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室温(25℃)下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的含量,并观察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6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25℃)下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25℃)下放置8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测定其pH值和微粒。结果在室温下,6h内配伍液澄明,头孢替安的含量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液色泽无变化,微粒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6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室温(25℃)下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的含量,并观察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6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室温(25℃)下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怀雪  王艳  邵珠民  张磊 《中国药房》2009,(35):2761-2762
目的: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37℃下6h内,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和硫酸头孢噻利的紫外光谱的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结果:6h内,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液外观、pH值、紫外光谱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木糖醇注射液在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阿魏酸钠与4种输液的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魏酸钠(注射用心血康)在4种输液(即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0-18h内不同时间注射用阿魏酸钠的含量及吸收曲线,并测定pH值,同时观察配伍液的酸钠的含量及吸收曲线,并测定pH值,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结果:注射用阿魏酸钠在室温下在4种输液中配伍后18h内吸收曲线、pH及外观几无改变,含量在18h内未低于标示量的95%。结论:注射用阿魏酸钠在室温下在4种输液中配伍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和木糖醇注射液在室温下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条件下,8h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七叶皂苷钠的含量变化情况,并同时观察记录配伍液的pH及外观变化。结果在实验温度条件下,配伍液的含量和外观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和木糖醇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
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忠杰  周蕾  苗佩宏 《中国药房》2007,18(8):599-600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25℃条件下放置8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其外观及测定pH值和微粒粒径。结果:6h内配伍液澄明,色泽无变化,pH值和头孢替安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微粒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6h内稳定。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奥硝唑与5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坚  夏敬民 《医药导报》2008,27(10):1270-1271
目的 考察注射用奥硝唑与葡萄糖注射液(5%, 10%, 5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方法 在室温下, 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的含量. 结果 室温条件下, 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图谱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室温条件下, 24 h内注射用奥硝唑与上述5种注射液配伍, 配伍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
茹建华 《海峡药学》2008,20(12):10-1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6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其外观及测定pH值。结果6h内配伍液澄明,色泽无变化,pH值、头抱地嗪钠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时注射用头抱地嚷钠与果糖注射液配伍6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0.
甲磺酸培氟沙星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室温条件下,0~6h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含量变化情况,并同时观察记录配伍液的pH变化及外观变化。结果:0~6h内,配伍液的含量和外观无显著变化。结论: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王群  庞卫国  丁峰  石庆平  王靖 《中国药房》2010,(42):3983-3985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合均匀后,在25、37℃下于0、1、2、4、6、8h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米诺钠和培氟沙星含量,同时记录外观和pH值变化。结果:0~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头孢米诺钠和培氟沙星的含量、紫外吸收峰形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中可以配伍使用,宜在6h内用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多索茶碱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并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与多索茶碱的含量。结果:2药配伍后8h内,除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6h时多索茶碱的含量降低外,其外观、pH值、含量和紫外吸收峰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多索茶碱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但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宜4h内滴注完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与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不溶性微粒数、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并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2药含量。结果:2药配伍后,6h内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及峰形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液6h内2药含量相对稳定。结论:2药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在室温[(25±2)℃]下与果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加入果糖注射液中,混合均匀后,在室温[(25±2)℃]下观察并测定6 h内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法舒地尔的含量,并考察是有无新物质生成。结果:在室温[(25±2)℃]条件下,0~6 h配伍液的外观、pH值、盐酸法舒地尔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在室温[(25±2)℃]下6 h内配伍液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细辛脑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50g.L-1葡萄糖中的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测定不溶性微粒、pH值,采用HPLC法测定细辛脑的含量。结果:配伍液在室温时4h内无明显外观、pH值的变化,含量在90%以上,不溶性微粒符合规定。结论:细辛脑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室温4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注射用多索茶碱与注射用阿洛西林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观察及测定注射用多索茶碱与注射用阿洛西林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条件下放置6h内的外观及PH值,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的含量。 结果:与配伍后0h比较,配伍液在6h内的外观和含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而PH值有所浮动。 结论:注射用多索茶碱与注射用阿洛西林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下放置6h内质量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法莫替丁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法莫替丁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和法莫替丁的含量。结果:2药配伍后,8h内的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另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8h内与5%葡萄糖注射液中6h内,配伍液的外观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法莫替丁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8.
刘瑞琴  杨继章 《中国药房》2012,(14):1293-1294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硫脒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1)℃、不避光条件下,观察并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种药的含量并考察有无新物质生成。结果:2种药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6h内外观呈现淡黄色并随时间延长颜色有逐步变深的趋势,pH值逐渐下降,头孢硫脒含量显著下降。结论:注射用头孢硫脒不能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磷霉素钠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观察及测定配伍液8h内的pH及外观变化,并用紫外光谱法监测配伍液中加替沙星的图谱和含量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后,在8h内配伍液的pH及外观无明显变化,而配伍液中加替沙星的紫外图谱和含量均有明显变化。结论磷霉素钠不宜和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