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SPECT局部因流断层显像依据ROI比值测定法,测定66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比值,结果发现,局部脑血流比值下降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出血量越大,脑血流下降越明显。内囊部位出血局部脑血比值下长明显。  相似文献   

2.
应用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依据POI比值测定法,测定66例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比值,结果发现,脑出血量大,优势半球出血易引起小脑失联 现象。  相似文献   

3.
应用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依据ROI比值测定法,测定66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比值,结果发现,脑出血量大、优势半球出血易引起小脑失联络现象。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脑出血脑血流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方法,依据ROI比值测定法,分别测定6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rCBF比值。结果发现;急性期局部脑血流灌注显著减少,以后随着时间推移,脑血流灌注逐步增加。表明脑出血后脑血流下降是一普遍现象,脑出血患者不宜使用扩血管药物。  相似文献   

5.
应用SPECT局部脑血流(rCBF)断层显像方法,依据ROI比值测定法,测定34例优势半球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rCBF比值。结果失语组局部脑血流灌注显著减少(P<0.01),而且失语程度恢复良好,脑血流灌注恢复亦明显(P<0.01),表明局部脑血流与失语有关。  相似文献   

6.
应用SPECT局部脑血流(rCBF)断层显像方法,依据ROI比值测定法,测定34例优势半球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rCBF比值。结果失语组局部脑血流灌注显著减少(P〈0.01),而且失语程度恢复良好,脑血流灌注恢复亦明显(P〈0.01),表明局部脑血流与失语有关。  相似文献   

7.
用新鲜未肝素化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的脑出血模型,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后24h内不同血肿量和不同出血部位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结果提示:出血量越大,继发性脑缺血范围越广,持续时间也越长;丘脑出血比尾状核出血所致的远隔区域额叶皮层rCBF下降程度大。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脑出血后脑血流量变化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鲜未肝素化自体主大鼠尾状核建立的脑出血模型,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后24h内不同血肿量和不同邮血部位的局部脑血流量变化。结果提示:出血量越大,继发性脑缺血范围越广,持续时间也越长;丘脑出血比尾状核出血所致的远隔区域额叶皮层rCBF下降程度大。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出血,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胆道等部位的出血,6~8小时之内出血量达到800~1000ml及以上的,称之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如果出血经治疗48~72h内仍有活动性出血,则称之为顽固性上消化道出血。随着近年诊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PPI抑酸剂及生长抑素的应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死亡率已有原来的20%得到明显下降。但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多样性、迅速做出诊断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脑出血和不同出血量对心电图(ECG)的影响。方法:分析不同部位脑出血和基底节区不同出箅量患者的ECG特点。结果:脑叶出血ECG缺血性改变最低,脑干出血心律失常改变最高,基底节区出血量越大,心律失常越明显。结论:急性脑出血对ECG的影响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大小相关,其影响程度与血肿对下丘脑和脑干植物神经中枢的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刘力 《北京医学》2005,27(12):714-7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3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经过,按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有无破入脑室系统分组,分别比较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4例(25.2%),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基底节区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组36.4%,丘脑出血组31.6%,脑干出血组29.4%,脑叶出血组20%和局部基底节区出血组16.1%.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为46.7%,无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为17%.结论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丘脑、脑干部位,与出血量大有关,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2.
肝胆外科术中胆道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中胆道大出血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胆道大出血病例资料,比较分析其治疗处理方法。结果胆道冲洗和局部压迫治疗仅对出血速度不快者有效;肝动脉结扎可使多数胆道出血得到控制或显著减少出血量;出血量大、部位深者在肝动脉阻断无效时应及时做肝段或肝叶切除。结论术中遇到胆道大出血应考虑其原因和出血部位,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局部区域血流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惠君  史荫绵 《上海医学》1994,17(12):693-695
报告40例高血压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脑局部区域血流量(rCBF),发现高血压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病灶侧及病灶对侧半球rCBF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人,尤以病灶侧为甚。影响脑血流降低程度的因素为病情程度,血肿部位及量,病性重者、丘脑出血或血肿大者,rCBF降低明显。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可引起病灶对侧小脑-脑干血流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应用SPECT仪测定66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局部脑血流量;同时应用酶法测定血清心肌酶。结果:病变侧rCBF明显低于对侧,其中内囊区出血rCBF比值下降最明显,其次是壳核出血、丘脑出血。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各脑叶及病灶区(内囊-基底节区)rCBF与CK、CK-MB呈显著负相关(r=-0.378~-0.401,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与病死率、职业分布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 2 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从出血量、出血部位、职业分布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率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明显关系 ,职业分布与预后也有一定关系 (P <0 .0 1 )。结论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大小、出血部位及文化层次高低与预后有关 ,早期综合治疗尤显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小量脑干出血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例自发性小量脑干出血的临床、CT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出血量小于6ml,出血部位局限单一、预后好,死亡率低,并认为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影响脑干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部位、出血量、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症状、CT扫描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本组34例内科保守治疗,死亡2例;11例手术治疗,2例手术后72小时内死亡,9例手术及32例内科保守治疗患者均基本恢复健康。结论:及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能明显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预后主要与病人入院时意识状态、出血量、出血部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特点及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强迫症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3例强迫症患者、19例正常对照、7例焦虑症和5例抑郁障碍进行脑SPECT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强迫症患者左颞枕叶SPECT放射性记数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重度强迫症患者左右两侧尾状核SPECT放射性记数比值的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迫症患者大脑皮层前额叶、额颞叶、颞前叶、颞枕叶、枕前叶等部位,左侧脑血流灌注低于右侧(P<0.01或P<0.05);强迫症组与焦虑症组相比,左侧颞枕叶和两侧枕前叶的SPECT放射性记数比值均较低(P<0.01或P<0.05),而与抑郁障碍组相比,任一脑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迫症可能存在颞叶、尾状核功能障碍,大脑皮层脑血流灌注明显不对称;强迫症脑血流灌注与焦虑症差异明显,而与抑郁障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应用硬通道进行血肿腔穿刺结合尿激酶溶解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内血肿60例。观察出血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微创治疗术后病人意识恢复早、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提高;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手术时机选择对手术死亡率有明显影响。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创伤小,是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有效方法,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手术时机影响微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脑出血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25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分别按其出血量、出血部位、Glasgow评分进行分组,与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观察各组患者心肌酶学急性期变化情况。并动态监测心肌酶学改变,了解酶学变化趋势。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出血量<20 mL、Glasgow评分>12分患者心肌酶学在急性期无明显改变(P>0.05);出血量>20 mL、Glasgow评分<12分患者心肌酶学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酶学改变与出血部位有关,丘脑出血心肌酶改变最为显著;脑出血患者心肌酶高峰期在72 h,14 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脑出血患者心肌酶学变化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监测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