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UTI)对猪心肺复苏(CPR)后炎症反应和心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雌性家猪20只,通过程控刺激法复制心室纤颤(室颤)动物模型,室颤8 min后开始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UTI组复苏后即刻给予UTI 100 kU溶于生理盐水5 ml,缓慢注射,3h1次,直到复苏后24 h;对照组复苏后应用生理盐水5 ml作为对照.分别于室颤前基础状态及ROSC后即刻、3、12、24 h抽取家猪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 β (IL-1 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ROSC后24h处死家猪,留取心、肺组织进行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20只家猪经过8 min室颤后复苏成功15只.UTI组8只和对照组7只存活24 h.复苏后两组炎症因子均逐渐回升,两组间室颤前和ROSC后即刻TNF-α、IL-1 β、ICAM-1和VCA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TI组3h起TNF-α (ng/L)、IL-1 β (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28.79±9.49比44.01±17.01,IL-1β:153.50±67.47比252.09±80.41,均P<0.05),12h起ICAM-1(μg/L)、VCAM-1(μ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CAM-1:11.05±5.11比17.09±5.69,VCAM-1:11.17±4.75比16.62±4.63,均P< 0.05).ROSC后24 h时UTI组心、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复苏后应用UTI可以明显减轻炎症反应和心肺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室颤心脏骤停大鼠模型,探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肺部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通过右心室交流电致颤法建立未处理8分钟室颤大鼠模型,随机将2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复苏后1 h组(ROSC 1h组)、复苏后3 h组(ROSC 3h组)和复苏后6h组(ROSC 6h组)。Sham组不经历心脏骤停和复苏直接取材,另外3组的动物均经历8分钟未处理室颤和6分钟CPR,复苏后分别监测1 h、3 h和6 h后取材。检测4组动物的IL-1α、IL-6和TNF-α。结果:对比于Sham,ROSC 1h的IL-1α、IL-6和TNF-α均显著增高;ROSC 3h组IL-1α、IL-6和TNF-α均显著增高;ROSC 6h的IL-6显著增高。结论:复苏后1h和3h大鼠肺部的炎症因子IL-1α、IL-6和TNF-α均显著增高,复苏后6小时肺部炎症因子IL-1α和TNF-α均回落接近正常水平,而IL-6仍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61例BO患儿分为两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使用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吸氧与住院时长、喘息情况评分(ACT评分)等指标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TNF-α、IL-8与ACT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吸氧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5、2.102,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轻微。结论甲泼尼龙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小儿BO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生脉注射液用于心肺复苏早期,探讨其通过调控细胞因子、非特异性抗炎、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40例均为心脏停搏后经心肺复苏心搏恢复≥24 h,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生脉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常规心肺复苏治疗基础上,生脉组于心肺复苏早期加用生脉注射液.动态观察比较生脉组与对照组复苏前和复苏后1、2、6、12、24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指标的变化.结果 心肺复苏后2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较正常升高,且生脉组复苏后1、2、6、12、24h血清TNF-α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拮抗全身炎症反应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因心跳骤停、经临床心肺复苏抢救后的患者共36例,其中26例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患者作为ROSC恢复组,10例经抢救未恢复ROSC的患者作为ROSC未恢复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BNP的水平。结果:ROSC未恢复组、对照组血清中的IL-10水平均较低,ROSC恢复组IL-10的水平均高于ROSC未恢复组、对照组,且在1h、5h、10h过程中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C未恢复组、对照组血清中的BNP水平均较低,ROSC恢复组BNP的水平均高于ROSC未恢复组、对照组,且在1h、5h、10h过程中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清IL-10水平升高、BNP水平降低可能是复苏成功的一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心肺复苏的质量对复苏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临床上常见的不标准心肺复苏(N-CPR)和2005年国际CPR指南推荐的标准心肺复苏(S-CPR)对心脏停搏(CA)猪复苏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8头猪被随机均分成两组,经麻醉、插管、机械通气后,应用程控刺激方法制备心室纤颤(VF)模型.S-CPR组应用2005年指南推荐的CPR方式;N-CPR组模拟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低质量CPR方式.VF 4 min后开始进行CPR,CPR 9 min后进行电除颤及高级生命支持,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进行各项指标观察.24 h仍存活的猪经处死后取脑、心、肝、肾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kB(NF-kB)的表达.实验期间连续监测CPR后3、6和9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抽取基础状态、CPR 9 rain、ROSC 4 h的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结果 与N-CPR组比较,S-CPR组ROSC率(22.2%比88.9%)及24 h存活率(22.2%比88.9%)明显提高(P均<0.05);CPR后3、6和9 min心排血量(CO)和平均动脉压(MAP)也均显著升高(P均<0.01);并且CPR后9 min和ROSC 4 h血清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和各组织NF-kB表达程度均降低.结论 高质量的CPR后不仅能提高CA猪的生存率,也明显改善CPR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rhIL-1ra)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水肿及腩组织MMP-9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心肺复苏后rhIL-1ra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和药物干预组(C组),每组各24只.各组均行左侧股动静脉置管及气管捕管,B组和C组用窒息法建立心搏骤停模型并进行心肺复苏,C组复苏即刻及ROSC后4、8、12及18 h给予rhIL-1ra干预,B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A组于术后3、6、12及24 h处死留取标本,B组和C组于ROSC后3、6、12及24 h处死.利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脑海马区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表达.结果 B组大鼠于ROSC后各观察时间点均出现脑组织IL-1β显著表达,以海马区明显,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于ROSC后12 h达高峰;各观察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呈上升趋势,于24 h达高峰;MMP-9 mRNA表达较A组显著升高(ROSC 3 h,P<0.05;ROSC 6、12、24 h,P<0.01),24 h达高峰,相关性分析显示MMP-9 mRNA表达与IL-1β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67,P<0.01;r=0.800,P<0.01).与B组相比,C组经药物干预后于ROSC 6、12、24 h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均较B组显著降低(P<0.01),MMP-9 mRNA表达水平下降,(ROSC 6 h,P<0.05;ROSC 12、24 h,P<0.01).结论 rhIL-1ra能降低心肺复苏后早期脑水肿程度及脑组织MMP-9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症因子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2.69的T2DM患者(T2DM组)和HOMA-IR为1.00的健康人(CON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间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差异,分析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hs-CRP、TNF-α、IL-1β、IL-6、IL-8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CON组,而脂联素和IL-10水平显著低于CO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DM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TNF-α、IL-1β、IL-6、IL-8、IL-10和IL-18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和hs-CRP、TNF-α、IL-1β、IL-6、IL-8和IL-18均呈负相关(rs0,P0.05),与IL-10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T2DM患者处于炎症紊乱状态,血清脂联素显著低于健康人,其水平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低温疗法在心肺脑复苏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低温对心搏骤停复苏成功后血清炎症因子、肺组织酶学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对10只猪诱导心室纤颤(室颤)4 min后给予标准心肺复苏,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低温组立即给予4℃的生理盐水以1.33 ml·kg~(-1)·min~(-1)补液22 min,继之以10ml·kg~(-1)·h~(-1)补液4 h;常温组采用室温生理盐水按相同用量和速度输入.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室颤前、ROSC后10 min、2 h、4 h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于ROSC后24 h取肺组织检测ATP酶活性,同时行普通病理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与常温组比较,低温组除可降低体温外,余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低温组ROSC后10 min、2 h、4 h血清TNF-α[(15.55±1.65)、(17.06±0.86)、(12.52±1.82)ng/L]和IL-6[(173.80±15.01)、(184.09±13.44)、(73.17±6.95)ng/L]均较常温组(TNF-α:(20.09±1.32)、(26.18±1.16)、(29.18±1.20)ng/L,IL-6:(176.92±16.68)、(239.17±13.18)、(405.48±55.49)ng/L]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低温组较常温组能显著降低细胞膜Na~+-K~+-ATP酶活性[(3.78±1.14)U/L比(6.22±1.23)U/L,P<0.01].低温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常温组损伤轻.结论 4℃生理盐水诱导的低温疗法能减少猪心搏骤停模型中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肺泡细胞膜ATP酶的活性,并对肺组织形态学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UTI)对心肺复苏(CPR)后大鼠大脑皮层炎症因子TNF-α和IL-6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采用交流电致颤的方式诱发室颤(VF),持续7 min后进行CPR,建立VF/CPR模型.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立即给予乌司他丁100 000 U/kg或等体积的PBS静脉注射.VF前和ROSC后2、4、8h采血检测血浆TNF-α、IL-6水平,并取大脑皮层进行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6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检测核因子NF-κB p65的核浆转位情况.ROSC后72 h行皮层NISSL和TUNEL染色计数顶叶皮层存活神经元细胞数和凋亡神经元细胞数.结果 ROSC后UTI组2、4、8h血浆TNF-α质量浓度分别为(17.7±1.4)、(21.9±2.1)和(17.1±0.6),低于PBS组(t2h=1.42,t4h =2.93,t8 h =4.22,各组P<0.05).UTI组2、4、8h血浆IL-6质量浓度(ng/mL)分别为(208.9±14.1)、(281.5 ±25.9)和(251.8±15.3),显著低于PBS组(t2h=3.87,t4h=2.45,t8h=3.74,各组P<0.05).ROSC后UTI组2、4、8h大脑皮层TNF-α、IL-6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PBS组.PBS组ROSC后2、4、8h大脑皮层NF-κB p65的核/浆转换率为(1.08±0.08)、(1.02±0.05)和(0.97 ±0.02),高于UTI组.ROSC后72 h UTI组大脑皮层存活神经元细胞数为(22±3)个/400×400像素,多于PBS组的(19±2)个/400×400像素(Z=2.887,P=0.02);凋亡细胞数UTI组为(10±2)个/400×400像素,低于PBS组的(13±3)个/400×400像素(Z =3.751 P=0.01).结论 UTI降低ROSC后Wistar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减少大脑皮层NF-κB通路的激活,减少致炎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从而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存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血清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6、IL-8、IL-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0例费城染色体(Ph)阴性(Ph-)的初诊MPN患者[MPN组,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6例、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86例N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另给予他克莫司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脂[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IL-1、IL-6、TNF-α、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试验组TG、TC、LDL-C、IL-1、IL-6、TNF-a、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降低明显,HDL-C升高明显,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NS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显著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继而达到提高其肾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刘彦  刘爱勤 《检验医学》2009,24(10):731-73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8)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07例ACI患者和110名对照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结果ACI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逐渐升高(P〈0.05);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升高,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脑外伤患者血清微小RNA-146a(miR-146a)水平与继发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该院重度脑外伤住院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继发癫痫分为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组61例,单一重度脑外伤组43例,同期选择该院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miR-146a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miR-146a与TNF-α、IL-6、IL-1β相关性,对影响继发性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组、单一重度脑外伤组患者血清miR-146a、TNF-α、IL-6、IL-1β水平较高(P<0.05),与单一重度脑外伤组相比,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组患者血清miR-146a、TNF-α、IL-6、IL-1β水平较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患者血清miR-146a与TNF-α、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580、0.505、0.47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146a、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是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患者血清miR-146a水平上调,检测血清miR-146a水平有助于诊断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血液灌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巾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所有符合急件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的急诊住院患者.将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根据应用血液灌流器的不同,随机分A组(HA230型灌流器)和B组(HA330型灌流器);将末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设为C组(埘照组).除血液灌流外,三组的常规治疗是一致的.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内患者血浆胆碱脂酶活性和血清中TNF-α,IL-1β,IL-6,IL-8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C组(P<0.05),C组阿托品总用最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大于A组和B组(P<0.01).A组和B组在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后4 h和24 h,胆碱脂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水平(P<0.01);尤其在治疗后24 h处,B组胆碱脂酶活性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同时点胆碱脂酶活性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A组和B组中,血液灌流后24 h内TNF-α,IL-1β,IL-6和IL-8的水半较血液灌流前均明显下降(P<0.01),尤其B组的上述4个炎症介质显著低于A组同时期的数值(P<0.01).结论 除了吸附毒素外,血液灌流可通过对炎症介质的清除作用,起到有效防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背景:腹腔镜手术比起开放手术有创伤小,应激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对于腹腔镜手术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研究不一,目前,对于小儿腹腔镜围手术期细胞因子的变化报道不多,尚无定论。目的:比较小儿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对象:选择2004-05/2006-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小儿外科择期手术病例135例,其中腹行腔镜手术患儿65例,行非腹腔镜开放手术患儿70例。方法:检测其术前24h及术后3,24,48h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并记录其住院时间。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术前24h,术后3,24,48h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结果:13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细胞因子变化: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前后各细胞因子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非腹腔镜开放手术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术后3,24h均有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开始回落,而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不明显(P>0.05)。非腹腔镜开放手术组术后24h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②住院时间:腹腔镜手术组短于非腹腔镜开放手术组[(3.5±1.0),(7.5±1.5)d,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小儿腹腔镜手术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apSAKI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辽健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103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28)和无并发症组(n=75),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病例组术前及对照组血清LncRNA TapSAKI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清LncRNA TapSAKI与TNF-α、IL-6、IL-1β、MCP-1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LncRNA TapSAKI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肾结石患者术后14 d内并发症发病率为27.18%(23/103)。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血清LncRNA TapSAKI及TNF-α、IL-6、IL-1β、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组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肾结石患者血清LncRNA TapSAKI与TNF-α、IL-6、IL-1β、MCP-1均呈正相关性(r=0.537、0.622、0.596、0.608,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TapSAKI预测术后并发症的AUC为0.835,临界值为1.9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87、0.82。结论血清LncRNA TapSAKI表达上调是肾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可作为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与膝骨关节炎(KOA)MRI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9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有滑膜炎将研究组分为Ⅰ组(滑膜炎,n=71)和Ⅱ组(无滑膜炎,n=49)。比较所有患者MRI影像学表现和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对KOA患者MRI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Ⅰ组所有患者均存在软骨病变,且66.20%为2级软骨病变,而Ⅱ组患者有5例无软骨病变,病变患者59.18%为1级。Ⅰ组软骨厚度低于Ⅱ组(P < 0.05)。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对照组 < Ⅱ组 < Ⅰ组(P < 0.05),IL-10表达水平Ⅱ组 < Ⅰ组 < 对照组(P < 0.05);Ⅰ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中IL-1β、IL-6和TNF-α与MRI软骨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387、0.289、0.426,P < 0.05),IL-10无相关性(P > 0.05);Ⅱ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中仅IL-1β与MRI软骨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509,P < 0.05),IL-6、IL-10和TNF-α均无相关性(P > 0.05);KOA合并滑膜炎患者MRI滑膜厚度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中IL-1β、IL-6和TNF-α呈正相关(r=0.497、0.425、0.506,P < 0.05);MRI软骨厚度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中IL-1β和TNF-α呈负相关(r=-0.503、-0.313,P < 0.05)。  结论  KOA患者MRI可见明显异常,与血清炎性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膝关节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合可对KOA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丁连仁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4):573-575,579
[目的]评价羟考酮超前镇痛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神经系统敏感性及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在急诊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7),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对照组患者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1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毕清醒时刻(T1)、术后2 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等5个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5-羟色胺(5-HT)及P物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 h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TNF-α、IL-1β、IL-6从T1时刻开始升高,TNF-α、IL-1β在T5时刻达到最大值,IL-6值在T3时刻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T2~T5时刻两组TNF-α、IL-1β、IL-6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术毕至术后24 h,两组血清P物质及5-HT水平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T1~T5时刻血清P物质及5-HT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羟考酮超前镇痛能抑制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术后机体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敏感性,从而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