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0年1~10月出生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各20例,计算出生时体质指数(BMI),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采用生化酶学方法测定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比较足月儿和早产儿之间的差异,分析血清脂联素与胎龄、BMI和血脂的相关性。结果早产儿组出生第1天各指标均低于足月儿组[血清脂联素(mg/L):(13.22±6.60)比(20.61±7.02),三酰甘油(mmol/L):(0.47±0.35)比(0.70±0.47),胆固醇(mmol/L):(1.25±0.56)比(3.00±1.25),P<0.05]。脂联素与胎龄呈正相关(r=0.49,P<0.05);脂联素与BMI呈正相关(r=0.59,P<0.05);早产儿脂联素与三酰甘油呈负相关(r=-0.92,P<0.05),与胆固醇无相关性(r=0.04,P>0.05);足月儿脂联素与三酰甘油呈负相关(r=-0.49,P<0.05),与胆固醇无相关性(r=-0.26,P>0.05)。结论早产儿脂联素水平与发育程度相关,低于足月儿;早产儿和足月儿脂联素水平均与三酰甘油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早产对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及早产成为成人期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和21例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34.29±7.24)mg/L,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62。47±28.33)mg/L,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足月新生儿(P<0.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胎龄(r-0.386 P<0.005)、出生体质量(r=0.432 P<0.005)均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早产儿具有较低血清脂联素水平;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引起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进而降低其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是该群体日后发生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早产儿血清脂联素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共选取72 例新生适于胎龄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31~33+6 周,13 例)、晚期早产儿组(34~~36+6周,16 例)、足月儿组(37~42 周,43 例).生后1 周内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行超声定量技术测量左侧胫骨声波的传导速度(SOS)来评估骨密度.结果 早期早产儿组胫骨SOS 值低于晚期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胫骨SOS 值低于足月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晚期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足月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胫骨SOS 值呈正相关(r=0.66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和出生体重是早产儿胫骨SOS 值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足月儿,与早产儿骨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瘦素(leptin,LEP)主要由脂肪组织产生,参与机体能量代谢、调节生长发育.本研究通过检测早产儿不同日龄(第1、7、12天)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头围(headcircumference,HC)及血清LE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胰岛素(insulin,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探讨早产儿血清LEP及多种生长相关激素水平变化与体重变化的关系.方法 70例早产儿中患严重疾病的早产儿40例(患病组)、未患严重疾病的早产儿30例(对照组),测最出生第1、7、12天时体重、身长、头围,计算BMI,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相应日龄血清LEP、NPY、INS、IGF-1水平.结果 (1)患病组早产儿生后第1、7、12天血清LEP分别为0.74±21、0.60±0.18、0.82±0.12(mg/L)(P<0.01),BMI分别为9.81±1.24、8.36±0.87、9.08±1.12(kg/m2)(P<0.01);对照组早产儿生后第1、7、12天血清LEP分别为0.78±0.17、0.71±0.17、0.88±0.58(mg/L)(P<0.01),BMI分别为10.03±1.04、9.35±0.80、11.06±0.82(kg/m2)(P<0.01).两组早产儿血清LEP水平,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2天患病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2)患病组及对照组早产儿不同日龄血清LEP与BMI均存在正相关关系.(3)患病组早产儿生后第1、7、12天血清NPY水平,分别为55.33±9.38、46.64±6.17、75.13±9.12(ng/L)(P<0.01),血清INS水平分别为10.07±2.63、7.71±2.77、10.37±2.29(mU/L)(P<0.01),血清IGF-1水平分别为38.66±11.42、31.98±7.34、41.84±8.05(mg/L)(P<0.01).对照组早产儿在生后第1、7、12天血清NPY水平,分别为57.77±7.15、48.49±8.81、81.36±8.51(ng/L)(P<0.01),血清INS分别为11.55±1.99、8.28±2.87、15.42±3.80(mU/L)(P<0.01),血清IGF-1水平,分别为37.76±7.07、34.33±8.97、50.19±8.38(mg/L)(P<0.01).患病组及对照组早产儿生后第1、7、12天血清LEP水平及BMI与相应日龄血清NPY、INS、IGF-1水平,分别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1)随着早产儿出生早期BMI、HC先下降冉回升的变化趋势,血清LEP水平也有相应的变化,提示LEP与早产儿出生早期的体重变化有关系.(2)患严重疾病早产儿血清LEP水平明显下降.(3)LEP可能与NPY、INS、IGF-1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早产儿体重变化.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瘦素、胰岛素水平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早产儿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7例早产儿出生24 h内和第10天静脉血瘦素、胰岛素水平;并对其出生时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量和血糖、血脂检查.同时检测20例足月儿出生24 h内瘦素、胰岛素水平.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产儿瘦素、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6.45±2.24)ug/L vs(8.56±1.33) ug/L,(5.84±1.07)IU/L vs(10.85±5.24)IU/L Pa<0.05].早产儿出生第10大血清瘦素明显下降[(6.45±2.24) ug/L vs(3.64±1.10) ug/L P<0.05];胰岛素水平显著增加[(5.84±1.07)IU/L vs(8.44±3.54)IU/L P<0.05].早产儿出生24 h内瘦素、胰岛素水平与其胎龄、头围、身长、出生体质最、体质量指数均呈正相关(Pa<0.05),与血糖、血脂、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天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a0.05);胎龄<34周和≥34周早产儿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均呈正相关(P,a><0.01),瘦素与胰岛素/血精无相关性(P>0.05).结论 瘦素、胰岛素水平町作为反映胎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指标;早产儿体内可能存在脂胰轴,并在胎龄34周前即发挥作用,但功能尚不成熟;瘦素、胰岛素的早期变化对调节早产儿代谢和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母亲婴儿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对新生儿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糖尿病母亲婴儿25例(观察组)及足月正常新生儿35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分析其与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55.87±5.38) mg/L vs (46.28±3.74) mg/L,P<0.01];BMI亦高于对照组[(15.6±1.1) kg/m2 vs (13.4±1.0)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生后1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水平与其他指标做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脂联素与体重(r =0.712,P<0.05)、BMI(r =0.685,P<0.05)呈正相关关系,与血糖值无明显相关关系(r=-0.237,P>0.05).结论 糖尿病母亲婴儿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脂联素可能参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早产儿宫外生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74例早产适于胎龄儿出生24 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同时监测早产儿体重、记录其营养摄入和并发症;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与早产儿体重的关系,分析影响早产儿宫外生长的临床因素;进行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出生24 h内明显上升(P<0.001);出生体质量、治愈期体质量分别对24 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期出现生长迟缓(治愈期体质量小于纠正胎龄平均体质量2个标准差)的早产儿出生胎龄和出生体质量以及出生24 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非生长迟缓早产儿低(P<0.05).影响早产儿体质量标准差评分增长的因素有营养摄入、感染性疾病、机械通气>7 d、窒息缺氧(P<0.05).出生24 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 早产儿体质量对血清脂联素水平有正性影响,生长迟缓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下.有效的营养和防治并发症,对防止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生后28天内胃肠动力和胃肠分泌功能成熟的特点。方法入选15例胎龄32周的小胎龄组早产儿和15例胎龄32~37周的大胎龄组早产儿,并以15例足月儿作对照组。于早产儿出生第7、14、21、28天,足月儿生后第7天,用超声检测胃排空率(GER)、胃窦运动指数(MI),取胃液测胃液p H值、胃蛋白酶原(PG)。结果两组早产儿的GER、MI均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升高;小胎龄组第21、28天的GER水平,及第14、21、28天的MI水平均低于大胎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胎龄组比较,小胎龄组GER、MI接近于足月儿水平的时间较晚。两组早产儿的胃液p H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小胎龄组第7、14、21天的胃液p H值高于大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足月儿第7天比较,仅小胎龄组第14、21天的胃液p H值高于足月儿(P0.05)。小胎龄组各时间点的PG水平低于大胎龄组;两组早产儿的PG低于足月儿第7天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大胎龄组第28天PG水平与足月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胎龄组早产儿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低于大胎龄组及足月儿,应采取更谨慎的喂养策略。GER和MI可作为判断早产儿胃肠动力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生后28天内胃肠动力和胃肠分泌功能成熟的特点。方法入选15例胎龄32周的小胎龄组早产儿和15例胎龄32~37周的大胎龄组早产儿,并以15例足月儿作对照组。于早产儿出生第7、14、21、28天,足月儿生后第7天,用超声检测胃排空率(GER)、胃窦运动指数(MI),取胃液测胃液p H值、胃蛋白酶原(PG)。结果两组早产儿的GER、MI均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升高;小胎龄组第21、28天的GER水平,及第14、21、28天的MI水平均低于大胎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胎龄组比较,小胎龄组GER、MI接近于足月儿水平的时间较晚。两组早产儿的胃液p H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小胎龄组第7、14、21天的胃液p H值高于大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足月儿第7天比较,仅小胎龄组第14、21天的胃液p H值高于足月儿(P0.05)。小胎龄组各时间点的PG水平低于大胎龄组;两组早产儿的PG低于足月儿第7天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大胎龄组第28天PG水平与足月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胎龄组早产儿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低于大胎龄组及足月儿,应采取更谨慎的喂养策略。GER和MI可作为判断早产儿胃肠动力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孕周出生的新生儿脐血及不同日龄静脉血的EPO水平 ,并分析其与贫血的关系 ,分别取 4 9例早产儿与 4 6例足月儿脐静脉血清 1ml;并对其中 1 8例早产儿于生后第 7天、1 4天、2 8天取静脉血清 1ml,对其中 1 7例足月儿于生后第 7天取静脉血 1ml,用ELISA方法检测EPO值 ,结果显示 :( 1 )早产儿与足月儿脐血EPO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 )足月儿生后第 7天血清EPO与脐血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早产儿生后第 7天、1 4天、2 8天EPO值与脐血比较明显降低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因此 ,初步结论 ,新生儿脐血EPO水平与孕周无关。新生儿生后 7天血中EPO水平迅速下降 ,早产儿下降幅度比足月儿更显著 ,持续下降到生后2 8天无上升趋势 ,早产儿贫血多发生在新生儿早期 ,与此时期血中EPO水平大幅度下降有关 ,故用rh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应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