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15条单肺通气(OLV)犬模型进行实验,观察手术侧肺加用或不用Bain环路对犬肺分流量和氧合的影响。结果提示:与双肺通气(TLV)相比,不用Bain的OLV犬,动,静脉氧分压,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分别降低了49%,11%、8%、14%;肺泡气与动脉血氧分压差,肺毛细血管-动脉血氧含量差,肺毛血管-静脉血氧含量差(CcO2-CvO2)和肺分流量(Qs/Qt),分别增加了39%,350%、50%和19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1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研究,肺血流动力学对吸纯氧时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_2)和肺泡-肺静脉血氧分压差(A-pvDO_2)的影响。房间隔缺损患者由于心内左向右分流,其动脉-混合静脉血氧含量差(c(a-V)O_2)明显缩小,但肺动脉压正常者(4例)肺内分流并不增大,而肺动脉高压者(8例),随着肺动脉压升高,吸纯氧时测得的A-aDO_2和A-pvDO_2进行性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内麻醉时,输入高氧液对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中段癌根治手术20例,随机分为两组,N组(对照组)10例单肺通气时输入平衡液;O组(高氧液组)10例单肺通气时输入高氧平衡液。分别于麻醉前、双肺通气(DLV)30min、单肺通气(OLV)30min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Qs/Qt等。结果OLV时O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高于N组(P<0.01),O组动脉血氧含量(CaO2)显著高于N组(P<0.05)。OLV时,Qs/Qt较DLV时显著增加(N组P<0.01;O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可以明显升高SaO2和CaO2,高氧液对Qs/Qt的影响不明显。单肺通气时输注高氧液可能对低氧血症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前单肺通气(OLV)期间不同体位对血液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ASAⅡ~Ⅲ级,于开胸前仰卧位双肺通气30min(T1组,n=20)、仰卧位单肺通气30min(T2组,n=20)、侧卧位单肺通气30min(T3组,n=20),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静脉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T1组比较,T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静脉血氧含量(CvO2)均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5或P<0.01),T3组PaO2、Sa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5或P<0.01),PvO2、SvO2、CaO2和CvO2无明显变化。与T2组比较,T3组PaO2、PvO2、SaO2、SvO2和CvO2明显升高,Qs/Qt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侧卧位单肺通气时血液氧合明显优于仰卧位单肺通气。应尽量减少仰卧位时单肺通气的时间,或避免仰卧位时应用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术中单肺通气(OLV)患者肺内分流及动脉血氧合的影响.方法 术中需行OLV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使用全麻的对照组以及使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实验组,每组均为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TLV)时(S1)、单肺通气30 min时(S2)、单肺通气60 min时(S3)抽取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 所有患者OLV时较TLV时Pa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均P<0.05).组间比较,S1、S2、S3时PaO2、PaCO2、Qs/Qt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不会明显影响OLV患者肺内分流及动脉血氧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心脏手术患者31例,随机分成两组,抑肽酶组(抑肽酶200万U一次性加入预充液中,n1=20),UTI组(在应用抑肽酶的基础上,应用UTI总量60万U,n2=11)。检测右心房血和肺静脉血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术后肺死腔率(VD/VT)、肺泡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动脉氧分压(PaO2)。结果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UTI组肺静脉血中MDA水平较抑肽酶组低(P<0.05),SOD活性较抑肽酶组高(P<0.05);术后UTI组CaO2、PaO2与抑肽酶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VD/VT、OI、P(A-a)O2低于抑肽酶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出血和输血量、输血小板患者所占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TI能减轻CPB所致肺部损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肺保护作用;在CPB手术中联合应用UTI与抑肽酶可更有效地抑制CPB所致肺部损伤。  相似文献   

7.
米建新 《陕西医学杂志》1993,22(10):613-615
<正> 在常规氧疗情况下,采用简便方法正确评价血液的氧合状态,对于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_(A-a)O_2]是常用的判断肺内氧交换状态的指标。但其受吸入气氧浓度(FIO_2)的影响。FIO_2增加时P_(A-a)O_2随之增加,吸氧条件下很难确定正常值。临床上伴有气体交换障碍的病人多需用氧疗,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虽然采用吸纯氧测P_(A-a)O_2的方法可克服上述影响,但要获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期间,机体氧的要求受多种因素影响,氧的供给依赖适当的组织灌流与良好的血液氧合。测定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O_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O_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O_2)及机体氧耗((?)O_2)是判断组织氧合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本文观察了心脏手术患者外循环期间Ca~(?)O_2,PO_2,SO_2、VO_2的变化,并就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阮林  温文钊 《微创医学》2001,20(1):82-84
单肺麻醉即单肺通气(OLV)麻醉,OLV时灌注无通气肺的血液没有得到氧合就回到左心,造成静脉血掺杂,从而使PaO2降低,虽然非通气肺泡低氧时产生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使非通气肺血流减少并转向通气肺,使Qs/Qt减少,从而使PaO2降低有所改善,但仍有约10%的病人可发生显著低氧血症,所以如何降低OLV时Qs/Qt和怎样提高PaO2是单肺麻醉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时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对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时肺泡巨噬细胞(AM)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日—2019年9月5日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OLV后研究组对非通气侧肺给予1~4 L/min的持续性中-低流量给氧,对照组非通气侧肺不给予持续性中-低流量给氧。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OLV后30 min (T1)、1 h (T2)及2 h (T3)时采集桡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T3时留取肺癌周边正常的肺组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并进行肺损伤评分;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AM并测定凋亡率及其细胞内钙离子(Ca2+)和M1型标志物活性氧簇(R...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家兔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索高氧液对兔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的治疗作用. 方法 家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高氧液组(H组)各15只. 单肺通气(OLV) 30 min后,对照组静脉输入9 g/L生理盐水100 mL,高氧液组输入高氧液100 mL. 输注完毕后,记录OLV前及OLV后30 min(治疗前)及静脉输液后10 min(治疗后) pH,PaO2,PaCO2, PvO2,SaO2及SvO2等指标. 结果与OLV前相比,两组单肺通气30 min后,SaO2 [(91.0±3.5)%, (91.0±2.9)%], PaO2[(10.7±1.2) kPa, (10.9±1.2)kPa], PvO2[(8.3±1.4) kPa, (8.3±1.5)kPa], SvO2[(57.0±2.3)%, (57.0±3.8)%]均明显下降,而PaCO2[(5.9±0.6) kPa, (5.6±0.6)kPa]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在输液后10 min各指标仍呈下降趋势,高氧液组在治疗后SaO2(95.0±3.2)%, PaO2(11.9±1.5)kPa, PvO2(9.2±1.4)kPa, SvO2(63.0±3.1)%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应各指标[(89.0±2.7)%, (10.3±1.1)kPa, (8.1±1.2)kPa, (55.0±3.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静脉输注高氧液对OLV期间低氧血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颖  冯艺  杨拔贤 《中国医刊》2004,39(6):25-27
目的通过观察在全麻开胸单肺通气(OLV)2小时后,给予胸段硬膜外0.5%罗哌卡因阻滞时肺内分流率、动脉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了解硬膜外麻醉对单肺通气过程中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方法 20例ASAI~II择期需单肺通气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病人,均以静脉异丙酚维持麻醉,单肺通气120分钟后随机分为:静脉丙泊酚(异丙酚)组和静脉异丙酚加硬膜外组.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等.调整异丙酚输注速度使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44~55.两组分别于清醒状态(Base)、OLV60、120分钟,OLV135、150、180分钟(即硬膜外给药后15、30、60分钟)及恢复双肺通气30分钟(Da30分钟)时测定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GPE组硬膜外给药后与给药前相比肺内分流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GPE组动脉氧分压(PaO2)在硬膜外给药后30分钟(239±60mmHg)及60分钟(275±45mmHg)高于给药前OLV120分钟(170±75mmHg)(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分流率、PaO2及循环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肺通气过程中给予硬膜外阻滞不会增加肺内分流率和降低PaO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单肺麻醉时对肺内分流、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患者清醒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住院治疗需要行肺叶切除的52患者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组(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每组各26例。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前、双肺通气30 min、双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60 min、再次双肺通气30 min、手术结束这6个时点分别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观察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开眼的时间、出现自主呼吸的时间及拔管的时间。结果单肺通气(OLV)开始后,肺内分流率(Qs/Qt)于双肺通气(TLV)时高于麻醉前与TLV30min时,OLV30min、OLV60min时Qs/Qt达最高,B组OLV30min、OLV 60 min时,Qs/Qt明显高于A组(P〈0.05);在患者结束麻醉后,A组开眼的时间、出现自主呼吸的时间、拔管的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均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不但能显著改善患者动脉血氧和减少肺内分流,而且能使患者清醒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期间非通气侧肺持续吹入氧对减少肺内分流和预防低氧血症的作用。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2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观察组(B组)2组,每组各11例。B组在OLV期间非通气侧肺持续吹入氧气(1~3L/min),A组在OLV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大气中;并于OLV前(T1)、OLV 30min(T2)、OLV 60min(T3)、关胸双肺通气(TLV)30min,分别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值)。结果在OLV 30min及OLV 60min时,B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A组(P〈0.05);OLV 30min时B组Qs/Qt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OLV期间非通气侧肺持续吹入氧气可以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减少肺内分流,减小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大容量全肺灌洗对肺内分流和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lung lavage,WLL)中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灌洗对肺内分流和血气的影响.方法 对40例符合条件的尘肺和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进行80例次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在患者双肺通气时 (T0)、单肺通气时 (T1)、液体完全灌入后(T2)和液体引流完全后(T3)各时间点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异丙酚和异氟醚对单肺通气 (one -lungventilation ,OLV)时动脉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ASAⅠ~Ⅱ级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P)和异氟醚组 (I) ,每组 10例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P组用异丙酚 4~ 12mg/(kg·h)静脉持续输注 ;I组用异氟醚 1 5 %~ 2 %吸入维持麻醉。在麻醉后双肺通气 (two -lungventilation ,TLV) 15min(t1) ,OLV 30min(t2 ) ,OLV 6 0min(t3) ,TLV 30min(t4 )时间点抽取动脉血和右心房血 ,行血气分析检查 ,并计算肺内分流量 (Qs/Qt)。结果 OLV后t2 ,t3 与t1相比两组的Qs/Qt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PaO2 和SaO2 下降非常显著(P <0 0 1) ;但两组之间t2 ,t3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与异氟醚比较并不明显增加肺内分流和降低动脉氧分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兔单肺通气肺损伤后肺组织蛋白组表达变化。【方法】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双肺通气组(TLV组)和单肺通气组(OLV组),每组6只。TLV组行双肺通气;OLV组行右肺通气。监测氧合指数(OI)。术后对两组左、右肺行组织学检查并评分。对两组左肺组织提取的总蛋白进行双向差分凝胶电泳,DeCyder软件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鉴定。【结果】OLV组在单肺通气3 h时OI<300 mmHg,明显低于TLV组(P<0.05)。OLV组左、右肺损伤评分均高于TLV组左、右肺(P<0.05)。OLV组与TLV组之间,检测并鉴定出6个差异蛋白,包括ATP合成酶、肌动蛋白及过氧化还原酶等。【结论】成功建立兔单肺通气急性肺损伤模型;单肺通气比双肺通气更引起肺损伤。单肺通气肺损伤可引起肺组织蛋白表达改变,这些差异蛋白主要与能量代谢、细胞骨架及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对单肺通气(OLV)期间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探讨OLV期间应用的最佳PEEP值。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OLV患者30例,患者侧卧位后分别于双肺通气3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通气侧肺5 cm H2O30 min(T3)及通气侧肺10 cmH2O 30 min(T4)时行血气分析,记录各时间点动脉血氧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心率
(HR)、平均动脉压(MAP)及气道峰压(Ppeak),并计算肺内分流(Qs/Qt)。结果:与双肺通气比较,OLV时Pa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5)。T2到T3期间PaO2从(200.20±145.25) mmHg上升到(299.55±138.83) mmHg,Qs/Qt下降(P<0.05)。T3到T4期间PaO2从(299.55±138.83) mmHg下降到(237.30±135.57) mmHg,Qs/Qt有所升高(P<0.05)。OLV时Ppeak值从T2(21.15±3.60) cmH2O上升到T4 (27.20±3.78) cm H2O(P<0.05)。结论:OLV期间,通气侧肺应用PEEP 5 cmH2O能有效提高PaO2,减少Qs/Qt,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影响手术操作,是较合适的PEEP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单肺不通气时对肺动、静脉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 选择20例食管癌病例,插双腔管全麻,测定双肺通气(TLV)30min、单肺通气(OLV)后30、60min开胸侧肺动、静脉血浆NO和ET值,同时监测桡、肺动脉血气以计算以上不同时点肺内分流值。结果 OLV后,不同时点肺内分流值均比TLV时显著增加。非通气侧肺动、静脉血浆NO值在双、单肺通气期间变化不显著;而OLV后肺静脉血浆ET上升(P<0.01)。结论 OLV肺泡缺氧时,肺静脉血中ET上升(P<0.01)。结论 OLV肺泡缺氧时,肺静脉血中ET上升,而NO变化不明显,反映缺氧时引起肺内皮细胞分泌ET增加或肺组织对其清除作用减弱而参与缺氧下致肺血管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