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组织平衡对全膝关节置换时膝外翻畸形的矫正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膝关节周围软组织不平衡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使金属假体与聚乙烯内衬之间应力集中,加速内衬磨损,也可由于膝关节不稳定而导致假体松动。因此,保证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极为重要。膝外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难度较大,争议颇多,我科2006-2010年行膝关节置换矫正外翻畸形23例,术中应用软组织平衡技术,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膝关节炎的全膝关节置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膝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对1997~2002年间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的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0例,女1例;年龄31~76岁,平均59岁。骨折至全膝置换手术的间隔时间2~27年,平均8.7年。有7例患者曾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全膝置换手术同时拆除内固定4例,分期手术拆除内固定后行全膝关节置换3例。手术时有2例股骨骨折畸形愈合,全膝置换时行外侧支持带松解4例,伸膝装置重建1例,侧副韧带重建2例。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12~72个月)。无失访病例。膝关节协会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7分(10~69分)提高到随访时的85分(10~100分),功能评分从术前的42分(0~60分)提高到随访时的75分(20~100分)。膝活动度从术前的83°增加到随访时的93°。术后由于膝关节活动度差而进行麻醉下手法松解4例。未发现需要进行翻修的假体无菌性松动。有1膝发生切口浅表感染行清创术,假体保留而愈合。结论先前骨折所造成的创伤性关节炎,采用全膝置换可明显改善功能,缓解疼痛。术中恢复肢体的良好对线,确保假体置入正确,达到软组织平衡可促进全膝置换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失败后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mplasty,TKA)进行长期疗效观察,分析其远期临床疗效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法国Medico-Chirurgical du Cedre中心1990年3月-1992年6月18例(19膝)HTO术后失败的患者并行TKA治疗.所有关节均有内外侧间室退变,4例伴有外侧胫骨平台中度骨缺损.采用X线测量和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Knee Society Scoring System,KSS)评估手术疗效,X线测量包括髋膝踝角(hip knee ankle,HKA)、α角、β角、髌骨指数、胫骨平台后倾角等.结果 TKA中11膝因HTO术后严重外翻和髌骨外侧半脱位而在TKA中行胫骨结节截骨及内移术;5膝因侧方软组织条件差或平衡不良而置入半限制型假体.随访时18例患者中2例死亡,获访16例(17膝).无失访和翻修病例.7膝在随访时出现严重聚乙烯衬垫磨损,但临床症状较轻.随访时KSS平均147.2分,优良率82%. 结论 HTO术后行TKA临床疗效优良.但由于外翻畸形和髌股关节并发症多见,可能需采用胫骨结节截骨术并内移术;HTO术后外翻畸形为TKA软组织平衡和胫骨截骨造成一定困难,术前应准备置入限制性更高的假体.  相似文献   

4.
李健  彭剑  胡伟文 《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23-26,33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旋转半月板解剖型和固定半月板解剖型假体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132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分别将旋转膝关节假体和固定膝关节假体进行人工植入固定,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的评分系统(KSS)对患膝在术后当日与术后3个月进行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93.9%和8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髌骨不稳、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当天的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时评分都明显上升,同时评分在组内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有较好的预后,而旋转假体的应用能更加有效改善患膝屈伸活动和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11月对 18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经过 6~ 2 6月的门诊随访 ,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8例 19膝 ,男 5例 ,女 13例 14膝。年龄 62~ 75岁 ,平均 68岁。左膝 11例 ,右膝 8例 ,同侧全膝、全髋关节置换 1例 ,同例双侧全膝关节置换 1例。 18例患者均被随访 ,随访时间为 6~ 2 6月。应用假体 :均为全髁型膝关节假体。1 1 手术要点  ( 1)膝关节前正中纵切口髌内侧进入关节 ;( 2 )彻底清除关节内炎性滑膜组织 ,切除ACL、PCL、半月板等 ;( 3 )分别作胫骨…  相似文献   

6.
李为 《武警医学》2012,23(11):921-924
随着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的日益完善,手术医师技术的不断提高,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手术在过去的20年里有着非常好的客观及主观疗效。然而,假体的功能仍不能和正常的膝关节相媲美,尤其是术后的活动度[1]。术后活动度是一个重要的手术效果评价指标,也是膝关节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egion假体在膝外翻畸形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膝外翻畸形患者32例(37膝)。记录患者术后髌股轨迹、切口愈合情况、膝外翻矫正角度、膝关节Harris评分(HSS)。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32例患者膝关节髌股轨迹良好,切口愈合情况佳,无感染发生。34膝完全矫正了膝外翻畸形,仅余3膝存在3°~5°膝外翻遗留。患者HSS评分由术前34.5分提升至术后87.0分。结论在膝外翻畸形患者的初次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Legion假体可以达到满意的手术疗效,术后患者膝关节稳定,大部分患者的膝外翻畸形得到了纠正,患者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即可达到屈曲90°、伸直0°。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膝关节假体形面轮廓对假体关节面间接触应力的影响。方法基于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图像采集建立多角度正常膝关节模型。依据自然膝关节的解剖结构,从中提取出个体膝的结构尺寸及形面特征,设计出渐变形面的膝关节假体,按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规范流程建立植入渐变形面假体后的全膝三维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植入假体后对股骨/胫骨关节面等效应力的影响。结果植入渐变形面的假体膝在屈曲角度0°~60°时对于髁面的应力分布影响不大,但大于60°,尤其是80°时,应力分布变化明显;另外,对内/外侧髁面的最大等效应力有较大的改变。结论在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建模中,尽量重现人体关节构造,益于保证置换后整个膝关节的协调运作。整个设计过程及方法对于完善和改进假体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拉网式松解技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外翻膝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20例(23膝)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在术后1、3、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拍摄膝关节负重位X线影像、下肢全长X线影像,观察有无腓总神经损伤的症状,并进行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结果本组20例患者,18例使用后稳定型假体,2例使用限制性假体。全部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行外侧软组织的拉网式松解,松解深度≤5 mm。平均手术时间(79±12)min,平均出血量(150±30)ml,术中及术后无输异体血,术后伤口平均引流量(190±70)ml。术后第1天患者可以扶拐杖下地活动。术后和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腓总神经损伤的并发症。KSS评分从术前的(39±10)分提高至术后的(91±6)分,术前、术后K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网式松解技术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有效方法,松解深度≤5 mm安全、有效,可以得到满意的软组织平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膝骨关节病对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日渐突出。由于人工关节材料的不断完善及全膝表面置换假体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为严重膝骨关节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本文对我院实施的16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疗效分析及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股骨假体对线决定了髌骨轨迹及膝关节屈膝间隙的稳定性[3].若股骨假体安放不当会导致髌骨与股骨假体的过度磨损,从而使假体寿命缩短或出现一系列髌骨并发症及膝前痛等症状.股骨外科上髁轴(surgical epicondylar axis,SEA)是膝关节屈伸旋转轴线.传统的根据股骨后髁轴(posterior condylar line,PCL)外旋3°截骨安放股骨假体的方案缺乏个性化,有学者建议在TKA之前行CT检查测量股骨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从而使TKA术中股骨假体的旋转对线尽量与SEA平行,从而达到最好的力学重建效果[3].笔者通过测量TKA术后患者股骨假体PCA及髌骨适合角(congruence angle,CA)和外侧髌股角(lateral patellofemoral angle,LPTA),旨在分析术后假体PCA与CA及LPTA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CA及LPT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瘤段广泛切除后,采用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结果 28例患者术后根据Ennek ing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85%。随访4~48个月,其中20例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8例复发或转移。结论人工假体置换重建膝关节周围骨肿瘤手术可改善膝部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早期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严重并发症少,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发生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将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截肢.自2002年2月至2006年10月,笔者采用含抗生素功能性骨水泥垫片技术治疗TKA术后感染12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保留髌骨下进行髌骨成形与髌骨置换的术后临床疗效,探讨膝关节置换中合适的髌骨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共198例行TKA治疗的单纯骨关节炎患者,其中62例行髌骨置换术,136例行保留髌骨下髌骨成形术.术中对髌骨进行去除骨赘后进行成形,使之与原髌骨关节面比较相近.术后定期随访进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Bristol髌骨评分、患者满意度、膝关节活动度及分析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并复查X线片了解内置物情况.结果 共125例获得随访,其中置换组43例,成形组82例,随访时间36~80个月,平均5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各项评分明显提高.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KSS总评分、髌骨评分、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KSS功能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形组优于置换组.而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两者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X线片示髌股匹配程度、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及髌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髌骨成形术在TKA中髌骨不置换时能够使髌股关节达到良好匹配,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低,中短期疗效与髌骨置换相当.  相似文献   

15.
书讯     
《人民军医》2012,(Z2):31+66+76
《全膝关节置换软组织平衡图谱》本书以图谱的形式详细阐述了全膝关节置换的软组织平衡技术。从膝关节生物力学原理开始,详细介绍了膝关节各主要韧带的解剖及稳定功能、韧带平衡的生物力学原理、假体选择以及常见膝关节畸形的软组织平衡技术。重点突出,简洁明了,适合骨科临床医师,特别是膝关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膝关节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将人工半关节置换用于重建膝关节的保肢手术。方法对2000年~2005年间胫骨上端骨肉瘤5例患儿进行手术--人工半关节假体置换。结果随访2~3年,所有患儿手术成功,均可在支具保护下行走。结论半关节用于儿童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具有保留正常骨骺及膝关节和重建膝关节等优点,同时达到保肢手术的目的和优点,并为成年后全关节置换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髋关节置换(THA)和膝关节置换(TKA)是目前临床上开展最多的两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THA和TKA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40%~50%,可引发致死性的肺血栓栓塞(PTE),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3].本研究对2010-2015年在成都军区机关医院行THA和TKA患者术后DVT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DVT的风险因素,旨在为其临床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郭甲瑞 《人民军医》2021,64(4):318-320
目的:观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和运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膝骨关节炎49例,其中接受UKA治疗的26例为UKA组,接受TKA治疗的23例为TKA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步态和运动学参数,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JS)评分.结果: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表面应力变化,为深入了解单髁置换术优势及劣势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单髁置换术后及6例正常人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关节表面应力变化进行动态有限元分析,并与项目组前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表面应力分析进行对比。结果:正常组屈曲30°以后内侧间室应力大于外侧间室(P<0.05);单髁置换组屈曲0°、60°、90°时内侧间室应力大于外侧间室(P<0.05);全膝置换组在所有屈曲角度下内侧间室应力大于外侧间室(P<0.05)。屈曲60°及90°时单髁置换组内侧间室应力大于全膝置换组(P<0.05);所有屈曲角度下,单髁置换组外侧间室应力大于全膝置换组外侧间室应力(P<0.05);屈曲0°、30°、60°及120°时,单髁置换组外侧间室应力都大于正常膝组(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可增加膝关节关节面应力及加速对侧间室关节炎发展,从而影响手术远期疗效,但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优化手术操作、假体适当改良、指导患者合理康复后,该术式仍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创伤性关节炎(PTOA)是指关节及周围组织创伤后, 引起关节软骨破坏、变性, 软骨下骨、滑膜、关节囊及周围肌肉韧带损伤, 导致骨关节炎和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PTOA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及运动能力下降, 其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药物干预和手术。药物和物理疗法只能暂时缓解疼痛, 长期预后欠佳。对于中晚期患者首选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关节镜下清理术、软骨修复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 终末期患者必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由于既往手术史、软组织条件差、力线异常、关节合并症多、个体差异大等原因, TKA治疗难度增加, 尤其是目前TKA治疗仍缺乏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为此, 笔者就膝关节PTOA患者行TKA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为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