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门诊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在诊刮止血后用妈富隆口服避孕药调整月经周期治疗36例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97%。妈富隆为新型口服避孕药,具有低雌激素活性,高效孕激素活性,在围绝经期功血治疗中既可调整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又可避孕,同时还可适当改善围绝经期因雌激素减少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副作用小,给药方便、简单,患者对药物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成娥  王秀萍 《中国药业》2012,21(11):102-103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妇科门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的变化,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优于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并确诊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诊刮后给予妈富隆治疗,对照组诊刮后给予炔诺酮治疗。结果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显著,具有服用简单方便,止血迅速,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围绝经期间出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妈富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60例功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类。治疗组应用口服妈富隆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己烯雌酚和安宫黄体酮口服,治疗3个月一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为8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完全止血时间平均为(53.25±21.6)d,对照组平均为(76.66±22.55)d,治疗组时间上大大缩短,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富隆对于患者的月经周期能有一个高效、合理地调节,其用药剂量小,有效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且不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值得医护人员借鉴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允莲  王岩 《中国药业》2012,21(7):64-65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甲羟孕酮片,治疗组口服妈富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7.14%,治疗组有效率为9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控制出血和完全止血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妈富隆和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促进精准诊疗.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3天给予妈富隆治疗,对照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3天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78例,有效21例,治愈率为99.00%,对照组患者治愈71例,有效17例,治愈率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9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为(18.44± 4.88)h,对照组控制出血时间为(29.26± 11.1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为(36.87±11.89)h,对照组完全出血时间为(51.27±18.0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和雌激素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雌激素浓度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出血患者方面,妈富隆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抑制血清促卵泡生成素的释放,降低内源性性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5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妈富隆治疗)和对照组(米非司酮治疗),每组各26例,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0例,不良反应1例(轻度恶心),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不良反应2例(轻度恶心),总有效率为7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2例月经减少,有1例直接进入绝经期,剩余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对照组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有5例出现月经减少,有2例直接进入绝经期,剩余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妈富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恢复正常月经,有效治疗阴道不规则流血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12月营口市鲅鱼圈区疾病控制及妇幼保健中心确诊的围绝经期功血24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每片25g),每晚服米非司酮片12.5g,连续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B超监测24例患者服药前子宫内膜1.1~2.1cm,服药1个月内膜厚0.6~1.0cm,服药2个月内膜厚0.3~0.7cm,服药3个月为线状内膜。服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患者服药期间均闭经,停止治疗后3~6周月经恢复正常。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血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08-3509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青春期功血患者60例,其中28例使用妈富隆治疗,32例使用泰舒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妈富隆治疗组的完全止血时间及治愈率均优于泰舒滴丸组(P<0.05).结论妈富隆用于青春期功血的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为围绝经期功血)是绝经过渡期妇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而无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引起子宫出血的器质性病变存在,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病的50%.在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不断衰退,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低下,卵泡发育受阻而不能排卵,导致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且无孕激素对抗而发生雌激素突破性出血或撤退性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子宫不规则过多出血.  相似文献   

11.
因米非司酮有促进子宫内膜萎缩的作用,临床上有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报道。本文对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和作用进行了临床分析。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血的有效、便捷的止血方法。方法将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妇科就诊的青春期功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妈富隆组48例,倍美力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妈富隆组控制出血时间及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倍美力组(P〈0.01),妈富隆组止血全部成功,倍美力组有3例止血失败。结论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明显优于子宫内膜增长法,而且用药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梅州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确诊围绝经期功血患者28例,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检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观察月经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28例患者内膜均变薄,血红蛋白均不同程度提高,肝。肾功能均正常,用药期间均闭经,无明显绝经期症状。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章静 《黑龙江医药》2014,(3):627-629
目的:探讨口服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方法:将我院13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成M组与A组,各68例,M组给予妈富隆口服,A组给予安宫黄体酮口服。结果:M组总有效率95.59%明显高于A组79.42%,有统计学意义(X2=5.544,P<0.05),治疗后M组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及出院时间明显优于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比较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资料,按照患者用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单纯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富隆片进行治疗的20例为观察组,术后统计疗效和控制出血时间,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控制出血时间为(17.4±3.8)min,平均完全止血时间为(38.1±6.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时间(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服30d后,6.25mg/d,再服30d,共6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和雄激素(T)。结果49例中有46例患者服药期间出现暂时性闭经,停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治疗后血FSH、LH、E2、P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其中E2和P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RL、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肯定,无肝、肾功能损害,复发率低,不易诱发其他激素依赖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单纯应用激素药物和诊断性刮宫(诊刮)术后联合应用激素药物治疗围绝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诊断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分为两组,单纯应用药物组50例,诊刮联合药物组50例,从安全止血,复发率,经量减少,建立正常月经周期4个方面观察效果。结果两组比较除经量减少1项外,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诊刮术后联合应用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迅速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减少出血量,诱导闭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施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255-3257
目的 探讨妈富隆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体内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诊刮术,治疗组术后服用妈富隆,对照组术后服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内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控制出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内FSH、LH、E2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差异亦有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妈富隆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有效率高,能使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下降,不良反应轻微,是临床安全可靠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8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常规诊刮后给予妈富隆与黄体酮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9.246,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见恶心2例,乳房胀痛1例。对照组见头晕头痛2例,恶心1例。均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良好,较黄体酮止血时间快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加岭 《家庭医药》2016,(12):52-53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临床分析.方法:选择二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患者服用每晚睡前服用米非司酮,每次10mg,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患者的内分泌6项功能、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值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服药后3个月后PRL、E2、P明显降低,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28、6.349、8.233,P<0.05),治疗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小,血红蛋白值明显升高,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81、9.023,P<0.05).患者治疗3个月后,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6例、8例,2例,有效率为94.4%其中1例患者出现皮疹.36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并无明显异常.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对于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疗效良好,可以发挥止血、闭经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