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方——茵陈蒿汤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姝  邢尚 《亚太传统医药》2009,5(8):173-176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茵陈蒿汤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茵陈蒿汤自张仲景以来,历代都是通过将其药味加减来治疗黄疸,现代研究表明,茵陈蒿汤不仅具有抗肝损伤的作用,还具有抑制肝纤维化,利胆、抗炎镇痛作用等,并明确了其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6):241-244
茵陈蒿汤是临床上治疗肝胆病的有效方剂,茵陈蒿汤及其有效成分绿原酸、栀子苷、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等,能改变肝内细胞膜表面结构及其渗透性,调节信号通路,调节某些与肝功能有关的蛋白酶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和库普弗细胞以及星状细胞活化,因而具有较显著的抗肝损伤和抗肝纤维化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茵陈蒿汤用于肝胆病方面的临床及药理作用机制,对其主要有效成分、具体作用靶点进行进深入地探讨,并对其用药前景进行展望,为茵陈蒿汤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茵陈蒿汤近年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保国  刘庆芳 《中成药》2011,33(3):502-505
探讨近年来茵陈蒿汤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概况.茵陈蒿汤具有保肝、利胆、退黄,抑制肝纤维化,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抗炎、镇痛,降低血糖等多种药效学作用.目前广泛用于肝胆系统疾病及药物所致的肝脏损害.另外,对母婴血型不合病、重症胰腺炎、癌性发热、阴道炎、糖尿病、多种顽固性皮肤病等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茵陈蒿汤保肝作用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茵陈蒿汤保肝作用有效成分。方法:用75%乙醇分别提取茵陈蒿,栀子,大黄及茵陈蒿汤。观察其对D-Gal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茵陈蒿醇提物对D-Gal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ALT升高的降低作用优于茵陈蒿醇提物,栀子醇提物及大黄醇提物,结论:茵陈蒿汤保肝作用可能是茵陈蒿,栀子,大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山东中医杂志》2017,(6):525-528
综述了茵陈蒿汤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方面:茵陈蒿汤及其衍生方以中医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方法为指导,在肝炎、胆管炎、黄疸等疾病的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础研究方面,多项研究试图寻找茵陈蒿汤的有效作用成分,并尝试进行提取,基于有效成分分析及动物研究结果,认为茵陈蒿汤对胆汁成分及胆石的形成有一定的干预,对肝细胞内各反应蛋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并能有效保护肝细胞,为其临床疗效,建立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参考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6.
茵陈蒿汤护肝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茵陈蒿汤是临床上治疗肝病的有效方剂。茵陈蒿汤及其有效成分包括乙醇提取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二炔酮、茵陈炔、葸醌类化合物和京尼平,能抑制核因子κB激活,减少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和氧化应激,减轻肝细胞损伤和凋亡,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和增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减少肝组织细胞外基质沉积,因而具有较显著的抗肝损伤和抗肝纤维化作用,为其临床应用和试验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茵陈蒿汤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一书,由茵陈蒿、栀子、大黄3味中药组成,历代名医都将其作为治疗黄疽的首选良方~([1]),常用剂量为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该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症见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橘色、尿色黄赤、大便不畅、胸腹胀闷、口渴、苔黄腻、脉弦滑数者。随着中药的不断研究、开发及利用,茵陈蒿汤不仅在保护肝脏,改善其纤维化,利胆和心血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还在保护胰腺组织、解热、镇痛消炎等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又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和抗癌的作用,因此该方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茵陈蒿汤的相关研究建立了"体外化学→血清药物化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研究体系~([2])本文从茵陈蒿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科研工作者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孙帅玲  马晓北 《陕西中医》2021,(12):1793-179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茵陈蒿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茵陈蒿汤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 使用Gencards、Drugbank、OMIM数据库筛选高脂血症靶基因,利用韦恩图取交集得到潜在作用靶点; 利用String平台分析靶点蛋白的交互关系; 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其作用机理; 并利用Cytoscape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可视化网络图。结果:共筛选茵陈蒿汤17个有效成分,57个调治高脂血症潜在靶点; PPI网络中Degree值前3名的核心靶点分别为IL-6、AKT1、TNF; GO与KEGG富集主要通过细胞对活性氧代谢、脂质反应、对脂多糖反应等过程及AGE-RAGE、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其生物效应,体现了茵陈蒿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调治高脂血症的特点。结论:茵陈蒿汤通过抑制脂肪生成、代谢,促进胆固醇排泄,抗氧化,调节炎症反应血管重塑等发挥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茵陈蒿汤提取物保肝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由茵陈蒿、栀子、大黄组成,能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症。现代研究表明,它具有利胆、保胆、解热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利胆保肝作用是本方临床治疗多种黄疸及传染性肝炎、急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的主要药理基础。本实验室既往研究已观察到茵陈蒿汤醇提物的保肝作用优于其水提物。本文通过CCl4、D-GalN LPS和BCG LPS诱导小鼠肝损伤观察茵陈蒿汤醇提物的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剩余乙醇提取物降低ALT活性的作用,试图分析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效应物质基础。1实验材料1.1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汤和茵陈蒿汤抑制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中对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的差异。方法: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黄芪汤组、茵陈蒿汤组和模型组,并予以DMN造模及相应药物治疗。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羟脯氨酸含量;采用全基因组芯片检测,进行差异基因,富集功能GOs及信号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出现显著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汤和茵陈蒿汤均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降低Hyp含量(P0.01)。黄芪汤、茵陈蒿汤与模型组比较的差异基因分别为373个和432个,共有基因189个。各用药组都作用于Notch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Notch和细胞粘附细胞基质糖复合物通路。黄芪汤还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通路、血小板反应素通路等;茵陈蒿汤还作用于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重塑通路、EMT通路等。结论:黄芪汤和茵陈蒿汤都能显著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黄芪汤益气扶正的功效主要与调节Notch诱导的EMT信号通路相关,茵陈蒿汤清热利湿的祛邪作用侧重于调节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ECM)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1.
茵陈蒿汤调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方茵陈蒿汤调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0周,茵陈蒿汤组第6周起给予茵陈蒿汤灌胃5周。10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Ch)含量,肝组织TG含量,对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茵陈蒿汤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G、LDL-C、Ch含量,增加血清HDL-C含量,显著降低肝脏TG含量,改善肝组织脂质沉积的病理状态。结论:茵陈蒿汤能够有效的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是促进HDL-C合成,减少Ch、TG、LDL-C在体内的蓄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栀子与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及血清酶学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自造模第6周起,28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栀子组、茵陈蒿汤组和易善复组,每组7只,灌胃饮用水或给药5周。通过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肝功酶试剂盒及血脂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存在明显脂肪变性,并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肝组织T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栀子组、茵陈蒿汤组大鼠肝脂肪变性及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组织TG、血清TG、TC含量、血清ALT、AST活性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HDL-C则显著升高(P<0.01);栀子组在降低血清ALT及血清TC含量方面优于茵陈蒿汤组(P<0.05,P<0.01)。结论:栀子与茵陈蒿汤均能明显改善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的干预作用,而栀子在改善胆固醇代谢及抗炎症损伤方面,效果优于茵陈蒿汤。  相似文献   

13.
茵陈蒿汤合煎与分煎的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比较茵陈蒿汤合煎与分煎的成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分析茵陈蒿汤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的指纹图谱,考察中药复方中其化学成分的来源,并进行方法学论证。结果显示,茵陈蒿汤出峰共47个,其中19个峰来源于茵陈蒿,31个峰来源于大黄,6个峰来源于栀子。提示:茵陈蒿汤95%醇提物所含化学成分可能是茵陈蒿、大黄、栀子三味药材所含成分的加合,尚未发现原成分的缺失和新成分的形成。故认为茵陈蒿汤合煎与分煎,两者无明显成分变化。  相似文献   

14.
茵陈蒿汤对正常和多种糖尿病模型动物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茵陈蒿汤对正常多种糖尿病模型动物血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降低动物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正常小鼠模型、四氧嘧啶(ALX)致糖尿病(DM)大鼠模型、AALX-DM小鼠模型、地塞米松(DX)致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研究茵陈蒿汤的降糖作用。结果茵陈蒿汤能拮抗ALX诱导小鼠高血糖(P<0.01),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和AlX-DM模型小鼠、大鼠的FBG(P<0.05~0.01);改善地塞米松致IR模型大鼠的lGr,降低OGTT后2hBG(P<0.01)。结论茵陈蒿汤具有磺脲类药物和双胍类药物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5首不同功效古典方剂逆转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硬化的抗肝组织氧化应激效应。方法 4周内给大鼠腹腔注射DMN 12次制备肝硬化模型,成模后停止染毒,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一贯煎组、黄芪汤组、茵陈蒿汤组、下瘀血汤组及小柴胡汤组,分别以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灌胃给药2周;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肝功能、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肝组织GST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于造模2周末(肝纤维化形成期)、4周末(肝硬化形成)达到高峰,而T-SOD及GSH-Px活性显著降低;与6周模型组比较,黄芪汤组和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硬化明显减轻,肝组织MDA含量及GST活性显著下降,T-SOD活性显著升高。结论 氧化应激是DMN诱导大鼠肝硬化形成的重要病理环节,抗氧化应激效应是茵陈蒿汤和黄芪汤逆转大鼠肝硬化的主要机制之一。茵陈蒿汤的祛邪作用重在清除脂质过氧化物等病理因子,黄芪汤的扶正效应重在提高机体内在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高脂饮食小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经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0.5、1、2倍等效临床剂量加味茵陈蒿汤组及对照药山楂精降脂片组;另设12只为普食对照组。各组分别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肝组织匀浆上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高脂饮食可导致肝组织SOD活力降低及MDA含量升高;加味茵陈蒿汤及山楂精降脂片均可使肝组织SOD活力提高(P<0.01),并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加味茵陈蒿汤低剂量组可降低肝组织MDA含量(P<0.05),其余各组对MDA含量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能有效改善高脂饮食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对该方药理学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该方防治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合大承气汤加味对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肝功能及血 LPS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茵陈蒿汤合大承气汤加味治疗共两周,对照组仅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结果:两组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血 LPS 均较治疗前改善,但研究组在降低血 LPS 及总胆红素方面疗效更佳(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合大承气汤加味能有效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及降低血LPS。  相似文献   

18.
探讨方证与莫塔"诊断提示"之间的联系,以说明方证的另一表达模式。并以桂枝汤、茵陈蒿汤、吴茱萸汤等方证的条文分析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肝癌有增强体质,调和脾胃,减轻放疗、化疗副作用,保持骨髓功能或升高血细胞等疗效。应用中医中药(逍遥散、大黄蛰虫丸合鳖甲煎丸、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六君子汤合水红花子汤、滋水清肝饮合消瘀汤)辨证施治原发性肝癌,证实确有抗癌、保肝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贾晓 《光明中医》2014,(10):2141-2142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宝乐安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茵陈蒿汤,宝乐安,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55.43±30.28)u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0.34±28.32)umol/l, P<0.01.平均治疗天数,治疗组为(4.55±2.51)d,明显短比对照组(6.76±2.86)d, P<0.01.结论茵陈蒿汤联合宝乐安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