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复安治疗婴幼儿腹泻致锥体外系反应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多来,我院共收治胃复安治疗婴幼儿腹泻时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1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4个月~1岁。全部病例均为腹泻伴呕吐而接受胃复安治疗,后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收入院的。其中门诊误诊为低钙抽搐3例、脑炎2例、癫痫1例、破伤风1例。误诊率占63.64%。本组病例有2例剂量超过儿童常规剂量.肌注每次0.3mg/kg,3例低于0.3mg/kg,余6例为口服用药,具体剂量不详。5例肌注用药的患儿,均在第一次肌注胃复安后5~30分钟内出现症状。口服用药的患儿在1~3天内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2.
刘春江 《中原医刊》2004,31(2):46-47
甲氧氯普胺 (胃复安 ,灭吐灵 )为临床常用的止吐药物 ,临床应用广泛 ,但在应用过程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笔者总结了自 1993年 6月以来收治的甲氧氯普胺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 5 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17例 ,女 3 3例 ,年龄 1岁~2 8岁 ,以 8岁以下为多见。口服甲氧氯普胺 8~ 10mg每天 3次者 18例 ,口服 5mg每日 3次者 10例 ,肌注者 2 2例 ,其中每次剂量 10mg者 11例 ,5~ 8mg者 6例 ,5mg以下者 3例。肌注者均在 1小时内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口服者在 6小时~ 2天出现症状。1 2 临床表现 :痉挛性斜颈 2 9…  相似文献   

3.
小儿药物性锥体外系综合征10例分析张兴成,王红连,骆华山东省蓬莱市人民医院(265600)本科5年来收治药物性锥体外系综合征1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3例,女7例;年龄最大9岁,最小1罗、平均6岁。药物:胃复安4例,奋乃静4例,氟哌啶醇及五氟...  相似文献   

4.
山莨菪碱治疗药物锥体外系反应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凌芳  竺远 《浙江医学》2006,28(10):866-866
甲氧氯普胺(商品名:胃复安)、氟哌啶醇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我科于1986年6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儿13例(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经山莨菪碱治疗后症状消失,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患儿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6个月~14岁。其中6个月1例,1~4岁2例.5~9岁7例,10~14岁3例。胃复安所致5例,均于常规剂量静脉注射或肌注以后发生;氟哌啶醇所致8例,除1例误服外,均发生于常规治疗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吉鸿斌  喻建 《农垦医学》2006,28(1):77-78
由术后镇痛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时有报道,我科2004年因PCEA致儿童锥体外系反应1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12~16岁,其中汉族7例,哈萨克族4例,下肢手术3例,腹部手术8例,术前用药均为东莨菪碱0.3mg,苯巴比妥钠50mg肌注,术后均行PCEA(配方为0.5%布比卡因15~20ml、芬太尼0.4~0.5mg、氟哌利多5mg、胃复安30 mg、维生素B12500μg加生理盐水至100ml).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为用药后6~36小时.症状:烦躁,上肢肌张力增强3例;下肢肌张力增强2例;四肢抽搐、角弓反张6例.8例患儿意识欠清,呼之能应;2例意识清楚,应答切题;1例谵妄.既往均无精神病史及癫痫病史.  相似文献   

6.
蔡雄  莫家驹 《安徽医学》1992,13(5):42-42
<正> 胃复安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此药可致锥体外系症状报道较多,但引起精神障碍较少见。现将我们近5年来所经治的病人40例,综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8个月~52岁,平均年龄25.2岁。用药前健康状况:仅1例为正常成人预防晕车服胃复安,其余39例均因有消化道症状而服此药。发病时间与总剂量:服药24小时内发病6例(总量5~30mg),24~72小时26例(总量30~192mg),4~12天6例(总量50~360mg),不规则服2个月(10mg,  相似文献   

7.
报告氟哌啶醇癸酸酯治疗精神分裂症男性病人81例,近期疗效达69.14%。每次剂量50-200mg,每月肌肉注射1次或2次,疗程不短于2个月。92.86%的有效病例月平均剂量低于150mg。治疗两个月内症状改善者占78.68%。认为氟哌啶醇癸酸脂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精神病,特别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对此药的疗效和副作用与氟奋乃静癸酸酯和五氟利多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正> 脑内器质性病变或药物副作用均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我院遇到6例药物副作用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最大26岁,最小15岁,平均19.5岁。6例患者发作前均有服用或注射冬眼灵,奋乃静、氟哌啶醇、胃复安等。临床表现均有轻重不一的颈后仰、强制性张口、阵发性两眼上翻、语言不清、多汗、不自主颈部扭转等。治疗6例患者发病后均分别应用了东莨菪碱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发生规律 ,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查我院 4 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 (EPS)的 187例患者的有关情况。结果 :EPS发生率 4 4 84 % ;187例中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发生率较高 ;性别方面急性肌张力障碍男大于女 ,其差别有显著性 ;在各年龄段中 ,30~ 4 0岁组EPS发生率最高 ,后有降低趋势 ,但 6 0岁以后发生率反而上升 ;药物中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多的是氟哌啶醇、FD、三氟拉嗪、奋乃静等。出现EPS时间多在 2~ 3周。结论 :应合理安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注意对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监测 ,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黄玲丽 《右江医学》1996,24(2):98-98
小儿奋乃静中毒一例抢救护理体会田林县人民医院(533300)黄玲丽奋乃静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过量中毒者可出现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心肌损害等症状。本病例系小儿大剂量误服,由于早期发现并及时抢救,中毒症状迅速得到缓解,3天后治...  相似文献   

11.
熊周芳 《当代医学》2016,(24):144-145
目的 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和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临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1)头孢噻肟.肌内注射:成人2 ~6 g/d,2~~4次;儿童50~100 mg/(kg·d),3~4次;静脉滴注或者肌内注射:成人2~10g/d,2~4次;儿童50~200 mg/(kg·d),2~4次;(2)头孢哌酮.肌内注射:成人2~4 g/d,2次;儿童50~100 mg/(kg·d),2次;静脉滴注或者肌内注射:成人2~8 g/d,2次;儿童50~200 mg/(kg·d),2次;(3)头孢曲松.肌内注射:成人0.5~2 g/d,1~2次;儿童25~50 mg/(kg·d),1~2次;静脉滴注或者肌内注射:成人0.5~4 g/d,1 ~2次;儿童20~80 mg/(kg·d),1~2次;(4)头孢他啶.肌内注射:成人2~4g/d,2~3次;儿童50~100 mg/(kg·d),2~3次;静脉滴注或者肌内注射:成人2~6g/d,2~4次;儿童50 ~1 00 mg/(kg·d),2-4次.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临床医师要把握其药理知识及其应用方法,结合治疗对象具体病情,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以确保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席汉病所致精神障碍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方法 对 17例席汉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氟哌啶醇及奋乃静疗效优于氯丙嗪。结论 席汉病所致精神障碍治疗宜选用氟哌啶醇、奋乃静及苯二氮卓类药物 ,不宜应用氯丙嗪。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6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并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发现本组以11—30岁的病人最为多见,占90%。发作时间大多在用药后1~2天之内,占96.7%。采用抗胆碱药物氢溴酸东莨菪碱肌肉注射全部一次治愈。患者所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均较小,即奋乃静均在20mg/日以下,氟哌啶醇均在6mg/日以下,氯丙嗪均在500mg/日以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大剂量不易引起而小剂量反而容易引起锥体外反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胃复安过量致锥体外系症状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是临床常用止吐剂,该药过量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1999年10月至2005年5月我院共收治胃复安过量致锥体外系症状的患者3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本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月~56岁,平均6·4岁。其中2个月~1岁12例,~6岁14例,~12岁6例,14~56岁2例,≤6岁者占76·5%。所有病例皆由基层医院或个体医生处转诊而来。1·2用药原因及剂量急性胃肠炎致呕吐7例,感冒致呕吐19例,支气管肺炎致呕吐4例,胆道蛔虫症2例,尿毒症1例,肝硬化腹水1例。按儿科药物手册胃复安每天0·3~0·5 mg/kg,分2~3次肌内注射或口服〔1〕。而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2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按20 mg/(kg·d)给予,12 h一次口服,对照组予氟哌啶醇片口服2mg/次,2~3次/d,同时服用等量的安坦片减轻锥体外系症状.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6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临床消失10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l例,退出1例,总有效率为8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出现反应迟钝、锥体外系症状及嗜睡、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出现肝功能损害3例,食欲不振5例;对照组32例中反应迟钝2例,锥体外系症状3例,体重增加6例,嗜睡8例,食欲不振7例,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戊酸钠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似,但安全性较氟哌啶醇高.  相似文献   

16.
奋乃静不仅用于精神分裂症,在儿童中作为镇吐和安定药而使用相当普遍。因此,发生药物副作用的病例亦渐增多。1973~1979年,我院儿科共收治奋乃静反应及中毒共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在1~13岁之间。10例中有2例为误服,8例是在治疗过程中发生。  相似文献   

17.
安热静针剂因解热作用确切,兼有镇静止痛作用,为儿科常用药物之一。我院近6年来曾发生21例因肌注常规剂量安热静针(<0.04mg/kg·次)引起锥体外系症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2001—2005年应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用药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小儿患者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8岁;体重10~25kg;ASA体格情况评估分级:Ⅰ~Ⅱ级;手术种类:腹股沟斜疝10例,阑尾炎12例,睾丸鞘膜积液翻转术6例,其他6例。1·2方法麻醉前小儿患者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病房术前用药苯巴比妥纳2mg/kg和阿托品0·02mg/kg,入手术室后,先行建立静脉通路,然后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再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5mg/kg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50~100μg/(kg·min),…  相似文献   

19.
氟哌啶醇是小儿神经科常用的药物之一 ,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抽搐症和风湿性舞蹈症 ,因其疗效显著而倍受肯定。近年来 ,笔者对服用氟哌啶醇治疗的患儿进行疗效追踪观察中 ,先后发现 1 2例服用常用量氟哌啶醇出现不同程度的锥体外系反应 ,值得注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2例中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 1 2岁 ,其中3~ 6岁 6例 ,6~ 9岁 4例 ,9~ 1 2岁 2例。8例确诊为多发性抽搐症 ,4例确诊为风湿性舞蹈症。1 .2 服药方法1 2例均严格按常用量服用氟哌啶醇 ,从小剂量开始 ,开始时剂量每次按 0 .0 2 5~ 0 .0 5 mg/ kg,每日…  相似文献   

20.
吕稳莲 《中外医疗》2013,32(6):123-123,125
目的对比分析托吡酯、丙戊酸钠、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3种方法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11年—2012年因小儿癫痫就诊治疗的患儿63例。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在3~8岁。将癫痫患儿均分为ABC3组,A组托吡酯组只给予托吡酯,其初始剂量为0.5~1.0mg/(kg·d),逐渐增加量达到要求维持量4~8mg/(kg·d),2次/d;B组丙戊酸钠组只给予丙戊酸钠,初始量为10~15mg/(kg·d),逐渐增加药量至要求维持量20~40mg/(kg·d),3次/d;C组为联合用药组应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剂量与用法与AB组相同。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0.9%、B组总有效率为77.6%、C组总有效率为95.1%。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感觉异常、恶心、体质变化以及嗜睡。结论对于托吡酯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不良反应无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