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王润华 《家庭医学》2006,(23):40-40
便秘意味着粪便干燥、3日或3日以上排便一次。粪呈羊粪蛋或石弹子状,排便费力。患者肛门排气多,肛门周围疼痛。许多患者还伴有腹胀、恶心、心悸、气短、胸闷、面红、多汗、多尿等症状,女性还可伴有月经疼痛。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症。据法国统计,住院病人与便秘有关的死亡人数每年达975左右。不论男、女、老、幼,便秘的发生率都比较高,其中老年人更高,60岁以上人群便秘发生率可迭30%~33%;若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脑血管病人,发生便秘者几乎占一半。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说"十人九痔",便便时这个受罪!不但排便时疼痛,排便后还会疼好一会儿,甚至厕纸上会带血,但"菊花"的苦,不能全怪痔疮……医学上把发生齿状线下肛管皮肤裂开伤后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者,称为肛裂(肛管位于消化道末端,上与直肠相连,下与肛门相接)。简单说,就是指肛门上出现了一个裂口,主要表现为: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和便秘。肛门周期性疼痛:肛裂的主要表现,其诱因多为便秘。用力排便导致肛管破裂,疼痛呈刀割样或  相似文献   

3.
便秘是指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以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可提示便秘存在。如果每天均排大便,但排便困难且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伴有腹胀,也应纳入便秘的范围。便秘对身体的危害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病。如直肠炎、肛裂、痔、直肠脱垂等。用力排便对一些器官如心脏、脑血管等带来负担,严重的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生命。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  相似文献   

4.
<正>婴幼儿便秘的主要表现为大便量少、干硬、呈卵石样(即使每天仍有排便现象),伴有排便困难,排便时疼痛,哭闹不休;严重便秘婴幼儿甚至发生肛裂,粪便表面带血,肛门溢粪;排便长时间过度用力;性情偏执和倦怠。肛裂会使婴幼儿对解大便产生恐惧心理,造成恶性循环,可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便秘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负担的加重和社会因素等原因,慢性便秘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便秘是指由于机体的原因使得粪便在肠道停留过久,从而导致大便干硬、排出困难或排不尽、排便时间长、大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等,这些均可提示有便秘存在.如果每天能排大便,但排便困难且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伴有腹胀,也应纳入便秘的范围.多数便秘患者排便每周1~3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1次.有的每日排便可多次,但排便困难,并且持续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粪便硬如羊粪或板栗状,且大便量极少.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因"肛门下坠感2年,排便后肛门脱出肿物1月余"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肛门下坠感,伴有便秘、大便干燥,偶有大便带血,无肛门疼痛、腹痛、腹胀,当时诊断为痔疮,给予痔疮栓治疗。1个月前,患者排便后发现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肛门牵张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2年7月本人所在科室住院的脊髓损伤并发生便秘的患者共4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肛门牵张技术的方法,对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1个月后每次排便所需时间以及1个月后使用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定排便功能。将所得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以上3个方面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肛门牵张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专家指出,导致便秘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饮食习惯之外,还有过分紧张,或是因为忙碌及其他原因忽视便意未按时排便;或生活习惯突然改变,如到国外或外地旅游;或是肛门有疼痛性疾病、习惯性使用泻药、习惯性灌肠,都会影响肠黏膜,造成人不能规律排便,导致便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和直肠感觉特征。方法:采用肛门直肠测压方法检测44例FC患者的肛门直肠静息压、缩榨压、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窘迫感觉阈值和最大耐受容量指标,并与14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FC患者肛门静息压、最大缩榨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FC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窘迫阈值和最大耐受容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模拟排便时,FC组31.82%的患者在直肠收缩时伴有肛管括约肌的矛盾收缩。结论:功能性便秘患者存在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异常,可能与FC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0.
便秘是常见的病症 ,不仅可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 ,也可表现为排便困难或不尽感觉等。目前 ,国际上推出罗马Ⅱ有关慢性便秘的诊断标准[1] ,包括具备 :在过去 12个月至少 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 2个或 2个以上症状 :(1)大于 1/ 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 ,(2 )大于 1/ 4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块或硬结 ,(3)大于 1/ 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 ,(4)大于 1/ 4时间有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 ,(5 )大于 1/ 4的时间排便时需用手法协助 ,(6 )大于 1/ 4的时间每周排便 <3次。1 临床资料2 0 0 2年~ 2 0 0 4收治的便秘病人 2 8例 ,其中 ,脑出血偏瘫病人 15例 ,糖…  相似文献   

11.
戴伟 《健康大视野》2006,14(3):76-76
肛裂在肛肠疾病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主要特点是患者排便时呈撕裂样疼痛。排便后肛门持续性疼痛,有时甚为剧烈。患者常因疼痛不敢排便,以致形成便秘。笔者应用南京三乐电器总公司(原南京电子管厂)生产的JZZ-Ⅱ型二氧化碳激光机治疗各期肛裂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便秘是极为常见的与粪便排空障碍有关的一组症状,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粪便于结呈团块或坚硬;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排不尽感;伴有腹部不适,腹胀、腹痛、肛门坠胀等.慢性顽固性便秘患者由于长期受排便障碍困扰,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我们自2002年开始,对保守治疗的患者实施结肠除术,针对术后腹泻并发症的问题,研究设计了新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良好疗效,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薇 《中国校医》2010,24(6):474-475
便秘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超过2~3d或更长时间一次,排便无规律且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的病理现象。便秘给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困扰和身体造成不适。若不及时纠正就会对便秘者将来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张丹静 《保健医苑》2021,(11):24-26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常少于2次,并且出现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常伴随腹痛、腹胀.调查显示,约1/3的老年人会发生便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加. 老年人长期便秘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痔疮、腹股沟疝等疾患,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症状.此外,若用力排便,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一个症状。一般认为不能每日不费力地排一次软便为便秘。但排便习惯个体差异颇大,正常人可多至1~2次/日,少至1次/2~3日,排便过程25%的时间内用力不算便秘。故便秘的诊断应主要依据排便习惯的改变和排便困难的程度而定。引起便秘的病因很多,一些代谢、内分泌异常、神经系统、结肠、直肠和肛门等器  相似文献   

16.
便秘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症状,表现为排便周期延长至2天以上;或排便周期正常,但大便干燥、排出艰难;或大便性状正常,但排便不畅.便秘可诱发肛裂、痔疮,对于心脑血管患者而言,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意外事件.除了饮食与排便习惯,便秘的发生与四时节气关系密切.因此,顺应四时节气变化,合理调整饮食、起居活动,可以有效减少便秘的发...  相似文献   

17.
痔瘘疾病包括痔、肛瘘、肛周脓肿及脱肛等,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饮食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预后,特别是对痔瘘术后的三大并发症,即便秘、出血、水肿的预防至关重要。便秘。便秘是痔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约有30%以上的患者术后有便秘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过多担心排便会引起疼痛及出血,产生惧怕排便心理,不敢排便或不按时排便,结果越害怕、越担心,大便越干,导致便秘程度加重。术后便秘会导致诸多并发症,例如,伤口继发性出血、肛缘附近水肿、腹胀、下腹部不适等。所以,患者应在术后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8.
便秘似乎并不是什么大病,但老年便秘往往迁延数日,时间长了会伴有头痛、头晕、腹中胀满疼痛,脘闷暖气、食欲减少等症状;还会出现失眠、心烦、易怒等症状。同时,便秘又是许多疾病发作的诱因用力排便可导致心脏病发作或脑出血;便秘还可诱发许多肠道疾病,如肠梗阻、痔疮、肛裂等。由于便秘还可使肠内有毒代谢物因被重新吸收而增加,是促进衰老的因素之一。 产生便秘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疾  相似文献   

19.
《长寿》1994,(7)
便秘是多种病的一个症状,而不是单一的疾病。其多表现为患者不能按习惯次数排便,排空不全,排出困难,排便时间延长等病态,同时还伴有精神抑郁、头痛、食欲差、恶心、腹胀或下坠症状。便秘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其中老年人最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20.
正灌肠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的技术,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治病达到治疗目的。常因肛管特别短粗或操作不当,造成疼痛、疼痛性肛门痉挛、肠粘膜损伤、出血甚至引起直肠穿孔,引发医疗纠纷;疼痛或治疗不方便而终止治疗,直接影响灌肠法实施,影响了直肠肛周炎症、慢性结肠炎、盆腔炎、阑尾炎、便秘等疾病的疗效。临床证实,滴管灌肠法成功率高,无出血疼痛并发症,实用可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