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108例,于生后24h内及生后第7天做血清心肌酶谱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儿出生24h内肌酸激酸、肌酸激酸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该组患儿经治疗7d后,心肌酶谱活性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通过监测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可以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尽早进行治疗,对减少窒息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维菌素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与心电图临床意义.方法:检测了52例确诊阿维菌素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结果:52例患者中重症危重症病历心肌酶检测值明显高于一般轻症患者.CK -MB、CK、AST、LD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症患者心电图改变明显多于轻症患者.结论:农药阿维菌素可有心肌损害,且心肌损害的程度与病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安定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临床意义。方法:入院第1天检测了确诊安定中毒患者52例的心肌酶谱。结果:中重症、危重症患者心肌酶检测值明显高于轻症患者。CK-MB、CK、AST、LD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定中毒可有心肌损害,且心肌损害程度与病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家兔高压电损伤后的心肌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家兔在高压电损伤后的心肌变化,结果发现心肌早期即有改变,呈动态演变过程,心肌酶谱活动与心肌病理变化相平行,心电图明显改变。实验结果证实高压电损后心肌可发生器质性损害。  相似文献   

5.
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家兔在高压电损伤后的心肌变化。结果发现心肌早期即有改变,呈动态演变过程。心肌酶谱活动与心肌病理变化相平行,心电图明显改变。实验结果证实高压电损伤后心肌可发生器质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谱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人住笔者所在医院的4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进行检验,另选40例门诊体检健康儿童做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组心肌酶谱的检测值和升高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部分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早期、常规进行心肌酶谱检测,了解患儿心肌损伤程度,对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家兔在高压电损伤后的心肌变化。结果发现心肌早期即有改变,呈动态演变过程。心肌酶谱活动与心肌病理变化相平行,心电图明显改变。实验结果证实高压电损伤后心肌可发生器质性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以及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对59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分成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然后进行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及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结果 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45.2%、82.1%,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9%、39.3%。二者联合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0.3%。结论 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较高,而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较好,二者联合可使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肾功能对肌钙蛋白(cTnl)、肌酸激酶心肌同功酶(CK-MB)的影响及其与心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存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慢性肾衰竭(CRF)病人,同时、同标本检测血肌酐(Scr)、cTnI、CK-MB。检验血Scr和cTnI、CK-MB的相关性。并根据血Scr值分组;比较两组病人中cTnI、CK-MB超过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所占的百分比。结果:(1)分别有18%和36%的cTnI、CK-MB值超过心肌梗死诊断标准,cTnI与Scr水平不相关(P〉0.05),与年龄不相关(P〉0.05);cTnI与CK-MB明显相关(P=0.000);CK-MB与血Scr负相关(P〈0.05);CK-MB与年龄不相关(P〉0.05)。(2)轻度损害组74例,中重度损害组50例,cTnI升高分别为15例(20%)和7例(14%),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CK-MB升高分别为34例(43%)和11例(24%),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cTnI和CK-MB在CRF中升高主要反映心肌损害,年龄和肾功能无直接影响。(2)cTnI增高的频率较CK-MB低,cTnI更能反映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间断冷血与持续温血灌注心肌保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索临床上更为安全实用的心肌保护方法,对40例心脏手术患者用含钾冷氧合血间断灌注与含钾温氧合血持续灌注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应用含钾温血持续灌注与含钾冷血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法行心内直视手术各20例,分别对复跳情况、心肌酶谱(AST,CK,CK-MB,LDH)及手术前后心功能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持续温血组与间断冷血组自动复跳率分别为18/20和7/20(P<0.05),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心功能参数(手术前TTE结果与停机拔管后TEE结果之差):射血分数(EF)分别为8.69±6.2%和-1.30±12.73%(P<0.05);短轴缩短率(FS)分别为7.6±10.7%和-1.73±6.8%(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分别为1.37±0.31cm和0.6±0.88cm(P<0.05)。两组心肌酶谱无差异(P>0.05)。结论间断冷血灌注心肌保护法在临床上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以及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变化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78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A组患者21例,GOS评分均≤3分,B组患者57例,GOS评分大于3分。所有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标准12导联发生异常的心电图数目积分,当有1个导联异常出现时计1分,对心电图积分累积计算。观察记录A、B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情况;对重型颅胞创伤患者预后过程中再发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于入院后第2日测定患者心肌酶潽各项指标水平,评估A、B两组患者心肌酶潽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中异常Q波、室上性心率失常出现率心电图评分均高于B组(P0.05);对78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现,异常Q波、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是影响颅脑创伤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A组患者的AST-谷酸转氨酶,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HBDH-羟丁酸脱氢酶、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异常变化及心肌酶谱指标水平的升高对颅脑创伤、心脏受损严重程度及创伤预后的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心电图的异常变化提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病情严重及预后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及心肌酶谱测定确诊的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分析,认为术后早期一旦发现心电异常或临床上有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压榨样痛、烦躁、心慌、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等情况,均应行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测定以明确诊断,明确诊断后给予激化液、扩张冠脉血管、营养心肌等药物以及纠正低氧血症等治疗。结果经过治疗,5例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均在3 d内好转或转变为正常而临床治愈。结论食管、贲门癌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高龄、基础心脏病存在、手术创伤刺激、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提出医务人员应增强责任心,术前充分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术中力求麻醉平稳,轻柔操作,防止大出血,防止术中术后长期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发生等均是关键措施。一旦确诊,及早正确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的情况.方法:选择2008.5-2009.7月我院收治的221例手足口病患儿,均行心肌酶谱检查.结果:221例心肌酶其中任何一项升高者共167例,占75.56%.LDH升高141例占63.8%CK-MB升高107例占48.4%HBDH升高73例占33.0%CK升高36例占16.3%AST升高40例占18.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易出现心肌酶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心肌,营养心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三例心脏移植的远期心功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促进心脏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因素。方法2例采用原位心脏移植的标准术式,1例采用全心脏原位移植术。供心用冷St.Thomas停搏液,冷生理盐水保存;移植期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含钾温血。结果3例患者恢复满意,已分别存活5年、3年和1年余;随访心电图、心导管、超声心动图和心脏ECT等检查均证实心功能正常,射血分数分别为66.0%、65.6%和68.5%;第1例和第3例已从事体力劳动,第2例已恢复整日教学工作。结论正确的手术方法、优良的心肌保护、早期发现急性排斥反应和正确的处理等是提高移植后近、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鉴别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特点以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皆有胸闷,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其中肌酸激酶(3355±1643)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164.2±52.5)U/L,但肌钙蛋白Ⅰ阴性。9例患者心电图有明显改变。6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心包积液,3例有室壁活动异常,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测定甲状腺功能,其中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1.26±0.66)pmol/L、游离甲状腺素(2.28±0.74)pmol/L、血清促甲状腺素(53.5±28.5)pg/L,诊断为甲减。经过6~8周口服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遇见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应注意与甲减相鉴别,测定甲状腺功能以及行冠状动脉造影是重要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
血与尿胱抑素C对窒息新生儿肾功能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尿胱抑素C(cystatinC ,cysC)水平对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 :按Apgar评分标准将入选新生儿 3d以内的血和尿标本分为正常对照、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三组。血、尿cysC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BUN、Scr和Ucr用全自动散射率比浊法测定 ,尿α1-MG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1)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血清cysC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 (P <0 .0 1) ;重度窒息组血清cysC较轻度窒息组显著升高 (P <0 .0 1)。 (2 )轻度窒息组血清cysC的异常率显著高于BUN和Scr的异常率 (均P <0 .0 1) ;重度窒息组血清cysC的异常显著高于BUN和Scr的异常率 (均P <0 .0 5 )。 (3)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尿cysC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重度窒息组尿cysC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 (P <0 .0 5 )。 (4)尿cysC异常率与尿RBP异常率相仿(P >0 .0 5 ) ,但均显著高于尿α1-MG异常率 (P <0 .0 5 )。(5 )血cysC与Scr、BUN有良好直线相关性 (r分别为 0 .80 6、0 .84 3,P <0 .0 0 1) ;血cysC与α1-MG间有良好直线相关性 (r为 0 .831,P <0 .0 0 1)。结论 :血清cysC可作为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指标 ,而且敏感性高于血BUN和Scr;尿cysC可作为反映肾小管损伤的诊断指标 ,其诊断性能优于尿α1-MG ,  相似文献   

17.
心脏移植后的移植心冠状动脉血管病与急性排斥反应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移植心冠状动脉血管病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项目有: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内膜心肌活检,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术后5-6个月,患者出现乏力,活动后胸闷,心悸,发热等全身或心脏非特异性症状,并有持续存在的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射血分数(EF)降低,右心房内径增大,室间隔增厚,持续三尖瓣返流,外周血白细胞持续升高,增加免疫抑制剂用量后症状好转或消失,术后9个月,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典型的冠状动脉血管病改变,以左前降支及其中,远段分支血管弥漫性狭窄病变为甚,心内膜心肌活检显示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改变(I-A型)。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系列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可作为早期移植心冠状动脉血管病和急性排斥反应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心内膜心肌活检和冠状动脉造影为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8.
烧伤患者血清心肌钙蛋白T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估血清心肌钙蛋白T(cardiactroponinTcTnT)对烧伤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  6 2例烧伤患者按伤情分为轻中度、重度和特重度 3组 ,于伤后 1、3、7、14d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清cTnT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 (CK -MB) ,同期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并与 2 0例正常人员对照。 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 ,重度和特重度各时相点的cTnT均显著升高 (P <0 0 1) ,最高值可达 6 0倍 ,而且升高幅度与伤情相一致。 (2 )CK -MB的变化与cTnT大致相似 ,其最大值只有正常对的 6倍。 (3)特重度组中 9例、5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表现异常。 结论 cTnT与CK -MB的动态变化均能较好反映烧伤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 ,cTn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 ,因而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特征.方法:分析重症患儿心肌酶谱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110例重症患儿LDH升高51例,α-HBDH升高74例,分别占46.4%和67.3%.结论:重症患儿约半数以上合并有心肌损伤.手足口病发现心肌酶谱增高,要密切注意重症倾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30%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动态检测了伤前及烧伤后血清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Ⅰ(CMLC1)含量及心肌酶谱(CK,AST和LDH)变化,以进行烧伤后心肌损伤的评价。结果表明CMLC1在烧伤后1小时即明显增高,以后持续增高,伤后12小时比对照值升高约20倍,至伤后24,48小时仍保持高水平,伤后72小时开始轻度下降。心肌酶谱则于伤后3小时开始显著升高,至伤后24,48小时已表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伤后72小时已接近对照水平。提示:CMLC1迅速大幅度增高表明严重烧伤早期心肌即发生明显损伤,CMLC1与心肌酶谱比较具有出现早、高敏感、高特异等特点,是评价烧伤后心肌损伤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