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新方法。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组(电针穴注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及口服西药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尿酸的含量。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穴注组镇痛效果及降血尿酸效果均优于西药组(均P<0·01)。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可降低血尿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怠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西药组和单纯西药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针刺结合西药及口服西药2种方法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射测定患者血尿酸的含量.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药结合治疗组、口服西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86.7%;针药结合治疗组的镇痛效果优于西药组(P<0.01),针药结合治疗组降血尿酸效果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针药结合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对血尿酸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针合局部封闭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滨  王红梅  王凤艳 《中国针灸》2008,28(9):659-661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新方法。方法:将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合局部封闭组(简称电针局封组)和西药组。电针局封组予针刺加电针治疗,穴取隐白、太冲、三阴交、足三里、丰隆、阴陵泉、阿是穴等,并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西药组口服消炎痛25 mg,每日3次;口服别嘌呤醇100 mg,每日3次。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血清尿酸变化情况。结果:电针局封组有效率为96.4%,西药组为84.1%,电针局封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电针局封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3.48±1.05、0.94±0.85,西药组分别为3.45±1.07、2.11±0.91;电针局封组血尿酸含量治疗前后分别为(539.16±34.49)μmol/L、(376.30±52.85)μmol/L,西药组分别为(552.29±46.15)μmol/L、(425.79±48.69)μmol/L,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血清尿酸含量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局封组镇痛效果及降血尿酸效果均优于西药组(均P<0.01)。结论:电针结合局部封闭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可降低血尿酸。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湿热夹瘀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尿酸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清热排毒方"结合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秋水仙碱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血尿酸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有效率为86.21%,两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血尿酸均有明显的变化(P<0.05),其中治疗组对血尿酸下降程度较西药组明显。治疗组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共出现6例不良反应。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优于西药,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电针配合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西药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组(对照组),分别采用电针配合西药及口服西药两种方法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尿酸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8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降血尿酸效果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西药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对血尿酸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贵安  陈鸿筠 《陕西中医》2013,34(8):975-977
目的:观察四妙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房及门诊120例72h内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西药治疗加饮食指导;治疗组86例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口服四妙汤加味配合药渣外敷关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7.44%,总有效率98.84%,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91.1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汤加味口服并药渣外敷关节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血尿酸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血尿酸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血尿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改良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改良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火针及口服西药两种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8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镇痛和降血尿酸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镇痛和降低血尿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电针配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67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刺血疗法组(治疗组)34例和西药组30例,分别采用电针配合刺血疗法及口服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有效率、疼痛积分及血清尿酸的含量。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镇痛效果及降低血尿酸效果均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电针配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减轻疼痛、降低血尿酸含量,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11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及饮食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化浊解毒汤中药内服及自制四黄消炎膏局部外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8.9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5.17%,总有效率96.5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简便有效、费用低廉,特别适合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谢菊英  王灵  李启秀  李晓毛 《中国针灸》2007,27(12):898-900
目的:观察电针与药物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寻找一种治疗伴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电针组30例,电针三阴交、丰隆、阴陵泉等穴,每日1次,别嘌呤醇组30例,口服别嘌呤醇,每次100 mg,每日2次;丙磺舒组30例,口服丙磺舒,每次0.25 g,每日2次。观察3组对血尿酸、尿尿酸的影响及3组间疗效。结果:电针组、别嘌呤醇组、丙磺舒组治疗后和治疗前血尿酸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组和别嘌呤醇组治疗后组间血尿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组、丙磺舒组治疗后和治疗前尿尿酸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组和丙磺舒组治疗后组间尿尿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状况比较,电针组比别嘌呤醇组疗效好(56.23>43.17),别嘌呤组比丙磺舒组疗效好(43.17>37.10)。结论:电针能减少尿酸的生成和促进尿酸的排泄,治疗效果好,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是伴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围刺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围刺法与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寻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较佳方法.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围刺组(30例)和西药组(30例).围刺组采用局部多针浅刺法为主,同时酌情选配4~5个远端腧穴,每日治疗1次;西药组口服吲哚美辛及别嘌呤醇,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5日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尿酸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围刺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西药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刺组血清尿酸含量治疗前后分别为(516.85±48.63)μmol/L、(293.77±68.45)μmol/L,西药组分剐为(509.66±51.11)μmol/L、(333.66±89.22)μmol/L,两组血清尿酸含量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刺组治疗后血尿酸含量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刺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西药组不良反应率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刺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优于西药治疗,是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4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曲池、合谷、阳陵泉等穴联合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9.73%,对照组有效率51.3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祛湿通络结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服用秋水仙碱和别嘌呤醇,研究组采用中药祛湿通络为主结合西药的方法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尿酸、血沉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中药祛湿通络为主结合西药的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赵新洪  李永全 《河北中医》2008,30(4):354-355
目的观察祛浊健肾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痛风性关节炎1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6例予基础治疗配合祛浊健肾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52例予基础治疗配合通益风宁常规治疗。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浊健肾胶囊是治疗痛风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其治疗作用优于通益风宁。  相似文献   

16.
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0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不同刺血量及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分别采用点刺穴位放血5 mL、10 mL及内服西药3种方法治疗.结果:B组止痛效果最好,疗效优于其它两组;B组与C组降血尿酸效果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其它两组降尿尿酸效果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刺血疗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与出血量有关,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尿酸的合成,促进尿尿酸排泄,发挥其疗效.  相似文献   

17.
火针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绍敦 《中国针灸》2005,25(11):779-780
目的:观察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之疗效.方法:将630例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用火针点刺穴位放血20 mL、40 mL、60 mL.结果: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88.1%、92.8%、97.6%,C组疗效最好;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血疗法是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多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电针并刺络放血拔罐结合饮食干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针灸》2009,29(9):711
目的:探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较佳疗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饮食干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电针局部穴并刺络放血拔罐;对照组采用口服丙磺舒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86.7%(P<0.01).两组治疗后血尿酸均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饮食干预的基础上,电针并刺络放血拔罐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