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刘利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5):112-113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臼骨缺损中近期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08年10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32例髋臼骨缺损患者进行随访,随访资料用Harris评分和髋关节x平片进行评估,通过术后随访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初步了解、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髋臼骨缺损中近期效果。结果3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0~25个月,平均17.5个月。x线片可见碎屑性植骨术后平均2.9个月后已经骨融合良好,带缝匠肌的髂骨瓣植骨重建髋臼术后平均3.2个月后已经骨融合良好,游离自体髂骨和股骨头术后平均4.5个月也已融合。患者术前Harris平均评分较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臼骨缺损行髋关节置换术根据患者髋臼骨缺损分型不同,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植骨和髋臼重建方式,可有效提高Harris评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存在髋臼缺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中植骨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58例75髋存在髋臼骨缺损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中对根据骨缺损的情况分别进行颗粒性、结构性和混合性植骨,术后对其中46例(59髋)进行髋关节X线检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45.6个月。X线检查显示54髋植骨处愈合, 无明显骨吸收,占91.5%;5髋出现植骨边缘透亮带,占8.5%。 术前Harris 评分28~42分,平均34.18;术后髋关节功能,优:23例28髋, 良:20例26髋, 尚可: 3例5髋,优良率91.5%。结论自体骨重建存在骨缺损的髋臼, 增加了髋臼覆盖,提高了人工全髋置换术后髋臼假体稳定自性,近期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髋臼骨缺损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结构植骨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86例(共86髋)髋臼骨缺损患者,对抽取的髋臼骨缺损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结构植骨治疗,并对术后患者行髋关节X线检查并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髋关节无明显骨吸收,植骨愈合占91.86%,8.14%患者表现为植骨边缘透亮带。手术前通过Harris评分进行评分,Harris评分为(34.89±6.64)分,手术完成后评分为(91.62±8.38)分,手术后髋关节功能中优良率为93.39%。结论针对髋臼骨缺损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结构植骨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在髋臼骨缺损中应用人工全髋置换术与植骨治疗期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评分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感染性髋臼骨缺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3例非感染性髋臼骨缺损的髋关节置换结果,研咒植骨、固定、髋臼置换和功能康复的新方法。本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4~78岁,平均56.5岁。根据美国骨科学会(AAOS)的分类方法;节段型骨缺损5例,空腔型骨缺损8例,混合型骨缺损5例,骨折型骨缺损7例,关节融合型骨缺损8例。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感染发生。手术后随访24例,随访时同6~68个月,平均24.3个月,随访时关节无疼痛,对手术结果满意,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①对节段型和混合型骨缺损,大块植骨时应辅以颗粒骨,并尽量选用较稳固的钉板系统固定。②使用带缝匠肌髂骨辨植入重建髋臼缺损为活骨移植,成骨较好,③建议时髋臼非感染性骨缺损的髋关节置换尽量采用非骨水泥型臼杯。  相似文献   

5.
邹宏  彭远立  尹乾斌  王家洪  王辉 《四川医学》2007,28(9):1029-1030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截骨及Harris髋臼成形术联合在成人发育不良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髋臼内壁截骨及Harris髋臼成形术联合治疗此类患者7例7髋,其中女性6例6髋,男性1例1髋,年龄37-55岁,平均42岁。按Crowe分期,CroweⅡ期6例6髋,CroweⅢ期1例1髋。术后临床随访观察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情况,对术前和术后关节功能情况进行Harris评分比较。结果随访4-14个月,平均7个月,全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前Harris评分44-62分,平均54分,术后Harris评分86-94分,平均90分,术后3个月X线片提示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良好。结论成人发育不良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重建是难点,髋臼内壁截骨及Harris髋臼成形术联合在髋臼重建中应用有其合理性,近期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重建髋臼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髋Crowe分型在Ⅲ型和Ⅳ型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5例31髋,34~69岁,平均52岁;Ⅲ型15例19髋,Ⅳ型8例10髋;采用结构植骨重建髋臼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行股骨头结构植骨,保证覆盖率的基础上,于真臼或近真臼水平重建髋臼并安装假体。术后行影像学检查和Harris评分。成功随访23例29髋,平均随访5.1年。结果 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塌陷,1例1髋术后脱位,所有病例无假体松动发生。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4分,术后1年平均89分,最后1次随访平均88分。结论 应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满足覆盖率前提下在真臼位置重建髋臼行全髋关节置换,对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具有安全有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髋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琦  张先龙  蒋垚  翟伟韬 《上海医学》2002,25(Z1):20-22
目的报道全髋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1995年6月~2001年6月分别用大块结构植骨、颗粒骨植骨、颗粒骨植骨+cage或使用特殊髋臼处理78例全髋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结果平均随访31.6个月,无论结构植骨还是颗粒植骨都能与受体骨愈合,除翻修和髋臼骨折骨缺损各1例外,均未发现髋臼松动移位现象.平均Harris评分从术前44分提高到术后88分.结论髋臼发育不良的骨缺损行结构性植骨,具有稳定髋臼、传递负荷的作用;全髋翻修时行颗粒骨植骨填补骨缺损,具有恢复旋转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及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0年6月我院髋臼骨缺损患者29例(29个髋关节)行翻修术,采用打压颗粒植骨、髋臼假体置换重建髋臼骨缺损后进行假体固定。应用Harris评分标准及髋正位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行髋关节置换翻修术的主要原因为无菌性假体松动。本研究29例患者到随访结束时均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位置变化。经Harris评分显示,术前患者平均得分为(37.5±7.9)分,末次随访时平均得分为(91.3±8.3)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而打压颗粒植骨联合髋臼假体置换能合理、有效地重建缺损的髋臼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临床效果。方法 自1984年1月~2006年4月,56例58髋行髋关节翻修术,野22例,女34例,年龄36~73岁,平均63岁。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诊断为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9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初次行股骨头置换术9例,其中骨水泥型2例,生物型固定7例:全髋关节置换47例49髋。其中骨水泥30髋,生物型固定19髋。术后早期脱位2例,16髋因髋关节严重疼痛.45例47髋因无菌性松动行全关节翻修术,翻修手术中28髋行髋臼植骨,其中自体碎骨屑植骨17例18髋。自体碎骨屑加异体大块植骨10例。结果 资料完整48例50髋获得随访,最长20年,最短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经随访,患者髋关节基本无疼痛,X线片显示髋臼和股骨柄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和感染征象,髋臼植骨愈合良好,4例股骨柄假体正位X线片仅1区出现约1mm宽的透亮带.临床检查无松动迹象。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1.3分(10~70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804分(55~97分)。结论 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病例经随访,临床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22例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雨  王爱民  沈岳  孙红振  杜全印 《重庆医学》2007,36(10):947-94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2例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经验,研究植骨、固定、髋臼置换和功能康复的新方法。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感染发生。随访6-58个月,平均22.6个月,随访时关节无疼痛,对手术结果满意,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1)王爱民提出的新的骨缺损分类法简单清晰,能更好的指导髋臼重建手术。(2)对节段性和混合性骨缺损大块植骨时应辅以颗粒骨,并尽量选用较稳固的钉板系统固定。(3)使用带缝匠肌髂骨瓣植入重建髋臼缺损为活骨移植,成骨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状松质骨打压植骨联合骨小梁金属髋臼杯在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5月,我院42例骨质疏松性患者应用自体颗粒状松质骨打压植骨联合骨小梁金属髋臼杯进行了THA。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Conn影像学评价标准观察骨长人情况,Delee-Charnley三区法测量臼杯与移植骨间的界面宽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5.4±12.7)分,到随访结束时提高到平均(78.6±6.9)分;所有患者影像学x线表现稳定,植入骨生长良好,假体位置良好,髋臼假体周围未见透亮影;2例患者术后大腿远端有轻度疼痛,无翻修手术病例。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行自体颗粒状松质骨打压植骨联合骨小梁金属髋臼杯的THA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Lian YY  Pei FX  Cheng JQ  Feng W  Zh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3):1603-1606
目的 探讨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修复、重建髋臼的方法。方法 对21例(21髋)患者采用金属网罩、异体颗粒松质骨打压植骨和骨水泥固定聚乙烯髋臼杯的技术修复髋臼骨缺损、重建髋臼;平均随访47个月;评估临床结果、宿主骨与移植骨的愈合、髋臼杯位置变化。结果 Harris评分由平均55.7分提高到92.9分;骨愈合时间平均为11.4个月。髋臼杯外展角平均改变2.2°,20髋平均1.5°;1髋15.5°。术后3个月,平均增加1.7°;术后6个月增加2.0°;以后变化不明显。髋臼杯内侧平均移位3.93mm,其中4mm以下15髋,4mm以上6髋;向上移位平均4.41mm,其中4mm以下14髋,4mm以上7髋;术后3个月,向内侧和上方平均各移位3.21、3.97mm(P〈0.05);术后6个月分别为3.89、4.30mm(P〈0.05),以后移位不明显。1例因髋臼杯假体松动行再次翻修。结论金属网罩加固髋臼底部和边缘、异体颗粒松质骨打压植骨修复骨缺损和骨水泥固定聚乙烯髋臼杯的技术重建髋臼后,髋臼杯位置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保持关节假体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可以提高髋臼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全髋关节翻修术后随访病例进行分析,探讨髋臼侧翻修时处理各类型骨缺损的方法选择及其早期疗效。方法:对4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缺损的患者进行翻修,观察术后随访X线片上的髋臼假体及周围骨质变化情况,并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和VAS评分。结果: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83个月,平均随访41.8个月,髋关节Hariss评分平均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的(53.15±11.41)分(29~67分)提高至翻修术后12月的(91.23±3.43)(83~98分)(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平均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的(7.8±1.1)分(5~10分)减低至翻修术后12月的(1.2±1.2)分(0~3分)(P〈0.05)。结论: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根据不同的翻修原因给予不同的植骨方式和选择适当的假体类型,可有效恢复髋关节周围骨量,重建髋关节的稳定性,改善髋关节的功能,近期随访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14.
颗粒性打压植骨在股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颗粒性打压植骨技术在股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20髋合并股骨缺损患者行全髋翻修术,术中对股骨缺损采用颗粒性打压植骨技术结合钛网和结构性植骨,使用骨水泥解剖型假体进行股骨翻修,术后对其中14例(19髋)进行髋关节X线检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X线检查显示17髋股骨缺损植骨处愈合,无明显骨吸收以及假体下沉,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4.18分,术后提高到86.6分,Harris评分优良率89.5%。结论:颗粒性打压植骨是治疗严重股骨缺损的一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下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的方法对39例(46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前行髋关节核磁共振检查,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分期分为Ⅰ期3髋、Ⅱa期16髋、Ⅱb期7髋、Ⅱc期11髋、Ⅲ期9髋。术后行髋关节平片检查。评估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中,激素相关病例22髋、酒精相关病例11髋、特发性13髋。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6个月(9~48个月),Harris评分术前(66±6.6)分,术后(80.2±9.7)分。不同病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术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不同分期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疗效,优7例、良23例、中4例、差12例。术后优良率65%。股骨头坏死早期患者术后优良率78%,Ⅱc期以后患者术后优良率52.6%。术后股骨头塌陷7例,有5例术前分期为Ⅱc期及以上。术后粗隆间骨折1例,术后感染1例,4例术后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余病例均未见明显进展。结论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分期早期患者术后可获得更高的优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的效果。方法对我科于2004年3月-2012年3月15例18髋髋关节融合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Harris评分术前为21-49分,平均33分。结果本组患者无切口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为66-97分,平均86分,较术前平均提高53分。无感染及血管损伤、松动、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严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性关节炎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18例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HA,术中在软组织松解延长的基础上,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在真臼位置及髋关节外展功能。术后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8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5分,双侧肢体长度得到恢复,CE角,Sharp角,髋臼骨对股骨头假体的覆盖率,颈干角,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距离,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距离均较术前得到很好的恢复。结论:通过松解延长、重建关节功能、选择合适的假体,并注重对神经血管的保护,成人DDH继发骨性关节炎可以通过THA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20髋)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4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6岁。患肢短缩平均(4.88±0.95)cm,以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和放射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14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3个月(8个月-4年)。下肢延长平均(4.46±0.94)cm,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7.50±6.96)分,术后(88.31±6.77)分(P〈0.05)。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对症治疗5-6个月后完全恢复。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Zweymueller型髋臼假体治疗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应用Zweymueller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对27例30个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前Harris评分最高56分,最低24分,平均42.6分。结果: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度增加,髋臼假体稳定。Harris评分最高98分,最低78分,平均90分。X线评价无松动征像,髋臼假体位置良好。结论:特殊设计的Zweymueller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髋臼重建初期稳定,手术不需大块植骨和骨水泥,初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