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中线部肿瘤的适应证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总结经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中线部肿瘤16例的手术经验.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病例切口Ⅰ期愈合.结论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适应于切除前、中、后颅底中线部位硬膜外各类肿瘤,良好的显微技术、完整修复硬脑膜缺损和颅底重建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蝶窦斜坡区肿瘤扩大前入路手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大前颅底入路手术方法在蝶窦斜坡区肿瘤的应用。方法  13例病人采用扩大前入路手术方法 ,经硬膜外或经硬膜下磨除蝶骨平台 ,进入蝶窦切除肿瘤。对于侵及鞍上较大的肿瘤配合经纵裂入路显露 ,切除肿瘤。结果 本组 13例肿瘤 ,全切 12例 ,近全切除 1例。嗅觉丧失 3例 ,脑脊液漏 1例 ,尿崩 4例 ;全组术后过程平稳 ,无颅内感染、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采用此种入路和技术扩大了颅底中线病变的手术适应证 ,改善了手术效果 ,具有适应范围广、显露良好、颅底重建可靠、可保护嗅觉及避免严重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颅底区脑膜瘤各种手术入路和操作技巧,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6例非颅底区脑膜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选择、显微操作技巧和疗效。结果本组46例(大脑凸面10例、矢状窦旁16例、大脑镰旁12例、小脑凸面4例、小脑幕3例、多发性脑膜瘤1例)除2例肿瘤与中央沟静脉粘连紧密行SimpsonⅢ级切除,其余均为SimpsonⅠ、Ⅱ级切除。术后出血需再次手术2例,中枢感染1例,经治疗好转。均痊愈出院。结论合理的手术入路,良好暴露和清晰的视野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较大肿瘤先行囊内切除,尽量在无牵张力下分离瘤脑界面;非颅底脑膜瘤应在第一次手术时做到完全切除,同时不损伤正常脑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23例侧脑室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以提高侧脑室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术前以CT、MRI作为诊断和设计手术入路的主要依据.其中经皮质入路20例,经额胼胝体3例,运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手术全切16例,次全切4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运用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颅底脑膜瘤,以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 本组31例经显微外科治疗颅底脑膜瘤,采用经翼点-颧弓-颞下联合入路,并分析手术方法、结果和并发症.结果 肿瘤Simpson's Ⅰ、Ⅱ级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恢复良好27例,遗留颅神经麻痹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颅底脑膜瘤采用颅底外科技术,明显缩短了肿瘤显露距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脑牵拉,同时配合显微外科技术和电磁刀,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侧颅底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97~2003年收治的侧颅底肿瘤2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结果 23例中早期表现出现轻度偏头痛或头昏感6例,耳鸣及听力下降9例,发现外耳道、耳下或颈部肿块共7例,眩晕2例,涕血2例,咽异物感2例.涉及5、7、8、9、10、11对颅神经症状亦多见.手术分前入路和侧入路,随访13例,其中1例术后复发,1个半月死亡,1例术后1年后死亡,其余效果良好.结论 侧颅底肿瘤的诊断关键在于是否足够重视,CT和MR极有诊断价值.手术治疗应根据肿瘤的侧颅底手术进路,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和侵犯范围来选择.  相似文献   

7.
经翼点入路鞍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翼点入路行鞍区肿瘤切除2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3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一过性尿崩症12例,术后5年复发1例.鞍区肿瘤应用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术野显露良好,肿瘤全切率及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采用翼点入路多能满足鞍区不同类型鞍区肿瘤的显露,能提高肿瘤全切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跨前中颅底肿瘤,由于其位置深,解剖关系复杂,传统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多因显露病灶不佳、脑牵拉严重及不便于切除被侵犯之颅底组织而受限制。近lO年来,笔者采用经眶颧额颞下联合入路对跨前中颅底肿瘤18例行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跨前中颅底肿瘤患者18例,男1l例,女7例;年龄12-68岁,中位年龄41.2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6个月。  相似文献   

9.
幸标  顾培元  魏栋  陈功  张寒  李猛  胡卫星 《江苏医药》2013,39(10):1153-1156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合理的术前风险评估、临床分型及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资料。根据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将岩斜区肿瘤进行分型和术前风险评估,并比较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38例(61%):扩大翼点入路3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8例,乙状窦前入路6例,乙状窦后入路21例。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26例(42%),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结合术前风险评估及肿瘤分型综合考虑。对于术前评估风险大的肿瘤,结合肿瘤分型,应选择相对简单、微创的乙状窦后入路或颞下经小脑幕入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颅底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和个体化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6例颅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50例,次全切除6例。经病理学证实良性脑膜瘤53例,不典型脑膜瘤3例。其中嗅沟脑膜瘤12例,蝶骨嵴内1,3脑膜瘤16例,蝶骨嵴外1/3脑膜瘤26例,幕上型天幕脑膜瘤2例,幕下型天幕脑膜瘤6例,桥小脑角脑膜瘤4例。次全切除及不典型脑膜瘤者,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5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颅神经麻痹、脑血管痉挛、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5年,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颅底脑膜瘤的位置、大小、质地和血供影响手术入路、疗效和患者预后。个性化的手术人路和显露、瘤内分块切除技术和恰当的显微镜辅助可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静脉窦、脑干,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次全切除和不典型脑膜瘤术后辅以放疗,可防止肿瘤复发,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