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总结开放式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上颌牙列缺损患昔21例(23侧)行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及人工骨材料植入,同期植入种植体57颗。术后1,3,6,9月复查种植体骨结合及上颌寞情况。I期术后4~6月行Ⅱ期手术,Ⅱ期术后2~3月行上部修复。结果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症发生,X线复查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阴影,均形成良好骨结合,术后6~9月完成种植体上部修复。结论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行之有效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2.
查大慧  程旭  黄伟 《安徽医学》2014,(11):1591-1592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1月至2014年6月20例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共植入24枚Nobel种植体,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种植体均无松动,术区黏膜未见明显红肿且无上颌窦炎症反应,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及时有效的。结论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手术中,加强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的配合对手术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分析总结我院4年间行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42例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围手术期的护理处理。【结果】42例患者共植入93枚Branemark种植体,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及时、有效和合理的,其中92枚获得骨整合,1枚失败,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配合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成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18例(共28颗种植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估。随访1~4年,观察种植体稳定性、上颌窦底高度、上颌窦有无炎症及种植体周围牙槽骨情况。结果:18例患者共26颗种植体术中均无上颌窦穿孔,随访观察种植体均无松动、脱落,上颌窦无炎症发生,全景片示种植体与骨均形成良好骨结合,种植体周围垂直骨吸收均小于1.5 mm。结论:在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术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上颌窦提升手术对上颌后牙区牙槽嵴发生萎缩的患者进行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种植科2010-2011年的临床病例。采用闭式和开窗两种上颌窦提升手术方法,对36例患者45颗牙槽嵴萎缩垂直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行上颌窦提升术,之后行种植体植入术。6个月后拍摄数码曲面断层片,观察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术后种植体骨结合情况,测量手术后6~24个月期间内牙槽骨高度变化。结果无种植体松动、脱落以及上颌窦炎症发生。 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结论两种上颌窦提升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均为良好。上颌窦提升术的应用在上颌后牙牙槽嵴萎缩的患者中有广阔的前景,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为解决上领后牙区牙缺失后牙槽骨萎缩导致骨量不足而采取的开放式上领底窦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上颌窦底距牙槽嵴顶距离较短的患者行上领窦提升植骨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结果 植入后种植体稳定,无松动或脱落,无上领窦炎症发生,X线复查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阴影.结论 上领窦提升植骨及同期行种植体植入术,方法可靠,对解决上颌后部牙齿缺失后牙槽骨高度不足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高东辉  李艳秋  张明锐  张丽娜 《吉林医学》2010,31(23):3939-3940
目的:探讨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的患者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对31例牙上颌窦底高度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植入植体共48颗,同时采取系列护理措施,并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定期随访,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骨结合完好,种植体生长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健康教育是保证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上颌窦内提升术中不植骨同期植入ITI种植体临床效果.方法 14例上颌后牙缺失,牙槽嵴顶距窦底骨高度为6~9mm.经(summers上颌窦提升器械)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提升高度<3mm.共计植入ITI种植体27枚.结果 术后当天X片显示上颌窦底平均抬高(1.7±1.6) mm.所有病例未发生上颌窦炎、上颌窦口腔漏等并发症,种植体稳固.术后3月X片示种植体穿入上颌窦部分骨结合良好,抬升上颌窦黏膜连续性完整.所有种植体术后3~6月完成修复,正常负重,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术中不植骨同期植入ITI种植体能有效的应用于上颌后牙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少量不足的牙种植修复,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颌窦提升术在上颌磨牙缺失种植修复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上颌磨牙后区牙槽骨严重吸收导致骨量不足的15例患者运用上颌窦提升术、人工骨植入术并同期植入BEGO两段式种植体17枚,其中上颌窦内提升术12例,植入种植体13枚;上颌窦外提升术3例,植入种植体4枚。全部病例术后1周和3、6、9个月摄曲面体层片检查种植体稳定性及人工骨与种植体愈合情况。结果17枚种植体无一枚感染及松动,无上颌窦炎症,术后6~9个月X线示人工骨粉均已改建成新骨,种植体周围无阴影。结论上颌窦提升术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方法可靠,具有良好疗效,可显著扩大牙种植体植入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超声骨刀在上颌窦开放性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其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9例上颌后牙牙槽骨高度不足患者,术中应用超声骨刀进行上颌窦开放性黏膜提升,填入人工骨粉,同期植入种植体。结果:19例上颌窦提升手术中,无上颌窦炎发生,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愈合期内(术后7d拆线时)无感染及创口裂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超声骨刀行上颌窦底提升可精确地完成手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上颌窦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48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1例行上颌窦外提升术患者,植入15枚种植体,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进行性骨吸收,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松动,无感染和炎症发生,X线片检查未发现种植体周围阴影,种植体提升高度为3.4~6.9mm,平均提升5.6mm.37例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患者,植入42枚种植体,术后均未发生种植体松动、感染以及炎症,X线片检查未发现种植体周围阴影,种植体提升高度为3.7~7.2mm,平均提升5.8mm.结论 上颌窦提升术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均有效可靠,同期种植疗效显著,成功率高,且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扩大了种植修复在上颌后牙运用的适应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张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32-2133
目的:探讨三维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上颌后牙区牙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7例29枚上颌后牙区行上颌窦内提升和上颌窦外提升进行人工牙种植的患者,内提升9例,外提升8例,术前CBCT检查制定手术计划,术后CBCT检查评价上颌窦提升效果及上颌窦黏膜情况。结果:29枚植体全部进行上颌窦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其中有2例上颌窦内提升患者出现上颌窦黏膜穿孔,定期进行复诊,所有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现均已进行永久性种植修复,累积存留率100%,临床疗效确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结论:CBCT三维成像及测量技术为上颌窦提升的术前检查,术后手术效果评价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分析资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应用上颌窦外提升术的临床效果,以扩大种植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6月共10例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垂直高度严重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外提升术,术中同期或延期植入14枚Nobel Replace种植体,使用Bio-Oss人工骨粉作为骨移植材料,随访3~5年。结果:10例患者中2例发生上颌窦黏膜破裂,经妥善处理后10例患者14枚种植体均完成种植修复。随访期内种植体均固位良好,无松动脱落,正常行使功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上颌窦外提升术对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垂直高度的增加稳定可靠,种植修复效果满意,可扩大种植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上颌窦内提升术中应用Crestal Approach-Sinus Kit (CAS-KIT)提升上颌窦粘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24例患者上颌后牙缺失,牙槽嵴顶距窦底骨高度为2~9mm,经CAS-KIT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提升高度超过3mm的植入羟基磷灰石陶瓷,同期植入种植体,最高提升10 mm,共计植入ITI士卓曼种植体46枚.结果 术后当天X线片显示上颌窦底平均抬高(3.9±1.8)mm,所有病例未发生上颌窦炎及骨替代品泄漏等并发症,种植体稳固,术后3个月X线片示种植体穿入上颌窦部分骨结合良好,抬升上颌窦粘膜连续性完整.所有种植体术后3~6个月完成修复,正常负重,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 利用CAS-KIT提升上颌窦是一种简单、微创的技术,能有效的应用于上颌后牙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不足的牙种植修复,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上颌窦内外提升植骨术扩大种植适应证,并观察其修复使用的成功率。方法通过40例患者55颗上颌窦内外提升植骨术及同期ITI及BLB种植体植入术,术后1、3、6个月检查评测种植体骨结合状况、上颌窦愈合以及戴牙修复后12、3、年的使用情况。结果 54颗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症发生,X线检查种植体与骨均形成良好骨结合,术后6个月完成义齿修复。经6-54个月随访观察,临床效果良好,1颗因咬硬物失败。结论掌握适应证和手术技巧,上颌窦内外提升植骨术并同期种植植入术能有效地扩大种植适应证,解决了上颌后牙骨高度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聚乳酸材料PLA/PGA在同期植入种植体时的成骨效应及种植效果。方法:将预制成形的PLA/PGA材料,通过上颌窦提升术植入新西兰兔的上颌窦中,同期植入钛种植体,术后4、8、12周进行X线检查观察成骨情况,12周全部处死通过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成骨及种植效果。结果:在所有植入PLA/PGA材料的兔上颌窦都有新鲜成熟骨形成,在同期植入的种植体稳定与新形成骨紧密结合,同时材料本身完全吸收。结论:自体骨复合多孔支架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具有简便高效易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例牙槽嵴顶距窦底垂直骨高度为5 ~7 mm的患者,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21枚种植体,植骨或不植骨,定期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疗效.结果: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情况良好,无种植体松动或脱落;X线显示种植体周围骨质稳定,窦底边界清晰,无炎症表现,19例均完成种植修复,患者满意度高.结论: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广华  栾明亮  董凯丽  符国新 《安徽医学》2012,33(12):1654-1656
目的评价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可用骨高度为3-6 mm,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治疗。术后6个月暴露种植体,完成上部修复,定期随诊。结果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经过6~36个月追踪观察,种植体均行使功能良好,无松动或脱落。结论掌握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的适应证,二者均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老年患者骨引导再生术提升上颌窦与XIVE种植体同期植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患者骨引导再生术提升上颌窦并同期植入XIVE二段式种植体26颗,其中骨引导再生术上颌窦外提升完成10颗种植体/5例,骨引导再生术上颌窦内提升完成16颗种植体/13例。负载2年后统计其成活率。结果26颗种植体中仅有一颗出现种植体周感染但无松动.成活率96.15%。结论提示骨引导术提升上颌窦与XIVE种植体同期植入对于上颌肯氏Ⅰ、Ⅱ类缺失患者是一种可行的临床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大小的上颌窦外提升术入路窗口结合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2种不同尺寸窗口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对29例(共32颗)垂直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区种植病例行上颌窦底提升及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术前将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组(6 mm×6 mm,n=15)和常规骨窗组(15 mm×10 mm,n=14),两种窗口均同期植入人工骨粉和种植体。分别于术后10 d和30 d评价患者舒适感。在手术前、手术当天、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检查种植体周围上颌窦底部剩余牙槽骨和植入骨粉的总厚度和所植骨粉在窦底的宽度。结果: 全部32颗种植体CBCT检查骨结合良好,窦内种植体周围骨量有明显增加。小骨窗组与常规骨窗组的植入骨粉成骨能力无明显差异。小骨窗组患者总手术时间与常规骨窗组无明显差异,术后10 d和30 d随访中患者对手术不适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微创小窗口上颌窦底外提升术较常规窗口损伤更小,技术适应证更广泛,可减少患者手术痛苦,提升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