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月平  徐永涛 《当代医学》2010,16(16):61-62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 124例脑瘫患儿被分为实验组(n=63)和对照组(n=61),两组均给予基本相同的康复训练,实验组由家长指导康复训练,对照组留院接受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显效率为78.7%,总有效率为86.7%,两组康复效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留院康复和家庭康复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患儿家属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儿的康复模式,以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6,(4):430-433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11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包括推拿、理疗、针灸、高压氧、药物等在内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运动康复训练,由康复治疗师依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运动康复训练计划。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智力及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状况。采取Gesell发展量表对患儿的神经智力发育水平进行评估,采取88项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发育商(DQ)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或0.01),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或0.01),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脑瘫患儿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对痉挛性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痉挛性偏瘫型脑瘫患儿6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干预组(3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开展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基于常规性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上肢功能评分与上肢肌力评级。结果 两组康复2周后上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康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6周后与8周后的上肢功能评分与上肢肌力评级均高于康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康复6周后与8周后的上肢功能评分与上肢肌力评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训练对痉挛性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其上肢功能,增加上肢肌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结论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是目前小儿期最主要的运动功能伤残疾病,且终生存在.常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听力及视力异常等.  相似文献   

5.
李永梅 《中原医刊》2004,31(23):F002-F002
目的 :探讨 1岁以内小儿脑性瘫痪儿康复训练临床疗效。方法 :对 12 6例小儿脑性瘫痪随机分组 ,即对照组63例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 ;治疗组 63例加用康复训练 (Bobath技术 ) ,3次 /日 ,3 0min/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对照组总有效率 3 1% ,P <0 0 0 1。结论 :对 1岁以内小儿脑性瘫痪在药物治疗同时施行早期康复训练 ,疗效显著。Bo bath技术安全、可靠 ,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药物辅助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6例脑瘫患儿并按照系统化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神经节苷脂+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①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发育商明显好于接受治疗前,但观察组患儿发育商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患儿(70.59%),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辅助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脑瘫患儿的心智发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总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同时使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评价患儿的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GMGF评分、PedsQL评分分别为(53.42±6.11)分、(48.31±6.58)分和(49.54±5.89)分、(43.50±4.72)分,均较干预前的(45.43±4.14)分、(38.21±6.51)分和(44.38±4.23)分、(37.39±6.82)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明显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及患儿的生存质量,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康复训练1年疗效,通过各种康复训练方法,减轻患儿四肢运动功能障碍,促进脑瘫儿童运动、感知、认知、生活自理、语言交往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改善和发展。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乡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并把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音乐教育、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等专业知识和技巧融为一体。结果促进脑瘫儿童运动、感知、认知、生活自理、语言交往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改善和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效,并通过各种康复训练方法,减轻了患儿四肢运动功能障碍。结论对于脑瘫,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该尽早干预,运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按儿童正常运动发育规律进行训练,强调家长参与,游戏贯穿始终,迎合儿童心理,化枯燥无味的训练为有趣的游戏活动,走康复教育与治疗相结合的道路,是脑瘫儿童康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脑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基于VR技术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上肢功能[上肢技能质量量表(QUEST)]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康复依从性和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GMFCS分级优于对照组,QUEST评分、BBS评分、康复依从性评分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VR技术的康复训练可提高脑瘫患儿的康复依从性,改善其上肢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段靓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69-1771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脑瘫患儿,借助Excel随机函数法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5例。给予两组患儿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B组患儿联合应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采用Ashworth量表评价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患儿的痉挛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和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价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儿语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痉挛程度评分低于干预前,B组痉挛程度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GMFM评分及FMFM评分均高于干预前,B组Barthel指数评分、GMFM评分及FMFM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儿语言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有助于缓解脑瘫患儿的症状,提高其语言功能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院收治15岁以下脑瘫儿童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8岁。对他们的病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下:早产儿11例,出生时窒息7例,先兆流产3例,核黄疸2例,产伤1例,新生儿破伤风1例,宫内窘迫1例,原发性癫痫1例,高热脐部感染1例。2 治疗21 主要引进引导式康复教育训练方法 引导式教育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由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神经学家AndrasPeto所创立,60年代后期被引入西方。大脑受损伤通常仍遗留有相当的能力,使得生活中的活动与需求能得以满足,功能障碍的存在只是妨碍其遗留的能力未能得到良好的适用,引导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脑瘫患儿家庭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康复工作提供支持。方法: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过的脑瘫患儿中选取60例,分别构成城市组和农村组各30例。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康复训练指导,跟踪观察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经后期跟踪调查发现,城市组患儿康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农村组。结论:严格的康复训练指导、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等对脑瘫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脑瘫患儿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18例脑瘫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9)及观察组(n=59)。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粗大日常运动功能评估(GMFM-88)量表、精细运动功能评估(FMFM)量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改良阿什沃思量表(M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53%)高于对照组(76.27%)(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88、FMFM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88、FMFM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发育商(DQ)、M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DQ均高于治疗前,M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DQ高于对照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接受针灸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可改善患儿肢体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语言障碍改善及脑血流灌注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实施康复训练的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A组,另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实施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B组,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  相似文献   

16.
贺友 《中国乡村医生》2021,(12):101-102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康复锻炼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脑性瘫痪是儿科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致残率高,目前无特效治疗。根据康复原理,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向患儿家长介绍几种科学实用和有效的康复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Breva踝关节运动仪训练联合悬吊带康复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悬吊带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Breva踝关节运动仪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和肌张力分级。结果:训练后,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和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张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eva踝关节运动仪训练联合悬吊带康复训练可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和BBS评分,改善肌张力分级,减小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效果优于单纯悬吊带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2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VP)、血管搏动指数(PI)、发育商(DQ)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VP、PI和DQ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功能代谢,改善脑瘫患儿运动、视觉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陈利  刘国磊  王子杰  魏敏 《吉林医学》2023,(12):3427-3429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早产脑瘫患儿精细动作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产脑瘫患儿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儿童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每天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联合30 min作业训练,对照组仅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精细动作功能评分。结果:治疗6个疗程后(每个疗程2周时间),两组脑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尺度测评表(FMFM)总评分有所提高,观察组的FMFM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儿在视觉追踪、抓握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上肢关节活动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眼协调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家长康复满意度分别为91.07%和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脑瘫患儿采用作业疗法对于精细动作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