~30 HU)33例(78.5%),多节段性病变31例(73.8%),肠腔不规则狭窄34例(80.9%)。系膜区淋巴结肿大(>5 mm)16例(38.1%),系膜区血管束增多、增粗13例(30.9%),肠管周围蜂窝织炎18例(42.8%),腹腔内脓肿10例(23.8%),炎性包块8例(19.1%),不全性肠梗阻14例(33.3%),腹腔积液21例(50%),瘘管形成8例(19.1%),消化道穿孔6例(14.3%)。CT未显示肠壁线形溃疡和卵石征,对肠瘘的显示率不高。结论 MSCT可明确显示病变肠壁及其周围并发症,对全面评价克罗恩病的范围、并发症及...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 (EBTB)的CT表现 ,提高对EBTB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1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病理证实的EBTB的胸部CT表现 ,探讨支气管本身的异常以及肺实质、淋巴结和胸膜改变。结果 共 2 1处支气管受累 ,右肺多于左肺 ,累及下叶最多。支气管壁增厚 16处 ,管腔狭窄 13处 ,累及较长段者 (>3cm) 10处 ,管壁增厚、局部管腔扩大 5处。 5例继发肺不张 ,11例并存支气管播散灶。所有患者肺野内均可见陈旧性肺结核灶 ,8处病灶为活动性 ,15例并发胸膜病变。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9例。结论 较长段的支气管壁中心性增厚为EBTB的主要表现 ,多数并存肺实质和胸膜病变 ,淋巴结环形强化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肺结核的不典型CT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3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肺结核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 53例不典型肺结核中,肺实变型31例,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型14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结论肺结核CT表现多样,部分不典型表现与肺炎、肺癌鉴别困难,仔细分析其细微征象,可提高鉴别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特征的认识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65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灶的特点和CT表现。结果本组65例中,良性28例,其中,结核球16例,炎性结节9例,错构瘤2例,畸胎瘤1例;恶性37例,其中,腺癌23例,鳞癌7例,大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5例。结论肺内孤立性结节的“柳絮”征,边缘平直,深分叶,毛刺类型,无液不规则空洞,结节灶邻近胸膜的改变及增强前后CT值的变化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