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老年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频发室性早搏患者30例,口服胺碘酮4周并复查动态心电图、甲状腺功能,肝功、胸片等.入选者均为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果 显示口服胺碘酮后总有效率83.3%,QTC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相对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难治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难治性频发室性早搏,其中,27例单用胺碘酮治疗,25例单用倍他乐克治疗,两组治疗无效者用胺碘酮和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共20例。结果: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联合用药较之单用胺碘酮、单用倍他乐克组有效率显著提高。结论:联合用药提高疗效,降低了猝死率,不增加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及对照组,胺碘酮组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室性早搏的控制情况.结果 胺碘酮组控制室性早搏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65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400mg/d~600mg/d,5天~7天:起效后减量200mg/d~400mg/d,5天~7天;维持量100mg/d-200mg/d,7天~14天;治疗期间监测心电图变化.结果:经3周~4周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副作用很小.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82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胺碘酮对照组(42例)和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40例),观察患者治疗6个月和1年房颤复律维持情况,评价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效果。结果胺碘酮组房颤治疗6个月和1年时转复维持有效率分别为90.47%和71.42%;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转复维持有效率为92.50%和87.5%,1年时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1年时患者左房内径分别为(37.5±1.7)mm和(34.8±1.9)mm(P&lt;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后窦性心率维持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且副作用小,可能与氯沙坦抑制血管紧张素,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及结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9年6月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60例,给予口服胺碘酮8周。结果: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66%。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94vA。结论:胺碘酮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有效药物之一,而且不艮反应轻.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应用胺碘酮0.2 g,每日3次口服,连服1周;然后改为0.2 g,每日2次,连服1周;以后每日0.1~0.2 g,每日1次维持治疗,听诊患者的早搏次数及观察心电图记录(或心电监护).结果 48例患者中,室性早搏次数减少70%以上者36例占7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珍 《河南医学研究》2001,10(2):151-152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长期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 5年来收治的经其它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5 6例 ,给以胺碘酮负荷量 80 0mg/日 ,一周后 40 0mg/日 ,一周后10 0~ 2 0 0mg/日维持 ,平均给药时间 2 9± 8月。结果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 81%。与胺碘酮有关的副作用累计发生率为 9% ,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肺间质纤维化各 1例。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例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所有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室性早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治疗后,室性早搏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采用胺碘酮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室性早搏情况,且用药方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常规与小剂量胺碘酮转复房颤的疗效及副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常规与小剂量胺碘酮对房颤转复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设治疗组(小剂量胺碘酮,每日~)0.10.2g与对照组(常规剂量胺碘酮,每日~)治疗例房颤患者,观察用药后个月房颤发作控制率及药物副作用。0.30.4g1226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房颤控制率相近(P)、副作用小(>0.05P)。<0.01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房颤有效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利多卡因治疗左心衰伴频发室早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胺碘酮、利多卡因治疗左心衰伴频发室性早搏(室搏)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随机将60例左心衰伴频发室早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微泵静注胺碘酮(观察组)、利多卡因(对照组)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心衰加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病死率也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是治疗左心衰伴频发室早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服胺碘酮,治疗组加服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2.86%(P〈0.05),治疗组室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67.14%(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与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协同互补作用,二药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用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胺碘酮0.2 g,3次/d,疗程2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 g,3次/d,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胺碘酮,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合用利多卡因治疗重度左心衰并恶性室心律失常的疗效,胺碘酮70-150mg稀释后静注,同时静滴利多卡因1-2mg/分,如无效可重复使用胺碘酮1-2次,结果治疗后0.5-1小时内显效21例,有效5例,重复静注胺碘酮70mg2次后,另4例也有效,总有效率100%,未发现任何副作用,病情稳定后口服胺碘酮维持无复发。提示小剂量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合用治疗重度心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46例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采用冠心丹参片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都为30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10例显效,8例有效,总有效率78.26%;对照组3例显效,4例有效,总有效率30.43%。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临床疗效显著,并且用药简单,毒副作用小,可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在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在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2007年1月对59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91%.有效维持量为(147±48)mg/d,最小维持量为100mg/d.雏持治疗期间有6例(10%)复发,加量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无致死患者.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是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患者耐受性好,适合基层医院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7.
原爱琴 《中外医疗》2010,29(8):109-10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应用胺碘酮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连服3~5d,然后改为每次0.2g,每日2次,口服,连服7d,以后每日0.1~0.2g,维持治疗,听诊患者的早搏次数及观察心电图记录(或心电监护)。结果48例患者中,室性早搏次数减少70%以上者36例占7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房颤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两种药物(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房颤的复律和维持窦律的疗效以及长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连续在我院住院的患者按入院先后序列随机分为胺碘酮组(50例)和普罗帕酮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维持治疗1年后,两药物对房颤的复律和维持窦律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胺碘酮组观察(13.1±2.67)月,普罗帕酮组观察(13.1±2.58)月,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胺碘酮组转复窦律42例(84.00%),维持窦律36例(72.00%);普罗帕酮组转复窦律34例(70.83%),维持窦律26例(54.17%),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药物对心脏外器官的副作用轻微.普罗帕酮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且可致心功能减退.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都可用来治疗房颤和维持窦律,且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胺碘酮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9.
谢鹏飞 《当代医学》2016,(17):137-138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组则联合稳心颗粒,疗程4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8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室早减少次数和室早下降百分比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可显著减少室性早搏心律失常的发生,疗效可靠,优于单用胺碘酮,且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试用小剂量普罗帕酮(0.3m g/d)与胺碘酮(0.6/d)联合用药,对10 例冠心病、顽固性频发室早患者进行治疗。结果:9 例服药3~5 天室早消失,1 例在第11 天室早消失,总显效率为100% ,显效时间3~11 天,平均7 天,随访观察6~12 个月未见室早复发及严重副作用发生。认为:小剂量心律平与胺碘酮联合用药可能是治疗冠心病、顽固性频发室早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