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外伤患者除创伤的直接损害作用外,继发性脑损害更是不容忽视。这种继发性损害与原发性脑损伤后所致的多种内源性自体损害因子的释放以及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1,2]。我们对男性急性脑外伤患者血清中泌乳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损伤程度、损伤部位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外伤患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CSF-MBP)水平与其损伤类型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对42例急性脑外伤患者的CSF-MBP进行测定,并测定2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 严重脑内原发性损伤患者CSF-MB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脑内原发性损伤和单纯颅内血肿者(P<0.01),单纯颅内血肿患者CSF-MBP仅伤后第5天增高;弥漫性脑损伤组CSF-MBP水平显著高于局灶性脑损伤组(P<0.01),伤后1周内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结论 CSF-MBP的测定有助于急性脑外伤患者损伤程度及类型的判定。  相似文献   

3.
脑外伤精神伤残鉴定案例中伪装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脑外伤鉴定案例中伪装精神伤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瑞文测验和伪装测验对110例不同程度脑外伤鉴定案例中的精神伤残和伪装情况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在110例中,伪装智力伤残者82例(74.5%),伪装精神症状者6例(5.5%):智力伤残程度越轻者,伪装人数比例越高;而不同程度脑外伤之间的伪装人数比例无显著差异。伪装组与非伪装组之间瑞文测验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而各组内不同程度脑外伤者瑞文成绩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脑外伤伤残鉴定中伪装精神伤残相当普遍,且以伪装智力伤残为多见。脑外伤所导致的智力伤残程度是影响伪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凝血紊乱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1972年Druskin等首次报告1例颅脑火器伤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后,脑外伤所致凝血紊乱(或称凝血病,coagulopathy)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现已明确,凝血紊乱是脑外伤常见并发症,是二次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颅脑损伤激活凝血系统造成高凝状态及其随后发生的纤溶亢进可加重脑损害,影响预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凝血紊乱、迟发性颅内血肿之间以及凝血紊乱与不良预后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一、颅脑损伤后凝血紊乱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对弥漫性轴突损伤的认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弥漫性轴突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常见的脑损伤类型,是造成重型脑损伤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1956年Strieh发现脑外伤后5—15个月死亡患者的脑白质纤维缺失和变性,随后又观察到存活48h的病例存在DAI的特征性病理改变“轴突回缩球”,1982年Adamas等将这种独特的损伤类型命名为“弥漫性轴突损伤”。现今DAI作为独立的脑损伤类型已被写入教科书,但对其致伤机理、伤情演化过程及特异性诊断仍不明确,治疗上也无特效方法,有些问题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448例症状性癫痫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4,他引:5  
目的探讨症状性癫痫的病因及不同年龄段病因构成特点。方法对448例症状性癫痫患者的病因特点进行分析。癫痫的诊断以ILAE诊断标准为依据。结果20岁以下起病者58.2%。病因分析显示脑外伤16.3%、脑血管病15.2%、颅内感染14.1%、脑内软化灶10.7%、脑发育不良10.5%、围产期损伤8.1%、海马硬化5.4%、脑肿瘤4.9%、其他为15.0%。进一步研究表明20岁以下的患者以脑发良不良、围产期损伤、颅内感染、海马硬化多见,而20岁以上患者以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血管病多见。结论症状性癫痫常见的病因依次是脑外伤、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内软化灶、脑发育不良、围产期损伤、海马硬化和脑肿瘤等,且不同年龄段病因的构成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08—2015-08我院收治的60例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均接受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同时联合高压氧、康复疗法进行治疗,采用认知评定测验量表(LOT-CA)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障碍程度。结果 6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应变及推理能力下降、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感觉能力下降、失语,分别占56.7%、46.7%、70.0%、31.7%、66.7%。双半球、右半球、左半球损伤部位患者治疗后的思维动作、视觉运动、定向、知觉等LOT-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右侧半球脑损伤患者治疗后的LOT-CA总分高于左侧半球脑受损、双侧半球脑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损伤部位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确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扩大翼点入路硬脑膜成形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重型额颞部脑损伤在脑外伤患者中发生率高,损伤重,死亡率高,手术治疗应强调彻底减压-即颞下充分减压,作者自2002年以来用扩大翼点入路并硬脑膜成形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98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脑外伤病人尸检中常发现有缺血性脑损害,因此临床上治疗严重脑外伤常试图改善脑血流(CBF)。本文的目的是确定甘露醇对脑外伤病人的CBF、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的影响以及了解对不同类型脑损伤和两侧半球作用是否相同。方法:55例严重脑外伤后存活均超过6小时的病人。均于伤后72小时内完成CBF测量。病人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损伤两组。局限性损伤的标准是颅内血肿直径大于2.5cm或硬膜下血肿厚度超过1cm或中线移位超过1cm。所有病人经脑室或硬膜下ICP连续记录和用袖带式血压计记录或经动脉导管连续记录平均动脉压(MBP)。由静脉注射~(133)Xe,用两个大型碘化钠晶体闪烁探测器(直径50mm)平行按放在额窦上方,  相似文献   

10.
1972年Druskin等[1]首次报告1例颅脑火器伤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后,脑外伤所致凝血障碍导致的凝血病(coagulopathy)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现已明确,凝血障碍是脑外伤常见并发症,是二次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颅脑损伤激活凝血系统造成高凝状态及其随后发生的纤溶亢进可加重脑损害,影响预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凝血障碍、迟发颅内血肿之间以及凝血障碍与不良预后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导致颅脑损伤后智能损害程度与损伤部位、损伤性质、昏迷时间、治疗方法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结合临床表现对因交通事故致脑损伤后智能损害的51例司法鉴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边缘智力7例(13.7%),轻度智能损害12例(23.5%),中度智能损害19例(37.2%),重度智能损害13例(25.6%)。结论颅脑损伤所致智能损害的程度与大脑损伤部位、昏迷时间呈明显正相关( P<0.01),与脑损伤性质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MMSE呈明显负相关(P<0.01),可作为司法神医学鉴定客观、有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评估与诊断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程度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听觉Oddball实验范式记录脑外伤患者的P300、N400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分析不同程度智力伤残及不同程度脑外伤之间的差异性。结果P300的潜伏期随着智力伤残程度的加重逐渐延长,中度及以上智力伤残组比无智力伤残组和边缘智力伤残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300的潜伏期可以作为评价颅脑损伤后智力伤残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血清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含量变化及其机理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免法检测63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EDLS浓度变化,对其中19便作动态观测,16例行手术前后对比,23例与预后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不同程度脑外伤皇24小时内血清ELDS均升高,以轻伤组最为典型;随着损伤程度的加剧,少数病例EDLS不变甚至下降,术后或随伤情的恢复,EDLS多同步下降,不同病病理类型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脑外伤后癫癇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伤后癫癇(posttraumati cepilepsy,PTE)是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的常见并发症,PTE的发病率为4.4%-53.0%。PTE的危险因素包括TBI的严重程度、早发性癫癇发作、硬脑膜的完整性等。关于PTE的预防,目前认为TBI患者在脑损伤后1周内服用抗癫癇药物可预防旱发性癫癇的出现。PTE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类型,以及颅脑损伤受损程度、范围及距鉴定间隔时间与智力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8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82例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者中,以智力障碍为首位,共123例次(67.6%)。(2)伤残等级评定为Ⅶ-Ⅹ级者共142例(78.0%)。(3)智力损害程度与受伤时间距鉴定时间无相关性(X^2=0.41,P〉0.05),但与脑损伤程度有相关性(P〈0.05)。(4)有智力损害组的脑干损伤(30.9%)、脑内血肿(25.2%)的比例高于无智力损害组(分别为16.9%和11.9%;P〈0.01),≥2个脑叶损伤(61.7%)的比例也高于无智力损害组(34.9%;P〈0.05)。结论颅脑损伤所致智力障碍占第1位,脑损伤受损程度与智力损害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伤残等级以Ⅶ-Ⅹ等级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16.
脑损伤后神经细胞C-fos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损伤动物的神经细胞C -fos基因表达的变化与损伤程度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 85只不同脑损伤程度大鼠神经细胞C -fos基因表达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 脑损伤区域神经细胞出现C -fos基因表达 ,重度损伤组基因表达的阳性百分率及阳性平均光密度均高于中度损伤组 ,其脑组织的含水量也出现相同趋势的变化。  结论 脑损伤早期神经细胞C -fos基因表达变化与脑损伤的轻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伤和坠落伤以及自然灾害的加剧(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创伤性颅脑损伤已成为人类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和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患之一[1,2].通过临床工作发现,在外伤中有相当一部分属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伤、四肢伤及休克.因此,颅脑损伤合并复合伤动物模型的制备对颅脑损伤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脑损伤合并骨折实验模型 1.开放骨折并落体撞击脑损伤模型:杨运发等[3,4 ]建立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研究发现,肌注相应时段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血清能明显加速鼠单纯骨折模型的骨折愈合.孙良智等[5,6]建立大鼠脑损伤和股骨骨折模型研究发现,骨折合并脑损伤骨折愈合速度较单纯骨折快,脑损伤组及骨折脑损伤组血清中胰岛素生长因子-Ⅰ高于对照组,骨痂阳性细胞表达强于单纯骨折组,提示脑损伤可以增强骨折局部胰岛素生长因子-Ⅰ,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而趋化因子是炎症反应中不可或缺的一类介质,主要趋化白细胞迁移、介导炎症损伤、参与损伤修复,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阐明趋化因子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有可能为防治缺血性脑损伤找到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脑外伤后脑组织氨基酸递质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外伤后脑组织氨基酸递质的变化及其意义杨辉张可成刘俊孙玮△谭绪云※近来的研究表明氨基酸神经递质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虽已有创伤性脑损伤邻近部位细胞外兴奋性性氨基酸递质明显升高的报道[1~2],但有关创伤性脑损伤后人脑组织氨基酸神经递质变...  相似文献   

20.
117例脑外伤患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类型,脑外伤受损程度及距离鉴定时间间隔长短与智能受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7例脑外伤患者的司法鉴定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17例中,脑挫裂伤后智能损害86例(73.5%),脑挫裂伤后精神病性症状19例(16.24%),脑挫裂伤后人格改变5例(4.27%),脑挫裂伤后癫痫发作ll例(9.40%),脑挫裂伤后遗忘综合征6例(5.13%)。117例脑外伤患者在受伤后1—2个月内有78例(66.67%)出现精神症状。结论脑外伤所致智能损害占第一位;脑外伤对智能的损害与伤后鉴定时间间隔长短无明显影响,脑外伤受损程度对智能损害程度有一定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对脑挫裂伤后精神病性症状的诊断标准做出病程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